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家长阅读批注课
说明批注·说明方法
硬核必背知识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说明文是一种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的,客观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体。
从说明对象(标题首尾段)的角度,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重点说明事物的特点)与事理说明文(主要阐述事物的道理)。
《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
《梦回繁华》——清明上河图
《恐龙无处不在》——大陆漂移说
《被压扁的沙子》——恐龙灭绝的原因
《时间的脚印》——岩石记录时间的方法和内容
【互动】光靠标题猜猜下列说明文属于哪种类型?
《母猪的产后护理》
《水稻插秧技术》
《牌打印机》
《阅读批注课》
批注任务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批注任务。
熊猫为什么这样“红”
①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觉得大熊猫可爱?因为大熊猫完美符合了人类对“可爱”的定义,或者说它们长得很像人类婴儿,卖萌技能 100 分。
②早在网络直播火起来之前,许多人就已经整天趴在 iPanda 频道上看大熊猫了,死忠粉们对每只熊猫的性格和喜好如数家珍。问题是,人们为什么觉得大熊猫特别可爱而不是其他什么动物?
③一个情感正常的人类看到熊猫的反应,跟看到婴儿的反应差不多,小猫小狗同理。研究显示,无论当没当父母的男女在看到婴儿面孔的 140 毫秒之内,大脑扫描就能在其眼窝前额皮质的特定区域捕捉到信号,而看成人面孔时则不能。
④那么,人又为什么会觉得婴儿可爱呢?事实上,我们并不是因为婴儿长得可爱才喜欢它们,而是在漫长的进化中,人类已经自动把婴儿的特征定义为“可爱”——甚至不光是长相,连它们的笑声、牙牙学语和气味都会让人欲罢不能。哺乳动物的幼崽天生需要精心照顾才能活下去,因此卖萌求生存是它们生来就有的技能之一。
⑤人类婴儿是多么烦人的小妖精啊,他们只会嗷嗷哭没法沟通,几个小时就得吃一次奶,不能自己大小便,连睡觉也要人抱着哄。如果长得不萌、不能迅速吸引大人的注意并激起他们的保护欲,可能早就被丢去喂狼了。可以说,幼崽的“可爱”特性保证了物种的延续。
⑥这正是奥地利动物心理与行为学家洛伦兹在上世纪中叶的研究课题之一, 在他的理论中,具有以下特征的生物会被认为“可爱”:拥有较高的头身比,且头比较圆;大而突出的前额;眼睛在脸部占比较大,且位于头部中线以下;圆圆的、突出的脸颊;圆滚滚的身体;身体表面柔软有弹性。
⑦一般来说,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幼崽都符合以上特征。随着幼崽的成长, 眼睛并不会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而同时口鼻部位比例提高,四肢变得修长, 成为“不可爱”的成年个体。其中一些保留了幼年特征比如大眼睛、大头、发色浅和苹果肌的个体仍然会讨人喜欢,这种现象被称为“幼态延续”。
⑧说回到大熊猫,你不难发现它们的长相投机取巧地满足了以上几乎所有条目。虽然眼睛本身很小,但眼影/黑眼圈足够让人产生大眼的错觉;头身比跟黑熊也差不多,但颈部的黑白分界靠下,因而显得头大;不仅脸圆耳朵圆,身子也是圆滚滚毛茸茸。也难怪它们被选为野生动物保护的旗舰种,毕竟擅长卖萌求捐款。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属于 说明文?
2.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结构是?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谈方法:说明顺序与结构
1. 时间顺序
2. 空间顺序
3. 逻辑顺序
个别到一般,具体到抽象,主要到次要,现象到本质,原因到结果,整体到局部……
说明文基本结构
开头:引出说明对象(事物/事理)
中间:说明/阐述说明对象(事物/事理)
1. 总分(总分、分总、总分总)
2. 并列
3. 递进(程度由浅入深、范围由小到大、分析由表及里等)(讲道理)
结尾:总结说明对象(事物/事理)
3. 第③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谈方法:十大说明方法设题形式
1. 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 请具体分析画线句采用的说明方法。
3. 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画线句的表达作用。解题思路
明方法+释运用+答二表
【明方法】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释运用】……(结合原文)
【表达效果】XXXX(表达效果四字术语)地
【表现内容】说明了……(表现内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十大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
对应记叙文手
法
表达效果
释运用
补充
举例子
真实具体/具体有
力
通过……的例子
作比较
对比
突出强调
将……和……作
比较
增强了说明效果
15
作诠释
形象具体
诠释了……
使说明更加通俗
易懂
打比方
比喻
生动形象
把……比作……
使说明内容更加
通俗易懂
列数字
具体准确
列举了……的数
据
画图表
直截了当/形象直
观
引用……的资料
下定义
科学简明
给出了……的定义
让读者对……有了深刻、本质的
认识
分类别
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把……分为 X 类
让读者清楚地了解被说明事物的
特征
引资料
引用
具体有力/生动具
体
引用了……资料
摹状貌
描写
生动形象
描摹了……
使说明的内容更
具体生动形象
讲故事:
一个故事掌握十大说明方法: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超级英雄,他们的超能力匪夷所思,Tony 侠有很多离奇的超能力……
比如他能让人一秒钟变成光头……
举例子(效果:具体有力)
自获得超能力以来,tony 侠已经为 143763 位市民提供了免费理发服务……
列数字(效果:具体准确)
比一个普通的理发师一辈子剪过的头都多……
作比较(效果:突出强调)
2028 年 2 月 31 日,经过整整三天三夜的追捕,tony 侠终于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Tony 侠的超能力基本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毫无用处的超能力,另一类是似乎有点用但仔细一想还是毫无用处的超能力……
分类别(效果:条理清晰)
“超能力”对于 tony 侠来说像一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打比方(效果:生动形象)
那么,tony 侠的超能力到底有多弱呢…… 我们看一张图就知道了……
超级英雄战斗力数据来源——
国际超级英雄管理委员会 2020 年度报告
画图表(效果:直截了当)
引资料(效果:具体有力、生动具体)
所谓“战斗力”指的是什么呢……
战斗力,指的是超级英雄与大坏蛋作战时直接表现出来的杀伤能力、自保能力和队伍辅助能力的综合系数……
下定义(效果:科学简明)
战斗力,是衡量超级英雄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诠释(效果:形象具体)
伤心的 tony 侠有一次来到了卢沟桥,发现卢沟桥上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摹状貌(效果:生动形象)
补充:下定义 VS 作诠释
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下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作诠释。
下定义(唯一性)要求完整,而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
例如:
1、“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 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所以是“下定义”。
2、“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所以是“作诠释”。
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作诠释)
【互动】下列选项中,对说明方法及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恐惧就是对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一种心理反应。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科学简明。
B. 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运用了打比方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
C. 恐惧症分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
D. 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例如地铁、影剧院、电梯等。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
批注任务 2:阅读文段,完成批注任务。(《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结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
……
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 5000 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 4000 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简要分析文章第⑦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表达作用。
批注巩固 1:阅读说明文《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完成批注任务。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 “自然”,反对修饰。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 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 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⑤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⑥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
⑦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
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
⑧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 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本文有删改)
1. 文章以 为顺序,介绍了 。
2. 各个朝代的服饰有各自的审美意识追求。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魏晋时期:个性解放
(l)唐朝前期: (2)宋朝: (3)明朝:
3. 第③段中引用《晋记》相关内容,意在说明什么?
4. 第④段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 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字“绝”的表达效果。
批注巩固 2: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批注任务。
树莓之美
①树莓为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植物,因其果型、色、味与草莓相似且长在树
上,故名树莓,也叫山莓、覆盆子、刺葫芦等。树莓不仅具有观赏性,更是一种值得开发的野生水果,其果实不仅酸甜适中、芳香浓郁、风味独特,而且营养丰富,其氨基酸的含量是苹果的 10 多倍,是梨和柑橘的近 30 倍。
②树莓之美首先体现在其外表。树莓的花小巧玲珑,花瓣鲜艳美丽。花瓣的颜色主要是由花青素决定的。花青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在不同的 pH 值条件下,花青素使花瓣呈现不同的颜色: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中性时为紫色, 碱性时呈蓝色。由于新陈代谢使细胞内的酸碱度不断发生改变,因此花朵也就变得五彩缤纷。树莓花朵的美不仅仅在色彩,也美在香味。悠悠香味来自花瓣中的油细胞,其中的芳香油分泌后挥发到空气中,于是浓浓的香气在空气中飘来游去。当艳阳高照、温度升高的时候,花瓣中的芳香油挥发得更快,飘得更远,所以香味便更加浓郁。
③树莓果实由很多小核果组成,近球形或卵球形。果实鲜甜的味道主要来源于其中积累的淀粉在成熟过程中被逐渐水解,转变为可溶性糖,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使果实变甜。未成熟果实的酸味来源于其中的多种有机酸,主要有苹果酸、柠檬酸和酒石酸等。苹果中以苹果酸占多数,柑橘以柠檬酸为多,葡萄中则以酒石酸为主。那么树莓呢?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都有,柠檬酸含量超过总量 90%.随着果实的成熟,一部分酸转变成糖,有的被氧化,有的被碱性物质中和,所以酸味下降。
④树莓之美还体现在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树莓未成熟的青果加工后即是中草药覆盆子。据《本草纲目》记载,覆盆子有益肾脏,治阳痿,缩小便,补肚明目之功效。
⑤用树莓的果实酿造的树莓酒是一种高档果酒,色、香、味俱佳,观之色艳如火,饮之满口含香。饮用树莓酒不仅有益健康,还大大降低了醉酒风险,这是因为有机酸与乙醇相互作用即转化为酯类物质,进而被排出体外,可大大降低血液中的乙醇含量;有机酸中的水杨酸,有益于发汗解毒,使酒精通过汗液外排; 树莓酒所富含的花青素是强抗氧化因子,常饮可延缓衰老,淡斑明目,减少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同时,花青素还可对冲肝脏在分解酒精时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 从而大大减轻了肝脏负担,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⑥树莓的根、茎、叶也可入药。在湖南湘西地区,人们将嫩叶捣碎治疗肠炎。
茎叶外用可以治疗痈疖肿毒,煮水洗可治痔疮。树莓的根含有多种氨基酸,如谷氨酸、天冬氨酸和脯氨酸等,多种植物激素,如细胞分裂素类,以及少量的乙烯等。树莓一般在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后入药,能活血止血,祛风利湿, 主治吐血、便血、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和白带异常等疾病。树莓根泡酒能舒筋活血、消肿退红。
⑦树莓之美,美在外表,美在内在,是整体美,是自然美,是一种生长与发育、结构与机理的协调统一的完美结合。
(选自《百科知识》)
1. 文章主要从 和 两个方面介绍树莓之美,全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 。
2.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花瓣的颜色主要是由花青素决定的。
3. 文章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下面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艳阳高照、温度升高的时候,树莓花朵的香味便更加浓郁。B.饮用树莓酒不仅有益健康,还不会醉酒。
C.成熟的树莓果实之所以酸味下降,是国为酸都转变成了糖,有的被氧化, 有的被碱性物质中和。
D.文章第③段综合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果实鲜甜味道的来源。
批注巩固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批注任务。
①十年前的中国,动车还未出现;而今,高速铁路网络运营里程已有 2 万多公里,超过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高铁运营里程之和。中国计划,到 2025 年,高
铁网络运营里程再增加 1.5 万公里。这些高铁网,能把沿线城市密切联系起来, 促进经济发展。
②在中国三大人口中心——北京、上海和广州,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逐步走向高铁轨道。此前,火车车次还未像如今这样频繁,车速很低,非常拥挤,给日常通勤【注】带来很大的不便。现在,这三座超级城市正在借助高铁打造通勤走廊, 让高铁变得像公交车一样便捷。这无疑有助于扩大中心城市劳动力和消费者的群体。
③毫无疑问,卫星城镇的房价要比大城市便宜很多。比如,昆山的房价比上海便宜七成,但是它们之间的动车行驶时间仅为 19 分钟,票价也才 25 元。那些试图逃离上海高房价压力的人们,自然会到这里创业、工作和生活,所以高铁也促进了卫星城镇资金和人才的获得。
④中国正在建立一种“高铁经济”。世界银行在 2014 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
指出,高速铁路的效益是“非常可观的”,很可能会提高中国沿海地区企业 10%的生产力。(选自《南风窗》,有删改)
【注】通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
1. 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 分)
2. 第三段划线句运用了 、 和 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的说明了 。(4 分)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说明内容来看,本文属于事理性说明文。
B: 第①段中加点的“这些高铁网”是指 1.5 万公里运营里程的高铁网络。C: 高铁不仅能促进大城市的经济发展,也能带动其卫星城镇的发展。
D: 最后一段中加点的“很可能”表明高铁“会提高中国沿海地区企业 10% 的生产力”是一种推测,且对这一推测的实现充满信心。
家长阅读批注课
说明批注·说明方法
批注任务 1:
1. 熊猫“红”的原因、事理
2. 逻辑顺序。递进结构,先提出熊猫为什么可爱的问题;接着分析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幼崽中存在“幼态延续”现象;最后说明熊猫符合这一现象而显得可 爱。
3. 作比较。把人们看婴儿面孔和看成人面孔的反应做比较,突出说明了人们在很短时间内只被婴儿的可爱吸引住。
【解析】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作比较说明方法。把当没当父母的男女看婴儿面孔和看成人面孔的反应做比较,看到婴儿面孔时大脑能迅速捕捉到信号,被婴儿的可爱吸引住,而看成人面孔的时候却不会。同时,还运用列数字的方法突出说明了具体说明人们在很短时间内 140 毫秒之内会被婴儿的可爱面孔吸引住。而题干问的是“主要”说明方法,对比可知,此句主要是用的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批注任务 2:
运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 4000 多种抗生 素,并举了链霉素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
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列数字进行说明可以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能给读者留下清晰映像。
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举例说明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说明的内容具体清晰,通俗易懂,令人信服。 画线句子列出了“5000 多”“4000 多”等数字,具体说明了放线菌可以用来生产抗生素,使得文章更具有科学性与说服力。同时根据画线句中的“如链霉素” 可知,这里用了链霉素的例子,使读者对“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这一内容有了更具体清晰的了解。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批注巩固 1:
1. 时间 中国古代服饰的审美意识演变(或: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演变过程)
2. (1)色彩华丽开放(对美的大胆追求、追求时尚) (2)淳朴淡雅 (3)服饰华丽异常(服饰的质料、色彩、图案都追求艳丽)
3. 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人的影响之深。(注:“摹”反映了后人对竹林七贤服饰风格的摹仿)突出魏晋时期服饰审美追求自然,个性解放。(或追求人格个性 之美)
4. 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具体说明唐代人追求时尚,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意识。
5. “绝”表“绝对”,语气坚决、不容置疑。突出强调了清朝等级森严,黄色服饰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戴。
【解析】
【小题 1】本题考查对文章说明顺序及内容的理解。本文从春秋战国时期,反对修饰,写到魏晋时的服饰特点,再到唐宋明清。文章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多处引用典籍诗句,重点说明了古代在不同时期人们对服饰的审美追求,进而说明了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演变过程,意在告诉我们,在继承中结合现代需求,力争设计出符合时代特点的精品服饰。
【小题 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概括。解答此题阅读全文,了解文本内容,即可从文中筛选出句子作答。由“魏晋时期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提炼作答即可。
【小题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引用的作用。在文章中是引用古典诗文的作用有: 领起全篇,交代写作对象;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让读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通过分析可知,第③段中引用《晋记》相关内容,意在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人的影响之深。突出魏晋时期
服饰审美追求自然,个性解放。
【小题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分析能力。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等。做题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这些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再结合文意分析。第④段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唐代人追求时尚,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意识。
【小题 5】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文语言以科学、严谨、准确为根本要求,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语言的准确性,最本质的要求是符合客观事实。“绝”表“绝对”,语气坚决、不容置疑。突出强调了“清朝等级森严,黄色服饰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批注巩固 2:
(1) 外形 实用价值 逻辑
(2) 不能去掉。“主要”是从范围上进行限制,说明花瓣的颜色大多数是由花青素 决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如果去掉就说明花青素是决定花瓣颜色的唯一因素,这与事实不符,表达不准确。
(3) 句子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的数据,将树莓与青苹果、梨及柑橘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树莓营养丰富、氨基酸含量高这一特点。
(4) A。
【解析】
(1) 本题考查的是文章的说明内容的概括以及说明顺序的判断。通读全文,这篇文章开篇点明说明对象,并介绍了树莓的科目、命名、优点;接着介绍了树莓之美首先体现在其外表,然后介绍了树莓之美还体现在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最后总结全文,表达对树莓之美的赞美。由此即可填写。
(2) 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最后点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先表态,然后解释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进而比较删除后的不同,最后明确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 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10 多倍”“30 倍”都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树莓与青苹果、梨及柑橘进行比较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按照说明方法的作用答题模式进行解答即可。
(4)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运用,根据第五段“饮用树莓酒不仅有益健康,还大大降低了醉酒风险”可知 B 是错误的;根据第三段“随着果实的成熟,一部分酸转变成糖,有的被氧化,有的被碱性物质中和,所以酸味下降”可知 C 是错误的;分析第三段可知这段没有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所以 D 错误。
故选 A。
批注巩固 3:
1. 示例:高铁的发展
2. 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高铁促进了卫星城镇资金和人才的获得
3. B
【解析】1.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语言的概括表达能力。解答时,通读全文,把握文章主旨及主要说明内容。文章第①段总说高铁网能“促进经济发展”,第②段具体说明了高铁能促进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第③具体说明了卫星城市的经济发展,第④段具体说高铁能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全文主要说明了高铁的发展及对周边城市的作用。
示例:高铁的发展
2. 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相关文段,分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理解相关文段内容和说明方法的作用,然后进行阐述。
选文中第③段“19 分钟”“25 元”等词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由“比如”一词得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昆山与上海的房价进行比较,以此来说明高铁也促进了卫星城镇资金和人才的获得。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3. B 项,“这些高铁网”是指原有的 2 万多公里加上增加的 1.5 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并不单单指 1.5 万公里运营里程的高铁网络。选项理解不正确。
A、C、D 项理解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综上,本题答案为 B 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