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690045 上传时间:2025-04-0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春秋至西汉治国思想演变,百家争鸣,异彩纷呈,法家思想,严刑峻法,道家思想,无为而治,儒家思想,正统独尊,春秋战国,秦 朝,西汉初,汉武帝时,第1页,一个王朝,一个帝王,一个读书人,西汉(前202-公元9年),汉武帝(前156-,87,年),董仲舒(前179-1),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2页,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假如你生活在汉初,你提议用哪家思想治国?,1,、汉初“无为而治”,(,1,)客观原因: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黄老之学适应了当初休养生息政策需要,;,(,2,)主观原因:汉初统治者吸收秦亡教训。,第3页,“无为”:遵照自然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意思是,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无为而治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应该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什么是“无为而治”?,概念阐释,第4页,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ln y,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zi pin,母马)者而不得会聚。”,后汉书,.,食货志,经济发展,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第5页,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史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纪,刘彻即位时郡国形势图,诸侯做大,威胁中央,匈奴威胁、边患不止,第6页,一、提出背景:从“无为”到“有为”,“无为而治”(道),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休养生息政策(萧规曹随),影响:,“有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需要,原因,:,表现:,经济恢复增强,生活安定,国力强盛,积极,消极,王国膨胀;土地吞并;匈奴边患,“,道家哲学恰好符合汉初统治者需要,他们政策是,除秦苛法,与民休息,,使国家在长久耗尽一切战争后恢复元气。到元气恢复了,道家哲学就不再适用了,而需要一个深入建设纲领。统治者们在,儒家学说,中找到了它。,”,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7页,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前,87,年),汉武帝“有为”表现,政治:,(1)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2)加强皇权:,中外朝制;,经济:,实施货币官铸、盐铁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等,抑制富商大贾势力。,军事:,成功还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等,外交,:打通“丝绸之路”,文化,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8页,诸子百家中哪一政治学说或哪一派治国思想适应汉武帝统治需要?,法家:,有利于加强专制集权,站在小生产者立场,易造成暴政,不适应形势发展,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墨家:,道家:,儒家:,有利于缓解阶级矛盾,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第9页,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春秋繁露,材料三:,“,道,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春秋繁露,材料四: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汉书,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独尊,思想专制,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第10页,春秋繁露,书影,新表达,:把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含有时代特色,新儒学体系,。,董仲舒,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第11页,2.,董仲舒儒学思想,“,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需要,“,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权需要,“,仁政,”,:限田、薄赋、省徭役,缓解阶级矛盾需要,“,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稳定统治秩序需要,“,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关键:,“天人感应”,强调王权合理、正当性,第12页,面临问题,处理之道,新儒学,阶级矛盾,土地吞并,诸侯割据,边境不宁,缓解矛盾,制订规范,限制,吞并,加强君权,中央集权,三纲五常,限田、薄赋、省徭役,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儒学自我调整满足了时代要求。,新儒学为儒学赢得正统地位起到了关键作用。,第13页,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评价与认识,主张,评价,认识,“春秋大一统”,大一统虽充满唯心色彩,确是中国历史发展主流。,(1)董仲舒适应时代要求,采众家之长,对儒家思想加以创新,表示了与时俱进精神。,(2)对新儒学思想要辩证对待,认识其主动性和消极性,弃其糟粕,批判继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扼杀不一样学术流派做法是不可取,“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唯心主义,但希望君主因天降灾异而有所收敛,限制君主权力过分膨胀,有利于封建统治,“仁政”,目标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不过有利于中国封建经济发展,“三纲五常”,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该扬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份,就是中华传统美德主要组成部分。,第14页,1.,原因:,2.,表现:,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办法,思想,政治,教育,必定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用文学儒者参加国家大政,(,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要求教科书;,(,2,)五经“博士”为教官;兴办太学;,(,3,)初建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从官方到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正统思想,,逐步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1,)统治需要,(,2,)董仲舒对儒学改造,(,3,)汉武帝推崇儒学办法影响,第15页,同,目标: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质:都是文化专制。,影响:都有利于国家统一但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异,政策:秦始皇排斥儒学,汉武帝尊崇儒学。,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态度有何异同?,第16页,4/1/2025,16,思想统一促进了政治统一,同时促进了人们统一观念形成,这种观念在长时期统一状态下,又会强化人们对于统一认同和文化认同,从而培养出同质化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而伴随这种心理和情感沉淀,必将成为一个稳定民族情感纽带,成为维护统一力量。,王保国,文化纽带与国家统一,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柏杨先生曾说:“董仲舒先生这项对策,经皇帝采纳后,就成了神圣国策。一个巨大转变,在不声不响中发生,光芒万丈思想学术自由黄金时代,开始夕阳西下。代之而起,是漫长而单调儒学思想时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我们不但是历史守望者、历史叙述者,我们应该真正静下心来,反思、盘点:,第17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积,极,消,极,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稳定与发展,2,、有利于以儒学为主流传统文化发展,3,、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稳定,1,、,扼杀不一样流派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2、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带有显著时代和阶级不足,3,、唯心主义成份多,4,、神学迷信色彩浓,第18页,(1),春秋战国,受冷落。,原因,:,儒家主张仁政,反对苛政,不符合社会大变革和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强权、扩张统一要求。,(2),秦朝,受打击。,原因,:,儒家思想主张含有保守性,还主张民本思想,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法家思想主张改革和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要求。,(3),汉,成为正统。,西汉建立后治国指导思想是黄老道家思想。,原因,:,秦朝暴政而亡教训,.(,主观原因,),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白废待兴,统治者不得不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客观原因,),汉武帝时期治国指导思想是儒家思想。,原因,:,思想上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需要,;,董仲舒新儒学思想,顺应统治者巩固统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求,试述从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儒家学派地位和思想内容所经历改变,并说明原因。,第19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