资源描述
园林《园林工程》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分,填空分,判断分,选择分,简答分,画图分。
第一章:园林工程、土方工程、土壤类别、含水量、安息角、等高线等基本概念,竖向设计,竖向设计的内容及方法,方格网法计算土方的步骤,土方施工程序。
第二章:园路与铺地的功能及分类,平曲线半径、曲线加宽、竖曲线、超高等基本概念,园路的组成与结构,园路的性能,沥青混凝土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做法及结构层次、砖铺装的做法及结构层次,园路施工的基本过程及常见的病害。
第三章:喷头、设计重现期、最不利点、水头损失、园林设计用水量、多孔系数等概念,喷头的布置形式,喷灌系统的组成,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及要点,管网布置的规定,管网水力计算步骤,园林排水的特点及方式,管渠排水的一般规定,排水中防止地面径流冲刷的措施,排水管网的主要附属构筑物。
第一章
、园林工程概念:在园林设计和施工中,使园林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种造景技艺和过程,称为园林工程。
、土方工程概念:
、土壤类别:在土方施工和预算中,按开挖难易程度,将土壤分为:
一类土(松软土);二类土(普通土);三类土(坚土);四类土(砂砾坚土)
五类土(软石); 六类土(次坚石);七类土(坚石);八类土(特坚石)
详见页的表
、土壤含水量概念:土壤中的水分质量与土壤总质量之比。
、安息角概念:土壤在自然条件下分化堆积成的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等高线概念:用一组等间隔的水平面去截割地形面,所得截交线在水平基准面上的投影。即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竖向设计概念:指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于水平面的布置和处理。
园林用地的竖向设计:是园林中各个景点、各种设施及地貌等在高程上如何创造高低变化和协调统一的设计。
、竖向设计内容:包括地形设计,园路、广场、桥涵和其它铺装场地的设计,建筑和其他园林小品;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排水设计和管道综合(以下要点做些了解)
(一)地形设计
:地形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①功能优先,造景并重;②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③因地制宜,顺应自然;④就地取材,就地施工; ⑤填挖结合,土方平衡。
:地形设计的任务
①根据有关规范要求,确定园林中的标高和坡度;
②确定原有地形的各处坡地、平地标高和坡度;
③对园林内的湖区、土山区、草坪区等进行改造地形设计;
④拟定园林各处场地的排水组织方式,确定全园的排水系统;
⑤计算土方工程量,进行土方平衡调配;
⑥根据排水和护坡的需要,建立完整的排水管渠系统和土地保护系统。
:各类造园用地地形设计的要点
①平地; ②坡地; ③山地; ④水体
(二)、园路、广场、桥涵和其它铺装场地的设计
) 图纸上应以设计等高线表示出道路(或广场)的纵横坡和坡向,道桥联接处及桥面标高。在小比例图纸中则用变坡点标高来表示园路的坡度和坡向;
) 在寒冷地区,冬季冰冻、多积雪。为安全起见,广场的纵坡应小于,横坡不大于;
) 停车场的最大坡度不大于;
) 一般园路的坡度不宜超过。超过此值应设台阶,台阶应集中设置。为了游人行走安全,避免设置单级台阶。
另外,为方便伤残人员使用轮椅和游人推童车游园,在设置台阶处应附设坡道。
(三)、建筑和其他园林小品
建筑和其它园林小品(如纪念碑、雕塑等)应标出其地坪标高及其与周围环境的高程关系,大比例图纸建筑应标注各角点标高。例如在坡地上的建筑,是随形就势还是设台筑屋,在水边上的建筑物或小品,则要标明其与水体的关系。
(四)、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
) 在规划过程中,公园基地上可能会有些有保留价值的老树。其周围的地面依设计如须增高或降低,应在图纸上标注出保护老树的范围、地面标高和适当的工程措施。
) 植物对地下水很敏感,有的耐水,有的不耐水。例如雪松等,规划时应为不同树种创造不同的生活环境。
) 水生植物种植,不同的水生植物对水深有不同要求,有湿生、沼生、水生等多种。例如荷花适宜生活于水深—的水中。
(五)、排水设计
) 在地形设计的同时要考虑地面水的排除。
2) 一般规定无铺装地面的最小排水坡度为%,而铺装地面则为,但这只是参考限值,具体设计还要根据土壤性质和汇水区的大小、植被情况等因素而定。
(六)、管道综合
园内各种管道(如供水、排水、供暖及煤气管道等)的布置,难免有些地方会出现交叉,在规划上就须按一定原则,统筹安排各种管道交会时合理的高程关系,以及它们和地面上的构筑物或园内乔灌木的关系。
、竖向设计的方法:等高线法,断面法和模型法
、方格网法计算土方的步骤:方格网法是把平整场地的设计工作和土方量计算工作结合一起完成,其工作程序是:
、在图上作方格网控制场地,方格网边长数值大小根据要计算的精确度相关()。
、用插入法计算场地的角点原地形标高
、以设计要求而确定每角点的设计标高
、比较设计标高和原地形标高,求得施工标高、土方计算。
、土方施工程序:
一、准备阶段:、熟悉图纸 、现场踏勘 、编制施工方案
、修建临时设施和道路 、准备机具、物质及人员
二、清理现场:、清理现场障碍物 、作好排水设施 、平整施工场地
三、定点放线:、测设控制网 、平整场地的放线、自然地形的放线
、山体放线 、水体放线 、沟渠放线
四、土方的施工过程:大体分为四个环节,即开挖、运输、填筑和压实。
第二章园路与铺地的功能及分类:
一、园路与铺装的功能
、划分、组织空间;、导游和交通;、提供活动场地和休息场所;、参与造景、丰富景观;、组织排水
二、园路与铺地的分类
、按使用功能分分为主要园路、次要园路和游步道
、根据构造形式分分为路垫型(立道牙于道路边缘,路面低于两侧地面,道路排水)、路堤型(平道牙位于道路靠近边缘处,路面高于两侧地面(明沟),利用明沟排水)和特殊型(布石、汀步、磴道和攀梯);
、按铺装材料分分为整体路面(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块料路面(由各种天然块石、陶瓷砖及预制水泥混凝土块料等构成)、碎料路面(用各种片石、砖瓦片、卵石等碎料拼成的路面)和简易路面(由煤渣、三合土等组成的路面。);
、按路面的排水性分分为透水性路面(透水砼、透水沥青、各种粉粒材料、透水草皮路面)和非透水性路面(不透水的现浇砼、不透水基层上用砂浆铺装砖、石、制块)。
平曲线半径概念:当道路由一段直线转到另一段直线上去时,其转角的连接部分均采用圆弧形曲线,这种圆弧的半径称为平曲线半径。
曲线加宽概念:小半径弯道上,弯道内侧的路面进行适当加宽。
竖曲线概念:一条道路总是上下起伏的,在起伏转折的地方用一条圆弧连接,这种圆弧式竖向的,工程上把这样的圆弧叫竖曲线。
超高概念:当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为了防止车辆向外侧滑移,抵消离心力的作用,对路面的外侧进行抬高。
园路的组成与结构
一、组成:
园路一般由面层、结合层、基层、路基和附属工程组成。
面层结构:面层、结合层、基层、垫层(加强路基及基层);
路基:土基、三合土基;
附属工程:道牙(路肩)、雨水井、台阶(礓礤、蹬道)、种植池。
二、园路结构组成:如下图 详见
园路的性能:
沥青混凝土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做法及结构层次
砖铺装的做法及结构层次:
做法:用细纱填缝的做法较易修补和修改。
结构层次:
园路施工的基本过程及常见的病害:
施工的基本过程:) 放线 ) 准备路槽; )铺筑基层;
) 结合层的铺筑;) 面层的铺筑;) 道牙。详见页
常见的病害:.裂缝与凹陷 .啃边 .翻浆
第三章园林给排水工程
一.基本概念
喷头:喷头是喷灌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一般由喷体、喷芯、喷嘴、滤网、弹簧和止溢阀等部分组成。
设计重现期:是指某一强度的降雨出现的频率,或说每隔若干年出现一次。强度越大的降雨出现的频率越小。园林中的设计重现期可在1~3年之间选择。
最不利点:是指处在地势高、距离引水点远、用水量大或要求工作水头特别高的用水点。
水头损失:水流在运动过程中单位质量液体的机械能的损失称为水头损失。
园林设计用水量:设计给水系统时,首先须确定该系统在设计年限内达到的用水量。园林设计用水量包括园内生活用水量、养护用水量、造景用水量、消防用水量以及未预见用水量和管网失水量。
多孔系数:当管道进口流量相同时,多口出流的沿程水头损失与该管道只有末端出流的沿程水头损失的比值。
二.综合
喷头的布置形式有矩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四种。详见书表
喷灌系统的组成:()喷头()管材和管件()控制设备()控制电缆()过滤设备()加压设备 详见书——
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及布置要点。
给水管网基本布置形式
()树枝状管网
树状网以引水点至用水点的管线布置成树枝状,管径随用水点的减少而逐步变小。
()环状管网
给水管线纵横相互接近,形成闭合的环状管网。
给水管网的布置要点
()干管应靠近主要供水点;
()干管应靠近调节设施(如高位水池或水塔);
()在保证不受冻的情况下,干管宜随地形起伏敷设,避开复杂地形和难于施工的地段,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管网布置应力求经济,并满足最佳水力条件;
()管网布置应能够便于检修维护;
()干管应尽量埋设于绿地下,避免穿越或设于园路下;
()管网布置应保证使用安全,避免损坏和受到污染,按规定和其他管道保持一定距离。
管网布置的一般规定:
()管道埋深:冰冻地区管道应埋设冰冻线一下;不冻或轻冻地区,覆土深度也不小于。管道不宜埋得过深,否则工程造价高;但也不宜过浅,否则管道易损坏。
()阀门及消防栓:为便于检修维护,要求每直线距离设一个阀门井;配水管上要安装消防栓,按规定其间距通常为,且其位置距建筑物不得少于,为了便于消防车补给水,离车道不大于。
()管道材料的选择
管道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地形和用途情况来选择,一般有以下几种常用材料:
钢管;铁管;筋混凝土管;塑料管。 详见书 表
管网水力计算步骤:
(1) 收集并分析有关的图纸、资料
(2) 布置管网
(3) 求公园中各用水点的最高时用水量(设计流量)
(4) 通过查水力计算表,确定支管和干管管段的管径,以及与该管径相应的流速和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
(5) 总水头的计算
园林排水的特点及方式:
特点:()主要是排雨水和少量生活污水。
()园林中地形起伏多变有利于地面水的排除。
()雨水可就近排入园中水体。
()园林绿地通常植被丰富,地面吸收能力强,地面径流较小,因此雨水一般采取以地面排除为主、沟渠和管道排除为辅的综合排水方式。
()排水方式应尽量结合造景。可以利用排水设施创造瀑布、跌水、溪流等景观。
()排水的同时还要考虑土壤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以利植物的生长,干旱地区应注意保水。
()可以考虑在园中建造小型水处理构筑物或水处理设备。
方式:)地面排水
利用园林中地形条件,通过竖向设计将谷、涧、沟、道路等加以组织,划分排水区域,并就近排入园林水体或城市雨水干管。
地面排水方式可以归结为五个字:拦、阻、蓄、分、导。
)沟渠排水
指利用明沟、盲沟等设施进行排水的方式。
)管道排水
主要用于排除园林生活污水、低洼地雨水或公园中没有自然水体时的雨水。
管渠排水的一般规定:
()最小覆土深度
管道的最小覆土深度根据雨水井连接管的坡度、冰冻深度和外部荷载情况决定,雨水管的最小覆土深度不小于0.7m。
()最小坡度
雨水管道的最小坡度规定如表。道路边沟的最小坡度不小于,梯形明渠的最小坡度不小于 见书表
()最小容许流速 各种管道在自流条件下的最小容许流速不得小于/,各种明渠不得小于 /(个别地区可以酌减)。
()最大设计流速 金属管的最大设计流速为 /,非金属管为 /;明渠的水流深度为——的最大设计流速详见书表
()最小管径尺寸及沟槽尺寸
雨水管最小管径一般不小于,公园绿地的径流中因携带的泥沙较多,容易堵塞,故最小管径尺寸采用
梯形明渠为了便于维修和排水通畅,渠底宽度不得小于:边坡应满足设计规定要求,详见书表
()管道材料的选择:排水管材的种类有铸铁管、钢管、石棉水泥管、陶土管、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等。室外雨水的无压排除通常选用陶土管、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
排水中防止地面径流冲刷的措施
)地形设计时充分考虑排水要求
()控制地面坡度,使之不要过陡,不至于造成过大的地表径流速度。如果坡度大而不可避免,需设加固措施
()同一坡度(即使坡度不大)的坡面不宜延续过长,应有起伏变化,以阻碍缓冲径流速度,同时也可丰富园林地貌景观。
()用顺等高线的盘山道、谷线等拦截和组织排水
)发挥地被植物的护被作用
地被植物具有对地表径流加以阻碍、吸收以及固土等诸多作用,因而通过加强绿化,合理种植,用植被覆盖地面是防止地表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与合理选择。
)采取工程措施
()“谷方”、“挡水石”。
()吹水口处理 “水簸箕” 埋管排水
排水管网的主要附属构筑物
)雨水井:雨水井是在雨水管渠或河流管渠上收集雨水的构筑物。
)检查井:检查井的功能便是便于维护人员检查和清理管道。
)跌水井:跌水井是设有消能设施的检查井,一般有竖管式和溢流堰式两种。
)闸门井
)倒虹管
)出水口:出水口是排水管道向水体排放污水、雨水的构筑物。
7 /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