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考试时间 10 月 29 日 11:00—12:15】
昆明市五华区 2025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
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
好条形码及填涂准考证号。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共 4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 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4 分;第 8~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6 分,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
.在 2024 年 9 月《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发明的一种神奇的微核电池,该电
池比一颗米粒还小,却可以让手机 50 年不充电。电池使用从核废料中提取出来的镅作为原料,镅的一种衰
2
41
Am ®93 Np + X
237
变方程为
,则式中的 X 应为(
)
9
5
A.a 粒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2
.通常使用气敏电阻传感器检测煤气管道是否漏气。某气敏电阻的阻值随空气中煤气浓度增大而减小,某同
学用该气敏电阻 R1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R 为滑动变阻器,a、b 间接报警装置。当煤气浓度增大时(
)
A.流过 R1 的电流减小
B.a、b 间电压减小
C. R1 两端的电压增大
D.电源内损耗的功率增大
3
.“空气充电宝”是一种通过压缩空气实现储能的装置,可在用电低谷时储存能量、用电高峰时释放能量。
在“空气充电宝”某个工作过程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 p-T 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 过程气体体积减小
B.a→b 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C.b→c 过程气体体积不变
D.b→c 过程气体对外界做的功等于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4
.2024 年 8 月 6 日,在巴黎奥运会女子十米跳台决赛中,全红婵成功卫冕,助力中国跳水梦之队首次包揽
八金。某次跳水过程全红婵的运动可以近似看作直线运动,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
其运动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其中 0 ~ t2 时间内图像为直线。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于全红婵的运动说法正
确的是(
)
A.在0 ~ t2 内全红婵做自由落体运动
B.在t1 时刻全红婵离水面距离最远
v2 + v
3
C.在t ~ t 内全红婵的平均速度等于
D.在t ~ t
内全红婵所受重力的冲量为零
4
2
3
1
2
5
.如图所示,有五片荷叶伸出荷塘水面,一只青蛙要从高处荷叶跳到低处荷叶上。设低处荷叶 a、b、c、d
和青蛙在同一竖直平面内,a、b 高度相同,c、d 高度相同,a、b 分别在 c、d 正上方。将青蛙的跳跃视为
平抛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蛙跳到荷叶 a 上和荷叶 b 上的初速度相等
B.青蛙跳到荷叶 a 上和荷叶 c 上的初速度相等
C.青蛙跳到荷叶 c 上的初速度最小
D.青蛙跳到荷叶 d 上的初速度最大
6
.如图所示,工人用手推车沿水平路面运送石球,到达目的地后,抬起把手将石球倒出。不计石球与板 OA、
OB 之间的摩擦,石球对 OA 板的压力大小为 N 、石球对 OB 板的压力大小为 N ,则在缓慢抬起把手使
1
2
OA 板从竖直变为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1 先变大后变小
B. N2 先变小后变大
C. N 、 N 的合力先变大后变小
D. N 、 N 的合力先变小后变大
1
2
1
2
7
.如图所示,水平面内有一边长为 0.2m 的正方形单匝线圈 abcd,线圈由粗细均匀的同种材料制成,线圈的
电阻为0.1W ,bc 边与匀强磁场边缘重合。磁场的宽度等于线圈的边长,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0.5T。在水平拉
力作用下,线圈以 8m/s 的速度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 bc 边的电流方向由 b 指向 c
B.线圈离开磁场过程中 b 点电势低于 c 点电势
C.线圈穿过磁场区域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为 0.16J
D.线圈穿过磁场区域过程中感应电流在 bc 边产生的焦耳热为 0.08J
8
.如图所示,一辆货车运载着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光滑空油桶。在车厢底,一层油桶平整排列,相互紧贴并被
牢牢固定,上一层只有一只桶 C,自由地摆放在桶 A、B 之间,没有用绳索固定。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右加速
且桶 C 与桶 A、B 间未发生相对运动,令桶 A 对桶 C 的支持力的大小为 F ,桶 B 对桶 C 的支持力大小为 F ,
1
2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1 > F2
B. F1 < F2
3
C.为保证桶 C 与桶 A、B 间不发生相对运动,汽车的最大加速度为
g
3
2
3
D.为保证桶 C 与桶 A、B 间不发生相对运动,汽车的最大加速度为
g
3
9
.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冲日”。2024
年 9 月 8 日,土星冲日上演,冲日前后土星距离地球最近,也最明亮,为天文爱好者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
已知土星的公转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 9.5 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星公转的线速度小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B.土星公转的角速度大于地球公转的角速度
C.土星公转的周期约为 20 年
D.2025 年还会看到土星冲日的天文现象
1
0.甲、乙两列横波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x 轴传播,t = 0 时刻两列波的波形及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若乙波的
周期T = 0.5s ,则(
)
A.乙波的波速为 4m/s
B.在两列波叠加区域内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C.从t = 0 时刻起再经过 0.425s,甲波的波谷与乙波的波峰第一次相遇
D.从t = 0 时刻起再经过 0.625s, x = 0处的质点处在负方向最大位移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4 分。
1
1.(8 分)为了测量一未知电阻 Rx 的阻值,某学习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
1)同学们先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 Rx 的阻值,把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100”位置,若多用电表的读
数如图甲所示, Rx 的阻值为__________ W 。
甲
乙
(
2)为了更准确地测量电阻 Rx 的阻值,同学们继续设计电路,提供的仪器有:
A.学生电源(12V,内阻不计);
B.电压表 V(量程 15V,内阻约为3kW );
C.电流表 A1 (量程 6mA,内阻约为10W );
D.电流表 A2 (量程 0.1A,内阻约为1W );
E.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为 20W );
F.开关、导线若干
则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___(填器材前字母序号)。
(
3)某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为保证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变化范围较大,并使测量
误差尽量减小,实验前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存在的问题: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10 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叫做阿特伍德机,是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阿特伍德创制的一种著名力学实
验装置,常用来测量加速度及验证运动定律。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改进装置如图乙所示。
1
甲
乙
丙
(
1)该小组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 d 如图丙所示,则 d = __________mm
(2)将质量均为 M 的重物 A(含挡光片和挂钩)、B(含挂钩)用轻绳连接后,放在定滑轮上且处于静止
状态,测量出__________(选填“A 的上表面”、“A 的下表面”或“挡光片的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
距离 h。
(
3)在 B 的下端挂上质量为 m 的物块 C,光电门记录挡光片挡光的时间为t = 11.60m/s ,重物 A 通过光
电门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m/s(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4)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 h = __________.(用实验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则可认为该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
5)请写出一条产生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
3.(10 分)如图甲所示,一同学在岸上不慎将手表甩落在正前方水深为 2m 的泳池中,手表掉落在池底 A
(
(
1
位置,该同学趴在泳池岸边,眼睛在边缘 O 处刚好看不到手表。O 点正下方池底为 B 位置,池岸与水面的
3
高度差可忽略不计。已知真空中光速为 c,光在泳池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c , 7 = 2.6 。
4
甲
乙
(1)求手表到 B 点的距离(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在第(1)问基础上,若该同学蹲在 O 点时沿图乙所示光路看到手表,OO¢ = 0.8m ,请估算其蹲在 O
点时眼睛到泳池岸边的高度。
1
4.(12 分)在某项科研实验中,需要将电离后得到的氢离子和氮离子组成的混合粒子分离。小李同学设计
了如图甲所示的方案:从离子发生器逸出的离子经过 P、Q 两平行板间的电场加速,再通过极板上的小孔 S
进入 Q 板右侧的匀强磁场中,偏转后到达磁场边界,被离子接收器 D 接收。已知氢离子的质量为 m、电量
为 +e ,氦离子的质量 4m、电量为 +2e ,P、Q 间的电压为 U,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于纸
面向里,装置放置在真空环境中,不计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离子所受的重力,且不计离子进入加速装
置时的速度。求:
甲
乙
(
(
(
1)氢离子离开加速电场时的速度大小;
2)氢、氦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并根据计算结果判断该方案是否可行;
3)小王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另一方案:在 Q 板右侧空间中将磁场更换为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 E,
方向向上,离子偏转后被离子接收器 D 接收。请你论证该方案是否可行。
5.(14 分)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 m 的物块 A,静止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与轻质弹簧连接的物块 B
1
向物块 A 运动,t = 0时物块 A 与弹簧接触,t = 2t0 时物块 A 与弹簧分离,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第一
次碰撞过程中,物块 A、B 的 a-t 图像如图乙所示,图像关于t = t 对称。已知t 时刻物块 A、B 的加速度最
0
0
大,第一象限内的 a-t 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大小为 S。此后物块 A 滑上粗糙斜面,然后再滑下,与一直在水
平面上运动的物块 B 再次碰撞,碰后物块 B 恰好停下。斜面倾角为q(sinq = 0.6) ,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碰
撞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
甲
乙
(
(
(
1)物块 B 的质量;
2)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3)物块 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昆明市五华区 2025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共 4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 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4 分;第 8~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6 分,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B
B
C
A
D
BC
AD
A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4 分。
11.(1)1900
(
2)C
3)①滑动变阻器接成了限流接法;②电流表接成了外接法。
(
评分标准:本题共 8 分,第(1)问 2 分,第(2)问 2 分,第(3)问 4 分,每空 2 分。
1
2.(1)6.30
(2)挡光片的中心
(3)0.543
(2M
m d
+ )
2
(4)
2
mgt
2
(5)空气阻力的影响
评分标准:本题共 10 分,第(1)问 2 分,第(2)问 2 分,第(3)问 2 分,第(4)问 2 分,第(5)问 2
分。
c
n
1
3.解:(1)由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折射率的关系得 n =
①
1
AB
OA
由全反射临界角公式可得sinC =
=
②
③
n
联立①②可得泳镜到 B 点的距离 AB » 2.3m
0
.8
(
2)设蹲下时眼睛到池岸的高度为 h,空气中光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q 有sinq =
④
1
1
0
.82
+
h
2
1
.5
3
5
水中光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q 有sinq =
=
⑤
2
2
1
.52
+
2
2
sinq1
sinq2
由折射定律
n =
⑥
⑦
联立④⑤⑥可得蹲下时眼睛到池岸的高度 h = 0.6m
评分标准:本题共 10 分,第(1)问 4 分,①得 1 分②得 2 分③得 1 分;第(2)问 6 分,④得 1 分⑤得 1
分⑥得 3 分⑦得 1 分。
1
1
4.解:(1)粒子在电场中加速,由动能定理有:
Ue = mv2
①
2
2
Ue
解得:v =
②
m
(2)电量为 q、质量为 m 的正离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v
2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Bqv = m
③
④
⑤
r
1
2mU
氢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 r1 =
B
e
2
mU
氦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 r2 =
B
e
由上可见,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与粒子的比荷有关,它们到达离子接收器的位置不同,可以分开。⑥
(3)电荷量为 q、质量为 m 的正离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中后,
x
v
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运动的位移为 x 时,其运动时间为:t =
⑦
⑧
⑨
离子在电场方向做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Eq = ma
1
2
沿电场方向的偏转位移为:
y = at
2
Ex2
联立⑦⑧⑨⑩式可得: y =
⑩
4U
由此可见,该两种离子在电场运动过程中,侧向位移 y 与离子的比荷无关,即离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相
同,所以该方案不能将两种正离子分离。⑪
评分标准:本题共 12 分,第(1)问 3 分,①得 2 分②得 1 分;第(2)问 4 分,③④⑤⑥各 1 分:第(3)
问 5 分,⑦⑧⑨⑩⑪各得 1 分。
1
5.解:(1)由t 时刻加速度关系可知 F = ma
①
②
③
0
T
0
æ
a0 ö
-
F = m ç-
÷
T
B
è
2
ø
可得 mB = 2m
(
2)根据 a-t 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 0 ~ 2t0 时间内,A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D
v = S = v - 0
④
A
A
S
则t0 时刻,A、B 共速,根据对称性可知 v = ,设物体 B 的初速度为 v0
2
由动量守恒可得 m v = (m + m )v
⑤
B
0
B
t0 时刻弹性势能最大,由能量守恒关系可得
1
1
2
E = m v2 - (m + m )v2
⑥
⑧
p
B
0
B
0
2
3
2
解得
Ep = mS
⑦
1
6
(
3)第一次碰撞满足动量守恒,即 m v = m v + mv
2
B
0
B
1
A 经斜面滑回水平面的速度记为v ,第二次碰撞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即 m v - mv = mv ⑨
3
B
1
3
4
1
2
1
1
2
mBv1
2
+ mv2 = mv2
⑩
3
4
2
v
2
2
= 2(g sinq + mg cosq)x
⑪
⑫
⑬
A 物块上滑过程有
v
2
3
= 2(g sinq - mg cosq)x
A 物块下滑过程有
1
89
解得 m =
» 0.73
2
60
评分标准:本题共 12 分,第(1)问 3 分,①②③各 1 分;第(2)问 5 分,④⑤⑦各 1 分⑥2 分:第(3)
问 6 分,⑧⑨⑩⑪⑫⑬各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