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班球类体育游戏教案.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688560 上传时间:2025-04-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球类体育游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班球类体育游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球类体育游戏教案 【篇一:小班体育活动目的】 小班幼儿体育活动目的 一、走: 1、自然走: 小小班:双脚交替自然地走 指导要点:步子稳健向前走动,目视前方,两臂自然摆动。 小班:上体正直、双脚交替自然地走 指导要点:挺胸,躯干正直,使颈、背在同一垂直而上,眼看正前方,步幅大而均匀,落地轻柔,两臂自然前后摆动。 2、变化走; 小班;向指定方向走 指导要点:设定幼儿比较感爱好的标志物。 二、跑: 1、自然跑: 小小班:双脚交替自然地跑 指导要点:可以从原地踏步的基础上引入原地跑的教学,使之体会走与跑的主线区别——腾空。摆臂为握拳屈肘前后自然摆动。 小班;上体正直、双脚交替自然地跑 指导要点:步子迈开,落地轻柔,躯干正直稍前倾,两臂握拳屈肘前后自然摆动。 2、变化跑: 小班:向指定方向跑 指导要点:设定标志物,在跑动中,要目视相去无几物,身体向前倾向前跑进,体会腾空感,两臂自然前后摆动。 3、走、跑交替: 小班:走、跑交替100米 指导要点:(1)走—跑,听到跑的指令,下肢迅速蹬摆做出跑的动作,同时两臂迅速由直臂变屈臂前后摆动,身体稍向前倾。(2) 跑—走 听到走的指令,迅速由跑转变为走,并调节呼吸。 4、追逐跑; 小班:在指定范围四散跑、追逐跑 指导要点:强调限制条件——指定范围。追者规定其讲究方法,逃者规定其有躲闪能力。 三、跳: 1、纵跳: 小班:轻松自然地双脚同时向上跳 指导要点:屈膝预摆,蹬伸充足,落地缓冲。 2、行进跳: 小班:轻松自然地双脚同时向前跳 指导要点:屈膝预摆,身体前倾,两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 3、从高处往下跳: 小班:从25厘米高处自然跳下 指导要点:屈膝预摆,身体稍前倾,落地缓冲,注意身体平衡。 四、投掷: 1、投远; 小班:单手自然地将沙包投向前方 指导要点:屈臂肩上投掷,沙包出手方向为前上方。 五、爬 小小班:手、膝着地向前爬 指导要点:依靠腕撑、腿蹬伸力量和异侧(或同侧)臂推撑力量推动身体前进,爬时仰头前看。 小班:手、膝着地自然协调向前爬 指导要点:同上。侧重点在两手、两膝的离地顺序上。 六、钻 小班:能在65—70厘米高的障碍物下钻来钻去。 指导要点:低头、弯腰、屈膝。 七、滚 小班:能团身滚 指导要点:由蹲立开始,两手抱小腿,低头、团身后倒,经臀、腰、背、肩、头后部依次触垫向后滚动,当头后部触垫时,两手压小腿往回向前滚至蹲撑。 【篇二:球类游戏教案】 快乐发、接球 活动目的; 1、发展幼儿的臂力和提高有的反映能力。 2、增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的参与体育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在操场上画好端线发球区和接球区的标记,篮子、海绵球若干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名称,并激励幼儿的爱好。 2、教师向幼儿讲解《快乐发、接球》的游戏玩法: 教师将幼儿提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成横队相对分别站在两端线外,再将各队提成两人一组(让幼儿自由组合),一人发球,另一人用篮子接球,一次各队出一组,一分钟以内看哪一组接的多,分别做好记录,到最后记录,看哪一队接的球多为胜。 3、教师向幼儿讲解《快乐发、接球》的游戏规则: (1)、发球的小朋友,一次只能拿一个球,不可以一次拿多个球,发 球时要发向和你一组负责接球的小朋友的篮子里。 (2)、接球的幼儿,必须要用篮子接球,球从篮子滤过又被弹出来的不计分。 4、教师当裁判,指导幼儿游戏。 5、刚才发球的小朋友和接球的小朋友互换任务,再次游戏。 活动反思: 第一次游戏时,幼儿在配合方面缺少默契和技巧,发球幼儿的目的不明确,接球在幼儿不懂判断球的方向,导致失球对分,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第二次游戏时,幼儿都能积累经验,让游戏顺利进行了6次。 赶羊入栏圏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学会侧向击球的方法,培养幼儿击球的准确性和判断能力。 2、增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团结。 3、培养幼儿大胆的参与体育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小凳6—8根,木棍2根,皮球2个。 2、场地布臵。 活动过程: 1、教师将全班幼儿提成人数相等的四个小队,成四路纵队站在两端,一队和三队面对站立,二队和四队面对站立。。 2、教师向幼儿讲解《赶羊入圈》的游戏玩法: 一队和三队的排头幼儿听到口令后,双手握紧木棍上端,身体侧向,用木棍的另一端将球(羊)向前击波滚动,使球(羊)依次从凳子旁滚过,直至球滚到第三、四对幼儿面前,互相接替,滚球幼儿到排尾站好。游戏继续进行,直到一队、二队幼儿跟三队、四队幼儿互换场地。最后,速度快者获胜。 3、教师向幼儿讲解《赶羊入圈》的游戏规则: (1)球必须依次从凳旁滚过才干有效。假如球没有从凳旁滚过,必须重新使球滚过。 (2)不准用脚踢球、用手滚球。 4、教师当裁判,指导幼儿游戏。 5、一队、三队和二队、四队互换场地再次游戏。 活动反思: 大部分幼儿都能遵守游戏规则进行游戏,但第一次游戏,有个别幼儿还不能掌握侧向击球的方法,老师再次强调,并示范后,幼儿方能掌握,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很高。 踩气球 活动目的; 1、提高灵敏性和躲闪能力。 2、增强幼儿胆量。 3、鼓励幼儿大胆的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吹好的气球每人2—3个。 2、贴好活动场地的界线。 活动过程: 一、游戏前热身运动,活动手、脚腕关节。 二、准备游戏 1、教师让幼儿围成一个圆,向幼儿讲解《踩气球》的游戏玩法: 这里有两个气球系在一起,等会老师会将气球系到小朋友的脚腕上,听老师的哨声游戏开始,每人都要保护自己的球不被对方踩破,又要想办法去踩破其他小朋友的气球。最后保存住气球的幼儿就获胜了。 2、教师向幼儿讲解《踩气球》的游戏规则及注意事项: (1)、去踩别人的气球时,不可以用手拉人。 (2)、在闪躲的时候不能超过活动场地的界线。 (3)、去踩别人的气球时,要小心,不可以踩到别人的脚。 (4)、当气球系到脚腕时,要检查气球要在脚跟处,防止别人踩脚。 3、教师将气球系到小朋友的脚腕上。 4、教师示范,并讲解游戏。 三、教师吹哨,幼儿开始游戏 活动反思: 有的幼儿刚开始不敢去踩气球,幼儿小朋友去踩气球特别兴奋,教师及时给予楷模式鼓励激励,最后他们都玩得不亦乐乎,孩子的灵敏性和躲闪能力都有所提高。 【篇三:以爱好为起点开展小班幼儿球类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爱好是幼儿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球类活动对于成人来说是一种常见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他们或十分好奇,或完全不感爱好。为了调动小班幼儿参与球类活动的积极性和积极性,爱好是最佳的切入点。只有真正积极地参与,幼儿才干在活动中得到充足锻炼,并收获快乐。 一、结识球类游戏材料,是激发幼儿爱好的第一步。 我班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有的玩过球类玩具,而有的与球类玩具接触的较少。展开趣味玩球活动的第一步,我们提供了用彩色不织布制作的动物球,让幼儿对于球类有初步的结识。我们向幼儿提供青蛙球、小猪球、小熊球、熊猫球等布球,让他们先对动物球有初步的结识,并尝试玩球。这些卡通球不仅造型可爱,非常吸引幼儿,并且质地柔软,具有很强的安全性,适合小班幼儿活动。此外,我们还提供了篮球、足球、海洋球、羊角球、乒乓球、橄榄球等,丰富的活动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让每位幼儿都有充足体验的机会,让幼儿在多样的活动材料面前、在教师的引导和同伴的带动下积极地探索。 在幼儿对球类有了一定的结识,学习了一些简朴的玩球方法后。我们逐步增长曲棍、呼啦圈、彩虹桥、独轮车等辅助材料,让幼儿了解更多的玩球方法,在增长辅助材料的基础上,活动的规定、难度都会有所提高,活动内容也更丰富,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玩球爱好。 除了提供幼儿园购买的球类玩具外,我们还运用一些废弃物品等材料制作球类活动的辅助材料,例如赶球棒、投球箱等,这些辅助材料造型新奇、色彩鲜艳,不仅从感官上激发幼儿游戏和探索的欲望,并且进一步丰富球类游戏的内容,提高幼儿玩球的持久性。 二、创设有趣的情境,增强球类游戏的吸引力。 创设生动、有趣的球类游戏情境可以促使幼儿情感参与,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球类游戏的积极性,连续提高游戏爱好,并体验快乐。球类游戏情境的创设,需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1.情境、角色的选择。选择幼儿熟悉而又感爱好的游戏情境和游戏角色,是最抱负的活动选材。幼儿熟悉,是他们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新的知识必须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这是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的。在幼儿熟悉的情境中,引导幼儿扮演自己爱慕的角色,或者与自己熟悉而爱慕的角色形象一起去玩球、去运球、去闯关,这样的游戏一定能调动幼儿的所有热情,成为这个活动有效开展的最大动力。幼儿爱慕模仿各种小动物,小动物的角色形象被广泛地运用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在我们开展的《小企鹅运冰块》、《勤劳的小蚂蚁》、《小兔乖乖》等活动中,都有幼儿爱慕的动物形象,幼儿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不断学习各种玩球技能,提高动作水平。 2.环境发明逼真。情境的创设离不开环境的发明,离不开各种道具、器材等辅助材料。为了创设逼真的情境,突出游戏主题,我们在场地的选择、环境的布置、玩球器材的装饰和辅助材料的选择上都要考虑逼真性。例如在《小企鹅运球》、《小猴摘桃》教学中,我们可以制作一些小企鹅、小猴子的头饰或胸饰让幼儿佩戴,帮助幼儿进入角色。在《小猴摘桃》中,可以将球装饰成桃子的样子,鼓励幼儿双腿弯曲下蹲往上跳跃,去摘桃子。在完毕情境的构 思后,我们结合情境创设和制作符合情境的各种场景布置、道具、头饰、胸饰等,使得情境更真实和逼真。例如在《把球滚进大嘴巴》的活动中,我们用纸箱制作了多个长大的大嘴巴,让幼儿把球滚进去;在《森林音乐会》的活动中,我们不仅制作了许多的小树、小花、小草,还制作了森林音乐会的邀请函;在《老鼠偷蛋》的活动中,我们准备了大小两种头饰,教师当老鼠妈妈,幼儿当小老鼠。 3.教师投入游戏情境。教师在幼儿眼中是方向标,假如教师积极融入游戏,那么就会促进幼儿更投入游戏。一方面,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和幼儿同样,也是游戏参与者。教师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如小动物的妈妈、挑战队队长等与幼儿一起参与球类游戏,共同接受挑战。另一方面,教师的语言要融入球类游戏情境,在指导幼儿和提出规定期,教师语言不能脱离游戏内容。最后,在活动结束部分,教师要结合情境做相应的总结,使得整个活动更完整。 1.情节的合理与发展。根据观测,幼儿熟悉的角色形象是增强活动趣味性的一项重要因素,连续的、完整的情境能保持幼儿的活动热情,让幼儿有始有终地积极参与游戏。在环节设立时,充足考虑连贯性、递进性,例如喜羊羊带着布球炸弹通过草地、小桥里的重重挑战最后打败灰太狼,保护羊村。 2.活动难度的提高。和其他的体育活动同样,球类游戏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幼儿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动作难度。例如在《勤劳的小蚂蚁》中,幼儿扮演小蚂蚁的角色用曲棍球棍赶球,第一次是自由赶球,只要将球赶到终点即可,但第二次规定按照地上的直线把球赶回家,第三次要绕过障碍物把球赶到终点。这样在第一次赶球的过程中幼儿比较自由地练习双手持棍的赶球动作,第二次按照一定的方向赶球,第三次规避障碍物赶球则对手眼协调性和身体灵活性有更高的规定。 四、及时反思和总结,完善球类游戏活动的内容。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在球类游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情境的创设没有达成预期的效果,有一些场景布置的过程考虑不全面,场地设计不合理或者道具制作不够细致,导致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碰到一些困难。于是我们及时记录每次的活动情况,及时总结和反思活动情况,盼望在下一次的球类游戏时做到更好。 五、目前存在的问题。 1.幼儿对于某一种球类活动材料往往有一个爱好周期问题。当一种球类活动材料刚出现时,幼儿往往很有爱好,通过一段时间后,对该活动材料爱好逐步减少,在没有老师的指导情况下,会呈上升反复状态。因此,我们必须在活动过程中多关注幼儿参与游戏的情况,根据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活动形。 2.设计丰富多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球类游戏是对教师的考验。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参与球类游戏的爱好,我们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创设不同的情境,设计变化的游戏环节,这对教师的观测力、发明力、游戏组织能力都是一种挑战。 3.个别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缺少积极性。现在的家长大多对幼儿的文化课程比较重视,他们乐意让幼儿参与这样那样的爱好班,给幼儿安排丰富、充实的业余生活,但对幼儿园开展的文化课以外的学习活动不太重视。个别家长还没有真正意识到球类活动对于幼儿长远发展的影响,因此在有些活动材料的搜集过程与幼儿的经验铺垫中缺少积极性,这在某种限度上也影响了幼儿参与球类活动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