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机械设备伤害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鼓*** 文档编号:9622099 上传时间:2025-04-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备伤害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机械设备伤害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能罗源电厂一期新建2*660 超超临界机组烟气脱硫工程 机械设备伤害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版本/修改 编写/修改 审核 批准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页数 共11页 目 录 1、机械设备伤害应急救援的定义 3 2、机械设备伤害应急救援的编制原则 3 3、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机构 3 4、施工现场安全应急救援小组组成 3 5、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职责 4 6、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5 7、大型机械事故应急措施 7 8、人身伤害应急措施 8 9、机械伤害急救的基本要求 9 10、应急物资清单 11 1、机械设备伤害应急救援的定义 机械设备伤害应急预案是指公司为减少事故后果而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救援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 2、机械设备伤害应急救援的编制原则 2.1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又具有突发性的机械伤害事故等。 2.2应急救援预案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财产安全和环境防护,尽量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损失。 2.3应急救援预案是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2.4应急救援预案要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5应急救援预案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3、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机构 项目部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人员名单及工作安排如下: 项目经理: 崔伟邦 主持全面工作 施工经理: 郭苏宁 主持全面协调指挥工作 安全专工: 李志庆17759880716 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 安全员: 刘文春 应急救援实施工作 财务部: 童建平 安全生产及救援资金保障 4、施工现场安全应急救援小组组成 4.1机械设备伤害人身伤亡事故抢险组人员组成:由项目部安全专工任组长,施工队负责人、专业工长等相关人员组成。 4.2机械设备伤害人身伤亡事故现场救护组人员组成:由专职安全员任组长,各个班组施工队长组成。 4.3机械设备伤害人身伤亡事故现场保护组人员组成:由项目部施工经理任组长,现场保安人员组成。 4.4机械设备伤害人身伤亡事故现场通讯组人员组成:由项目部现场负责人任组长、后勤人员组成。 5、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职责 5.1公司安全领导小组职责: 5.1.1负责事故救援的整体指挥; 5.1.2负责建立公司网络系统,保证与项目部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并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的汇报工作; 5.1.3负责成立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对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进行监督。 5.2项目部安全生产小组职责: 5.2.1负责指挥处理紧急情况,保证突发事件按应急救援预案顺利实施; 5.2.2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保护、救护及通讯工作; 5.2.3负责所需材料、人员的落实; 5.2.4负责与上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联系及情况汇报; 5.2.5负责与相邻可依托力量的联络求救; 5.2.6负责工程项目生产的恢复工作。 5.3项目部应急专业组职责: 5.3.1机械设备伤害人身伤亡事故现场抢险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紧急抢险工作,包括受困人员、设备的抢救、危险品的转移等,预防事故进一步扩大。 5.3.2机械设备伤害人身伤亡事故现场救护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护工作,及时组织护送重病伤员到医疗中心救治。 5.3.3事故现场保护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人员的清点及疏散工作。 5.3.4事故现场通讯组职责:负责收集相关单位部门的通信方式,保证各级通讯联系畅通,做好联络工作。 5.4应急救援工作要求 5.4.1相关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整体配合、协同作战、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5.4.2必须确保应急救援器材及设备数量充足、状态良好,保证遇到突发事件时各项救援工作正常运转。 5.4.3各应急小组成员必须落实到人,各司其职,熟练掌握防护技能。 5.5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必备的资料与设施 5.5.1数量足够的内线和外线电话、或其它通讯设备; 5.5.2危险品数据库:危险品的名称、数量、存放地点及物理化学特性; 5.5.3救援物资数据库: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名称、数量、型号大小、状态、使用方法、存放地点、负责人及调动方式; 5.5.4现场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5.5.5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实施方案。 5.5.6各专业小组人员联络方式、现场员工名单表、各宿舍人员登记表; 5.5.7上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急服务机构的联系方式。 6、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6.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应急专业组人员应立即开展工作,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互相帮助,积极组织自救;在事故现场及存在危险物资的重大危险源内外,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初期能采取的各种紧急措施,如紧急断电、组织撤离、救助伤员、现场保护等;及时向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必要时向相邻可依托力量求教,事故现场内外人员应积极参加援救。 6.2事故现场由项目部施工经理任现场指挥,全面负责事故的控制、处理工作。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不能及时赶赴事故现场的,必须委派一名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成员或事故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启动应急系统,控制事态发展。 6.3各应急专业组人员,要接受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按照各自岗位职责采取措施,开展工作。 6.3.1事故现场抢险组,应根据事故特点,采用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开展事故现场的紧急抢险工作,抢险过程中首先要注重人员的救援、事故现场内外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封存及转移等,其次是贵重物资设备的抢救;随时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保护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6.3.2事故现场救护组,应开展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护工作,及时组织救治及护送受伤人员到医疗急救中心医治;随时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抢险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6.3.3事故现场保护组,应开展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疏散及清点工作。现场保护组人员应指引无关人员撤到安全区,指定专人记录所有到达安全区的人员,并根据现场员工名单表、各宿舍人员登记表,经事发现场人员的证实,确定事发现场人员名单,并与到达安全区人员进行核对,判断是否有被困人员;随时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抢险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6.3.4事故现场通讯组,应保证现场内与其相关单位及应急救援机构的通讯畅通;随时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抢险组、救护组、通讯组保持联络。 6.3.5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上级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对发生的工伤、损失在10000元以上的重大机械设备事故,必须及时向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伤者人数、姓名、性别、年龄、受伤程度、事故简要过程和发生事故的原因。不得以任何借口隐瞒不报、谎报、拖报,随时接受上级安全领导机构的指令。 6.3.6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应根据事故程度确定,工程施工的停运,对危险源现场实施交通管制,并提防相应事故造成的伤害;根据事故现场的报告,立即判断是否需要应急服务机构帮助,确需应急服务机构的帮助时,应立即与应急服务机构和相邻可依托力量求教,同时在应急服务机构到来前,作好救援准备工作:如:道路疏通、现场无关人员撤离、提供必要的照明等。在应急服务机构到来后,积极作好配合工作。 6.3.7移动或将伤员送往医院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移动或将伤员送往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抢救,避免引起二次伤害的发生. 6.3.8抢救在高处进行时,应有专人维持秩序,划出警戒区,无关人员严禁入内,避免抢慌乱中引起其他人员的高处坠落等二次伤害事故。 6.3.9发现人员触电后,现场会比较混乱,会对现场作业人员使用电动工具及照明设施设备带来恐惧心理,项目经理应沉着冷静,有序的展开应急响应程序,安抚疏散围观人员,同时应防止信息误传,造成整个工地施工人员情绪波动,做好他们的心理辅导工作,舒缓他们的紧张状态。 6.3.10事后,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要及时组织恢复受事故影响区域的正常秩序,根据有关规定及上级指令,确定是否恢复生产,同时要积极配合上级安全领导小组及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及处理工作。 应急救援报警及其他联络电话 应急救援部门 电话 项目部应急联络人 电话 火警 119 安全专工:李志庆 17759880716 公安 110 安全员:刘文春 医疗 120 交通 122 7、大型机械事故应急措施 本工程大型机械设备主要有:包括:汽车吊、行车吊 7.1预防措施 7.1.1大型起重机械拆装作业前编制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经作业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审批,作业前对施工人员详细交底,严格按方案要求的程序操作。 7.1.2起重人员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7.1.3大型吊车的司机设置应为专机专人制,吊车司机持证上岗,在配置吊车司机时应选用有经验的、有责任心的司机,严禁选用初次开吊车的司机(新培训的司机)。 7.1.4吊车在拆装时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完成。 7.1.5悬臂式起重机在工作时,吊臂的最大仰角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如无明确规定,最大仰角一般不超过780。 7.1.6门式起重机不用时或每天工作完成后,必须用夹轨器或铁鞋固定。 7.1.7用一台起重机械的主、副钩抬吊同一重物时,其总载荷不得超过当时主钩的允许载荷。 7.1.8两台及两台以上起重机械抬吊同一重物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7.1.8.1绑扎时应根据各台起重机械的允许起重量按比例分配载荷。 7.1.8.2在抬吊过程中,各台起重机械的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升降、行走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械所承受的载荷不得超过允许起重量(如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降低额定起重能力至80%)。 7.1.9作业时应有技术负责人、安全监察人员在场。 7.1.10大型机械的各种安全限位开关、限制器安装齐全,不得超负荷起吊。 7.1.11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或夜间照明不足不得进行起重作业。 7.1.12所有的大型机械由机械管理、安全人员等定期进行联合检查,保障机械性能良好,不带病工作。 7.2响应措施 7.2.1发生了大型机械事故后,发现人要立即用电话或对讲机通知项目部,由项目部组织救援工作。 要立即抢救伤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现场,设置警示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防止事故扩大化。 7.2.2立即通知项目部领导组织进一步的救援工作,伤者立即送往医院,其他部分由施工经理、安全工程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制定详细的救援方案实施救援工作,调用起重运输设备配合。 7.2.3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总结事故教训,制定反事故措施,杜绝事故的再次发生。 8、人身伤害应急措施 8.1预防措施 8.1.1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尽量考虑地面组合,减少高处作业的频次。 8.1.2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地方进行吊装作业,布置足够的照明。 8.1.3遇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或恶劣气候时,停止吊装作业。雨天进行露天高处作业时,采取防滑措施。 8.1.4起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8.1.5吊装前严格检查所用的起重机械、吊装工具、绳索是否正常完好。严禁超负荷吊运,对超高、超宽物体的吊装,制订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 8.1.6操作人员在吊装物体时,注意力要集中,要留有一避让余地,悬吊物体上下,不准站人和通行。 8.1.7在吊装作业时,提升或下降必须平稳,避免有冲击、振动等现象发生,不允许任何人随同吊装设备升降,在吊装过程中,因故(停电等)中断,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不得使吊装物体悬空过夜。 8.1.8卷扬机除牢固固定外,电气设备接地接零,卷扬机操作人员熟悉机械性能,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下班之后切断电源。在工作时,钢丝绳卷入卷筒不得有扭转、急剧弯曲、压绳、绳与绳之间排列太松等现象,否则停车排除。 8.1.9各种机械在使用时,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或规定执行,明确安全负责人,严禁非本专业工种人员操作,各种机械做好接零或接地保护。 8.1.10大型吊车实行专机专人,司机持证上岗,做好交接班记录。 8.1.11做好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机械的安全性能,绝对不能带病工作。 8.1.12施工现场发生了人身伤害事故,除了立即抢救伤员外,马上用对讲机或电话通知项目部,由项目部再向上层管理机构汇报,组织进一步的救援工作。 8.2响应措施 8.2.1施工现场发生了人身伤害事故,立即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场,报告项目部。 8.2.2现场应急救援人员通过目测或语言交流确定受伤人员的伤害程度,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现场的紧急救护,然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9、机械伤害急救的基本要求 9.1 机械伤害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在立即做好保护伤员的措施后再送医院救治。 9.2 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序,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9.3 体表出血时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9.4 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9.5 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伤员时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9.6 止血处理 9.6.1 指压止血法。根据动脉沿肢体的体表投影,以手指、手掌或拳头用力压迫伤口的血管近心端,以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a) 一侧头顶出血,可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耳前方搏动点进行止血。 b) 一侧面部出血,可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方3cm处进行止血。 c) 一侧头面部出血,可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同侧气管与胸锁乳突之间进行止血。 d) 肩腋部出血,可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中窝中部的搏动点进行止血。 e) 前臂出血,可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上臂内侧二头肌的内侧沟处的搏动点进行止血。 f) 手部出血,互救时可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横纹稍上处内外侧的各一搏动点进行止血。 g) 大腿以下出血,自救时可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一个强大的搏动点进行止血。互救时,可用手掌压迫,另一手压在其上进行止血。 9.6.2 伤口渗血处理,用比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9.6.3 伤口大出血处理。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涌出鲜红血液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9.6.4 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应先用柔软布片、毛巾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以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持止血带的头端,将长的尾端绕肢体一圈,然后用左手食指、中指夹住尾端后,将尾端从止血带下拉过,由另一缘牵出,使之成为一个活结,如需放松止血带,只需将尾部拉出即可。 9.6.5 对四肢动脉出血,用绷带或三角巾勒紧止血时,可在伤口上部用绷带或三角巾叠成带状或用就便器材勒紧止血。方法是:第一道绑扎做垫,第二道压在第一道上面勒紧,如有可能,尚可在出血伤口近心端的动脉上放一个敷料或纸卷作垫,而后勒紧止血。 9.6.6 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或用绷带和三角巾勒紧止血,止血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上肢每60,下肢每80 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 。开始扎紧与每次放松的时间均应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扎紧时间不宜超过4h。不要在上臂中1/3处和胭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严禁用电线、铁丝、绳等作止血等作用。 9.6.7 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使胸腹内脏破裂出血,此时伤员虽然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静,甚至出现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将伤员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 9.7骨折急救处理 9.7.1 肢体骨折可用夹打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开放性骨折且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在发生肢(指)体离断时,应进行止血并妥善包扎伤口,同时将断肢(指)用干净布料包裹随送,最好在低温(4℃)干燥保存,切忌用任何液体浸泡。 9.7.2 若怀疑伤员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可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使颈部固定不动。必须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只能采用抬颏使气道通畅,不能再将头部后爷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亡。 9.7.3 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两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腰部。 9.7.4 颅脑外伤处理 9.7.4.1 发生颅脑外伤后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 9.7.4.2 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轻轻拭去,以利降低颅内压力,也不可用力擤鼻,以防止液体再吸入鼻内,导致逆性感染。 9.7.4.3 有碎骨片时,切勿移动嵌压的碎骨片,可用无菌纱布覆盖,并进行相应包扎。 9.7.4.4 颅脑外伤时,病情可能复杂多变,应禁止给予饮食,并注意瞳孔、意识和生命体征的变化,速送医院诊治。 9.7.4.5 对有严重休克或呼吸道有梗阻者,禁忌仓促搬动及远道转送。昏迷患者应侧卧或仰卧头侧,以防呕吐后误吸。 10、应急物资清单 10.1医疗救助应急物资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1 创可贴 50个 2 红花油 2瓶 3 云南白药喷雾剂 2瓶 4 医疗纱布 10卷 5 医疗绷带 5卷 6 医疗胶布 5卷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