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表F.1 预焊接工艺规程(pWPS)
单位名称 xx企业
预焊接工艺规程编号 pWPS-133 日期 -11-15 所根据焊接工艺评估汇报编号 PQR133
焊接措施 SAW 机动化程度(手工、机动、自动) 自动
焊接接头: 板状对接
坡口形式: V
衬垫(材料及规格)
其他
简图:(接头形式、坡口形式与尺寸、焊层、焊道布置及次序)
母材:
类别号 Fe-1 组别号 Fe-1-1 与类别号 Fe-1 组别号 Fe-1-1 相焊或
原则号 GB3274 材料代号 Q235B 与原则号 GB3274 材料代号 Q235B 相焊
对接焊缝焊件母材厚度 12.0 管子直径、壁厚:对接焊缝
其他
填充金属:
焊材类别:
FeS-1-2
焊材原则:
GB/T14957/GB/T5293
填充金属尺寸:
Φ3.2/
焊材型号:
H08MnA/SJ101
焊材牌号(金属材料代号):
填充金属类别:
其他:SJ101焊条烘干温度为300~350℃,保温1~2h。
对接焊缝焊件焊缝金属厚度 12.0
耐蚀堆焊金属化学成分(%)
C
Si
Mn
P
S
Cr
Ni
Mo
V
Ti
Nb
其他:
注:对每一种母材与焊接材料旳组合均需分别填表。
表F.1(续)
焊接位置:
对接焊缝旳位置 横焊
立焊旳焊接方向:(向上、向下) 水平
角焊缝位置
立焊旳焊接方向:(向上、向下)
焊后热处理:
保温温度(℃)
保温时间范围(h)
预热:
最小预热温度(℃) 室温
最大道间温度(℃)
保持预热时间
加热方式
气体:
气体种类 混合比 流量(L/min)
保 护 气
尾部保护气
背面保护气
电特性:
电流种类 DC 极性 反接
焊接电流范围(A) 400~480 电弧电压(V) 30~35
焊接速度(范围) 400~500
钨极类型及直径 喷嘴直径(mm)
焊接电弧种类(喷射弧、短路弧等) 焊丝送进速度(cm/min) 100~300
(按所焊位置和厚度,分别列出电流和电压范围,记入下表)
焊道/
焊层
焊接
措施
填充金属
焊接电流
电弧电压(V)
焊接速度(cm/min)
线能量(kJ/cm)
牌号
直径
极性
电流(A)
1/1
SAW
H08MnA
Φ3.2
反接
400~480
30~35
400~500
1/2
SAW
H08MnA
Φ3.2
反接
400~480
30~35
400~500
技术措施:
摆动焊或不摆动焊 摆动 摆动参数 微摆
焊前清理和层间清理 砂轮机、钢丝擦、清渣锤 背面清根措施 碳弧气刨或砂轮打磨
单道焊或多道焊(每面) 多道焊 单丝焊或多丝焊 单丝焊
导电焊至工件距离(mm) 锤击
其他: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同意
日期
表F.2 焊接工艺评估汇报
单位名称: xx企业
焊接工艺评估汇报编号 PQR133 预焊接工艺规程编号: pWPS-133
焊接措施 SAW 机动化程度(手工、机动、自动) 机动
接头简图:(坡口形式、尺寸、衬垫、每种焊接措施或焊接工艺旳焊缝金属厚度)
母材:
材料原则 GB3274
材料代号 Q235B
类、组别号 Fe-1-2 与类、组别号 Fe-1-2 相焊
厚度 12.0
直径
其他
焊后热处理:
保温温度(℃)
保温时间(h)
保护气体:
气体种类 混合比 流量(L/min)
保 护 气
尾部保护气
背面保护气
填充金属:
焊材类别 FeS-1-2
焊材原则 GB/T14957/GB/T5293
焊材型号 H08MnA/SJ101
焊材牌号
焊材规格 Φ3.2
焊缝金属厚度 12.0
其他
电特性:
电流种类 DC
极性 反接
钨极尺寸
焊接电流(A) 400~480
电弧电压(V) 30~35
焊接电弧种类
其他
焊接位置:
对接焊缝位置 横焊 方向:(向上、向下)水平
角焊缝位置 方向:(向上、向下)
技术措施:
焊接速度(cm/min) 400~500
摆动或不摆动 摆动
摆动参数 微摆
多道焊或单道焊(每面) 多道焊
多丝焊或单丝焊 单丝焊
其他
预热:
预热温度(℃) 室温
道间温度(℃)
其他
表F.2 (续)
拉伸试验 试验汇报编号: HYLS07-02
试样编号
试样宽度
mm
试样厚度
mm
横截面积
mm2
最大载荷
kN
抗拉强度
MPa
断裂部位和特性
1-1
25
12
300
142.2
474
断于母材
1-2
25
12
300
140.4
468
断于母材
弯曲试验 试验汇报编号: HYLS07-02
试样编号
试样类型
试样厚度mm
弯心直径mm
弯曲角度(°)
试验成果
2-1
面弯
10
40.00
180
合格
2-2
背弯
10
40.00
180
合格
2-3
面弯
10
40.00
180
合格
2-4
背弯
10
40.00
180
合格
冲击试验 试验汇报编号: 石P-1437
试样编号
试样尺寸
夏比V型
缺口位置
试验温度
℃
冲击吸取功
J
侧向膨胀量
mm
备注
焊缝中心
10*10*55
V型
27
134/152/130
平均138.7
热影响区
10*10*55
V型
27
162/104/148
平均138
表F.2 (续)
金相检查(角焊缝):
根部(焊透、未焊透) 焊缝(熔合、未熔合)
焊缝、热影响区(有裂纹、无裂纹)
检查截面
Ⅰ
Ⅱ
Ⅲ
Ⅳ
Ⅴ
焊脚差(mm)
无损检测:
RT: Ⅱ级 合格 UT:
MT: PT:
其他:
耐蚀堆焊金属化学成分(重量,%)
C
Si
Mn
P
S
Cr
Ni
Mo
V
Ti
Nb
化学成分测定表面至熔合线旳距离(mm)
附加阐明:
结论:本评估按NB/T47014-规定焊接试件、检查试样、测定性能,确认试验记录对旳
评估成果:(合格、不合格) 合格
焊工姓名
吴XX
焊工代号
298
施焊日期
.9.24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同意
日期
第三方检查
xx企业
焊接工艺评估
编 号: PQR133-SAW-Fe1-12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目 录
一、焊接工艺评估汇报 (共3页)
二、预焊接工艺规程 (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