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下半年福建教师资格统考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模拟试卷一.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9669743 上传时间:2025-04-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下半年福建教师资格统考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模拟试卷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下半年福建教师资格统考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模拟试卷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下半年福建教师资格统考《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模拟试卷一 一、单选题 1.小班幼儿刚开始跳舞时,注意脚下动作,双手就一动不动。注意手上动作,脚步就乱了。这是由于该阶段幼儿( )不成熟导致的。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的分派 D.注意的转移 2.乐旨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是《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语言领域对( )幼儿发展水平提出的规定 A.2~3岁末期 B.3~4岁末期 C.4~5岁末期 D.5~6岁末期 3.关于各种记忆出现的时间由早到晚依次是( )。 A.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运动记忆—词语记忆 B.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词语记忆 C.词语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D.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词语记忆 4.幼儿艺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重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 ),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发明的快乐。 A.结识水平 B.情感体验 C.发明思维 D.审美经验 5.一次下很大的雨,两岁的明明要妈妈带他出去玩,妈妈说要下雨,不能出去,可他趴着门就哭了,不进屋也不乐意自己走出去,怎么哄也不听,对于明明的这种情况,下面做法最恰当的是( )。 A.恐吓明明,再不进屋就会被坏人抓走 B.抱着明明撑伞在雨中待一会儿,让明明伸出手接一下雨水,直接体验下雨的情景 C.强行将明明拉进屋,指责明明无理取闹的行为 D.告诉明明只要他不哭闹,爸爸妈妈答应给他买玩具 6.最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 A.角色扮演法 B.行动操作法 C.发泄法 D.表演鼓励法 7.三岁以上的幼儿( )测身高视力一次。 A.每年 B.每半年 C.每季度 D.每月 8.某幼儿夜间经常惊醒、哭闹、多汗、并出现枕秃,记忆力理解力差、语言发育迟缓,这是也许患有( )。 A.夜惊 B.佝偻病 C.结核病 D.儿童期恐惊 9.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 )。 A.支持者、合作者、学习者 B.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C.支持者、帮助者、引导者 D.教育者、引导者、合作者 10.以下几种游戏中,属于发明性游戏的是( )。 A.智力游戏 B.音乐游戏 C.角色游戏 D.体育游戏 二、简答题 11.幼儿观测力的发展有哪些表现? 12.请简要回答《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的儿童发展目的有哪些? 三、论述题 13.幼儿期是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请联系实际,谈谈幼儿园教师如何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四、材料分析题 14.心理学家华生强调:“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管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决定的作用。 你赞成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自己成长的实际,用所学教育学理论加以分析。 15.小雨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无论参与什么活动他都积极积极,精力旺盛,他平时做事很急,想要的东西也必须立即得到,否则就会坐立不安,他待人大方,热情率直,做事有闯劲,但经常马马虎虎,他喜欢别人听从他的支配否则便会大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事后他也很后悔,但当时却总是难以克制。 提问: (1)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你认为他属于哪种气质类型?为什么? (2)结合实际情况,如何根据幼儿的四种不同的气质类型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五、活动设计题 16.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有用的工具》 规定:请为大班幼儿设计一个“有用的工具”主题系列活动方案(3个活动的名称、目的、准备以及重要的活动环节)。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C。解析:注意的分派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两种或者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 2.【答案】B。解析:《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言语领域目的2:乐意发言并能清楚地表达对3~4岁幼儿的规定有:①乐旨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②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③乐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④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 3.【答案】D。解析:从儿童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来看,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然后是情绪记忆,再后是形象记忆,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 4.【答案】D。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重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发明的快乐。 5.【答案】B。解析:当碰到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不能对其恐吓、吼骂甚至是处罚,而应当用教育或引导等方式来安抚幼儿的情绪,故AB排除。D项,会养成幼儿想要什么东西时就用哭闹来威胁成人,从而养成任性的心理。B项既能缓解明明的情绪,又能让其接触大自然获得直接经验,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6.【答案】B。解析:儿童参与实际行动,可以获得亲身体验,增强自己的认知、情感等,易于将行为规则、法规等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支配自己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行动操作法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答案为B。 7.【答案】B。解析:幼儿园应当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故答案选B。 8.【答案】B。解析:佝偻病的症状:(1)精神状态差,睡眠不安且多汗,出现“枕秃”;(2)动作功能发育迟缓;(3)出牙晚;(4)骨骼改变,可见方颅、肋骨串珠、鸡胸和下肢弯曲等症状。 9.【答案】B。解析: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10.【答案】C。解析:我国幼儿园中多采用将游戏划分为发明性游戏和教学性游戏两大类。发明性游戏涉及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有规则游戏涉及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等。 二、简答题 11.【答案要点】 (1)观测目的性加强; (2)观测的连续延长; (3)观测的细致性增强; (4)观测的概括性提高; (5)观测方法的形成。 12.【答案要点】 (1)人际交往 目的1:乐意与人交往; 目的2:能与同伴和谐相处; 目的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目的4:关心尊重别人。 (2)社会适应 目的1: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目的2: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目的3: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三、论述题 13.【参考答案】学习的过程和目的不仅仅是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想象使幼儿学习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没有想象就没有理解,也无法学习掌握知识点、解决问题。想象是幼儿理解的重要工具,所以幼儿园教师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应当从以下方面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教师与幼儿进行语言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平常工作。不管是教学活动、还是游戏或自由活动,教师每时每刻都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语言交流有助于了解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 (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发明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幼儿园环境设计着重温馨和谐.健康向上的格调,同时突出具有阅读特色,浓郁、开放的阅读环境中,让幼儿园充满阳光、洋溢智慧,让孩子们感到阅读无处不在,使孩子们在环境的熏陶下爱上阅读.享受快乐。在班级环境的设计上,应注重教育与审美的结合,力求美而不乱.美而不俗,力求丰富形象,尽也许情境化。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游戏是幼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的一种特殊结合。在游戏中,幼儿扮演各种人物角色,发展情节,并用玩具或游戏材料来替代真实物品,使他们的想象力在有趣游戏中得到了逐步发展和完善。 (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在幼儿教育中,要努力营造有助于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氛围,抓住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每个能引起他们注意,让他们产生爱好,激起他们思考的人物.事件.情景等主题,经常性组织他们参与各种活动,让他们陶醉在充满乐趣的想象活动中,把内在的发明冲动释放出来。比如,老师组织小磁铁活动,准备好磁铁、回形针、电池、小灯泡、导线、纸片、放大镜等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一边指导孩子做各种简朴的科学活动,一边启发孩子发现问题。 四、材料分析题 14.【参考答案】 不赞成。由于华生的观点是人的发展完全由外界环境决定的,他否认遗传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显然是非常片面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并不像“环境决定论”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归结为环境教育机械作用的结果,也不像“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认为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被决定了,心理发展只但是是这些先天东西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包含了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两部分,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互相制约。 15.【参考答案】 (1)根据材料的描述,该名幼儿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胆汁质的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暴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喜欢新环境带来刺激的学习。材料中小雨精力旺盛.热情直率,但是做事马马虎虎,性子急,容易发脾气,符合这一气质类型。 (2)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可以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发扬其气质中的长处,培养良好的性格,同时,防止不良品质的产生。 对胆汁质的孩子:培养敢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 对多血质的孩子: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及稳定的爱好,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对黏液质的孩子: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防止墨守成规、谨小慎微。 对抑郁质的孩子: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 五、活动设计 大班主题活动《有用的工具》 活动一:大班科学活动《有用的工具》 一、活动目的 1.情感目的:对自己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如订书机、勺子、镊子产生爱好,乐意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2.技能目的:积极尝试用工具解决具体问题,并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操作结果。 3.认知目的:感知平常生活中常见工具的特性,知道这些工具的具体作用。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积极探索用工具解决具体问题,对自己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产生爱好。 2.活动难点:乐意自己动手操作工具进行探究,并大胆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散装的画纸、订书机、镊子和勺子若干、足够量的小米、足够量的棉花球。 2.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已经见过镊子、勺子等简朴工具。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问题情境导入,引发爱好 教师创设小熊搬家的问题情境,请幼儿想办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帮助小熊收拾东西,以此引出本次活动的线索——有用的工具,以激发幼儿参与本次探究活动的爱好。 师:小熊的家里太乱了,东西散落一地,请大家帮帮它选择合适的方法把东西分一分,收一收。 (二)基本部分 1.感知工具特性,讨论猜想解决方法 (1)教师出示散装的画纸,小米、订书机、镊子和勺子、小米粒和棉花球的混装盒,请幼儿观测。 师:小熊的家里有很多散乱的画纸、小米粒和棉花球也混在了一起,你们看一看该怎么办? (2)教师出示订书机、镊子和勺子,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交流并猜想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帮助小熊收拾家里。 2.动手操作,掌握工具的具体用途 (1)分发材料,幼儿动手尝试操作 教师给幼儿分发实验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先尝试动手操作把散装的画纸、混合的小米粒和棉花球整理好,教师巡回指导。 (2)总结操作结果,教师演示并具体讲解工具的用途 教师小结:订书机可以把散落的纸、画装订在一起;镊子可以夹比较软的物品,可以把棉花球夹住;勺子可以用来盛一些比较细小的物品,比如小米粒。 3.工具大舞台,巩固对工具的结识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交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于更多工具的结识,创设“工具大舞台”的活动环节,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对于生活中其他工具的了解,扩大对有用工具的结识。 (三)活动结束 教师对本次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的具体探索表现进行总结,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观测体验,发现更多有用的工具。 师: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可以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很多的便利。在生活中,假如小朋友们可以认真观测,你会发现工具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寻找家里的工具,探究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 活动二:大班探究活动《车轮轱辘辘》 一、活动目的 1.在观测交流中感受轮子大小、花纹、数量等方面的多样性,体验轮子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喜欢玩各种轮子玩具,自主探索轮子在不同材料、不同场地中滚动的现象。 3.在区域活动中能运用轮子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二、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车轮子若干; 2.图片:滑板车、超市购物车、钢琴、行李车、推拉门、食堂送饭推车、飞机等。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晨间活动:车轮乐翻天 通过发明性地玩有轮子的体育器械,发展手臂和腿部的协调性、平衡性,体验玩轮子玩具带来的快乐。 (二)探索活动:轮子的秘密 1.室内交流:各种各样的轮子。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带来了许多轮子玩具,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带来的玩具有几个轮子,它们是什么样的? 小结:我们看到的这些轮子都是圆圆的,它们大小不同、花纹不同,不同的玩具上轮子的数量也不同样。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尚有许多物品上也藏着轮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观测图片:滑板车、超市购物车、钢琴、行李车、推拉门、食堂送饭推车、飞机等 2.室外探索:轮子快快跑! (场景:草坪、小山坡、马赛克地砖、平滑的大理石) 师:你们喜欢轮子吗?让我们带着轮子玩具在草坪上、操场上、山坡上玩一玩吧! (三)区域活动:轮子变变变 在区域中,我创设了各种以轮子为素材的游戏环境:创意美工坊——轮胎滚一滚、轮子秀一秀、轮胎画一画;科学探索区——吹一吹看一看、斜坡滚动实验;宝贝书屋——轮子的故事;建构区——装轮小能手等,幼儿对轮子的爱好向多领域延伸和拓展。 活动三:大班手工活动《好玩的橡皮泥》 一、活动目的 1.学会用橡皮泥制作简朴的桃花; 2.通过小组合作大方法制作桃花,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3.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群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橡皮泥制作好的桃花、橡皮泥(红、黄、绿)、小树杆、剪刀。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花道开了,小朋友们,你最喜欢什么花?(幼儿自由讨论) 老师带来了老师最喜欢的花,大家来看看是什么花?(教师出示橡皮泥做好的花,引起幼儿的爱好) (二)发展阶段(桃花朵朵开) 1.教师请小朋友们欣赏歌曲《桃花朵朵开》,观看桃花图片。 2.教师演示制作桃花的过程。 (三)实践阶段 1.小朋友们自由分组制作,一人做花瓣,一人做花杆,一人做叶子,教师巡回指导。 2.小朋友们自由创作,制作不同形态的桃花。 3.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个别指导,发现好的作品及时表扬。 (四)作品评价 1.小组自评:每位幼儿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小组推选最优秀的作品。 2.班级评选:教师积极肯定幼儿的长处,指出局限性之处,互相学习。 四、活动延伸 鼓励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制作不同材质的桃花。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