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央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中级财务会计(一)任务01
一、单项业务题
1.2023年3月,H公司(一般纳税人)发生部分经济业务如下:(25分 )
(1)5日,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示价款50 000元、增值税8 500元;钞票折扣条件为2/10、N/30。货款尚未收到;该批商品成本为30 000元。
(2)10日,委托银行开出一张金额200 000元的银行汇票用于材料采购。
(3)13日,收到5日销售商品的货款存入银行。
(4)18日,收到2023年终已作为坏账注销的应收账款20 000元存入银行。
规定:对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1)、借:应收帐款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
贷:库存商品 30000
(2)、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202300
贷:银行存款 202300
(3)、借:银行存款 57500
财务费用 1000
贷:应收账款 58500
(4)、借:应收账款 20230
贷:坏账准备 20230
同时:借:银行存款 20230
贷:应收账款 20230
2.对W公司(小规模纳税人)本月发生的下列部分业务编制会计分录:(10分)
(1)销售商品一批,不含税售价50 000元、增值税1500元;收到等额商业汇票一张。
(2)从外地购进材料一批,增值税发票上列示价款10 000元、增值税1 700元;收到银行转来的结算凭证并立即付款,材料未到。
(3)储运部领用备用金18 000元,出纳员开出等额钞票支票予以付讫。
参考答案:
(1)、借:应收票据 51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00
(2)、借:在途物资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银行存款 11700
(3)、借:备用金—储运部 18000
贷:银行存款 18000
3.A工厂(一般纳税人)2月份发生部分经济业务如下,规定编制会计分录(写出总账科目即可):(6分)
(1)存出投资款60万元,委托银河证券公司购买债券。
(2)职工李力报销差旅费450元,公司用钞票支付。
参考答案:
(1)、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60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0
(2)、借:管理费用 450
贷:库存钞票 450
4.对A公司2023年12月发生的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9分)
(1)确认坏账损失150 000元。
(2)开出钞票支票向储运部拨付定额备用金8 000元。
(3)委托银行开出银行汇票一张,金额80 000元,准备用于支付购货款。
参考答案:
(1)、借:坏账准备 150000
贷:应收账款 150000
(2)、借:备用金—储运部 8000
贷:银行存款 8000
(3)、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8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
二、综合题
1.D公司对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并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比例法计提坏账准备。2023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账户余额24 000元。2023年10月将已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12 500元作为坏账解决,当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20万元,坏账准备提取率为3%;2023年6月收回以前年度已作为坏账注销的应收账款3 000元,当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元,坏账损失估计率由本来的3%提高到5%。
规定:
(1)计算2023年末、2023年末应补提或冲减的坏账准备金额;
(2)对2023、2023年的上述相关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1)、2023年末补提的坏账准备金:
1202300×3%-(24000-12500)=24500(元)
2023年末补提的坏账准备金:
1000000×5%-(1202300×3%+3000)=11000(元)
(2)、202310月确认坏账损失时:
借:坏账准备 12500
贷:应收账款 12500
2023年末提取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 24500
贷:坏账准备 24500
2023收回坏账时:
借:应收账款 3000
贷:坏账准备 3000
同时:借:银行存款 3000
贷:应收账款 3000
2023年末提取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 11000
贷:坏账准备 11000
2.M公司于2023年6月5日收到甲公司当天签发的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用以偿还前欠货款。该票据面值100 000元,期限90天,年利率6%。2023年7月15日,M公司因急需资金,将该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年贴现率9%,贴现款已存入银行。
规定:
(1)计算M公司该项应收票据的贴现期、到期值、贴现利息和贴现净额。
(2)编制M公司收到以及贴现该项应收票据的会计分录。
(3)9月初,上项汇票到期,甲公司未能付款。编制M公司此时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1)、贴现期=90-40=50(天)
到期值=100000+100000×6%÷360×90=101500(元)
贴现利息=101500×9%÷360×50=1268.75(元)
贴现净额=101500-1268.75=100231.25(元)
(2)、收到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 100000
贷:应收账款 100000
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 100231.25
贷:应收票据 100000
财务费用 231.25
(3)、借:应收账款—甲公司 101500
贷:银行存款 101500
中央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中级财务会计(一)任务02
一、 单项业务题
1、对W公司(资产减值的核算采用备抵法)本月发生的下列部分业务编制会计分录:(25分)
(1) 从外地购进材料一批,增值税发票上列示价款10 000元、增值税1 700元;收到银行转来的结算凭证并立即付款,材料未到。
(2) 计提存货跌价损失30 000元。
(3) 上项外购材料运达公司并验收入库。
(4) 结转本月直接生产领用材料的成本50 000元。
(5) 期末,盘亏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2 000元、进项增值税额340元;因素待查。
参考答案:
(1) 借:在途物资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银行存款 11700
(2)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3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30000
(3) 借:原材料 10000
贷;在途物资 10000
(4) 借:生产成本 50000
贷:原材料 50000
(5) 借:待解决财产损益—待解决流动资产损益 2340
贷:原材料 202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40
2、对A公司2023年12月发生的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15分)
(1)公司对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上月购进并已付款的原材料今日到货并验收入库,计划成本为20万元,材料实际采购成本18万元。
(2)期末结转本月发出原材料应承担的超支差异50 000元。其中,直接生产用材料承担35 000元,车间一般性花费材料承担10 000元,厂部领用材料应承担5 000元。
参考答案:
(1)借:原材料 202300
贷:材料采购 180000
材料成本差异 20230
(2)借:生产成本 35000
制造费用 10000
管理费用 5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50000
3、对A公司(商品流通公司)2023年6月份发生的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10分)
(1)从外地购进一批商品,增值税发票上列示价款10 000元,增值税1 700元。双方商定货款采用商业汇票结算,公司已开出并承兑面值11 700元、3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交销货方。商品未到。
(2) 上项商品到达并验收入库。
参考答案:
(1)借:在途物资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应付票据 11700
(2)借:库存商品 10000
贷:在途物资 10000
二、 综合题
1、某零售商场为一般纳税人,销售额实行价税合一。本月1日销售商品50000元,本月末有关账户(调整前)资料如下:(本题15分)
“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期末余额448 000元;
“库存商品”账户期末余额620 000元;
“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本月净发生额980 000元,与“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一致。
规定:
(1)计算本月应交的销项增值税和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对计算结果保存个位整数)。
(2)编制本月1日销售商品的会计分录。
(3)编制月末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和销项增值税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1)本月应交销项增值税=980000÷(1+17%)×17%=142393(元)
本月商品进销差价=448000÷(620230+980000)×100%=28%
本月已销商品进销差价=980000×28%=274400(元)
(2)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50000
贷:库存商品 50000
(3)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时:
借:商品进销差价 2744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74400
结转销项增值税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142393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42393
2、甲存货年初结存数量3 000件,结存金额8 700元。本年进货情况如下:(本题10分)
1月10日、13日、25日分别销售甲存货2 500件、5 500件、7 000件。
规定:采用下列方法分别计算甲存货本年1月的销售成本、期末结存金额。计算结果保存两位小数。
(1)加权平均法。
(2)先进先出法。
参考答案:
(1)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成本=(8700+12710+19200+14850+6120)÷(3000+4100+6000+4500+1800) = 3.1742(元)
销售成本=(2500+5500+7000)×3.1742=47613(元)
期末结存成本=(3000+4100+6000+4500+1800-2500-5500-7000)×3.1742=13967(元)
(2)先进先出法:
销售成本
=(2500×8700/3000)+( 500×8700/3000+4100×3.10+900×3.20)+(5100×3.20+1900×3.30)=46880(元)
期末结存成本=(8700+12710+19200+14850+6120)-46880=14700(元)
3、某工业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甲材料单位计划成本为10元/公斤,2023年4月有关甲材料的资料如下:(本题15分)
(1)“原材料”账户期初借方余额2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初贷方余额700元,“材料采购”账户期初借方余额38 800元。
(2)4月5日,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4 040公斤如数收到并验收入库。
(3)4月20日,从外地A公司购入甲材料8 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材料价款85 400元,增值税额14 518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
(4)4月25日,从A公司购入的甲材料到达,验收时发现短缺40公斤,经查明为途中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5)4月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本月共发出材料11 000公斤,所有用于B产品生产。
规定:
(1)对上项有关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计算本月甲材料的成本差异率。
(3)计算并结转本月发出甲材料应承担的成本差异。
(4)计算本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
参考答案:
(1)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4月5日:
借:原材料—甲材料 40400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38800
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 1600
4月20日: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85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518
贷:银行存款99918
4月25日:
借:原材料—甲材料 79600
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 5800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85400
4月30日:
借:生产成本—B产品 110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110000
(2)本月甲材料的成本差异率=(5400-700-1600)÷(79600+20230+40400)=2.5%
(3)本月发出甲材料应承担的成本差异=110000×2.5%=2750(元)
结转时:
借:生产成本—B产品 2750
贷: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 2750
(4)本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30000+30000×2.5%=30750(元)
4、A公司2023年初甲存货的跌价准备余额为0.当年末,甲存货的实际成本为80000元,可变现净值为77000元;假设其后各年甲存货的成本不变,可变现净值分别为2023年末,73000元;2023年末,77500元;2023年末,81000元。(本题10分)
规定:计算A公司各年末应提取或应冲减的甲存货的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2023年末应提取数=80000-77000=3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3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3000
2023年末应提取数=80000-73000-3000=4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4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4000
2023年末应冲减数=80000-77500-7000=-4500
借:存货跌价准备 4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4500
2023年末存货跌价准备应为0,所以应冲减数为3000+4000-4500=2500(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2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2500
中央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中级财务会计(一)任务03
一、单项业务题
编制下述业务的会计分录,2023年3月,H公司(一般纳税人)发生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3日,以银行存款购入A公司股票50 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管理,每股价格16元,同时支付相关税费4 000元。(5分)
2、31日,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8 000元。(5分)
3、出售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股票一批,收入45 000元,支付有关费用200元;该批股票账面价值30 000元,其中持有期内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8 000元。(10分)
4、委托银河证券公司以62万元购入面值60万元3年期债券一批计划持有至到期,票面利率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相关税费略。(10分)
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0 000元。(5分)
6、持有至到期投资本期确认应收利息50 000元,经查,该项利息于2023年2月债券到期时收取。(5分)
参考答案:
1、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 800000
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 4000
贷:银行存款 804000
2、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8000
3、借:银行存款 448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 22023
--A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8000
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 14800
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00
贷: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 8000
4、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成本) 60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利息调整) 2023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620230
5、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000
6、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应计利息) 50000
贷: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 50000
二、 综合题
1、20×8年1月2日,甲公司购买了一批乙公司债券计划持有至到期。该债券为5年期,面值1 100万元。票面利率3%,实际付款961万元,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该债券投资按实际利率法确认投资收益,实际利率为6%。(30分)
规定:编制甲公司20×8年初购买债券、20×8年末确认实际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2023初购买债券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乙公司债券(成本) 11000000
贷:银行存款 961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乙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390000
2023末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乙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11000000×3%=33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乙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46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 9610000×6%=576600
2、甲股份有限公司有关投资业务的资料如下:(30分)
(1)20×8年3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A公司股票60 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管理,每股价格15元,同时支付相关税费6 000元。
(2)20×8年4月20日,A公司宣告发放钞票股利,每股0.5元,支付日为20×8年6月25日。
(3)20×8年6月25日,收到A公司发放的钞票股利30 000元。
(4)20×8年12月31日,A公司股票市价为每股18元。
(5)20×9年2月20日,甲公司出售其持有的A公司股票60 000股,实际收到钞票120万元。
(6)计算该公司的投资收益。
参考答案:
(1)3月1日,购进股票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 900000
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 6000
贷:银行存款 906000
(2)4月20日,宣告发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30000
贷: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 30000
(3)6月25日,收到钞票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应收股利 30000
(4)12月31日,年末计价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18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80000
(5)20232月20日,出售股票时:
借:银行存款 12023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 900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180000
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 120230
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80000
贷:投资收益—股票投资收益 180000
(6)公司的投资收益:
1202300—(900000+6000)+30000=324000(元)
或者:(30000+180000+120230)—6000=324000(元)
中央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中级财务会计(一)任务04
综合题
1、2023年1月2日C公司以每股15元的价格购入S公司80 000股普通股作为长期投资,占S公司总股本的20%(投资日,S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当年S公司实现税后利润180万元,年末宣告分派钞票股利100万元,股利支付日为2023年3月6日。2023年S公司发生亏损40万元。
规定:分别采用成本法、权益法计算C公司的下列指标:
(1)2023年、2023年度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2)2023年末、2023年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规定列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成本法下被投资公司宣告发放钞票股利时投资公司做投资收益入账,被投资公司虽赚钱但未分派股利及被投资公司发生亏损,投资公司均无需做账务解决。为此:
(1)2023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0×20%=20(万元)
2023年不予确认投资损失。
(2)2023年末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5×8=120(万元)
2023年未发生变动,同2023年。
权益法下投资收益和账面价值的计算:
(1)2023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80×20%=36(万元)
2023年应确认的投资损失=40×20%=8(万元)
(2)2023年末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5×8+180×20%-100×20%=136(万元)
2023年末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36-40×20%=128(万元)
2、2023年初甲公司取得A公司40%的股份并可以对其施加重大影响。该股份的购买价款为1 800 000元,投资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 000 000元(与账面价值相等)。2023年A公司实现净利润500 000元;2023年4月1日,A公司宣告净利润的30%用于分派钞票股利;2023年4月15日,A公司将收到的钞票股利存入银行;2023年A公司发生亏损1 200 000元。
规定采用适当方法:
⑴计算2023年末甲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列示计算过程)。
⑵编制甲公司上项投资2023、2023年的有关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因甲公司占A公司40%股份并存在重大影响关系,采用权益法核算(单位:万元)
(1)2023年末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80+50×40%-50×30%×40%-120×40%=146(万元)
(2)会计分录:
2023初取得A公司股份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A公司投资(成本) 180
贷:银行存款 180
2023末A公司实现利润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A公司投资(损益调整) 20
贷:投资收益 20
20234月1日,宣告发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6
贷:长期股权投资—对A公司投资(损益调整) 6
20234月15日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6
贷:应收股利 6
2023末A公司亏损时:
借:投资收益 48
贷:长期股权投资—对A公司投资(损益调整) 48
3、2023年初B公司以现款购入甲公司股票9 000股作为长期投资,每股买价10元。投资日,甲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当年甲公司实现税后利润为200 000元,决定分派钞票股利180 000元。
规定:对下面两种情况,采用适当方法分别作出B公司2023年度购入股票及当年末的有关会计分录。(“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规定写出二级、三级明细科目)
(1)假设B公司所购股票占甲公司普通股的15%。
(2)假设B公司所购股票占甲公司普通股的30%。
参考答案;
(1)采用成本法核算
购入股票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甲公司投资 90000
贷:银行存款 90000
年末收益确认时:
借:应收股利 27000
贷:投资收益 27000
(2)采用权益法核算
购入股票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甲公司投资(成本) 90000
贷:银行存款 90000
年末收益确认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甲公司投资(损益调整) 60000
贷:投资收益 60000
宣告分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54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对甲公司投资(损益调整) 54000
4、2023年11月27日,甲公司以一批存货对乙公司投资,存货的账面价值为35万元,公允价值为40万元,增值税率为17%,甲公司占乙公司10%的股份,无重大影响。
规定:作甲公司投资时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乙公司投资 468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00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000
贷:库存商品 350000
5、2023年1月2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4000万元取得乙公司25%的股份;当天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15 000万元、账面价值17 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023万元、账面价值4000万元、尚可使用2023,直线法折旧,无残值;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2023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当年末宣告分派钞票股利800万元,支付日为2023年4月2日。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一致,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规定:
(1)采用权益法编制甲公司对该项股权投资的有关会计分录;
(2)假设甲公司对该项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1)取得乙公司股份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乙公司投资(成本) 4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年终乙公司利润调整:
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应调增的利润
=4000÷10-2023÷10=200(万元)
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1500+200=1700(万元)
甲公司应享有的份额=1700×25%=42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乙公司投资(损益调整) 425
贷:投资收益 425
年末宣告分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对乙公司投资(损益调整) 200
4月2日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200
贷:应收股利 200
(2)取得乙公司股份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乙公司投资 4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年末宣告分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200
贷:投资收益 200
4月2日收到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200
贷:应收股利 200
中央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中级财务会计(一)任务05
一、单项业务题
1.12日,出售一项无形资产,收入15万元已存入银行。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余值20万元、累计摊销8万元,未计提减值。其他相关税费略。
2.24日,购入设备一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示价款150 000元,增值税25 500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设备同时投入使用。
3.结转报废固定资产的清理净损失2 000元。
4.对出租的办公楼计提折旧50 000元。
5.将一栋自用仓库整体出租并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仓库原价2 00万元,累计折旧120万元。
6.摊销应由本月承担的商标权费用4 500元。
7.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15 000元。
8.支付报废设备清理费用1 500元。
9.计提无形资产减值损失20 000元。
参考答案:
1、借:银行存款 150000
累计摊销 80000
贷:无形资产 202300
营业外收入—处置无形资产利得 30000
2、借:固定资产 175500
贷:银行存款 175500
3、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2023
贷:固定资产清理 2023
4、借:其他业务成本 50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50000
5、借:投资性房地产—仓库 2023000
累计折旧 1202300
贷:固定资产 2023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202300
6、借:管理费用 4500
贷:累计摊销 4500
7、借:固定资产清理 15000
贷:营业外收入 15000
8、借:固定资产清理 1500
贷:银行存款 1500
9、借:资产减值损失—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2023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230
二、计算题
1、规定列示计算过程:某项固定资产原值100 000元,估计折旧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5 000元。
规定:
(1)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年折旧率与折旧额。
(2)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折旧额。(保存小数两位)
参考答案:
(1)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各年折旧率和折旧额见下表:
年次
固定资产原值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
折余价值
1
100000
40%
40000
40000
60000
2
100000
40%
24000
64000
36000
3
100000
40%
14400
78400
21600
4
100000
8300
86700
15300
5
100000
8300
95000
5000
合计
100000
(2)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见下表:
年次
固定资产原值
净残值
应计折旧总额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
1
100000
5000
95000
5/15
31666.67
2
100000
5000
95000
4/15
25333.33
3
100000
5000
95000
3/15
19000.00
4
100000
5000
95000
2/15
12666.67
5
100000
5000
95000
1/15
6333.33
合计
95000
三、综合题
1、2023年初A公司(一般纳税人)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支付买价10 000元,增值税1 700元,运送费500元;安装设备时,领用公司生产用原材料一批,账面价值1 000元,市价1 200元,购进该批原材料时支付增值税170元;支付外请安装工人工资1 500元。上述有关款项已通过银行收付。
规定:
(1)计算该项设备的原始价值。
(2)对上项设备,编制自购入、安装及交付使用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1)该项设备的原始价值=10000+500+1000+1500=13000(元)
(2)购入设备时:
借:在建工程 10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银行存款 12200
安装设备领用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 1000
贷:原材料 1000
支付安装工人工资时:
借:在建工程 1500
贷:银行存款 1500
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13000
贷:在建工程 13000
2、甲公司基本生产车间于2023年初购入一台设备并投入使用。该设备原价60 000元,预计使用期限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2023年6月2日因火灾使该项设备提前报废,经批准后进行清理。清理时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350元,取得残值收入700元已存入银行。设备已清理完毕。
规定:
(1)计算该项设备的清理净损益。
(2)编制所有清理业务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1)该项设备报废时,剩余使用年限为一年半。按照规定,最后一年半的折旧额不再补提。该项设备的清理净损益(净损失)
=残值收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累计折旧+清理费用)
=700-(60000-50280+350)=-9370(元)
(2)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9720
累计折旧 50280
贷:固定资产 60000
发生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350
贷:银行存款 350
取得残值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7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700
清理净损失解决时: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9370
贷:固定资产清理 937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