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涉及35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水
2.下图表达某多肽片段,该片段具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数分别是
A.1、1、5 B.1、1、4 C.5、1、4 D.1、5、4
3.维生素D以简朴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这是由于细胞膜上具有
A.蛋白质分子 B.磷脂分子 C.相应的酶 D.相应的载体
4.下列几种细胞结构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5.大肠杆菌、酵母菌和蓝藻共同具有的结构是
A.线粒体 B.核糖体 C.染色体 D.细胞核
6.下图中纵坐标表达酶的催化活性,横坐标表达pH值,将肠淀粉酶(最适pH约为8)溶液的pH值由1.8调至12,能对的描述其催化活性变化的是
7.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分子中具有C、H、O、N、P五种元素 B.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C.细胞中能合成ATP的场合只有线粒体D.ATP形成ADP时最先断裂的是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
8.右图表达氧浓度与植物细胞CO2释放量的关系,贮藏蔬菜和水果时,贮藏室内的氧气浓度应调节到图中的相应点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9.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对的的是
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癌细胞能无限增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长
C.衰老细胞代谢速度减慢,酶活性减少 D.细胞凋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与基因无关
10.下图a→d表达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和d为一个细胞周期 B.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C.DNA复制发生在c段 D.染色体平均分派发生在d段
11.下列有关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是指同源染色体上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B.同源染色体是指形状大小相同的2条染色体
C.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
D.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12.下列各项不属于孟德尔进行遗传研究获得成功的因素是
A.豌豆生长期短,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B.豌豆异花授粉是在开花期将母本去雄后套袋
C.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开始,运用记录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13.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豌豆杂交(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后代中基因型种类及可稳定遗传的概率分别是 A.6、1/4 B.8、1/4 C.8、1/8 D.4、1/8
14.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支试管中,分别进行如下解决,有S型细菌形成的试管是
15.下列物质的结构从简朴到复杂的顺序是
A.基因→脱氧核苷酸→染色体→DNA B.基因→DNA→脱氧核苷酸→染色体
C.脱氧核苷酸→基因→染色体→DNA D.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
16.关于右图对的的说法是
A.图示过程重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B.图示DNA复制过程
C.图中共有8种碱基D.图中的A是同一种核苷酸
17.右图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某个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d是核糖体,e是mRNA B.该图表达蛋白质合成中的转录过程
C.a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 D.c转运的氨基酸所相应的密码子是GCU
18.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
B.基因突变具有频率低、不定向和随机性的特性
C.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一定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D.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等
19.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表达具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2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生殖的基本单位 B.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地理隔离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B.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C.内环境稳态有助于酶促反映的正常进行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2.下图表达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芽、茎3种器官对生长素反映的敏感限度不同
B.c点相应的生长素浓度促进茎的生长,克制芽的生长
C.e点相应的生长素浓度克制茎的生长
D.a、b、d点相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23.下列关于人体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 B.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
C.下丘脑能调节水平衡和血压 D.下丘脑能合成多种促激素
24.右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②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
B.③处受刺激的瞬间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C.④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神经中枢 D.⑥处信号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5.在饲养家蚕时,为提高蚕丝的产量,常在喂养家蚕的桑叶上喷洒一定浓度的某种激素。这种激素是
A.蜕皮激素 B.生长激素 C.保幼激素 D.性外激素
26.“S”型曲线和“J”型曲线是反映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属于“S”型曲线形成条件的是
A.食物(养料)充足 B.没有敌害 C.没有竞争D.资源、空间有限
27.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重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
28.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
C.群落演替导致群落内生物种类不断改变D.在人类干预下群落可按一定进程发生演替
29.下列关于某生态系统示意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就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2条
C.图中的鹰属于第三、四营养级
D.若食虫鸟净增重1克,则至少消耗植物25克
30.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着多种多样的信息,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A.丹顶鹤雌雄求偶时双双起舞 B.蜜蜂释放告警外激素
C.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D.萤火虫发出的光
31.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
B.①②③表达CO2 通过甲、丙、乙的作用进入大气中
C.④表达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重要途径
D.碳元素以无机物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流动
3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的调节功能
D.生物多样性涉及遗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3.请分析下表,对实验的叙述完全对的的是
组别
材 料
实 验
观测内容
A
新鲜牛奶
双缩脲试剂A和双缩脲试剂B混合后加入牛奶
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B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
显微镜观测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C
洋葱根尖
解离→染色→制片
显微镜观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性
D
河水、水草、小鱼、泥砂
瓶口敞开定期向生态瓶内通气,置于温度适宜、光照强度适中的地方培养
观测生态瓶中小鱼的生活状况
34.使用高倍显微镜观测的顺序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调焦 ②对光 ③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在低倍物镜下看清物象 ⑤将目的移到视野中央
A.④②①⑤③ B.②④⑤③① C.②④③⑤① D.④②⑤③①
35. 下表是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溶液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解决及结果,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实验解决
蒸馏水
200mg/L
萘乙酸溶液
400mg/L
萘乙酸溶液
600 mg/L
萘乙酸溶液
800 mg/L
萘乙酸溶液
1000mg/L
萘乙酸溶液
生根条数
18
31
58
46
2
0
A.设立A组实验的目的是与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的作用效果进行对照
B.各组实验的温度、解决时间等要一致的因素是控制单一变量
C.实验结果说明萘乙酸溶液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品有两重性
D.萘乙酸溶液浓度越高,对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越强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涉及5题,每题6分,共30分。
36.(6分)下图A、B分别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在其上发生的反映;图C为细胞中2种细胞器及其之间的互相关系; a~f为气体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A所示反映为 ▲ 的 ▲ 阶段。
(2)根据图B所示反映,图B所示的膜是图C中 ▲ (填“甲”或“乙”)的膜,膜上所示过程可以释放 ▲ (填“大量”或“少量”)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需要。
(3)图C中可表达氧气的是 ▲ (填字母)。
(4)在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合有 ▲ 。
37.(6分)下面是某生物器官中细胞分裂的三个示意图及某种分裂方式的染色体数目变 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能进行上述细胞分裂的器官名称是 ▲ 。
(2)该生物体细胞中一般具有 ▲ 条染色体。
(3)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 ;能体现孟德尔遗传规律本质的细胞是 ▲ ;与图D所示曲线变化的细胞分裂方式相相应的细胞是 ▲ 。(用图中字母表达)
(4)在答题纸的坐标图上画出细胞A所进行分裂方式的一个周期DNA变化曲线。 ▲
38.(6分)下图是某遗传病的系谱图(受基因A、a控制),据图回答:
(1)该病是由 性基因控制的。
(2)假如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Ⅰ2的基因型为 ,Ⅱ4与Ⅰ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3)假如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Ⅱ4与Ⅱ3婚配后代是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在某校红绿色盲的调查中,记录得知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XBXB : XBXb : XbXb : XBY : XbY = 45% : 4% : 1% : 44% : 6%,则Xb的基因频率为 。
(4)研究某遗传病的发病率及其遗传方式时,对的的方法是 。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②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③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39.(6分)图甲、乙分别为人体内局部组织结构及其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
(1)健康人在饥饿时,图甲中的胰岛细胞分泌的 ▲ 通过血液作用于受体肝细胞,促使肝细胞中 ▲ ,从而使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仍保持相对稳定。
(2)肝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 ,其细胞膜上的 ▲ 与细胞内外的信息交流有着密切的关系。
(3)图乙中的抗体是 ▲ 细胞产生的,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 ▲ 免疫。
40.(6分)两位同学用下面两套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均放在适宜环境中培养8~10h,两组装置中的石灰水都变混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两组装置的石灰水混浊限度,装置1 ▲ (高于、低于)装置2,产生酒精较多的是 ▲ (装置1、装置2)。
(2)装置1中进入锥形瓶A的空气要通过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解决,因素是
▲ 。
(3)装置2中锥形瓶D装配好后,立即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这样的做法是否对的,请分析因素 ▲ 。
(4)引起两组实验结果差异的外界因素是 ▲ 。
(5)一段时间后装置2中发生作用的总反映式为 ▲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