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波导缝隙阵仿真设计.doc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963717 上传时间:2024-04-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39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波导缝隙阵仿真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波导缝隙阵仿真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__________波导缝隙阵仿真设计____ ____ 关键词:波导缝隙阵;阻抗;导纳;散射系数;HFSS;泰勒线源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1 1.1 波导缝隙阵天线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波导缝隙阵研究的现状 2 第二章 波导缝隙阵天线概述 4 2.1 天线简介 4 2.2 波导缝隙阵概述 5 2.3 波导裂缝阵天线的组成 5 2.3.1辐射阵面 5 2.3.2耦合波导 6 2.3.3馈电波导 6 2.4 缝隙类型 7 2.4.1 缝隙类型简介 7 2.4.2 宽边纵向半波谐振缝隙 8 2.4.3 宽边横向半波谐振缝隙 8 2.4.4 窄边斜半波谐振缝隙 9 2.5 典型波导缝隙阵天线介绍 9 2.5.1为开在宽壁上的横向谐振缝隙阵 9 2.5.2 纵向谐振缝隙阵 10 2.5.3 纵向谐振缝隙阵二 10 2.5.4非谐振式缝隙阵 11 2.5.5 匹配偏斜缝隙阵 11 2.6 缝隙阵列天线参数确定 12 2.6.1波导缝隙尺寸的确定 12 2.6.2 波导尺寸和阵元间距的确定 12 2.6.3泰勒线源近似 13 2.6.4波导缝隙阵长及缝隙数目的确定 14 2.6.5辐射缝隙的电导值的确定 15 2.6.6缝隙偏移量的确定 15 2.6.7 缝隙匹配的电导条件 15 第三章 技术实现 16 3.1 软件简介 16 3.2 天线的技术实现及大体结构 16 3.2.1 设计原理 16 3.2.2 HFSS软件的仿真实现 18 第四章 波导缝隙阵的仿真设计过程 19 4.1 仿真过程 19 4.1.1子工程1:给定缝隙偏移,优化缝隙的谐振长度 19 4.1.2子工程2:所有缝隙的完整模型 23 4.2 天线性能 27 第五章 结论 28 参考文献 29 致 谢 30 第一章 前言 1.1 波导缝隙阵天线研究背景及意义 低副瓣要求的波导裂缝阵列天线的设计有着相当高的难度。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天线加工工艺的提高,以及对雷达抗干扰要求的提高和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发展带来的需求刺激,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波导裂缝阵列天线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有些国家在设计方法和生产工艺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目前国际上也在大力开展机载相控阵雷达的研制工作,但技术尚未成熟,并且考虑到相控阵天线成本较高,大角度扫描状态下很难实现低副瓣性能等实际困难,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问内,裂缝阵列天线仍将是飞行器雷达天线的首选。同时随着各种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如数控机床的使用,天线的整体焊接技术等,为波导缝隙天线的使用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2 波导缝隙阵研究的现状 低副瓣波导平板裂缝天线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微波天线领域中研究的热点。国外在40年代末期就开始了波导裂缝天线的研究,首先开展了对波导裂缝的研究和设计波导裂缝天线的尝试工作。1948年利用波导的等效传输线理论及波导格林函数,取缝隙长度为λ/2(λ为工作波长),导出了各种形式缝隙的归一化电阻(电导)的计算式。随后利用变分公式,考虑了波导壁厚的影响,计算了缝隙的阻抗(导纳)特性。在7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的二十多年里,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计算机提供的计算速度和存储容量使得很多复杂的电磁场问题可以计算出精确的结果,这也使得平板裂缝天线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后来又采用矩量法对波导宽边纵向辐射裂缝进行了分析。采用的方法是,在裂缝的上、下口径上运用磁场连续性条件得到两个积分方程,将厚度为t的裂缝视作一个腔体,分别建立波导、半自由空间、裂缝腔体的格林函数,然后用矩量法计算裂缝口径上电场沿裂缝长度方向的数值。后来在忽略波导内缝隙间互耦和波导壁厚影响的情况下采用等效磁流片的方法导出考虑辐射裂缝间外互耦以及高次模影响的解析表达式,并将辐射裂缝的设计理论归结为三个方程。EUiott等的卓越贡献,使得平板裂缝天线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他建立的理论为当今波导裂缝阵列天线设计方法的主流[2]。 国内对裂缝阵天线的研究相对来说起步较晚,主要从70年代开始开展研究,一大批科研人员在理论分析计算、设计方法、实验研究、加工工艺等各个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性能距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其中对辐射裂缝单元、交叉波导耦合裂缝单元以及耦合裂缝与辐射裂缝的相互影响的研究较多,吕善伟等采用矩量法对辐射裂缝、交叉波导耦合裂型以及耦合裂缝与相邻辐射裂缝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计算;彭仲秋对交叉波导耦合裂缝馈电的辐射纵缝中的场分布进行了分析;李浚沛等采用矩量法对辐射裂缝、短路板对辐射裂缝的影响、耦合裂缝阻抗特性等都进行了理论研究和计算;任武等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矩形波导上单个辐射缝隙的特性进行了严格分析,并对谐振状态的定义做了讨论;自80年代初开始,西北工业大学万伟、王汉阳、万国宾、陈莽等对波导裂缝天线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王汉阳对正交波导宽边公共壁上任意倾角、长度和厚度的缝隙的耦合特性做了理论分析,万国宾建立了波导缝隙天线阵的CAD/CAS模型,陈莽等对波导缝隙阵列的散射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丁晓磊等采用场分析法并结合矩量法对由耦合纵缝馈电的两端短路波导宽边纵缝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综合设计。 第二章 波导缝隙阵天线概述 在导体面上切一开口,即缝隙,馈电后形成辐射,称为缝隙天线,也称为开槽天线。它通过导体面上和二导体面之间的缝隙向外辐射,其辐射可看成是由缝隙上的等效场源-磁流元形成的。而波导缝隙天线阵一般由许多开在矩形波导壁上的半波缝隙组成,主要优点是口径分布便于控制,易于实现地旁瓣电平,效率高,结构紧凑,加工与安装简便。 2.1 天线简介 天线电系统中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设备,称为天线。天线是无线电通信、广播、导航、雷达、测控、微波遥感、射电天文及电子对抗等各种无线电系统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我们几乎天天都看到天线和使用天线,如移动基站塔上的通信天线、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天线和大家手机内的天线,等等。天线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千姿百态,尽管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大,但都是基于相同的辐射与接收机理,都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与设计的。正因为如此我才要先大体简单的介绍下天线。 天线的主要功能首先是能量转换:将发射机经传输线的射频导波能量变换成无线电波能量向空间辐射(发射天线),或反之(接收天线)。所以天线是导行电磁波与空间电磁波之间的转换器[3]。 另一主要功能是:能量的发射与接收具有方向性,即,天线具有对能量进行空间分配的功能。例如,卫星地面站天线能将辐射能量集束成一个很窄的主波束,并将它指向卫星,其作用就如同探照灯的聚光作用一样。 第三个功能是:辐射或接收指定的极化波,即天线能形成所需的极化。例如,在卫星广播中为实现频谱复用,往往要求卫星有双极化能力。 为能满足这些天线的功能,对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表达这些要求的电指标称为天线的电参数,如辐射效率、波束宽度、方向系数、增益、输入阻抗、极化和频带宽度等,在一些无线电系统中,天线的电参数直接决定其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随着人们的需求,导致了形形色色、性能万千的天线结构的应用,本次设计主要研究为波导缝隙阵天线[4]。 2.2 波导缝隙阵概述 在导体面上切一开口,即缝隙,馈电后形成辐射,称为缝隙天线,也称为开槽天线。它通过导体面上和二导体面之间的缝隙向外辐射,其辐射可看成是由缝隙上的等效场源-磁流元形成的。波导缝隙天线阵一般由许多开在矩形波导壁上的半波缝隙组成【5]。 波导缝隙构成的天线阵列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波导宽边开缝而构成的缝隙天线阵和波导窄边开缝而构成的缝隙天线阵。前者不但电气性能优良,而且还有厚度小,功率容量大等特点,且缝间互祸较小,没有交叉极化分量,在机载火控雷达、导弹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裂缝单元间距和馈电方式的选择,宽边缝隙阵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行波激励的非谐振缝隙阵,一种是由驻波激励的谐振缝隙阵。在工作频段范围内相邻缝隙之间的距离稍大于或稍小于λg/2(λg是波导中的波长)的称为非谐振缝隙阵。相邻的缝隙之间的距离等于λg/2的称为谐振缝隙阵。波导的终端决定了阵的形式,非谐振缝隙阵沿波导传输到终端负载,建立起沿波导轴向的行波分布。行波电流通过缝隙时将激励缝隙,因此缝隙能放在相对于波导负载的任何位置上,缝隙间的距离和传播常数决定了它们的相对相位。谐振缝隙阵中的电磁波沿波导传输到短路板处,建立起沿波导轴向的驻波分布,并产生驻定的正弦电流幅度分布,其相位沿波导轴向线性变化。处于驻波电流零点的缝隙不会切断电流,也就不会被波导激励。因此可以改变缝隙在波导上的位置来改变对缝隙的激励幅度。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哪种形式的阵列,缝隙都工作在谐振状态[6]。 2.3 波导裂缝阵天线的组成 波导裂缝阵由若干条辐射阵面、一条交叉放置的耦合波导、一个为耦合波导馈电的馈电波导共3个部分组成。馈电波导将能量耦合到耦合波导之中,耦合波导通过祸合裂缝将能量按要求耦合到辐射波导,辐射波导中的辐射裂缝再将能量按口径分布的幅度、相位要求辐射出去。裂缝的设计要满足天线口径上场的分布,同时,使每个子阵的馈电口阻抗匹配[7]。 2.3.1辐射阵面 辐射阵面由一系列开有宽边偏置并联裂缝的谐振阵波导构成,每一个裂缝切割波导壁上的面电流产生裂缝的电磁场,并向外空间辐射电磁波。根据要求的天线口径场分布得到各个裂缝的归一化导纳值。通过控制裂缝的长度、偏移来调整每个裂缝的归一化导纳值,从而得到所要求的天线性能。辐射波导一般采用谐振阵,即两相邻裂缝相距λg/2,最末一个裂缝到短路板的间距为λg/4。各裂缝交替地向波导中心线左右两边偏置,使裂缝相位改变为180度,以弥补波导内驻波在相邻的缝之间的180度相移。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将会遇到以下问题: (1)由于辐射阵面波导上最末端的裂缝到短路板的距离为λg/4,而天线的口径面尺寸限定致使这一关系无法满足,如果减少阵面裂缝的数目将会影响天线的副瓣电平。为此,常在波导末端填充大介电常数介质以减小波导波长λg从而满足尺寸要求。 (2)在结构设计方面为保证焊接时裂缝的位置不发生偏移,应在适当的位置加上定位构件。同时也要考虑填充介质与金属在焊接时的固定。 2.3.2耦合波导 耦合波导是开有宽边倾斜串联裂缝的谐振阵波导构成。耦合波导装在辐射阵面的后面,并与辐射阵面正交,耦合波导激励各个倾斜串联裂缝,每个倾斜串联裂缝的倾斜角决定了该裂缝的等效阻抗,从而确定每个辐射波导内的功率电平。耦合波导一般采用谐振阵,即两相邻裂缝相距λg / 2最末一个裂缝到短路板的间距为λg/2。各裂缝交替地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使裂缝相位改变180度,以弥补波导内驻波在相邻缝之间的180度相移。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将会遇到以下问题: 与辐射波导相类似,波导最末一个裂缝到短路板之间的距离不可能刚好满足λg/2的关系,为此需设法延长波导的长度,此时可采用将波导向上折起的办法来增加波导长度。 2.3.3馈电波导 馈电波导是耦合波导和馈电网络的连接部分,在该部分要充分考虑到阻抗匹配的问题。在实际设计中是在波导中加入销钉和膜片,以及设置合理的波导短路块调节装置来达到阻抗匹配的。馈电波导内电磁波的相位关系与它上面裂缝的倾斜方向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利用这一因素设计合理的网络,从而达到简化天线结构的目的。 总之,波导裂缝阵列天线的各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部分设计的不合理都会导致整机性能的下降。而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设计难点。 2.4 缝隙类型 2.4.1 缝隙类型简介 最基本的缝隙天线是由开在矩形波导壁上的半波谐振缝隙构成的。由电磁场理论,对TE10波而言,在波导宽壁上有纵向和横向两个电流分量,横向分量的大小沿宽边呈余弦分布,中心处为零,纵向电流沿宽边呈正弦分布,中心处最大;而波导窄壁上只有横向电流,且沿窄边均匀分布[8]。 图3波导缝隙形式及面电流分布情况如果波导壁上所开的缝隙能切割电流线,则中断的电流线将以位移电流的形式延续,缝隙因此得到激励,波导内的传输功率通过缝隙向外辐射,这样的缝隙也就被称为辐射缝隙。 当缝隙与电流线平行时,不能在缝隙区内建立激励电场,这样的缝隙因得不到激励,不具有辐射能力,因而被称为非辐射缝隙。 缝隙g虽然与纵向电流平行,但是其旁边设置了电抗振子h,电抗振子是插入波导内部的螺钉式金属杆,由于该螺钉平行于波导内部的电场,因此被感应出的传导电流流向螺钉底部处的波导内壁而形成径向电流,于是纵缝g可以切断其中的一部分而得到激励[9]。 图3波导缝隙形式及面电流分布情况 下图4为波导缝隙的等效电路图[10] 图4波导缝隙阵的等效电路图 史蒂文森已导出各种形式缝隙的归一化电导或电阻的计算公式。其特点是利用互易定理求出缝隙的前向和后向散射场,再利用波导中的功率平衡方程求出其等效电导或电阻。下面简单举例介绍三种波导缝隙的归一化等效电导或电阻 2.4.2 宽边纵向半波谐振缝隙(图5) 谐振缝隙如果波导缝隙采用了谐振长度,它们的输入电抗或输入电纳为零,即等效串联阻抗或并联导纳中只含有实部,不含有虚部。 图 5 宽边纵向半波谐振缝隙等效电路图 其归一化电导为 (2-1) 2.4.3 宽边波谐振缝隙(图6) 图 6 宽边横向半波谐振缝隙 其归一化电阻为 (2-2) 2.4.4 窄边斜半波谐振缝隙(图7) 图 7 窄边斜半波谐振缝隙 其归一化电导为 (2-3) 有了相应的等效电路,波导内的传输特性就可以依赖于微波网络理论来分析,例如后向散射系数|s11|及频率响应曲线,从而更方便地计算矩形波导缝隙天线的电特性,例如传输效率及匹配情况。 在已获得匹配的波导上开出辐射缝隙,将会破坏波导的匹配情况。为了使带有缝隙的波导匹配,可以在波导的末端短路,利用短路传输线的反射消去谐振缝隙带来的反射,使得缝隙波导得到匹配。 2.5 典型波导缝隙阵天线介绍 波导缝隙天线阵一般由许多开在矩形波导壁上的半波缝隙组成。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缝隙阵: 2.5.1为开在宽壁上的横向谐振缝隙阵(图8) 为保证各缝隙同相,相邻缝隙的间距应取为λg。由于波导波长λg大于自由空间波长,这种缝隙阵会出现栅瓣,同时在有限长度的波导壁上开出的缝隙数目受到限制,增益较低,因此实际中较少采用。 图 8 开在宽壁上的横向谐振缝隙阵 2.5.2 纵向谐振缝隙阵(图9) 利用了在宽壁中心线两侧对称位置处横向电流反相、沿波导每隔λg/2场强反相的特点,纵缝每隔λg/2交替地分布在中心线两侧即可得到同相激励。 图 9 纵向谐振缝隙阵一 2.5.3 纵向谐振缝隙阵二(图10) 图中对应的螺钉需要交替地分布在中心线两侧。 图 10 纵向谐振缝隙阵二 2.5.4非谐振式缝隙阵 根据均匀直线阵的分析,非谐振缝隙天线阵的最大辐射方向偏离阵法线的角度为 (2-4) 非谐振缝隙天线适用于频率扫描天线,因为α与频率有关,波束指向θmax可以随之变化。非谐振式天线的优点是频带较宽,缺点是效率较低。 2.5.5 匹配偏斜缝隙阵(图11) 如果谐振式缝隙天线阵中的缝隙都是匹配缝隙,即不在波导中产生反射,波导终端接匹配负载,就构成了匹配偏斜缝隙天线阵。 图 11 匹配偏斜缝隙阵 2.6 缝隙阵列天线参数确定 2.6.1波导缝隙尺寸的确定[11] 缝隙宽度的确定是根据绝缘强度来确定的。假定由天线所辐射的功率在各个缝隙上是均匀分配的,则缝隙上的最大电压值为 (2-5) 式中,为任一缝隙的导纳,n为缝隙的数目,p为天线的辐射功率。 缝隙应具有的宽度为: (2-6) Enp为发生击穿时的匀强场的场强。 波导缝隙的宽度的确定可根据在缝隙阵设计基础中所提到的设计尺寸,同时在工程上,一般功率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我们一般可以近似的认为,缝隙宽度满足下面要求就可以了 (2-7) 实际中,缝隙宽度根据波导型号选择适当值即可。 根据波导缝隙阵列的设计理论,缝隙的偏移量对缝隙的谐振长度存在较大的影响,目前在理论上还没有十分明确的理论公式对这一影响进行分析,通常是采用实际工程中的经验值作为缝隙的谐振长度。在根据实际加工测量的结果进行部分的修正,最终得出缝隙的谐振长度,但是传统的设计方法,需要比较长的设计、加工和测试 周期,不但使成本较高,而且非常费时、费力。我们在对传统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应用HFSS软件的优化功能得到在不同偏置条件下的缝隙谐振长度。工程中缝隙几何长度大多数谐振于1/2λ左右。一般取Length=0.48λ,在谐振时,缝隙的等效阻抗或导纳为实数。 2.6.2 波导尺寸和阵元间距的确定 根据天线设计的指标要求,使天线的主波束指向负载端Φ方向。 图12实际阵列结构图与天线主波束指向图 非谐振式缝隙波导阵中,缝隙的间距的d的选择,应能使主瓣的指向在包含阵轴的平面内几乎可以是任意角度Φ,该角是以阵的法线算起的角度,如上图12所示。从而经分析得到 (2-8) (2-9) 可以看出,d的确定和波导宽边长度a与指向Φ角有关。同时为了保证上式中sin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2-10) 则对d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制(分两种情况),当缝隙位于波导中心的两边(即缝隙交替偏移出现)。 (2-11) 2.6.3泰勒线源近似 由主瓣与副瓣电平之比R0可以确定参数A (2-12) 主瓣一侧的等副瓣数目取为,δ称为展宽因子,由下式确定: (2-13) 泰勒阵列各单元的激励幅度为 (2-14) 式中 (2-15) (2-16) 最后对激励幅度进行归一。 2.6.4波导缝隙阵长及缝隙数目的确定 由波瓣宽度及增益要求确定缝隙阵的长度: (2-17) 式中:为半功率波瓣宽度,θ为主波束倾角,B为波束展宽因子,δ为泰勒线源展宽因子。 已知缝隙间距即可得缝隙总数: (2-18) 2.6.5辐射缝隙的电导值的确定[12] 谐振式波导缝隙阵,波导的一端用匹配负载端接,缝隙是谐振的,略去波导的传输衰减,而且波导整个长度上是匹配的。在这种条件下,可由下列关系式求得电导:式中P(p)为缝隙单位长度所辐射的功率,它与该处的场分布幅度平方成正比,为波导的输入功率,p为辐射缝隙中点的坐标。 假设天线输入功率为1,终端吸收负载吸收的功率为r,则根据关系式 (2-19) 可得到每个缝隙的电导值。 2.6.6缝隙偏移量的确定 当各个缝隙的电导值确定,那么根据波导纵向缝隙阵列天线的设计中,宽边纵向谐振缝隙的归一化等效电导的表达式,即可求出各个缝隙偏移波导宽边中心线距离X: (2-20) 可得: (2-21) 2.6.7 缝隙匹配的电导条件[13] 波导纵向缝隙阵列天线的设计中,宽边纵向谐振缝隙的归一化等效电导如前所述(式2-20),为了使缝隙和波导达到良好的匹配从而降低天线的驻波比,缝隙单元的电导必须满足下面的条件(缝隙一端为短路板,一端为馈电端口): (2-22) 第三章 技术实现 3.1 软件简介 本设计主要利用HFSS对波导缝隙阵进行仿真设计的,所以先简单介绍下本款软件。HFSS是利用我们熟悉的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的一款高性能的全波电磁场(EM)段任意3D无源器件的模仿仿真软件。易于学习,有仿真,可视化,立体建模,自动控制的功能,使3DEM问题能快速准确的求解。Ansoft HFSS使用有限元法(FEM),自适应网格划分和高性能的图形界面,能让你在研究所有三维EM得心应手。Ansoft HFss能用于诸如S-参数,谐振频率和场等的参数计算。 HFSS是基于四面体网格元的交互式仿真系统。这使你能解决任意的3D几何问题,尤其是那些有复杂曲线和曲面的问题,当然在局部会利用其他技术。所以本仿真设计选择HFSS软件实现。 3.2 天线的技术实现及大体结构 3.2.1 设计原理 本次设计考虑宽边纵向谐振式驻波阵列,每个缝隙相距0.5λ,距离波导宽边中心有一定偏移。宽边上纵向并联缝隙的电导为 (3-1) 式中,X为待求的偏移量;a为波导内壁宽边长度;λ为波导波长。在具体的设计中可以利用HFSS的优化功能确定缝隙的谐振长度(图13)。首先确定在谐振缝隙设计中存在的几个变量,主要有:缝隙偏移波导中心线的距离Offset,缝隙的长度L,缝隙的宽度W等。一般可根据实际的加工确定出W缝隙的宽度,应用HFSS的优化功能得出Offset和Length。在波端口的Y矩阵参数可以等效于距检测端口的二分之一个波导波长的缝隙中心的Y矩阵参数,根据波导缝隙的基本设计理论,在谐振时缝隙的等效阻抗或导纳为实数。因此当缝隙谐振时有Im(Y)=0。 图13单缝谐振长度优化示意图 表1各个缝隙的电平分布 n 1 2 3 4 5 6 7 8 9 10 0.33 0.29 0.39 0.5 0.62 0.73 0.83 0.91 0.97 1.0 设计一个有20个缝隙组成的缝隙阵,采用Chebyshev电流分布,前10个缝的电平分布由表1给出。根据电平分布进行归一化 (3-2) 可以得到K=0.100598。由下式可以得到各个缝隙的导纳值: (3-3) 各个缝隙的导纳如下:g1=0.100598, g2=0.09465 g3=0.0833, g4=0.0693 g5=0.0536, g6=0.03867 g7=0.0265, g8=0.0153 g9=0.00846, g10=0.010955 选用WR-9型波导,其波导尺寸为:a=22.86mm,窄边b=10.16mm。工作频率为10GHz,工作波长λ=30mm,波导波长为λ=39.75mm。根据波导各个尺寸可得偏移量与导纳之间的关系为 (3-4) 由上式导纳值可以求得各个缝隙的偏移量 X1=2.5097mm, x2=2.4314mm X3=2.2757mm, x4=2.0698mm X5=1.8146mm, x6=1.5368mm X7=1.2691mm, x8=0.9623mm X9=0.7146mm, x10=0.8136mm 3.2.2 HFSS软件的仿真实现 本设计利用HFSS软件设计波导缝隙阵天线,整个设计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子工程,子工程1在给定缝隙的偏移量下优化缝隙的谐振长度,可以利用该工程对各个缝进行优化。子工程2建立含有所有缝隙的完整模型。天线中心频率10GHz。选用WR-90型波导,其具体指标为:宽边22.86mm,窄边10.16mm,波导波长39.75mm。本设计中先介绍了如何在HFSS中实现对单个缝隙和馈电结构的建模,然后介绍其激励端口和边界的设置以及在给定偏移量的情况下如何优化天线的缝隙的谐振长度,而后建立了包含所有缝隙的完整阵列模型。最后生成二维和三维方向图的仿真结果。 第四章 波导缝隙阵的仿真设计过程 4.1 仿真过程 4.1.1子工程1:给定缝隙偏移,优化缝隙的谐振长度 1、建立缝隙天线模型 (1) 建立波导Waveguide(图14)。 图14建立的Waveguide (2) 建立缝隙Slot(图15) 图15完整的缝隙 (3)创建Air(图16)。 图16 Air空气盒 (4) 设置边界条件 (5) 设置端口激励 (6) 设置工程变量 (7) 求解设置 (8)保存设置(图17) 图17整体图 1、优化该工程 (1) 求解工程 (2)缝隙长度优化做如下图18、19设置 图18设置优化目标 图19添加优化目标 (1) 经过计算,在$offset=2mm时,谐振长度$L=13.69(图20)。 图20优化结果 4.1.2子工程2:所有缝隙的完整模型 利用子工程1可以根据各个缝隙的偏移量优化其谐振长度。为了方便建模,各个缝隙除去倒角的长度均选择为13.6mm。 1、建立缝隙天线模型 (1)建立波导Waveguide(图21) 图21 Waveguide (2)建立缝隙阵(图22) 图22缝隙阵的完整模型 (3)创建Air (4)设置边界条件 设置air为辐射边界,在各个缝隙的上表面设置Perfect H边界,注意设置两边界的顺序,先设置辐射边界,后设置Perfect H边界。 (5) 求解设置 (6)保存工程(图23) 图23完整的工程 2、 分析该工程 (1) 求解该工程 (2)后处理计算 (3)3D增益方向图(图24)。 图24 3D增益方向图 (4)2D增益方向图(图25)。 图 25 2D增益方向图 (5)H面增益直角图(图26) 图 26 H面增益直角图 (6) S11参数图(图27) 图27 S11参数图 4.2 天线性能 从上面的各种图可以看出该缝隙的增益达到19.05dB,且呈现笔形波束。而第一副瓣约为-9.5dB,与主瓣相差28.55dB左右,满足波导缝隙阵天线使用场合的低副瓣要求。 第五章 结 论 波导裂缝阵列天线在机载火控雷达、导弹寻的等领域有着其它类型天线无法取代的优势,研究裂缝阵列天线的辐射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由于波导裂缝阵列自身的特点,如果生产出来的天线的方向图有问题,几乎没有有效的事后调整手段,所以要求更准确的对天线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对矩形波导裂缝阵列进行了严格的理论分析,为大型波导裂缝阵列的专用分析软件设计奠定了基础。本文针对裂缝阵列的仿真和设计开展了以下工作;基本路线如下:根据给定的天线性能要求参数确定缝隙阵的形式、尺寸、缝隙数目。再根据副瓣电平的要求计算出各缝隙的激励电流分布幅度和相位和根据激励分布结合经典公式确定缝隙实际物理参数;根据辐射功率和激励分布所确定的电导值确定缝隙宽度。然后利用HFSS的优化功能得到每个缝隙的谐振长度。最后根据单元尺寸结合阵分布确定缝隙阵模型应用HFSS进行整体仿真,依仿真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得出实际物理尺寸。并设计了一根20单元的端馈驻波线阵,给出了设计结果及仿真方向图。波导裂缝阵列天线的设计一直以来都是很复杂的,尤其对于多层馈电,缝隙单元数多达数千乃至上万个的情况,更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由于学识有限,不能作一一论述,后期学习,研究在做深入探讨。 在设计该课题之前,我重温了天线的基本知识。在了解HFSS仿真软件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学会了用HFSS建模仿真。从理论设计,到软件仿真,再到确定具体方案,再到天线的优化与分析,最后到论文定稿。整个过程都需要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借鉴。另外,通过本次设计,我还掌握了一些HFSS软件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些软件对我以后的学习及工作的重要性,今后一定要进一步学习这些软件的知识,为以后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次仿真设计当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在天线技术领域作出不错的成果,必须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刻苦努力的工作作风;既要充分利用现有限资源,又要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总的来说,这次设计虽然很辛苦,但充实有用。 参考文献 [1] 陈莽.波导缝隙天线阵列的散射特性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工业大学,2004. [2](美)John.Kraus著,章文勋译.天线[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3] 卢万铮.天线理论与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4]孟庆鼐.微波技术[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5] 施锦文.波导缝隙阵天线分析与设计[D].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工业大学,2007. [6] 汉阳.正交波导斜缝隙耦合特性的矩量法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工业大学,1986. [7] 柴雯雯.波导缝隙阵天线以及宽带微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2007. [8]孙玉发.电磁场与电磁波[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9] 闫润卿,李英惠.微波技术基础[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10]杨丽娜.单层波导缝隙阵天线的设计与仿真[J].火控雷达技术,2010, 2: 82-88. [11] 蒋晓博.波导缝隙阵天线的分析与设计[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 [12]Xing Chen.A Novel Planar Slot Array Antenna With Omnidirectional Pattern[J].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2011, 12: 4853-4857. [13]任武,高本庆,杨仕明.波导宽边辐射缝隙的分析[J].现代雷达,2004,26(2):64-67. 致 谢 首先,衷心的感谢我的指导师郑老师,自本次毕业设计时起,郑老师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多方面中给予了我很多关心和敦促指导。感谢我的辅导员徐泽忠老师在我四年大学中对我的学习、做人和生活方面的关怀和细心教导,经常提出好的建议和鼓励,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感谢我的同学,尤其是我的室友方一楠、我同组的组员陈朝明,他们在我做毕业设计过程中,给予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帮助。感谢所有陪我走过大学四年美好时光的朋友和亲人,我将紧记在心。最后感谢本论文的评阅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对本毕业论文进行审阅与评估。 马 跃 2013 年 5 月于合肥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