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3年福建省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教育》试卷
(课程代码09101)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可作为草稿纸使用。
3、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相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4、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作答。
5、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过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请在答题卡的客观性试题答题区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答题规定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 )。
A.传导 B.调节 C.代谢 D.反射
2、口吃是幼儿期语言障碍的一种常见问题,照成这个问题的重要因素是( )。
A.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B.发音器官发育障碍 C.正常技能发育迟缓 D.紧张、创伤所致的障碍
3、幼儿能按照物体的高矮、粗细、厚薄等特性进行排序,此活动适合开设的年龄班是(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4、具有代谢、解毒等功能的所属系统是( )。
A.消化系统 B.运动系统 C.呼吸系统 D.循环系统
5、幼儿园教育内容可相对划分为五个领域,对的的划分顺序是( )。
A.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 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C.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 D.健康、语言、艺术、科学、社会
6、教师提供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幼儿在自己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方法是( )。
A.比较法 B.寻找法 C.发现法 D.操作法
7、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 )。
A.园长评价为主 B.家长评价为主 C.幼儿评价为主 D.教师自评为主
8、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基本方法是( )。
A.示范法 B.对话法 C.操作法 D.练习法
9、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天天不得少于( )。
A.1小时 B.1.5小时 C.2小时 D.2.5小时
10、他出生于德国,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突出的节奏感是他音乐的风格,“元素性、综合性、即兴性和发明性”是他音乐的核心。这位音乐家是( )。
A.柯达伊 B.达尔克罗兹 C.卡尔·奥尔夫 D.铃木
11、《幼儿园工作规程》正式施行的时间是( )。
A.1989年 B.1990年 C.1996年 D.2023年
12、以各种器械如:小铃、三角铁、双响板、沙球、鼓等为重要材料组织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强调配器要讲究艺术性。它属于( )。
A.唱歌活动 B.打击乐演奏活动 C.韵律活动 D.音乐欣赏活动
13、在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各部分的增长比例不同。对的的增长比例是( )。
A.躯干增长一倍 B.下肢增长两倍 C.上肢增长三倍 D.头部增长四倍
14、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方式是( )。
A.生活 B.教学 C.游戏 D.实践
15、幼儿美术创作基本处在涂鸦期,喜欢用笔随意涂画,处在一个从无表现意图的涂鸦向有表现意图绘画转化的过程,符合这一特性的年龄班是(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16、维生素按照其溶解性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素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叶酸
17、幼儿园美术经常开展玩泥塑、纸工、拼贴、染纸等活动,它属于幼儿美术活动类型中的( )。
A.绘画活动 B.美术欣赏活动 C.国画活动 D.手工活动
18、科学、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称的( )。
A.系统性和灵活性 B.秩序性和灵活性 C.稳定性和差异性 D.稳定性和灵活性
19、在文学作品学习中,通过作品表演、观测、谈话等方式,帮助幼儿分析作品,该环节属于的层次是( )。
A.第一层次:学习文学作品 B.第二层次:理解体验作品
C.第三层次:迁移作品经验 D.第四层次:发明性想象和语言表达
20、对的评价幼儿生长发育的指标是( )。
A.身高、形态、功能发育指标 B.身高、脉搏、呼吸节律发育指标
C.形态、功能、心理发育指标 D.形态、功能、心跳发育指标
21、幼儿园实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是( )。
A.平常生活 B.游戏 C.艺术 D.文学
22、幼儿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状态是( )。
A.运动状态 B.睡眠状态 C.学习状态 D.清醒安静状态
23、幼儿园教育评价综合采用的方法是( )。
A.操作、谈话、实验 B.观测、谈话、操作 C.操作、谈话、测试 D.观测、谈话、作品分析
24、中班幼儿走的基本动作的发展目的之一是( )。
A.上体正直,自然地走 B.听信号安节奏上下肢协调地走
C.轻松自如地绕过障碍进行曲线走 D.左右分队走
25、童话《金色的房子》描写房子的句子“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在作品中多次出现,让幼儿体会到文学语言的生动、优美。这体现文学作品的( )。
A.文学性 B.教育性 C.浅易性 D.趣味性
26、三岁半的圆圆,来幼儿园3个月不与同伴交往,也不回答老师的问题,总是独处,反复玩同一种类型的玩具。这一表现反映的心理问题是( )。
A.恋物症 B.感觉统合失调 C.儿童焦急症 D.儿童孤独症
27、麻疹重要传播途径是( )。
A.空气传播 B.饮食传播 C.直接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28、幼儿园里开展的“你怎么了”、“就让我来帮助你”、“伤心的时候怎么办”等活动,其内容所属的领域是( )。
A.科学领域 B.社会领域 C.健康领域 D.语言领域
29、当幼儿发生煤气中毒时,现场解决措施一方面要( )。
A.打开门窗通风 B.心脏起搏 C.口对口呼吸 D.保暖、勿搬动
30、儿童自己独立地拟定绘画的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他们完毕的绘画形式是( )。
A.装饰画 B.意愿画 C.临摹画 D.命题画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请在答题卡的主观性试题答题区作答。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简述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基本类型。
32、简述幼儿园健康领域的目的。
33、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
34、简述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卫生规定与指导。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35、请结合实际论述促进幼儿发展的环境创设与运用。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12分,第37小题18分,共30分)
36、案例:在一次由王老师执教的公开观摩活动中,一男孩在操作过程中不小心将一些豆子洒在地上,男孩立即放下手中的工具蹲下去捡,王老师走过来对他说:“不要捡了!”并规定他继续完毕操作。男孩站起来看看王老师,看看地上的豆子,无奈地一边继续操作一边看着地上的豆子小声地说:“保育员老师说过,丢在地上的东西要捡起来的。”
试分析王老师的行为及其对幼儿照成的影响。假如是你,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教育策略?
37、案例:某幼儿,女,五岁半,自幼学习钢琴。每当弹琴的效果让自己不满意时,便哭闹、打自己,甚至在地上打滚,这种表现反复出现。
试分析该幼儿属于哪一方面的心理问题。应采用哪些心理疗法和教育措施加以干预。
五、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38、请设计一份中班科学教育活动计划——空气的秘密
规定写出:
(1)活动目的;(2)活动准备;(3)活动过程;(4)活动延伸。
附:空气的背景资料
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空气中具有各种成分。空气有一定的压力。空气中会混有砂尘、尘埃、金属粉末等固体颗粒及油类的粉尘等……
空气对于人类和动植物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除了用于呼吸外,空气尚有多种用途。
2023年福建省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幼儿教育》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091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D2.D3.B4.A5.B6.D7.D8.B9.C10.C11.C12.B13.C14.C15.A16.A17.D18.D19.B20.C21.C22.B23.D24.B25.A26.D27.A28.B29.A30.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1)文学作品学习活动;(2分)
(2)讲述活动;(2分)
(3)初期阅读活动;(2分)
(4)听说游戏活动;(2分)
(5)谈话活动。(2分)
32.(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快乐;(3分)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分)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2分)
(4)喜欢参与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2分)
33.(1)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3分)
(2)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助于其长远发展;(3分)
(3)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爱好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4分)
34.(1)保证充足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2分)
(2)玩具、材料符合卫生、安全规定;(2分)
(3)场地整洁、适宜;(2分)
(4)注意安全、动静交替;(2分)
(5)活动过程的组织有序;(1分)
(6)活动后收拾物品放回原处。(1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35.(1)写出要点:(共13分)
①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规定等应有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边环境之间积极的互相作用;
②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足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
③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楷模;
④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⑤充足运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初期教育提供服务。
(2)结合实际论述:(共7分)
第一种情况:若把实例(2—3个实例)结合在论点中展开论述:5分;表述2分。
第二种情况:若以实例综述论述:4分;表述3分。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12分,第37小题18分,共30分)
36.(1)教师行为及其对幼儿的影响:(共6分)
①教师过于重视公开观摩活动的效果,忽略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1分)
②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随机教育的机会;(1分)
③教师的教育行为与保育员不一致;(2分)
④照成幼儿行为上的矛盾和思想上的混乱,致使幼儿分不清是非,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更严重时会形成双重人格。(2分)
(2)教育策略:(共6分)
①教师和保育员的教育保持一致,对幼儿的教育规定前后一致;(2分)
②教师应重视随机教育;(2分)
③教师应将社会领域的教育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2分)
37.
(1)心理问题是:属于情绪障碍或暴怒发作。(2分)
(2)心理疗法:(共6分,论点各1分,展开说明各2分)
①采用脱敏疗法;(3分)
②阳性强化疗法。(3分)
评分说明:未涉及上述两种疗法而提及其它合理的疗法可以给2分。
(3)教育措施:(共10分,论点各2分,展开说明①②各2分,③2分)
①冷解决或故意忽视。(3分)
②幼儿情绪平稳后的教育,成人(特别是家长不以情绪化的态度对待孩子)用各种方法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3分)
③帮助幼儿学习情绪、情感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方法。(4分)
五、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38.参考答案
(一)活动目的:(共8分)(认知、情感、能力三维目的:6分;关键词:感知特性、了解作用、探索、体验、爱好,2分)
1、认知目的: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感知空气的特性,了解空气的作用。
2、能力目的:积极积极与同伴合作、讨论,发展观测、操作、探索能力。
3、情感目的:对探索身边的空气现象感爱好,体验发现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共5分)
1、知识或经验的准备;(2分)
2、材料准备:与空气相关的材料(规定:考虑材料的种类、数量;材料的丰富、充足、安全)(3分)
(三)活动过程:(共14分)
1、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空气的欲望。(2分)
教师可以采用魔术、提问、生活经验等方式导入主题。
2、探索、感知空气的存在与特性。(5分)
(1)提问:在哪里能找到空气?我们如何才干找到空气?
(2)幼儿自由尝试找空气。
(3)交流讨论,梳理提高。
3、进一步探索空气的秘密,了解空气的作用。(5分)
(1)提问:空气尚有什么秘密?它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2)介绍材料并提出规则、规定。
(3)幼儿探索、操作、实验等。
(4)幼儿交流讨论,梳理提高。
4、生活经验拓展。(2分)
(四)活动延伸(共3分,论点各1分,稍加说明1分)
1、延伸到区角。
2、延伸到一日生活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