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山东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知识点个人所得税.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9669796 上传时间:2025-04-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山东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知识点个人所得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山东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知识点个人所得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山东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知识点:个人所得税 (一)个人所得税概念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即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注意】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不仅涉及个人还涉及具有自然人性质的特殊主体(个人独资公司、合作公司)。 (二)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纳税人 鉴定标准 纳税义务 居民 有住所、无住所但居住满1年 无限纳税义务 非居民 无住所又不居住、无住所居住不满1年 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纳税 (三)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 1.工资、薪金所得;(任职受雇)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人独资公司、合作公司缴纳个人所得税) 3.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承包) 4.劳务报酬所得;(非雇佣的各种劳务) 5.稿酬所得;(出版、发表)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专利或著作权许可)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拥有股票债券取得的收益) 8.财产租赁所得;(出租房,车) 9.财产转让所得;(转让有价证券、股票、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 10.偶尔所得;(得奖、中奖、中彩)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拟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四)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具体规定 【说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在考试中会大量考核,各重点征税项目的计算规定考生必须掌握! 1.工资薪金 (1)计税方法 按月计征 (2)税率 3%~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3)计税依据(费用扣除) 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3500元 【注意1】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应当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注意2】中国人在外国工作、外国人在中国工作,费用扣除总额为4800元。 (4)计税公式 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3500元或4800元)×合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1)计税方法 按年计征 (2)税率 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 (3)计税依据(费用扣除)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扣减税法允许扣除的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1)计税方法 按年计征 (2)税率 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 (3)计税依据(费用扣除)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劳务报酬所得 (1)计税方法 按次计征 【注意】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1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2)税率 合用20%的比例税率 【注意】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 应纳税所得额一次超过2万至5万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5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10成。(实际为3级超额累进税率) (3)计税依据(费用扣除) ①每次收入局限性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 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20% (4)计税公式 ①每次收入局限性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800)×20%; 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5.稿酬所得 (1)计税方法 按次计征 【注意】关稿酬于次的规定:出版、加印算一次;再版算一次;连载算一次;分次支付合并计税。 (2)税率 合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实际税率为14% 【注意】选择题考核稿酬税率时应选择20%。 (3)计税依据(费用扣除) 同劳务报酬所得 (4)计税公式 同劳务报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计税方法 按次计征 (2)税率 合用20%的比例税率 (3)计税依据(费用扣除) 同劳务报酬所得 (4)计税公式 同劳务报酬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1)计税方法 按月计征 (2)税率 合用20%的比例税率 (3)计税依据(费用扣除) 每次收入额不超过4000元的,扣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扣除费用20%。 【注意】教材对财产租赁所得的费用扣除规定表述并不完整,了解即可。 8.财产转让所得 (1)计税方法 按次计征 (2)税率 合用20%的比例税率 (3)计税依据(费用扣除) 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 (4)计税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合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20% 9.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尔所得和其他所得 (1)税率 合用20%的比例税率 (2)计税依据(费用扣除) 以每次的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无任何扣除) (3)计税公式 应纳税额=收入×20% 10.捐赠 对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队、国家机关向教育、公益事业和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个税总结】 征税项目 计税依据和费用扣除 税 率 计税方法 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薪收入-3500元 【注意1】“三险一金” 【注意2】扣除4800的情形 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按月计税 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 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按年计算 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 劳务报酬所得 每次收入局限性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20%比例税率 按次纳税【注意】劳务报酬所得实行超额累进加征;稿酬所得减征30% 稿酬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收入-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按收入总额计税,不扣费用 偶尔所得 其他所得 捐 赠 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五)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 1.自行申报纳税义务人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自行申报纳税义务人: (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2)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3)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4)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2.代扣代缴 按税法规定负有扣缴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在向个人支付应税所得时,从所得中扣除应纳税额并缴入国库,同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 3.纳税期限 一般情况:取得应纳税所得的次月15日内 年所得额在12万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4.处罚措施 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的税款,其应纳税款仍然由“纳税人”缴纳,“扣缴义务人”应承担应扣未扣税款50%以上至3倍的罚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