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9656196 上传时间:2025-04-02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2.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2023年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目 录 第一章 竞赛组织机构 第 一 条 竞赛委员会 第 二 条 仲裁委员会 第 三 条 执行裁判 第 四 条 辅助裁判 第 五 条 电子评分操作人员 第二章 竞赛通则 第 六 条 竞赛性质 第 七 条 竞赛项目 第 八 条 竞赛年龄分组 第 九 条 申诉 第 十 条 比赛顺序的拟定 第十一条 检录 第十二条 礼仪 第十三条 计时 第十四条 示分 第十五条 弃权 第十六条 兴奋剂检测 第十七条 名次评估 第十八条 创新难度的申报 第十九条 与竞赛有关的规定 第三章 评分方法与标准 第 二十 条 自选项目 第二十一条 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 第二十二条 裁判员的示分 第二十三条 应得分数的拟定 第二十四条 最后得分的拟定 第二十五条 裁判长的加分与扣分 第二十六条 无电子评分系统的操作方法 第四章 自选套路内容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 自选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套路内容的规定 第二十八条 自选太极拳、太极剑套路内容的规定 第二十九条 自选南拳、南刀、南棍套路内容的规定 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附则) 第一章 竞赛组织机构 第一条 竞赛委员会 一、组成 世界性比赛由国际武术联合会和比赛组委会选派若干名竞赛业务人员组成,领导比赛的竞赛工作。各洲、各地区和各国根据不同的比赛规模,可设立竞赛委员会、竞赛部或竞赛处,由负责竞赛业务的技术官员若干人组成。 二、职责 在比赛组委会统一领导下,负责整个比赛的竞赛组织工作。 第二条 仲裁委员会 一、组成 由主任,副主任,委员3人、5人或7人组成。 二、职责 (一)接受运动队的申诉,并及时作出裁决,但不改变评判结果。 (二)仲裁委员会表决票数超过半数以上的决定为有效。表决时,如投票票数相等,仲裁委员会主任有决定权。仲裁委员会成员不参与与本人所在会员协会有牵连问题的讨论与表决。 (三)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第三条 执行裁判 一、组成 (一)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 (二)根据比赛的规模,可设一至若干个裁判组。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A组评分裁判员3人,B组评分裁判员3人,C组评分裁判员3人,共10人组成。 (三)编排记录长1人。 (四)检录长1人。 二、职责 (一)总裁判长 1.领导各裁判组的工作,保证竞赛规则的执行,检查并贯彻赛前各项准备工作。 2.解释规则与规程,但无权修改规则与规程。 3.在比胜过程中,根据比赛需要可调动裁判人员工作;裁判人员发生严重错误时,有权进行解决。 4.对运动员或教练员在赛场上的无理纠缠,有权给予警告;对不听劝告者,有权建议技术委员会严厉解决,直到取消其比赛成绩。 5.审核并宣布成绩,作好裁判工作总结。 (二)副总裁判长 1.协助总裁判长工作。 2.在总裁判长缺席时,由一名副总裁判长代行其职责。 (三)裁判长 1.组织本裁判组的业务学习和实行裁判工作。 2.执行比赛中对运动员完毕创新难度的加分。 3.参与B组演练水平的评分。 4.执行比赛中对套路时间局限性或超过规定的扣分。宣布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5.裁判员发生严重的评判错误时,可向总裁判长建议给予相应的解决。 (四)裁判员 1.服从裁判长的领导,做好本组的裁判工作。 2.依据规则,独立进行评分,并作具体记录。 3.A组裁判员负责运动员整套动作质量的评分。 4.B组裁判员负责运动员整套演练水平的评分。 5.C组裁判员负责运动员整套难度的评分。 (五)编排记录长 1.负责编排记录组的所有工作,审查报名表、自选套路难度登记表,并根据大会规定编排秩序册。 2.准备比赛所需表格,审查、核算比赛成绩及名次。 3.编排成绩册。 (六)检录长 1.负责检录组的所有工作。 2.按照比赛顺序,准时检录,并检查运动员的器械、服装。 3.负责颁奖的检录工作。 第四条 辅助裁判 一、组成 (一)编排记录员3~5人。 (二)检录员3~6人。 (三)宣告员1~2人。 (四)放音员1~2人。 (五)竞赛摄像人员2~4人。 二、职责 (一)编排记录员 根据编排记录长分派的任务进行工作。 (二)检录员 1.根据检录长分派的任务进行工作。 2.将比赛运动员带入场后,向裁判长递交检录表。如有变化及时报告总裁判长和宣告员。 (三)宣告员 向观众介绍上场运动员,报告比赛成绩,介绍有关竞赛规程、规则和比赛项目的特点及武术套路运动的知识。 (四)放音员 负责比赛项目的音乐播放。 (五)竞赛摄像人员 1.对所有竞赛项目进行现场摄像。 2.遵照仲裁委员会的规定,负责播放相关项目录像。 3.所有录像均应按竞赛委员会的规定予以保存。 第五条 电子评分操作人员 一、组成 由电脑专业人员2~4人组成。 二、职责 (一)负责难度登记表的输入工作。 (二)协助编排记录组排定比赛顺序。 (三)负责整个比胜过程中电子评分系统的运营。 第二章 竞赛通则 第六条 竞赛性质 一、按竞赛类型可分为 (一)个人赛 (二)团队赛 (三)个人及团队赛 二、按年龄可分为 (一)成年赛 (二)青少年赛 (三)儿童赛 第七条 竞赛项目 一、长拳 二、太极拳 三、南拳 四、剑术 五、刀术 六、枪术 七、棍术 八、太极剑 九、南刀 十、南棍 十一、对练 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 十二、集体项目 第八条 竞赛年龄分组 一、成年组 18周岁以上(含18周岁)。 二、青少年组 12周岁至18周岁以下。 三、儿童组 不满12周岁。 第九条 申诉 一、申诉内容与范围 仅限本队运动员在比赛中对C组和套路完毕时间有异议的申诉。 二、申诉程序及规定 (一)程序 参赛队假如对裁判评判本队的结果有异议,必须在该场该项比赛结束后15分钟内,由该队领队或教练员向仲裁委员会以书面的形式提出申诉,同时交付100美元申诉费。 (二)规定 一次申诉仅限一项内容。经仲裁委员会审议,如裁判组评判对的,提出申诉的运动队必须坚决服从。假如因不服而无理纠缠,根据情节轻重,可由仲裁委员会建议国际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给予严厉解决,直至取消比赛成绩。如鉴定属于裁判组的错误,仲裁委员会提请国际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对错判的裁判按有关规定进行解决 ,并退回申诉费;但不改变评判结果。 第十条 比赛顺序的拟定 在竞赛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抽签决定出场顺序。如有预赛、决赛的比赛,其决赛的出场顺序,则按预赛成绩的高低,由低到高拟定。如预赛排名相同,则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第十一条 检录 运动员须在赛前4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参与第一次检录,并接受检查服装和器械。赛前20分钟进行第二次检录。赛前10分钟进行第三次检录。 第十二条 礼仪 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和宣布最后得分时,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第十三条 计时 运动员由静止直立姿势开始动作,计时开始;运动员结束全套动作后并步站立,计时结束。 第十四条 示分 运动员的比赛结果,公开示分。 第十五条 弃权 运动员不能准时参与检录与比赛,则按弃权论处。 第十六条 兴奋剂检测 根据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规定和国际武术联合会的具体规定,进行兴奋剂检测。 第十七条 名次评估 一、个人单项(含对练)名次 按比赛的成绩高低排列名次。得分最高者为该单项的第一名,次高者为第二名,依次类推。 二、个人全能名次 按各单项得分总和的高低(或根据规程拟定办法)进行评估,得分最高者为全能第一名,次高者为第二名,依次类推。 三、集体名次 得分最高者为该项目第一名,次高者为第二名,依次类推。 四、团队名次 根据竞赛规程中关于团队名次的拟定办法进行评估。 五、得分相等的解决 (一)个人项目得分相等时的解决 1. 以难度分高者列前。 2. 以完毕动作难度等级高者列前。 3. 以完毕高等级动作难度数量多者列前。 4. 以演练水平应得分高者列前。 5. 以演练水平分中的低分数高者列前。 6. 如仍相等,名次并列。 7. 如有预、决赛,成绩相等时,以预赛成绩高者列前。若再相等,则以决赛成绩按上述几条评估名次。 (二)个人全能得分相等时的解决 1. 以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 2. 以获得第二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3. 参照个人项目得分相等时的解决办法中第4、5条,依次从高名次至低名次顺序评估。 4. 如仍相等,名次并列。 (三)无难度评判项目成绩相等时的解决 无难度评判项目成绩相等时,则以个人项目得分相等时的解决办法第4、5、6、7条评估名次。 (四)团队总分相等时的解决 团队总分相等时,以全队获得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则以获得第二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如获得单项名次均相等,则并列。 第十八条 创新难度的申报 一、创新原则 必须符合武术运动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必须具有较高的专项素质与专项技能才干完毕的;必须是规则中“自选项目难度内容及等级与分值拟定表”中未出现的B级以上(含B级)的动作难度。如申报跳跃、跌扑类的翻转性创新动作难度,则必须含连接难度。 二、申报程序 (一)每个创新难度只允许申报一次。 (二)申报的运动队必须填报“自选套路创新难度申报审批表”,并配以技术图解和本人演练的影像资料,在赛前60天(以到达时的邮戳为准)上报到国际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 三、鉴定机构 由国际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聘请有关专家5~7人组成自选套路创新技术鉴定委员会,负责此项工作。 四、鉴定程序 自选套路创新技术鉴定委员会依据创新原则讨论(须由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投票通过)后,确认创新难度的动作名称、等级、分值、编码或不符合规定的确认标准,并及时告知申报的运动队。赛前应以书面形式告知仲裁委员会和裁判组。 第十九条 与竞赛有关的规定 一、难度填报 参赛运动员必须根据竞赛规则和规程规定选择难度,在规定网站上填报“自选套路难度登记及评分表”,拟定该运动员比赛套路的起评分,并将确认的表格经教练员签字后于赛前30天(以到达时的邮戳为准)寄到主办方。 二、套路完毕时间 (一)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套路,成年组不得少于1分20秒;青少年组(含儿童组)不得少于1分10秒。 (二)太极拳、太极剑自选套路、集体项目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 (三)对练不得少于50秒。 (四)竞赛项目套路的开始和结束必须成直立姿势;对练由行进间开始的,必须提前报告裁判长。 三、比赛音乐 规程规定配乐的项目必须在音乐(不带歌词)伴奏下进行,音乐可以根据套路的编排自行选择。 四、比赛服装 裁判员应穿统一的服装,佩戴裁判员等级标志;运动员应穿武术比赛服(式样见附则),佩戴号码。 五、比赛场地 (一)使用国际武术联合会指定的比赛场地。个人项目的场地为长14米、宽8米,周边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周边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二)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 (三)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米以上。 (四)场地灯光的垂直照度应达成1500勒克斯以上;水平照度应达成800勒克斯以上。 六、比赛器械 (一)使用国际武术联合会指定的器械。 (二)左手持剑或抱刀,剑尖和刀尖不低于耳上端;棍的长度不低于运动员本人身高;枪的长度不低于本人站立时直臂上举至中指尖;南刀以左手抱刀,刀尖不低于下颌。 七、比赛设备 大型比赛必须配备摄像机4台、放像设备3台、电视机3台,以及全套电子评分系统和音响系统。 第三章 评分方法与标准 第二十条 自选项目 一、评分方法 (一)各项目比赛的评分为10分(不含创新难度加分)。其中动作质量的分值为5分;演练水平的分值为3分;难度的分值为2分。 (二)A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完毕动作时出现的错误进行扣分。 (三)B组裁判员和裁判长根据运动员整套的现场演练评估等级分数,并对套路中的编排错误进行扣分。 (四)C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的完毕情况进行确认。 二、评分标准 (一)动作质量 运动员现场完毕套路时,动作规格与规定不符,每出现一次扣0.10分;其他错误每出现一次扣0.10~0.30分。(见附则表1-1—表1-4) (二)演练水平 演练水平的评分涉及演练水平等级的评分和套路编排的扣分。 1. 演练水平等级的评分 演练水平的总体规定是:劲力充足,用力顺达,力点准确,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器械项目需身械协调),节奏分明,风格突出,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 演练水平等级的评分标准:按劲力、协调、节奏、风格、配乐的评分标准分为3档9级。其中,3.00~2.51分为好,2.50~1.91分为一般,1.90~1.01分为不好。(见附则表1-5) 2. 套路编排的扣分 运动员完毕套路时,根据规则第四章“自选套路内容的规定”,每缺少一个规定的动作内容扣0.20分。结构、布局、音乐与规定不符者,根据不同限度扣0.10~0.50分。(见附则表1-6) (三)难度 1. 动作难度(1.40分) 完毕一个A级动作难度计0.20分,完毕一个B级动作难度计0.30分,完毕一个C级动作难度计0.40分。动作难度的累计分如超过了1.40分,则按1.40分计算。每个动作难度的分值只计算一次。动作难度降分使用或仅计算动作难度分值时,只能放在最后。(见附则表1-11—表1-13) 动作难度不符合规定规定,则不计算动作难度分。(见附则表1-14—表1-16) 2. 连接难度(0.60分) 完毕一个A级连接难度计0.10分,完毕一个B级连接难度计0.15分,完毕一个C级连接难度计0.20分,完毕一个D级连接难度计0.25分。连接难度的累计如超过0.60分,则按0.60分计算。每个连接难度的分值只计算一次。连接难度降分使用或仅计算连接难度分值时,只能放在最后。(见附则表1-11—表1-13) 连接难度不符合规定规定,则不计算连接难度分。(见附则表1-14—表1-16) 3. 创新难度加分 完毕一个创新的B级动作难度(含连接难度)加0.10分,完毕一个创新的C级动作难度(含连接难度)加0.15分,完毕一个创新的超C级动作难度加0.20分。 动作失败或与鉴定的创新难度不符,不予加分。 第二十一条 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 一、评分方法 (一)由评判动作质量的裁判员3名(A组)和评判演练水平的裁判员3名(B组)及裁判长组成。 (二)各项目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质量的分值为5分;演练水平的分值为5分。 (三)A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完毕动作时出现的错误进行扣分。 (四)B组裁判员和裁判长根据运动员整套的现场演练评估等级分数,并对套路中的编排错误进行扣分。 二、评分标准 (一)动作质量 运动员现场完毕套路时,动作规格与规定不符,每出现一次扣0.10分;其他错误每出现一次扣0.10~0.30分。(见附则表1-1—表1-4、表2-3、表2-4) (二)演练水平 演练水平的评分涉及演练水平等级的评分和套路编排的扣分。 1. 演练水平等级的评分 演练水平的总体规定是:劲力充足,用力顺达,力点准确,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器械项目还需身械协调),节奏分明,风格突出、内容充实、编排合理,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 演练水平等级的评分标准:按劲力、协调、节奏、风格、配乐的评分标准分为3档9级。其中,5.00~4.21分为好;4.20~3.01分为一般;3.00~1.51分为不好。(见附则表2-1) 2. 套路编排的扣分 运动员完毕套路时,每增长或缺少一个规定的动作内容扣0.20分。结构、布局、音乐与规定不符者,根据不同限度错误扣0.1~0.5分。(见附则表2-2) 第二十二条 裁判员的示分 一、A组裁判员所示分数可到小数点后一位数。 二、B组裁判员和C组裁判员所示分数可到小数点后两位数。 第二十三条 应得分数的拟定 一、自选项目 动作质量应得分、演练水平应得分和难度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员自选项目的应得分数。 (一)动作质量应得分 A组3名裁判员对运动员现场演练时出现的动作规格错误以及其他错误,按照自选项目动作规格和其他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的规定进行扣分,2名以上裁判员对运动员同一个动作错误和其他错误扣分的累计之和,即为运动员的应扣分;用动作质量的分值减去应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应得分。 (二)演练水平应得分 B组3名裁判员和裁判长根据运动员整套的现场演练评估等级分数,取中间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为演练水平的等级分。 B组3名裁判员和裁判长共4人中,至少2人对运动员演练套路时的编排错误确认一致(每个错误的扣分均须同时确认)即为有效,经确认的编排错误的扣分之和为编排错误的扣分。 演练水平等级分的平均值,减去编排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应得分。 (三)难度应得分 C组3名裁判员对运动员现场合做的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进行确认,按照自选项目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计分标准的规定,2名以上裁判员确认的累计分数之和,即为运动员的难度应得分。 二、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与自选项目 动作质量应得分和演练水平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员的应得分数。 (一)动作质量应得分 A组3名裁判员对运动员现场演练时出现的动作规格错误以及其他错误,按照自选项目动作规格及其他错误内容扣分标准的规定进行扣分,2名以上裁判员对运动员同一个动作错误和其他错误扣分的累计之和,即为运动员的应扣分;用动作质量的分值减去应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应得分。 (二)演练水平应得分 B组3名裁判员和裁判长根据运动员整套的现场演练评估等级分数,取中间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为演练水平的等级分。 B组3名裁判员和裁判长共4人中,至少2人对运动员演练套路时的编排错误确认一致(每个错误的扣分均须同时确认)即为有效,经确认的编排错误的扣分之和为编排错误的扣分。 B组3名裁判员和裁判长示出的运动员演练水平等级分的平均值,减去编排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应得分。 第二十四条 最后得分的拟定 一、自选项目 裁判长从运动员的应得分中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加上“创新难度的加分”,即为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二、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与自选项目 裁判长从运动员的应得分中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最后得分。 第二十五条 裁判长的加分与扣分 一、裁判长执行对完毕的创新难度的加分。 二、裁判长执行对套路时间局限性或超过规定的扣分。 (一)完毕集体项目、太极拳、太极剑套路,局限性或超过规定期间在5秒以内者(含5秒),扣0.10分;在5秒以上至10秒以内者(含10秒),扣0.20分,依次类推。 (二)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对练套路局限性规定期间在2秒以内者(含2秒),扣0.10分;在2秒以上至4秒以内者(含4秒),扣0.20分,依次类推。 三、如裁判员在评分中出现明显不合理的现象或明显错误时,在示出运动员的最后得分前,裁判长经总裁判组批准后,可作适当调整。 四、运动员由于客观因素导致比赛套路中断者,经裁判长允许,可重做一次,安排在该组最后一名上场,不予扣分。 第二十六条 无电子评分系统的操作方法 根据比赛的具体情况,采用笔录方式进行。(见附则表4-5—表4-7) 一、增设记录员1~2人。 二、增设计时员1人。 三、增设成绩公布员1人。 四、具体办法见附则。 第四章 自选套路内容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 自选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套路内容的规定 一、长拳至少涉及拳、掌、勾三种手型;弓步、仆步、虚步三种步型;弹腿、踹腿、后扫腿三种腿法和顶肘及扣腿平衡。 二、剑术至少涉及弓步、仆步、虚步三种重要步型;一个持久性平衡;刺剑、挂剑、撩剑、点剑、劈剑、崩剑、截剑、剪腕花八种重要器械方法(其中必须有完整的左右挂剑接背后穿挂剑)。 三、刀术至少涉及弓步、仆步、虚步三种重要步型;缠头、裹脑、劈刀、扎刀、斩刀、挂刀、云刀、背花刀八种重要器械方法(其中必须有完整的缠头、裹脑刀)。 四、枪术至少涉及弓步、仆步、虚步三种重要步型;拦枪、拿枪、扎枪、穿枪、崩枪、点枪、舞花枪、挑把八种重要器械方法(其中必须有连续3个一次性完毕的拦、拿、扎枪)。 五、棍术至少涉及弓步、仆步、虚步三种重要步型;平抡棍、劈棍、云棍、崩棍、绞棍、戳棍、舞花棍、提撩花棍八种重要器械方法(其中必须有连续3个一次性完毕的双手提撩花棍)。 第二十八条 自选太极拳、太极剑套路内容的规定 太极拳至少涉及两种腿法;弓步、仆步、虚步三种步型;揽雀尾、野马分鬃、搂膝拗步、云手、左右穿梭、掩手肱捶、倒卷肱、搬拦捶八种重要动作。 太极剑至少涉及弓步、仆步、虚步三种步型;刺剑、挂剑、撩剑、点剑、劈剑、截剑、抹剑、绞剑八种重要器械方法。 第二十九条 自选南拳、南刀、南棍套路内容的规定 一、南拳至少涉及虎爪;挂盖拳和抛拳两种拳法;弓步、仆步、虚步、蝶步和骑龙步五种步型,以及麒麟步、横钉腿和滚桥。 二、南刀至少涉及弓步、虚步、骑龙步三种步型;缠头、裹脑、劈刀、抹刀、格刀、截刀、扫刀、剪腕花刀八种重要器械方法(其中必须有完整的缠头、裹脑刀)。 三、南棍至少涉及弓步、虚步、骑龙步三种步型;劈棍、崩棍、绞棍、滚压棍、格棍、击棍、顶棍、抛棍八种重要器械方法。 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附则) 国际武术联合会审定 目 录 第一章 自选项目的评判 第一节 动作质量的评分 一、自选项目动作规格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一)自选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动作规格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表1-1) (二)自选太极拳、太极剑动作规格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表1-2) (三)自选南拳、南刀、南棍动作规格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表1-3) 二、自选项目和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自选项目(单项)其他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表1-4) 第二节 演练水平的评分 一、自选项目演练水平等级分评分标准和编排错误内容的扣分标准(表1-5、表1-6) 二、自选项目套路内容规定及编码对照(表1-7) 第三节 难度的评分 一、自选项目难度编码辨认对照表 (一)平衡、腿法动作难度编码辨认(表1-8) (二)跳跃、跌扑动作难度编码辨认(表1-9) (三)被连接动作及抛接编码辨认(表1-10) 二、自选项目难度内容及等级与分值拟定表 (一)自选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难度内容及等级与分值拟定(表1-11) (二)自选太极拳、太极剑难度内容及等级与分值拟定(表1-12) (三)自选南拳、南刀、南棍难度内容及等级与分值拟定(表1-13) 三、自选项目难度完毕不符合规定的确认 (一)自选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难度完毕不符合规定的确认(表1-14) (二)自选太极拳、太极剑难度完毕不符合规定的确认(表1-15) (三)自选南拳、南刀、南棍难度完毕不符合规定的确认(表1-16) 第二章 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的评判 第一节 动作质量的评分 第二节 演练水平的评分 一、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演练水平等级分评分标准(表2-1) 二、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演练水平编排错误、音乐扣分标准及编码(表2-2) 第三节 对练项目的评分 对练项目动作质量和其他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表2-3) 第四节 集体项目的评分 集体项目动作质量和其他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表2-4) 第三章 自选项目重要动作技术规定 第一节 自选长拳类项目 一、长拳重要动作技术规定 二、剑术重要动作技术规定 三、刀术重要动作技术规定 四、枪术重要动作技术规定 五、棍术重要动作技术规定 第二节 自选太极类项目 一、太极拳重要动作技术规定 二、太极剑重要动作技术规定 第三节 自选南拳类项目 一、南拳重要动作技术规定 二、南刀重要动作技术规定 三、南棍重要动作技术规定 第四章 其他 第一节 武术套路竞赛礼仪 一、抱拳礼(图4-1) 二、抱刀礼(图4-2) 三、持剑礼(图4-3) 四、持枪(棍)礼(图4-4) 第二节 武术套路竞赛服装 一、长拳类项目比赛服装图式(图4-5) 二、太极类项目比赛服装图式(图4-6) 三、南拳类项目比赛服装图式(图4-7) 四、服装规定 第三节 常用表格 一、武术套路比赛报名表(表4-1) 二、自选套路难度登记及评分表(表4-2) 三、自选套路必选动作登记及评分表(表4-3) 四、自选套路创新难度申报审批表(表4-4) 五、无电子评分系统评分表 (一)动作质量评分表(表4-5) (二)演练水平评分表(表4-6) (三)难度评分表(表4-7) (四)自选项目检录(评分记录)表(表4-8) (五)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自选项目检录(评分记录)表(表4-9) 六、武术套路比赛总成绩登记表(表4-10) 七、单项(对练、全能)录取名次表(表4-11) 八、团队(集体)录取名次表(表4-12) 九、比赛项目数登记表(表4-13) 十、参与人数登记表(表4-14) 第四节 成绩公布栏示意图 第五节 场地示意图 第一章 自选项目的评判 第一节 动作质量的评分 一、自选项目动作规格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一)自选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动作规格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表1-1) 表1-1 自选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动作规格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类别 动 作 扣 分 内 容 编码 平衡 搬脚朝天(侧踢抱脚、侧朝天蹬)直立 ▼支撑腿弯曲▼上举腿弯曲 10 后踢抱脚直立 ▼支撑腿弯曲▼上体前倾超过45° 11 仰身平衡 ▼前举腿低于水平 12 十字平衡 ▼躯干低于水平 13 扣腿平衡 ▼支撑腿大腿未接近水平 14 腿法 前扫腿 ▼支撑腿大腿高于水平▼扫转腿脚掌离地▼扫转腿弯曲 20 后扫腿 ▼扫转腿脚掌离地▼扫转腿弯曲 21 跌叉 ▼竖叉前脚内扣触地▼两大腿夹角小于135°(含135°) 22 弹腿、踹腿 ▼未由屈到伸 23 跳跃 腾空飞脚、旋风脚、腾空摆莲 ▼击响腿脚尖未过肩▼击拍落空 30 腾空箭弹 ▼起跳腿未由屈到伸弹出▼弹出腿低于水平 31 腾空正踢腿 ▼悬垂腿弯曲 32 侧空翻、侧空翻转体360° ▼空中腿明显弯曲 33 旋子、旋子转体 ▼转体时上体高于水平45°▼空中腿明显弯曲 34 步型 弓步 ▼前腿膝部未达脚背▼屈蹲腿未达水平 ▼后脚跟离地▼后脚尖未内扣 50 马步 ▼上体明显前倾▼屈蹲腿未达水平 ▼两脚间距过小▼脚跟离地▼脚尖外展 51 虚步 ▼屈蹲腿未达水平▼屈蹲腿脚跟离地 52 仆步 ▼屈蹲腿未全蹲▼仆腿未伸直 ▼仆腿全脚掌未内扣着地 53 器械 方法 挂剑、撩剑 ▼直腕 60 握剑 ▼食指扣握在剑盘前沿触及剑刃 61 缠头裹脑 ▼刀背远离身体 62 拦枪、拿枪 ▼枪尖未划弧 63 扎枪 ▼后手留把 64 立舞花枪、立舞花棍、双手提撩花棍 ▼未呈立圆 65 器械抛接 ▼抱接器械▼未单手接握剑柄、刀柄、棍身、枪身 66 注:1.在一个组合动作中,出现两个以上同一器械方法错误,均一次性扣0.1分。 2.平衡动作静止时间不得少于2秒。 3.“腿明显弯曲”是指膝弯曲角度超过135°(含135°)。 4.马步“上体明显前倾”是指马步静止时躯干前倾超过45°(含45°)。 5.马步“两脚间距过小”是指马步两脚(内侧)横向距离小于本人肩宽。 (二) 自选太极拳、太极剑动作规格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表1-2) 表1-2 自选太极拳、太极剑动作规格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类别 动 作 扣 分 内 容 编码 平衡 前举腿低势平衡 ▼前举腿低于水平 15 后插腿低势平衡 ▼插出腿脚触地 16 低势前蹬踩脚 ▼支撑腿脚跟离地▼前蹬踩前腿膝部弯曲▼脚尖未外展 17 侧踹平衡 ▼踹腿未由屈到伸 18 腿法 分脚、蹬脚 ▼上举腿低于水平▼上举腿未伸直 24 摆莲脚 ▼击响时摆动腿弯曲▼击拍落空 25 拍脚 ▼击响时摆动腿弯曲▼击拍落空 26 雀地龙 ▼前脚掌内扣触地▼两大腿夹角小于45° 27 跳跃 腾空飞脚、旋风脚、腾空摆莲 ▼击响腿脚尖未过肩▼击拍落空 30 腾空正踢腿 ▼悬垂腿弯曲 32 步型 步法 弓步 ▼前腿膝部未达脚背▼屈蹲腿未接近半蹲 ▼后腿脚跟离地 50 仆步 ▼屈蹲腿未全蹲▼仆腿未伸直 ▼仆腿全脚掌未内扣着地 53 上步、退步、进步、 跟步、侧行步 ▼脚拖地(特殊动作规定除外) ▼移动时重心起伏▼抬脚过高 54 器械 方法 挂剑、撩剑 ▼直腕 60 握剑 ▼食指扣握在剑盘前沿触及剑刃 61 注:1. 在一个组合动作中,出现两个以上同一步法错误,均一次性扣0.1分。 2. 在一个组合动作中,出现两个以上同一器械方法错误,均一次性扣0.1分。 (三) 自选南拳、南刀、南棍动作规格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表1-3) 表1-3 自选南拳、南刀、南棍动作规格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类别 动 作 扣 分 内 容 编码 腿法 前扫腿 ▼支撑腿大腿高于水平▼扫转腿脚掌离地▼扫转腿弯曲 20 横钉腿 ▼钉腿直摆▼未横向异侧钉击 28 跳跃 腾空飞脚、旋风脚、腾空外摆腿 ▼击响腿或摆动腿脚尖未过肩▼腾空飞脚、旋风脚击拍落空 30 跌扑 腾空盘腿360°侧扑 ▼摆动腿脚未过头 40 鲤鱼打挺直立 ▼手撑扶地面 41 腾空双侧踹 ▼踹出腿未并拢▼踹出腿弯曲 42 步型 弓步 ▼屈蹲腿未接近半蹲▼后腿脚跟离地 50 马步 ▼上体明显前倾▼屈蹲腿未接近半蹲▼屈蹲腿低于水平 ▼两脚间距过小▼脚跟离地 51 虚步 ▼屈蹲腿脚跟离地▼屈蹲腿未接近半蹲 52 仆步 ▼屈蹲腿未全蹲▼仆腿未伸直▼仆腿全脚掌未内扣着地 53 蝶步 ▼蝶地小腿内侧或脚踝内侧未着地 55 跪步 ▼下跪腿膝部着地▼臀部未坐在下跪腿小腿上 56 骑龙步 ▼后腿膝部着地▼前腿未接近半蹲 57 器械 方法 缠头裹脑 ▼刀背远离身体 62 顶棍 ▼把端未拄地▼梢端低于头 67 注:在一个组合动作中,出现两个以上同一器械方法错误,均一次性扣0.1分。 二、自选项目和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自选项目(单项)其他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表1-4) 表1-4 自选项目和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自选项目(单项)其他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类别 扣 分 内 容 编码 失去 平衡 错误 上体晃动、脚移动或跳动 70 附加支撑(扣0.2分) 71 倒地(扣0.3分) 72 器械 服饰 错误 器械触地、脱把、碰身、变形 73 器械折断(扣0.2分) 74 器械掉地(扣0.3分) 75 刀彩、剑穗、枪缨、服饰、头饰掉地;刀彩、剑穗、软器械缠手(缠身);服装开纽或撕裂;鞋脱落 76 其他 错误 平衡静止时间局限性2秒 77 身体任何一部分触及线外地面 78 遗忘 79 注:1. “晃动”是指双脚或单脚支撑时,上体出现的双向或多向位移。 2. “移动”是指双脚或单脚或一脚一腿支撑时,任何一脚出现的位移。 3. “附加支撑”是指由于失去平衡导致手、肘、膝、头部、上臂、非支撑脚触地或借助器械撑地。 4. “倒地”是指双手、肩、躯干、臀部触地。 5. “平衡静止时间”以初次出现静止状态开始计时。 6. 器械接触线外地面或身体某一部分在空间超越了场地,不应判为出界。 7. 未标明扣分分值的均为扣0.1分。 8. 在一个动作中连续出现两个以上其他错误,应累计扣分。 第二节 演练水平的评分 一、 自选项目演练水平等级分评分标准和编排错误内容的扣分标准(表1-5、表1-6) 表1-5自选项目演练水平等级分评分标准 档次 级别 分数段 评 分 标 准 好 ①级 3.00~2.91 劲力充足、用力顺达、力点准确、手眼身法步及身械配合协调、节奏分明、风格突出、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为“好” ②级 2.90~2.71 ③级 2.70~2.51 一般 ④级 2.50~2.31 劲力较充足、用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手眼身法步及身械配合较协调、节奏较分明、风格较突出、动作与音乐较和谐一致为“一般” ⑤级 2.30~2.11 ⑥级 2.10~1.91 不好 ⑦级 1.90~1.61 劲力不充足、用力不顺达、力点不准确、手眼身法步及身械配合不协调、节奏不分明、风格不突出、动作与音乐不和谐一致为“不好” ⑧级 1.60~1.31 ⑨级 1.30~1.01 表1-6 自选项目演练水平编排错误内容的扣分标准 类 别 编排、音乐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编码 编 排 内容 结构 布局 自选套路规定内容中的动作每缺少一个(扣0.2分) 01~08 86~88 静止姿势(平衡动作除外)停顿时间超过3秒或太极拳、太极剑完毕难度前出现停顿 81 出现无方法的停顿 82 未运用场地四角位和中间位,每缺一方位者 83 音 乐 出现有伴唱配乐(扣0.3分) 84 规程规定的配乐项目未配乐(扣0.5分) 85 注:未标明扣分分值的均为扣0.1分。 二、 自选项目套路内容规定及编码对照(表1-7) 表1-7 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太极拳、太极剑、南拳、南刀、南棍内容规定及编码对照 内 容 86 87 8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长拳 弓步 仆步 虚步 弹腿 踹腿 后扫腿 顶肘 扣腿 平衡 拳 掌 勾 剑术 弓步 仆步 虚步 刺剑 挂剑 撩剑 点剑 劈剑 截剑 崩剑 剪腕花 一种平衡 刀术 弓步 仆步 虚步 缠头 裹脑 劈刀 斩刀 挂刀 云刀 扎刀 背花刀 枪术 弓步 仆步 虚步 拦枪 拿枪 扎枪 穿枪 崩枪 点枪 舞花枪 挑把 棍术 弓步 仆步 虚步 劈棍 崩棍 绞棍 平抡棍 云棍 戳棍 舞花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