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消毒技术规范》
练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进行实验室实验和模拟实验室实验时,对用于通过清洗或较清洁的消毒对象的消毒剂,有机干扰物牛血清白蛋白的浓度为( )
A、0.3% B、1.5% C、3.0% D、0.03%
2、 在实验室内验证消毒剂对悬液中或载体上细菌繁殖体和细菌芽孢的消毒效果时,消毒剂溶液除有特殊规定者外,应使用下列哪种溶液配制( )
A、 无菌标准硬水 B、无菌自来水 C、无菌蒸馏水 D、PBS
3、 悬液定量杀菌实验中阳性对照回收菌落数应达成下列哪个数值( )
A、1×105cfu/mL~5×105cfu/mL B、1×106cfu/mL~5×106cfu/mL C、1×107cfu/mL~5×107cfu/mL D、1×108cfu/mL~5×108cfu/mL
4、 载体浸泡杀菌实验中每个菌片的回收菌数应为下列哪个数值( )
A、1×105cfu/片~5×105cfu/片 B、5×105cfu/片~5×106cfu/片 C、1×107cfu/片~5×107cfu/片 D、1×104cfu/片~5×104cfu/片
5、 载体浸泡定性灭菌实验,实验应反复几次才干做结果评估( )
A、3次 B、4次 C、5次 D、2次
6、 使用下排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液体类物品时,应待自然冷却到多少温度以下,再开门取物( )
A、80℃以下 B、75℃以下 C、70℃以下 D、60℃以下
7、 下排气式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132℃)带孔物品所需最短时间为( )
A、4分钟 B、3分钟 C、5分钟 D、10分钟
8、 普通30W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多少米处测定消毒效果( )
A、1.5米 B、2米 C、1米 D、0.5米
9、 功率≥30W的紫外线消毒灯由新灯的强度减少到70µW/cm2的时间,不应低于多少小时( )
A、3000小时 B、1000小时 C、2023小时 D、4000小时
10、 使用中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不应低于多少( )
A、70µW/m2 B、70µW/cm2 C、70W/m2 D、70W/cm2
11、 环氧乙烷气体不合用于下列哪种物品的灭菌( )
A、内镜 B、塑料制品 C、书籍 D、滑石粉
12、 下列包装材料中哪种不适合于环氧乙烷灭菌( )
A、 复合透析纸 B、无纺布 C、聚氯乙烯 D、聚乙烯
13、 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包裹硬物所需时间为( )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14、 用干热灭菌箱进行灭菌时,160℃多长时间可以达成灭菌( )
A 、120分钟 B、90分钟 C、60分钟 D、30分钟
15、 使用紫外线灯在消毒的目的微生物不详时照射剂量不应低于多少( )
A、100000µW·s/cm2 B、10000µW·s/cm2 C、600000µW·s/cm2 D、1000000µW·s/cm2
16、 用辐照强度为70µW/cm2的紫外线表面消毒器近距离照射物品表面,选择的辐剂量是100000µW·s/cm2,则需要照射多长时间( )
A、30分钟 B、24分钟 C、28分钟 D、40分钟
17、 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的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 )
A、1.5W B、2.0W C、2.5W D、3.0W
18、 检测紫外线的强度计至少多长时间标定一次( )
A、 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19、 用1%(10000mg/L )过氧乙酸浸泡被细菌芽孢污染物品时,达成灭菌的浸泡时间为( )
A、5分钟 B、15分钟 C、30分钟 D、60分钟
20、 过氧乙酸原液的有效含量低于多少时严禁使用( )
A、12% B、14% C、15% D、16%
21、 用于冲洗伤口的过氧化氢浓度一般为( )
A、1.0% B、1.5% C、2.0% D、3.0%
22、 下列哪种消毒剂不属于含氯消毒剂( )
A、 三氯异氰尿酸 B、漂白粉精神 C、氯化磷酸三钠 D、二氧化氯
23、 下列哪种消毒剂属于含氯消毒剂( )
A、 氯乙定 B、乙醇 C、三氯异氰尿酸 D、碘伏
24、 用于冲洗阴道粘膜的碘伏,其具有效碘为( )
A、500mg/L B、250mg/L C、100mg/L D、50mg/L
25、 下列消毒剂哪种不宜用于空气的熏蒸消毒( )
A、 过氧乙酸 B、过氧乙酸复方消毒剂 C、季铵盐类消毒液 D、甲醛
26、 下列哪种内镜在用前应达成灭菌水平( )
A、 膀胱镜 B、喉镜 C、支气管镜 D、胃镜
27、 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限值规定,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粪大肠菌群数(MPN/L)限期为100 B、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肠道病毒以及结核分枝杆菌 C、消毒接触池的接触时间≥1.5小时 D、接触池出口总余氯2~8mg/L
二、 多项选择题:
1、下列专业术语的定义哪些是对的的( )
A、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成无害化的解决 B、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解决 C、消毒剂是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成消毒或灭菌规定的制剂 D、有效氯是指消毒剂所含氯量,用mg/L或%浓度表达
2、鉴定和监测多用途消毒剂与消毒器械消毒效果时,现场或模拟现场实验的消毒对象原则上是在类似物品中最难达成消毒合格者,下列哪几项是对的的( )
A、医疗器械消毒或灭菌选用止血钳 B、织物消毒选择棉布 C、皮肤消毒剂选用五指屈面 D、一般物品表面消毒选用木质油漆表面;地面消毒选择水泥地面
3、消毒效果实验结果评价中消毒产品实验结果对照组微生物数在规定的范围内,下列哪几项符合消毒效果实验结果合格( )
A、悬液定量实验时,每次实验对细菌繁殖体和细菌芽孢杀灭对数值≥5.00,对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菌的杀灭对数值≥5.00,对病毒的灭活对数值≥4.00 B载体定量实验和载体流动浸泡实验时,每次实验对各类微生物的杀灭对数值或灭活对数值≥4.00。载体定性实验时,各种实验所有载体相应细菌芽孢均无生长沙 C、消毒模拟现场实验时,各次实验对实验微生物的杀灭对数值≥4.00。灭菌模拟现场实验时,各次实验所有载体相应细菌芽孢均无生长 D、现场实验时,对消毒对象上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1.00
4、关于活菌计数,下列描述哪几项对的( )
A、活菌培养计数一般使用倾注法,有特殊规定者,可以使用其他方法 B、选择适宜稀释度试管吸取其中混合均匀的悬液0.5mL加于无菌平皿内,每一稀释度接种2个平皿,一般需接种2~3个不同稀释度 C、计数菌落时,每平板菌落数细菌在15~300cfu、黑曲霉素在15~100cfu的稀释度为准记录结果。对菌量很少的样本,即使平板菌落数未达15cfu时,亦可用其计算最终结果 D、活菌计数因技术操作而引起的菌落数误差率(平板间、稀释度间)不宜超过15%
5、中和剂实验设计的原则下列哪几项对的( )
A、通过所设各组实验结果综合分析,应可拟定所用中和剂是否对测试消毒剂有良好的中和作用,对实验用微生物以及其恢复期培养是否有害或不良影响 B、实验中所用消毒剂的浓度应为杀菌实验中使用的最高浓度 C、同一消毒剂拟对多种微生特进行杀灭实验时,所用中和剂应按微生物种类分别进行鉴定实验 D、鉴定期根据所用杀菌实验方法,相应使用悬液或载体进行实验
6、在细菌与真菌杀灭实验中所用除药方法的鉴定,至少应平行进行以下哪组实验( )
A、第一组中和剂+菌悬液→培养 B、第2组(消毒剂+中和剂)+菌液→培养 C、第3组稀释液+菌悬液→培养 D、第4组稀释液+中和剂+培养基→培养
7、压力蒸汽灭菌合用于下列哪些物品的灭菌( )
A、盘、盆、碗等器皿类物品 B、凡士林纱布 C、粉剂 D、剪刀和血管钳
8、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B-D测试时,下列操作哪些是对的的( )
A、100%纯棉布折叠成长30cm±2cm、宽25cm±2cm、高25cm~28cm大小的布包裹 B、将专门的B-D测试纸,放入布测试包的中间 C、B-D测试包水平放于灭菌柜内灭菌车的前底层,靠近柜门与排气口底前方 D、134℃,4.5~5分钟后,取出B-D测试纸观测颜色变化
9、关于灭菌前物品的包装,下列描述哪些是对的扫( )
A、包装材料应充许物品内部空气的排出和蒸汽的透入 B、新包装材料在使用前,应先用生物指示物验证灭菌效果后方可使用 C、用于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敷料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25cm D、灭菌包每大包内和难消毒部位的包内放置化学指示物
10、干热灭菌合用于下列哪些物品的灭菌( )
A、玻璃 B、油脂 C、粉剂 D、金属
11、采用干热灭菌时下列注意事项哪几点描述是错误的( )
A、玻璃器皿灭菌前应洗净并干燥;灭菌后要待温度降到60℃以下再开箱,以防止炸裂 B、物品包装不能过大,不超过10cm×20cm×20cm,物品不能超过烤箱高度的2/3 C、油剂、粉剂的厚度不得超过0.6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得超过1.3cm D、温度高于170℃时,有机物会碳化,故有机物品灭菌时,温度不可过高
12、普通新紫外线灯辐射253.7nm紫外线的强度,在不加反光罩,距离1m处测定,下列描述哪些是对的的( )
A、功率30W的灯,应≥100uW/cm2 B、功率20W的灯,应≥60uW/cm2 C、功率15W的灯,应≥20uW/cm2 D、功率30W的灯,应≥90uW/cm2
13、紫外线可以杀灭下列哪几种微生物( )
A、细菌繁殖体 B、芽孢 C、病毒 D、真菌
14、在使用紫外线消毒时,下列哪些情况需适当延长照的时间()
A、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 B、当消毒不境温度小于20℃或大于40℃时 C、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60%时 D、用于消毒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
15、下列哪几种消毒剂可用去离子水配制( )
A、过氧化氢 B、二湨海因 C、次氯酸钠 D、乙醇
16、对于被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下列哪些消毒方法( )
A、1%过氧乙酸浸泡5分钟 B、1000~2023mg/L二湨海因浸泡30分钟 C、1000mg/L二氧化氯浸泡30分钟 D、具有效氯2023~5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
17、体温表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可选用下列哪些方法消毒( )
A、75%乙醇浸泡30分钟 B、具有效溴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浸泡30分钟 C、过氧乙酸1000mg/L浸泡20分钟 D、具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
18、下列哪些区域空气细菌总数应≤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
A、导尿室 B、治疗室 C、烧伤病房 D、重症监护病房
19、在有人的情况下,空气的消毒可选用下列哪些空气消毒器( )
A、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B、臭氧发生器具 C、紫外线灯 D、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20、下列哪些消毒剂属于灭菌剂( )
A、2%戊二醛 B、500mg/L二溴海因 C、1%过氧乙酸 D、3%过氧化氢
21、下列哪些区域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应≤5cfu/cm2( )
A、层流洁净病房 B、产房 C、妇产科检查室 D、保护性隔离病区
22、关于物体表面的消毒,下列描述哪些是对的的( )
A、地面通常采用含氯或其他消毒液拖地,天天1~2次,墙壁通常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 B、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的各种物体表面及台面等天天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C、病房内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用品表面,一般情况下只进行平常的清洁卫生工作 D、洗手池、卫生间、便池等物体表面,通常情况下,天天用洁净水擦抺刷洗解决
23、配膳室餐具的消毒可选用下列哪些方法( )
A、流通蒸汽100℃,消毒20分钟 B、煮沸消毒15分钟 C、25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5~10分钟 D、0.1%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5分钟
24、对拖把的消毒,下列哪些是对的的( )
A、一般病室、办公室每次使用后的拖把用清水冲洗,干燥备用 B、治疗室、换药室每次使用后的拖把用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10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备用 C、当病室地面有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先按有关规定清除污染物,再用浸泡具有10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消毒液的拖把擦拭,拖把用5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净,干燥备用 D、传染病区使用后的拖把,应先消毒,用10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清洗后用 500mg/L有效氯浸泡30分钟后,干燥备用
25、洗衣房接送衣被时,下列描述哪些是对的的( )
A、接送传染病房、结核病房、烧伤病房及有明显污染衣被后的推车应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B、非一次性衣被收集袋使用后用1%洗涤液,90℃以上热水在洗衣机中消毒15分钟 C、严禁在病房内清点衣被 D、清点传染病患者衣被的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和口罩,穿工作衣
26、医疗机构污泥控制标准下列哪些项是对的的( )
A、粪大肠菌群数(MPN/g)限值为100 B、传染病医疗机构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肠道病毒 C、结核病医疗机构不得检出结核分枝杆菌 D、蛔虫卵死亡率>95%
27、抗力强的病原所致的感染病死者有保存价值或家属不批准焚烧的衣物可选用下列哪些方法消毒( )
A、用3g/m3过氧乙酸熏蒸,20℃作用60分钟 B、耐热耐湿等棉织物在0.5%肥皂液中浸透后,煮沸10分钟 C、具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20分钟 D、环氧乙烷浓度800mg/L、54℃±2℃、相对湿度60%~80%,作用4小时
28、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患者的死亡尸体的解决,下列哪几项是对的的( )
A、应立即消毒,以浸有2023~3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棉球将口、鼻、肛门、阴道等开放处堵塞 B、以浸有2023~3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的被单包裹尸体 C、将尸体直接装入不透水的塑料袋内密封 D、就近焚烧
29、关于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下列描述哪些是对的的( )
A、下排气式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应天天进行一次B-D实验 B、在柜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检测时,测试用的标准实验包应置于灭菌柜内排气口 C、在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检测时,测试用的通气储物盒应平放于底部 D、每个指示菌片接种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都不变色,鉴定为灭菌合格
30、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可用于下列哪些消毒液现场测定( )
A、过氧乙酸 B、二氯异氰尿酸钠 C、次氯酸钠 D、二氧化氯消毒剂
三、判断题:
1、存活时间是用于生物指示物抗力鉴定期,指受试指示物样本,经杀菌因子作用后所有样本有菌生长的最短作用时间。 ( )
2、杀灭时间是用于生物指示物抗力鉴定期,指受试指示物样本,经杀菌因子作用后所有样本无菌生长的最长作用时间。 ( )
3、D值是指杀灭微生物数量达90%所需的时间。 ( )
4、灭菌保证水平是指灭菌解决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通常表达为10-n,如设定灭菌保证水平为10-6,即经灭菌解决后,每件物品中有菌生长的概率是1/106。 ( )
5、生物负载是指被测试的一个单位物品上存在微生物的总数。( )
6、抗菌是指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克制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 )
7、细菌芽孢悬液的制备中芽孢悬液分装保存于40C冰箱中备用,有效使用期为半年。 ( )
8、菌片用载体如金属、玻璃、滤纸、棉布、聚四氟乙烯等,于染菌前应进行脱脂解决。 ( )
9、每个菌片(载体)的回收菌数应为1×105~5×105cfu/片。( )
10、在中和剂的选择实验中,组间菌落误差率应不超过10%.( )
11、在中和剂的选择实验中,第1、第2、和第3组有相似量实验菌生长,第4组无菌生长。 ( )
12、使用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时,需要干燥的物品,打开排气阀快速排出蒸汽,待压力恢复到零位后开盖取物。 ( )
13、下排气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内容量的80%。 ( )
14、预真空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的90%。 ( )
15、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小于柜室容积的10%。 ( )
16、难于灭菌的大包放在上层,较易灭菌的小包放在下层;金属物品放下层,织物包放上层,物品装放不能贴靠门和四壁,以防吸入较多的冷凝水。 ( )
17、灭菌物品应放于离地高20~25cm,离天花板50cm,离墙远于5cm处的搁物架上。 ( )
18、使用甲醛消毒、灭菌,必须在甲醛消毒、灭菌箱中进行,消毒灭菌箱必须有良好的甲醛定量加入和气化装置。 ( )
19、用环氧乙烷灭菌,灭菌物品中残留环氧乙烷应≦10µg/g;灭菌环境中环氧乙烷的浓度应低于3mg/m3. ( )
20、环氧乙烷灭菌金属类物品时,为了去除环氧乙烷的残留,应在60℃时,解析8小时。 ( )
21、环氧乙烷灭菌一般情况下,以相对湿度在60%~80%为最佳。( )
22、环氧乙烷存放处,应无火源,无转动的马达,无日晒,通风好,湿度低于40℃,但不能将其放冰箱内。 ( )
23、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40~270nm。 ( )
24、辐照剂量是所用紫外线在照射1M处的辐照强度和照射时间的乘积。 ( )
25、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采用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制造,因此可用于有人条件下的室内空气消毒。 ( )
26、用紫外线消毒水时,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根据紫外光源的强度拟定水流速度,消毒后的水必须达成国家规定标准。 ( )
27、紫外线灯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表面清洁,应每周用乙醇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 )
28、酸性氧化电位水用于卫生手消毒时,冲洗浸泡的时间为1~3分钟。 ( )
29、气性坏疽患者使用过的手术器械,可选用洗净灭菌装置解决后再进行常规清洗。 ( )
30、清洗的过程涉及分类、浸泡、清洗、用自来水漂洗、用去离子水漂洗。干燥6个环节。 ( )
31、消毒软式内镜的槽或容器应每周清洁,再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或2023mg/L的过氧乙酸擦拭,用于浸泡灭菌的容器应清洁后做灭菌解决。 ( )
32、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和支气管镜在天天使用前应用2%碱性戉二醛浸泡消毒20分钟,用水充足冲洗后使用。 ( )
33、内镜室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内容应当涉及就诊患者姓名、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 )
34、人体不同系统的内镜检查,应分室进行,内镜的清洗容器应分开。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可在同一时间段进行。 ( )
35、天天工作结束后,应对内镜室的环境涉及空气、物体表面进行清洗与消毒。 ( )
36、氧气湿化瓶、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麻醉口罩等器具,可在清洁后浸泡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500mg/L浸泡15分钟后,清水冲净,干燥,封闭保存备用。 ( )
37、氧气湿化瓶、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麻醉口罩等器具,可采用消毒装置进行清洗、80℃~93℃热力消毒、烘干自动完毕,保存备用。 ( )
38、肌内、皮下及静脉注射等的消毒方法重要是涂擦,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不小于5cm×5cm. ( )
39、手术部位的皮肤消毒范围应在手术野及其外5cm以上部位由内向外擦拭。 ( )
40、新生儿脐带消毒用碘酊和75%乙醇解决,也可用5000mg/L有效碘的碘伏解决。 ( )
41、婴儿奶瓶、盛奶器等奶具应用压力蒸汽灭菌,奶头可用煮沸消毒,煮沸时间从水沸腾时算起,不得少于10分钟。 ( )
42、检查科的标本收集、存放、解决室和检测室在天天开始工作前及结束工作后同,台面、地面应用品有效氯250mg/L消毒液各擦拭一次。 ( )
43、结核病专业检查室工作人员,每次连续佩戴口罩不得超过6小时。 ( )
44、检查科废弃标本如胸水、腹水等体液,可每100ml加漂白粉溶液拌匀后作用2~4小时倒入厕所或粪池内。 ( )
45、检查科废弃标本如痰、脓、血等标本,可加2倍量漂白粉溶液拌匀后作用2~4小时。 ( )
46、污染化验单送出前,可用便携式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或专用甲醛消毒器熏蒸消毒。 ( )
47、婴儿衣被应单独洗涤,不可与其他衣被混洗。 ( )
48、被细菌芽孢污染的空气可用15%过氧乙酸按1g/m3量熏蒸消毒2小时。 ( )
49、在进行热原检测时,实验所用器皿,应于250℃干烤至少1小时或180℃干烤至少2小时。 ( )
50、消毒剂溶液浓度的表达应以有效成分的含量为准,常用百分浓度和百万分浓度表达。 ( )
51、疫源地随时消毒的卫生合格标准为经消毒后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 ( )
52、用过氧化氢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的物品时,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 ( )
53、臭氧对人有毒,国家规定大气中允许浓度为0.2 m/m3。( )
四、填空题:
1、检测报告规定实验组应列出其杀灭对数值,杀灭效果合格时,杀灭对数值无须列出具体数值,用———————————— 表达;当杀灭对数值小于某一规定值时,则应列出————————————。
2、细菌繁殖体的菌悬液制备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 的新鲜斜面培养物。细菌繁殖体悬液应保存在———————————— 备用,应当天使用,不得过夜。
3、去除残留消毒剂的方法有————————————和————————————。
4、消毒产品鉴定对于选定实验菌,其消毒剂浓度应选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指定的————————————,作用时间应选取说明书指定最短作用时间的————————————倍、————————————倍、和————————————倍三个作用时间。
5、在消毒产品监督机构平常监测中,根据所试菌种和消毒剂对该菌的杀灭能力,选定一株抗力较强的菌和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指定的1个————————————消毒剂浓度以及1个————————————作用时间验证其消毒效果。
6、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可分为————————————,————————————预真空和————————————排气法三种。
《消毒技术规范》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C 4.B 5.C 6.D 7.D 8.C 9.B 10.B 11.D 12.C 13.C 14.A 15.A 16. B 17. A 18. B 19. C 20. A 21.D 22 D 23.C 24.A 25.D 26.A 27.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D 3.AD 4.AC 5.ABCD 6.ABCD 7.AD 8.BC 9.ABD 10.ABCD 11.AB 12.BCD 13.ABCD 14.ABD 15.BC 16.ABCD 17.ABCD 18.ACD 19.AD 20.AC 21.ABD 22.BCD 23.ABCD 24.ACD 25.ACD 26.ABCD 27.AD 28.ABD 29.CD 30.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四、填空题
1.大于等于某一规定值 具体杀灭对数值
2.第3第6 代 18~24小时 4℃冰箱内
3.稀释中和法 过滤冲洗法
4.最低浓度 0.5 1 2
5.最低 最短
6.下排气 正压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成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