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班我们爱清洁教案
【篇一:中班健康教案】
1、健康活动:《防止龋齿》教案
活动目的
1.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龋齿的因素及龋齿的危害。
2. 教育幼儿牙齿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知道保护它。
3. 帮助幼儿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
活动准备
1. 电脑、录音机、动画软件。
2. 小牙刷、茶杯。
3. 对牙齿的作用有了一定的结识。
活动过程
1. 猜迷,引出课题,复习牙齿的作用:
(1) 猜谜语。
(2) 出示牙齿模型,复习了解牙齿的作用。
小结:方方的牙齿可以切断食物,尖尖的牙齿可以撕拉食物,扁扁厚厚的牙齿把食物磨碎。它们各有各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把食物嚼碎,吸取有营养的食物,使我们的身体长的健康结实。
2. 了解龋齿形成的因素及危害。
(1) 看电脑动画,提问:东东的牙齿为什么会疼?
(2) 边看边了解引起龋齿的因素
。a) 吃了东西就去睡觉。
b) 小细菌小红脸、小蓝脸在牙齿里住下做坏事。
c) 牙齿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3)小红脸、小蓝脸有没有找过你们?引导幼儿结合经验谈一谈自己得龋齿的感受。(4)了解龋齿的危害。小结:爱吃甜食,吃过东西就去睡觉,不爱刷牙的小朋友,细菌就会在他的牙齿里住下来,把牙齿弄黑、弄坏,弄成小洞。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咀嚼食物,并且还很疼,影响我们吃饭睡觉,说话也不清楚,牙齿也变得不好看了。
3. 教育幼儿如何保护牙齿。
(1) 如何将小红脸、小蓝脸赶走?(念刷牙歌、教东东对的的刷牙的方法)
(2) 如何才干不让它们再来?小结:牙齿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保护牙齿。天天早上和睡觉前要刷牙,刷牙方法要对的,吃完饭要漱口,保持牙齿的清洁,还要少吃甜食,这样才干赶走小红脸、小蓝脸这些小细菌。假如牙齿有了小洞,要及时补起来,不要让小细菌再来。
活动建议1. 假如没有动画软件小红脸、小蓝脸,可以根据龋齿形成的因素和危害编成童话故事,将腐蚀牙齿的细菌起名为小红脸、小蓝脸,并将创编内容绘制成图片,让幼儿边听边看,从中得到教育。
2. 在幼儿进餐以后,组织幼儿漱口,并教会幼儿漱口的对的方法。
3. 建议家长提醒自己的孩子在天天睡觉前,起床后刷牙,并督促进孩子用对的的方法刷牙。
4. 在平常生活中,提醒孩子少吃甜食。多用牙齿咀嚼食物,锻炼我们的牙齿,让它们变得更坚硬。
活动区活动1. 在结识区中,放置一些和防止龋齿有关的对的与错误行为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并说说为什么,知道保护牙齿的对的方法。
2. 在表演区中,组织幼儿观看神气龟中学习刷牙的课程.
2、健康活动:《爱运动爱健康》教案
活动目的:
1、能为自己做简朴的周运动计划,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2、爱慕参与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用计划表格每人一张,教师用计划表一张。
2、户外活动器械(塑料杠铃、呼啦圈、平衡木、小推车、篮球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激发幼儿的活动爱好
春天是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容易生病的季节,请幼儿说一说如何避免生病?总结防止疾病的方法,多喝水可以及时补充水分,使身体中的病菌随小便排出,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多运动,可以提高身体提抗疾病的能力,能使小朋友身体长高长结实,还能锻炼小朋友的反映能力,变得很聪明。
二、鼓励幼儿交流知道的运动方式及运动器械的玩法。
1、请幼儿说说你都做过哪些运动。
2、 鼓励幼儿说出塑料杠铃、呼啦圈、平衡木等器械都可以如何玩,尚有哪些不同的玩法。
三、教师介绍自己的运动计划,引导幼儿制定自己的运动计划。
1、教师按照一周7天的时间顺序介绍自己的运动计划,涉及运动器械和运动内容。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制定如何的运动计划,规定幼儿计划要完整,内容涉及多种器械、运动方式和在幼儿园、家中运动的不同内容。
四、幼儿开始制定自己的运动计划。
1、幼儿制定计划,教师巡回观测幼儿的完毕情况,适时的给予帮助和指导。
2、引导幼儿互相展示交流自己的运动计划。
五、讨论运动时要注意的安全。
1、小朋友运动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安全?
2、在运动的时候应当如何保护自己?
活动延伸:
1、把幼儿制定的运动计划布置成班级的春季运动专栏。
2、阅读幼儿用书第2册第42-43页,引导幼儿说说画面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运动,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运动。
一、活动目的
1、知道吃不完的食品不封口会还潮、变质。
2、通过尝试操作,学习几种简朴的封口办法,在实验中比较发现最佳的封口方法,并用标记作记录。
3、感知科技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人手一只已开封的食品包装袋(如:暑片的包装袋)保鲜袋,毛线、双面胶、塑料夹、封口夹、五角星若干。
2、一袋已开袋的饼干,大登记表一张。
三、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导入。
出示已开袋的食品,提问:
(1)食品吃不完,就这样放着,过几天吃感觉会如何呢?
(2)为什么吃上去不香了?
2、幼儿讨论交流。
请大家讨论一下,可以怎么办让食品吃上去还是香香的?
3、幼儿实践交流。
师:刚才你们想了很多办法,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去试一试。
师:你的袋口封住了吗?,你是如何封住袋口的?
4、实验比较记录。
(1)师:小朋友刚才都试了用不同的方法封住袋口,你觉得用什么办法最方便,封口封得最牢?我们来做个实验。
(2)幼儿实验,将保鲜袋装满空气后封口,看哪种方法不漏气。
(3)进行记录,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法下贴一个五角星。
(4)师小结: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发明的产品越来越先进,就象这个食品封口夹,夹起来很方便,并且很密封。
5、拓展生活经验
师:生活中我们除了没吃完的食品要封口,尚有什么时候塑料袋也要封口?可以如何封口?下次,我们小朋友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将塑料袋封口。
四、活动延伸
继续探索其它为塑料袋封口的方法。
4、健康活动:《保护眼睛》教案
一、活动目的:
1、了解眼睛进入异物后的简朴解决方法。
2、知道红眼病会传染,教育幼儿不用别人的手帕或用脏水揉、擦眼睛。
二、活动准备:
情境表演:“排除眼中的异物”。
三、 活动过程:
1、以情境表演引入。
2、引导幼儿讨论。
(1)明明的眼睛怎么啦?(进了灰尘或是沙子)
(2)眼睛进了灰尘或沙子应当怎么办?
3、讨论:眼睛除了进了异物后不舒适外,尚有什么时候不舒适?(得了红眼病的时候)
(1)得了红眼病有什么感觉?(很难受。眼睛会流泪、怕光,尚有轻微的疼痛,眼睛冲血、肿胀、结眼屎等)
(2)得了红眼病该怎么办?(由于红眼病会传染。得了红眼病就不能同小朋友在一起,更不能用别人的手帕、毛巾,或用脏手去碰眼睛,也不能牵别人的手,不能使用别人的东西等。)
(3)红眼病的防止。(得了红眼病要及时治疗。)
4、师小结:告诉幼儿要爱清洁、讲卫生,严格保护自己
眼睛。在红眼病流行的时候,不到公共场合去玩。
5、健康活动:《独木桥》教案
活动目的:
1、能较纯熟地掌握走平衡木的要点,平稳地走过一定高度和宽度的窄道,发展平衡能力。
2、在想象中学习身体平衡,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饮料罐四个为一组扎起来,每4——5组组成一座小桥,准备3组:幼儿椅子8把组成一座小桥:平衡木为一座独木桥“大饮料瓶若干:沙包:小篮子与幼儿人数相等。
2.在平常活动时让幼儿观看“独木桥“的挂图,了解独木桥的名字和形状。
3、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
4.挂图《独木桥》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教师听背景音乐一路纵队走走跑跑。
二.听音乐做准备操,活动身体。(上肢运动—下蹲运动—扩胸运动—体侧运动
—踢腿运动—下蹲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
三.探索“如何过桥”
1.提出问题。
——教师:小动物要去河对面运粮食,可是碰到一个困难,那就是过独木桥,你们想一想,可以怎么过呢?谁来试一试?
2.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帮助总结动作要领。
——教师:看看这个小朋友是如何做的。
——教师:小朋友过桥的时候,要注意:眼要看前身体直,两臂打开练平衡,脚要踩稳,步子小,一步一步走过桥。
3.幼儿练习走小桥。
——教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呢?
——幼儿排成x路纵队。鱼贯练习过独木桥。
4.引导幼儿尝试过不同高度和宽度的独木桥。
5.教师:河上有3座“独木桥”,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宽,有的窄,你们每一种桥都要去试试,好吗?看看你们能过几座桥。
6.幼儿进行练习,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高度和宽度的独木桥。
四.游戏“运粮过桥”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玩法:小朋友提成x路纵队,每人头上顶一个罐子,一个跟一个绕过小树林,走过独木桥,在河对面的草丛里那一份粮食放进罐子里,从两边的小路跑回来,将粮食放到家里的篮子里,然后继续运,每次你可以选择不同的独木桥哦!
2.幼儿进行游戏,教师鼓励幼儿选择不同的独木桥。
五.听音乐做放松活动。
活动延伸:
一.将挂图挂在科学区,引导幼儿谈论独木桥
1. 教师:你觉得独木桥像什么?它让你想起了什么?
2. 教师:独木桥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好?
3. 翻看幼儿用书,了解原始的独木桥、石桥等。
二.将活动中的材料置于户外活动区,让幼儿在晨间锻炼和平时的户外活动时。
继续尝试走不同难度的独木桥。
6、健康活动:《小小身体来变桥》教案:
活动目的:
1.能运用身体大胆表现各种形态的桥。
2.尝试在游戏中大胆想象,体验想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桥的图片。
2.纱布、花环、绳子等可供搭桥的辅助材料。
3.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不同的桥。
1.展示各种各样桥的图片,请幼儿观测讨论。
——教师:你喜欢什么桥?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它最佳的地方在哪里?
二.我用身体来搭桥。
1.先请每位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来搭桥。
——教师:你会用身体来搭桥吗?怎么搭?
——启发幼儿想出多种方法用身体来搭桥。
——请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幼儿观测。
——请幼儿选择自己认为最有难度的动作学一学,、试一试。
2.进行两人合作搭桥。
——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表现方法
——请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其他幼儿认真观测和想象。
1.进行多人组合搭桥。
2.可供参考的形式:一位幼儿弯腰就成了一座桥:学舞蹈的幼儿下腰,一个个相连成桥:两位幼儿坐地上用腿相接成桥:两位幼儿背对背,手相接架高成桥:幼儿一人蹲、一人站,以此形式连成桥,可长可短。
3.在轻松、活泼的背景音乐中,幼儿表演用身体搭桥。
【篇二:中班上学期安全教案】
中 班 安 全 教 案
第一周:活动名称:不要跟陌生人走
一、活动目的
1、知道不能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一些求救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1、挂图三张(内容:故事《聪明的明明》)
2、事先和一名幼儿不熟悉的男校工联系,请他配合教育活动,并准备一些幼儿喜欢的糖果、玩具。
三、活动过程
一、看图讲述
1、教师出示第一张挂图,介绍图中的孩子明明,引导幼儿说一说图上尚有谁,陌生人在对明明说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情景模拟
1、教师借故离开教室。
2、男校工扮演陌生人出场。“陌生人”通过各种方式,例如给糖果吃、有好玩的玩具等,引诱孩子离开教室。
3、教师在幼儿即将离开教室时出现,陌生人离开。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和陌生人走了会如何?
三、讨论求救方法
1、教师告诉幼儿“没有告诉大人就跟陌生人走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小结和陌生人走的危险性。
2、讨论:和陌生人在一起时有什么自我保护的方法。
3、教师出示第二、三张挂图,向幼儿介绍明明在陌牛生人要带自己走时的自救方法
第二周:活动名称:走丢了怎么办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帮助走丢的朋友想出最适合的办法 ;
2、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培养关心别人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走丢录象3段,事先环境创设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经验:
提问:xx小朋友在哪?他怎么了?接下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他。 指导:1、引导幼儿帮助朋友,激发关心别人的情感
2、 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结:在马路的人行道上原地等是最安全的方法,还可以请警察叔叔帮忙。(协管也行)
二、讲述经验:
小结:可以在原地等,也可以找社区里的门卫伯伯,让他们打电话给爸爸妈妈或家里人,让大人来领你。
三、提高经验:
播放超市走丢的情景(大卖场)
请走失幼儿讲讲当时的情景,请其他幼儿发表见解。想想可行的办法。 小结:在超市里可以原地等也可以找营业员和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小喇叭
让爸爸妈妈知道你在那里,然后来领你。(继续看录像,xx小朋友是如何做的)
四、延伸:
走丢了以后,爸爸妈妈会很着急,我们都不想把自己弄丢,那么我们平时和家里人一起出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
第三周:活动名称:讲卫生不得病
一、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春天天气渐渐变热,有很多传染病会发生,教育幼儿要养成常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的良好习惯。
2、结识苍蝇、蚊子的外形特性,知道它们的害处。
二、活动准备:相关图片和录象带
三、活动过程:
1、让幼儿猜谜语,引出活动
分别说出苍蝇和蚊子的谜面,让幼儿猜。
2、结识苍蝇和蚊子及其危害
(1)让幼儿观看苍蝇、蚊子的图片(重要外形特性),使幼儿从外形特性上结识它们。
(2)观看录象带:使幼儿了解苍蝇和蚊子生活在什么地方(重点引导幼儿观看苍蝇蚊子在臭水沟、粪坑、垃圾箱等脏的地方生活)
(3)介绍苍蝇是如何传播疾病的,并告诉幼儿苍蝇传播的疾病是痢疾(拉肚子)
(4)介绍蚊子是如何传播疾病的,并告诉幼儿蚊子传播的疾病是乙脑(伤害大脑)
3、活动总结:教育小朋友要勤洗手,不吃不清洁的食物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篇三:中班上园本养成教育教案】
看 主题一:我长大了
中班社会《我是哥哥姐姐了》
一、活动目的:04400
1、萌发当哥哥姐姐的自豪感,乐意为弟弟妹妹做楷模。
2、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与小班的弟弟妹妹进行交往。
3、学习关心和帮助别人,运用已学过的折纸技能,尝试为小朋友做礼物。
二、活动准备:
1、事先组织幼儿参观小班幼儿入园的情景。
2、歌曲《小娃娃跌倒了》录音磁带,欣赏故事《成成当哥哥》故事磁带,生活中请幼儿欣赏。
3、折纸范例2—3件,正方形、长方形各色折纸。
三、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回忆小班幼儿入园时的情景,并讨论小班的弟弟妹妹在什么地方和自己不同样?知道自己现在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了。
(二)欣赏、演唱歌曲《小娃娃跌倒了》,体会歌曲内容。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做一个中班的小朋友。
说说升入中班后,应在哪些方面表现得更好,如:学习、游戏、吃饭、睡觉、关心别人等方面。
2、自己应在哪些方面关心、帮助弟弟妹妹。如:在弟弟妹妹哭闹时,可送小礼物、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来哄劝和安慰他们;在弟弟妹妹跌倒时,要立即把他们扶起来等。
(三)教师出示折纸范例,帮助幼儿回忆自己会折的东西,引导幼儿运用已学过的折纸技能,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做礼物。
教师提醒幼儿:先想好内容再选纸;折时注意要平整、对准。 对有困难的小朋友,教师进行帮助。
(四)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写上姓名和班级,带领幼儿到小班送礼物,鼓励幼儿积极、大胆交往。
在送礼物时,让幼儿学说一句话:如小弟弟,这是我折的,你能高快乐兴上幼儿园,我把这个送给你。
中班健康《我爱洗澡》
一、活动目的:
1、结识几种常见的洗浴用品名称、用途。
2、养成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洗浴用品若干,创设情景:娃娃家卫生间,《我爱洗澡》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交代活动名称,激发幼儿爱好。
师:“今天我们要到老师家去做客。”引导幼儿参观老师家的房间,着重参观卫生间:了解卫生间里的基本设施。
(二)幼儿帮助整理摆放卫生间的洗浴用品
1、师:出示一筐洗浴用品。
(1)这是什么?
(2)你们用过吗?
(3)这些东西应当放在哪里?
(4)想一想该放哪里?
2、幼儿摆放洗浴用品、师观测知道。
3、集中交流:
(1)你放了什么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怎么用?
(2)为什么要放这里?
(3)教师小结洗浴用品的功效。
4、在《我爱洗澡》音乐中结束。
一、活动目的:
1、发展幼儿的观测力,注意力,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2、启发幼儿说说这儿歌中都有谁,他(它)们的妈妈都是谁?
3、通过学习这首儿歌教育幼儿要爱妈妈,爱家乡,爱祖国。
二、活动准备:
1、背景画三幅,活动图画卡6个。
2、录音机一个,磁带一盒。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我们的妈妈。
2.带领幼儿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二)基础部分。
1、出示第一张画(花草,树)引导幼儿认真观测,启发幼儿学习儿歌第一句并结识它们的妈妈是谁。
2、出示第二张画(太阳,月亮,星星),引导幼儿认真观测,启发幼儿学习儿歌第二句并结识它们的妈妈是谁
3、出示第三张画(长城)引导幼儿观测画面,启发幼儿学习结识我们的祖国以及图画上的内容。
4、通过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爱好,学习习惯,发展幼儿的观测力,结识力,注意力,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教育幼儿爱妈妈,爱家乡爱祖国。
5、师生齐诵儿歌《祖国是我们的妈妈》
花朵,小草,树木是一家,大地是它们的妈妈。
太阳,月亮,星星是一家,天空是它们的妈妈。
你,我,他是一家,祖国是我们的妈妈。
我们爱妈妈,我们爱祖国。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学习情况,给幼儿表扬、肯定。
2、带领幼儿齐跳舞蹈《祖国祖国多美丽》。
主题二:祖国妈妈过生日 中班语言《祖国是我们的妈妈》
中班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一、活动目的:
1、轻松地学习、记忆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学会有表现力的唱歌。
2、理解歌词含义,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之情。
二、活动准备:
1、flash动画、ppt图片。
2、道具:小草、小鸟、太阳、国旗
3、空白画卷、画笔。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红、黄、蓝、绿四色蜡笔图片。
提问:
(1)你们看这是什么?
(2)这些蜡笔穿了什么颜色的花衣服?
(3)蜡笔可以干什么?
教师小结:现在老师就要用这四支蜡笔来画一幅画,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画了什么?
2、幼儿讨论老师画了什么?(画小鸟飞在蓝天里、画小草长在春天里……)引出歌词。
师:看着这幅画,我编了一首儿歌,小朋友想听吗?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祖国祖国我爱你》)
3、教师组织幼儿按着歌曲节奏朗诵歌词。
(二)教师组织幼儿用不同的形式学唱歌曲。
1、观看视频。
师:我把这首儿歌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来欣赏吧。
2、范唱(钢琴伴奏,同时播放ppt)。
师:这首歌曲好听吗?老师也会唱,你们想听吗?(教师范唱)
3、组织幼儿跟唱(钢琴伴奏,同时播放ppt)。
第一遍跟唱:钢琴伴奏,播放ppt,教师演唱幼儿小声跟唱; 第二遍跟唱:钢琴伴奏,播放ppt,教师演唱幼儿用自然声音跟唱;
第三遍跟唱:钢琴伴奏,播放ppt,教师演唱幼儿有表情地跟唱;
4、幼儿分角色演唱(钢琴伴奏,播放ppt)
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小草、小鸟、太阳和国旗,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道具做到相应的位置上,让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演唱歌曲吧。
(三)画长卷画,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幼儿画长卷画,循环播放背景音乐。
师:刚才我们用自己动听的歌声唱出了对祖国妈妈的爱,现在老师也请大家像歌曲中的小朋友同样拿起手中的蜡笔画出自己对祖国妈妈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