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成本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公司编制成本计划时,应根据其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规定进行,在规模比较小的公司,其成本计划的编制可采用( )。
A. 三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B. 二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C. 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D. 一级和二级相结合的编制方式
满分:2 分
2. 公司在编制成本计划时,一般是先编制( )。
A. 基本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
B. 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计划
C. 制造费用总预算
D. 期间费用预算
满分:2 分
3. 成本报表属于( )。
A. 对外报表
B. 对内报表
C. 既是对内报表,又是对外报表
D. 对内还是对外由公司决定
满分:2 分
4. 可比产品减少额与可比产品减少率之间的关系是( )。
A. 成反比
B. 成正比
C. 同方向变动
D. 无直接关系
满分:2 分
5. 填制商品产品成本表必须做到( )。
A. 可比、不可比产品须分别填列
B. 可比、不可比产品可合并填列
C. 既可分别,也可合并填列
D. 填制时无需划分可比、不可比产品
满分:2 分
6. 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减少率的分母是可比产品按( )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
A. 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B. 上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
C. 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D. 本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
满分:2 分
7.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减少额是指( )。
A. Σ(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划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B. Σ(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C. Σ(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D. Σ(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满分:2 分
8. 成本考核的目的是( )。
A. 符合国家法令
B. 符合国家计划
C. 作出综合评价
D. 提高经济效益
满分:2 分
9. 特定的责任中心所发生的花费称为( )。
A. 淹没成本
B. 固定成本
C. 相关成本
D. 责任成本
满分:2 分
10. 把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因素,研究诸因素变动对综合性指标变动影响限度的分析方法是( )。
A. 对比分析法
B. 趋势分析法
C. 比率分析法
D. 因素分析法
满分:2 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成本计划一般涉及的内容有( )。
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B. 商品产品成本计划
C. 制造费用计划
D. 期间费用预算
E. 减少成本重要措施方案
满分:2 分
2. 编制全厂成本计划的重要内容涉及( )
A. 重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B. 可比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C. 不可比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D. 商品产品成本计划
E. 基本生产车间竣工产品成本计划
满分:2 分
3. 影响可比产品成本减少率的重要因素有( )。
A. 产品产量
B. 产品品种比重
C. 产品单位成本
D. 产品的价格
E. 产品的种类和规格
满分:2 分
4. 因素分析法的计算程序是( )。
A. 拟定指标的组成因素和因素排列顺序
B. 依次以各因素的实际数值替换该因素的标准数值,直至最后计算出实际指标
C. 以每一个替换后计算出的新数据,减去前一个数据,其差额即为该因素的影响限度
D. 综合各因素的影响限度,其代数和应等于该指标实际数与标准数之差
E. 影响各指标的因素替换顺序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决定,没有什么规律
满分:2 分
5. 所有产品成本计划完毕情况分析的任务是( )。
A. 查明所有产品和各类产品成本计划完毕情况
B. 查明所有产品中各成本项目的计划完毕情况
C. 找出成本升降幅度大的产品和成本项目
D. 查明单位成本升降的因素
E. 查明重要产品单位成本各项目的计划完毕情况
满分:2 分
6. 在直接材料成本三因素分析法下,影响材料差异的计因素是( )。
A. 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
B. 材料配比
C. 材料购入数量
D. 材料单价
E. 产品产量
满分:2 分
7. 在可比产品成本减少任务完毕情况分析中,既影响减少额又影响减少率的因素是( )。
A. 产品产量
B. 产品单位成本
C. 产品品种结构
D. 材料单耗
E. 单位工时消耗
满分:2 分
8. 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的内容重要涉及( )。
A. 联产品成本分析
B. 可比产品成本分析
C. 直接材料成本分析
D. 制造费用项目分析
E. 单位成本厂际分析
满分:2 分
9. 责任中心可分为( )。
A. 收入中心
B. 成本中心
C. 利润中心
D. 投资中心
E. 费用中心
满分:2 分
10. 公司内部责任成本考核指标有( )。
A. 责任成本差异率
B. 责任成本减少率
C. 市盈率
D. 投资报酬率
E. 内部报酬率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 直接材料三因素分析法,在将影响材料成本差异的因素分为数量和价格差异的基础上,将数量差异进一步区分为产出差异和花费差异。(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2. 材料价格差异产生的因素是由于市场价格、采购地点、运送方式变动,以及生产技术上产品设计的变更导致的。(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3. 基本生产车间成本计划的编制程序是编制车间直接费用计划、编制制造费用计划、编制车间产品成本计划。(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4. 内部成本报表必须和责任会计组织相配合,以明确责任者的成本责任。(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5. 可比产品减少率等于可比产品减少额与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之比。 (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6. 编制成本报表的规定是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和编报及时。(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7. 在制定计划成本时,计划成本的计算口径与实际成本不同。(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8.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拟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差异影响限度的一种技术分析方法。(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9. 对本期产品成本报表的分析是一种事后分析。(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10. 某公司可比产品成本计划上升率为2%,实际减少率为0.5%,因此该公司的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减少任务没有完毕。(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11. 产量变动之所以影响产品单位成本,是由于在产品所有成本中涉及了一部分变动费用。(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12. 可比产品是指以前年度或上年度未正常生产过的产品。(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13. 采用连环替代法进行产品成本分析时,替代顺序拟定的一般原则是:先数量因素后质量因素。(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14. 在生产多种可比产品的条件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减少任务完毕的因素有三个,即产品产量的变动的影响、产品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和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15. 运用差额计算法不需要考虑影响经济指标各因素的排列顺序。(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16. 成本考核规定责任者对成本负责。(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17. 责任成本和产品成本是一致的。(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18. 责任成本按产品归类。(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19. 安全成本控制一方面可以减少安全成本的开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20. 在公司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一般采用一级成本计划编制方式。( )
A. 错误
B. 对的
满分:1 分
四、计算题(共 2 道试题,共 40 分。)
1.
某公司生产A产品,本月份产量及其他有关材料费用的资料如下:
产量及其他有关资料
规定: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种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限度。
解:总差异 = 实际材料费用 - 计划材料费用 = 2956800 -3000000 = - 43200 (元) (节约)
因素分析:
由于产量增长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220 -200)×30×500 = 300000(元)
由于材料单耗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220×(28–30 )×500 = -220230 (元)
由于材料单价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 A1×B1×( C1- CO ) =220×28×( 480-500 ) = - 12320 (元)
结论:上述产量、单耗、单价三个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300000+(-220230)+(–123200)= 43200 (元)
2.
RT公司可比产品的有关资料如表下:
计划产量:甲产品60吨,乙产品48吨
计划减少任务:减少额1 200千元,减少率12.5%
规定:采用连环替代法对可比产品成本减少任务完毕情况进行分析。
RT公司可比产品成本减少任务完毕情况分析
(1)实际减少额=10 000—8 600=1400(千元)
实际减少率=1400/10000×100%=14%
(2)分析对象
减少额=1400—1200=200(千元)
减少率=14%—12.5%=1.5%
(3)因素分析
各因素影响计算表 单位:公斤
环节
影响因素
减少额
减少率
产量
品种构成
单位成本
1
计划
计划
计划
1200
12.5%
2
实际
计划
计划
12.5%*1000=1250
12.5%
3
实际
实际
计划
10000-8700=1300
1300/10000*100%=13%
4
实际
实际
实际
1400
14%
(2)-(1):产量影响
1250-1200=+50
0
(3)-(2):品种构成影响
1300-1250=+50
13%-12.5%=+0.5%
(4)-(3):单位成本影响
1400-1300=+100
14%-13%=+1%
合计
+200
+1.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