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1,2,学习目标,掌握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标准,医院感染监测的方法。,熟悉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的职责。,了解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和类型,感染病例监测的内容和方法。,3,学习内容,第一节、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与成员职责,第二节、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标准,第三节、医院感染监测的方法,第四节、医院感染病例监测,4,第一节、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与成员职责,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卫生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专家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省级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专家组,1,、宏观,的医院感染,管理三级,体系,5,第一节、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与成员职责,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医院感染管理科,2,、微观,的医院感染,管理三级,体系,6,组织机构与管理体系,一级网络:感染管理委员会:,法人为主任。主管院长为副主任相关职能科室及重点临床科室负责人为成员,二级网络:感染管理科成员及各科主任、护士长,三级网络:科室感染管理监控医生及监控护士,三级监控网络,7,第一节、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与成员职责,二、各级组织与成员职责,1,、卫生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组的主要职责,2,、省级医院感染预防一刻钟专家组职责,3,、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4,、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科)职责,5,、医院管理部门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8,6,、,护理管理部门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7,、,总务后勤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8,、,药剂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9,、,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10,、,科室感染管理小组职责,11,、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的职责,9,11,、,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的职责(,熟悉,),(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6)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7)、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8)发现法定传染病,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10,第二节、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标准,一、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标准,(掌握),1,、,医院感染发病率,100,张床位以,下医院,7%,,,100500,张床位的医院,8%,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10%.,2,、,1,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100,张床位以下医院,1%,,,100500,张床位的医院,0.5%,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 20%,术前,24,小时内,7.1%,术前即刻,3.1%,方法,/,时间术前即刻剪毛,1.8%,前,1,晚剪,/,剃毛,4.0%,59,术中温度控制,200,名结肠直肠手术患者,对照组,-,常规术中加温护理,(,保持,34.7,0,C,的平均温度直到送入,PACU),处理组,-,积极加温,(,平均温度为,36.6,0,C),结果,对照组,-SSI,:,19%(18/96),处理组,SSI,:,6%(6/104),P=0.009%,60,患者保暖,61,多重耐药菌,,在今后一段时间或将成为医疗纠纷的焦点和元凶!,62,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多重耐药的非发酵菌,。,63,预防抗菌药物耐药的,12,项措施,预防传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的诊断和治疗,预防感染,12,遏制医务工作者传播,11,隔离患者,9,严格掌握万古霉素应用指证,1,接种疫苗,2,拔除导管,6,专家会诊,7,治疗感染,而非污染,3,针对性病原治疗,8,治疗感染,而非寄殖,4,控制抗菌药物应用,5,应用当地资料,10,及时停用抗菌药物,64,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法国一项研究表明:氟喹诺酮的使用率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在统计学上显著相关。,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的研究表明: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与耐药菌的产生具有相关性,尤其是三代和四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和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采取抗菌药物干预策略可以减缓耐药菌的产生。,65,寻找新的抗感染药物,-,新药越来越少,限制人以外,(,畜牧业,),使用,-,减少对人类的影响,加强抗感染药物的临床管理,-,分级和分线,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优化抗菌治疗,优化抗感染治疗策略,-,减少抗生素选择性压力,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减少耐药菌株院内传播,细菌耐药的临床对策,66,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分类,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化学性、药物性废物,医疗废物明确分类,禁止任何单位、个人私自买卖医疗废物。,67,发挥微生物室与临床的,桥梁作用,,促进标本送检与病原学诊断技术,68,谢谢!,6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