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4∕T 596-2017 (代替 DB14∕T 596-2011)无公害农产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bi****m 文档编号:96002 上传时间:2022-07-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2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T 596-2017 (代替 DB14∕T 596-2011)无公害农产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14∕T 596-2017 (代替 DB14∕T 596-2011)无公害农产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14∕T 596-2017 (代替 DB14∕T 596-2011)无公害农产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14∕T 596-2017 (代替 DB14∕T 596-2011)无公害农产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14∕T 596-2017 (代替 DB14∕T 596-2011)无公害农产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 05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 T 5962017 代替 DB 14/ T 596-2011 无公害农产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2017 - 12 - 10 发布 2018 - 02 - 10 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14/ T 596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1 5 种薯准备 . 2 6 栽培技术 . 2 7 病虫害田间防控 . 4 8 收获贮藏 .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马铃薯药剂拌种 .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马铃薯主要

2、病虫害田间化学防控 . 8 DB14/ T 596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 14/ T 596-2011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与DB 14/ T 596-201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删除和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订了术语和定义; 修订了第4章产地环境; 修订了5.1品种; 修订了5.2.2种薯催芽; 修订了5.2.3种薯切块; 修订了5.2.4药剂拌种; 修订了6.3.2施肥数量; 修订了6.4.2种植密度; 修订了6.5中耕培土和化学除草; 修订了6.5.4化学调节; 修订了7.3.4化学防治;

3、修订了8.1收获; 修订了8.2贮藏; 删除了第9章; 增加了附录A和附录B。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薯类脱毒中心、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姬青云、杜珍、阎会平、冯耀斌、王拴福、弓贵明、田肉虎、韩慧敏、白小东、齐海英、田志刚、徐向东、姚 鹏。 DB14/ T 5962017 1 无公害农产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马铃薯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和种薯、栽培技术、病虫害田间防控、收获、贮藏和质量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马铃薯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

4、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066 马铃薯等级规格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2789 薯类贮藏技术规范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 5222 无公害食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脱毒种薯 选择不带PSTVd类病毒的

5、马铃薯块茎, 应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 通过病毒检测确认不带PVX、PVY、PVS、PVA、 PVM 、PLRV等主要病毒和PSTVd的试管苗(试管薯),经脱毒种薯生产体系逐代扩繁的符合GB 18133相应要求的种薯。 3.2 中心病株 最早发病的植株,并以此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蔓延。 4 产地环境 DB14/ T 5962017 2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 5 种薯准备 5.1 品种 选择已在农业部登记的、适宜当地气候和栽培条件,符合种植目标的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的专用品种。 5.2 种薯处理 5.2.1 种薯质量 选用质量符合 GB 18133 的脱毒种薯。 5.2.2

6、 种薯催芽 在播种前20 d左右将种薯出窖。淘汰杂薯、病薯、烂薯、畸形薯、表皮粗糙老化以及芽眼凸出、皮色暗淡的块茎。 将种薯置于具有散射光、16 20 条件的室内, 摊开23层。幼芽萌发后, 每隔35 d翻动一次,并随时淘汰病薯、烂薯和幼芽纤细、丛生的种薯。当种芽呈5 mm紫壮芽时,即可进行整薯或切块播种。 5.2.3 种薯切块 5.2.3.1 切种环境温度不应低于 10 。最好在室内或棚内进行,铺设地布。 5.2.3.2 50 g 以上较大的种薯可在播前 35 d 进行切块, 切块大小以 25 g40 g 为宜, 每个切块带 12 个芽眼。100 g 左右的种薯,应从顶部纵切为 2 块;大种

7、薯应先从脐部切开,检查是否感染病害,随后按螺旋式排列的芽眼切为楔型,最后将顶芽部分切为 24 块。将顶芽和尾芽分开存放,分开播种。脐部可切大块或不采用。 5.2.3.3 切刀每使用 10 min 或切到病薯、 烂薯时, 可用 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 75%的酒精溶液浸泡 1 min2 min,或擦洗消毒,23 把切刀交替消毒使用,同时进行切板消毒。操作过程中应对场地和器具进行消毒。 5.2.4 药剂拌种 切块后30 min内,应在地布上进行拌种。针对生产实际情况确定预防对象,选择适宜的药剂及用量进行干拌种或湿拌种包衣。拌种方法见附录A表A.1。拌种后摊薄放在通风阴凉、温度17 18 、空气相

8、对湿度80%85%条件下,晾种35 d。 5.2.5 种薯用量 一般每667 m2用种量100 kg150 kg。 6 栽培技术 6.1 地块选择 6.1.1 土壤选择 DB14/ T 5962017 3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性良好、排灌方便、酸碱度适中的轻质壤土和砂壤土。避免在前茬施过 20%氯嘧磺隆可湿性粉剂、5%咪唑乙烟酸水剂等长效除草剂的地块及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种植马铃薯。相邻地块不宜种植茄科作物和桃树、开黄花等易引诱蚜虫的作物。 6.1.2 轮作倒茬 应实行 3 年以上无番茄、辣椒、茄子、烟叶等茄科寄主作物的轮作制度。前茬宜选择谷子、小麦、玉米等作物,其次为高粱、大豆,

9、不宜选择甘薯、甜菜等块根、块茎类作物。 6.2 深耕整地 秋季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土壤 20 cm30 cm。早春顶凌耙耱,整地保墒。播前 57 d 旋耕、平整土地,深耕施肥,达到地平土细,上虚下实。 6.3 施肥 6.3.1 施肥原则 平衡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农家肥和化肥混合施用;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6.3.2 施肥数量 按照NY/T 496的要求,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目标产量、土壤肥力和肥料效应等因素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 一般每667 m2生产1 000 kg块茎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N): 4.1 kg5.0 kg,纯磷(P2O5):0.8 kg2.5

10、kg,纯钾(K2O): 4.0 kg9.0 kg。氮肥总用量的70%做基肥,30%做追肥;磷肥全部做基肥;钾肥总用量的50%100%做基肥,剩余的做追肥。 6.3.3 施用基肥 农家肥结合秋深耕或春季翻整地施入,有机肥充足时可撒施,不足时集中沟施。专用肥和化肥做种肥施入,不可与种薯接触。 6.4 播种 6.4.1 播种时间 根据气侯条件、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播期。当 10 cm 地温稳定在 7 8 时即可播种。一季作区,晚熟品种宜在 4 月下旬或 5 月上旬播种;中熟品种适期晚播。早熟品种在晋北一季作区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前到 4 月上旬播种,晋南二季作区在 2 月中旬到 3 月上中旬

11、播种。 6.4.2 种植密度 单作时,早熟品种每 667 m2种植 4 0005 000 株;中晚熟品种每 667 m2种植 3 5004 000 株;晚熟品种每 667 m2种植 3 0003 500 株;炸片品种每 667 m2种植 4 5005 000 株;炸条品种每 667 m2种植 3 0003 500 株。旱地等行距人工播种 70 cm 左右,机械等行距播种 90 cm 左右;宽窄行播种时,垄距 100 cm120 cm,小行距 25 cm30 cm,具体视土壤肥力和灌溉条件适当进行调整,株距视品种种植密度而定。 6.4.3 播种方法 旱地以平播为主,播后及时耱平和适当镇压。水浇地

12、、下湿地应起垄播种。覆膜播种时,采用先播DB14/ T 5962017 4 种后起垄再覆膜或起垄覆膜后再打孔播种。机播时,开沟、点种、施肥、覆土、起垄和覆膜一次完成。 6.4.4 播种深度 干旱区播种深度 12 cm15 cm,水浇地、下湿地播种深度 10 cm12 cm,视土壤墒情作适当调整。 6.4.5 播种施药 未进行药剂拌种时,播种后,可在播种沟内喷药,使土壤和芽块都沾上药液,然后覆土。使用带喷药装置的马铃薯播种机开沟、播种、喷药、覆土一次完成,或人工喷施药剂。防治黑痣病每 667 m2可喷施 25%嘧菌酯悬浮剂 36 mL60 mL。 防治害虫每 667m2可喷施 70%吡虫啉湿拌种

13、剂 60 mL80 mL。 6.5 田间管理 6.5.1 中耕培土 人工或机械进行中耕。整个生长期进行23次,当马铃薯齐苗后浅中耕一次,现蕾期及开花初期进行第二、三次中耕,植株开花封垄前结束,培土高度距母薯15 cm20 cm为宜。地膜覆盖或水浇地在出苗时进行闷耕,覆土2 cm3 cm。 6.5.2 化学除草 6.5.2.1 苗前除草。每 667 m2可选用 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 100 g 于播后进行土壤喷雾,可防除狗尾草、藜、马齿苋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 6.5.2.2 苗后除草。每 667 m2可选用 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 6 g8 g 先配成母液,充分溶解后倒入喷雾器

14、内,每桶按喷液量的 0.2%加入优质洗涤剂,当杂草 24 叶时均匀喷施,防除稗草、狗尾草、藜、苋、蓼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 6.5.3 追肥 现蕾期进行。追肥采用沟施或穴施,距植株 5 cm 左右,施肥后及时覆土。追施氮肥和钾肥时,适量补充镁、锌、硼等微量元素。壮苗酌情少施,偏旺苗可不施。追肥应结合降雨或灌溉进行。生长中后期若植株早衰可叶面喷施 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6.5.4 化学调节 根据徒长情况,可选用适量矮壮素或烯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喷雾12次进行控制。 6.5.5 灌溉、排水 灌溉水质符合GB 5084和NY/T 5010的要求。 依据土壤湿度进行灌溉, 苗期

15、65%左右; 现蕾前期70%80%,现蕾后期60%;开花前期80%85%,开花后期50%60%;收获时50%60%。生长中后期降雨量多时,应及时进行田间排水。 7 病虫害田间防控 7.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7.2 主要病虫害 DB14/ T 5962017 5 真菌性病害主要有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等;细菌性病害有环腐病、黑胫病、疮痂病等。地下害虫有金针虫、蝼蛄、地老虎、蛴螬;地上害虫有蚜虫、二十八星瓢虫、豆芫菁等。 7.3 防控方法 7.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采用无病种薯,轮作倒茬,平衡施肥,合理密植,加强田

16、间管理。及早发现中心病株,并立即清除,用塑料袋带出,远离田间深埋处理。 7.3.2 生物防治 用有益生物针对性防治病虫害。可用环腐病拮抗菌防治环腐病,利用七星瓢虫捕食蚜虫。其它病虫害防治可采用NY/T 5222相关技术。可应用生物菌肥拌种或施肥,调节土壤菌群。 7.3.3 物理防治 采用频振灯、性诱剂、黄板等诱杀害虫;采用防虫网、银灰膜等防避害虫;人工捕捉害虫。 7.3.4 化学防控 7.3.4.1 科学用药。农药施用严格执行 GB/T 8321(所有部分)和 NY/T 1276 的规定。化学药剂的选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禁止施用国家禁用和限用的高毒、高残留、高致残农药。根据附录 B 表 B.

17、1 选择药剂进行防控,每 667 m2用量按标签要求正确使用。施用时应对症,且适时防治,应在雨前及时喷药,多种药剂交替施用,均匀喷雾植株。 7.3.4.2 早疫病。 在发病初期, 喷施保护性杀菌剂 12 次。 发病较重时, 可用内吸治疗剂防控, 隔 710 d 喷 1 次,连续喷 23 次。 7.3.4.3 晚疫病。当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或始见中心病株,或周边 5 km10 km 范围内已经发生晚疫病时,可进行第一次用药,喷施保护性杀菌剂进行预防。拔除中心病株后,应对病株周围 50 m 范围内喷施治疗性杀菌剂。当条件有利于病害蔓延或流行时,喷施保护兼治疗性杀菌剂进行全田防控。在病害流行期,喷施耐

18、雨水冲刷的内吸性治疗杀菌剂。当田间晚疫病发生比较严重后,选用保护性药剂喷施。每隔 710 d 喷一次, 发病严重时或多雨季节用药间隔期应缩短为 57 d, 视病情发生情况连续使用 37 次。 7.3.4.4 二十八星瓢虫。在幼虫分散前与幼虫为害期进行防治,均匀喷洒叶片背面和正面,每隔 10 d喷药 1 次,在植株生长期连续喷药 3 次。 8 收获贮藏 8.1 收获 8.1.1 杀秧 收获前710 d,采用杀秧机或人工割除地上茎叶,运出田块。 8.1.2 收获 根据生长情况与市场需求及时采收。在收获过程中,要做到轻拿轻放,避免内伤,速装速运;避免块茎被曝晒、雨淋、霜冻和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按NY

19、/T 1066的规定进行分级装袋。 DB14/ T 5962017 6 8.2 贮藏 按 NY/T 2789 贮藏。 DB14/ T 5962017 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马铃薯药剂拌种 表A.1 马铃薯药剂拌种方法推荐表 预防对象 药剂拌种方法 拌种量 晚疫病 真菌防治药剂 150 g(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等) + 晚疫病菌防治药剂 150 g(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87.5 g/L 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等) + 2.5 kg 滑石粉。 150 kg 真菌和细菌性病害 及地下害虫 72%

20、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4 g或3%中生菌素可溶性粉剂800倍液+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50 g,再加滑石粉 3 kg 进行拌种。 150 kg 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30 mL + 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 50 g,对水 750 mL1 000 mL。 100 kg 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30mL + 20%萎锈灵、20%福美双悬浮种衣剂 40mL,对水 0.3 kg0.4 kg。 75 kg100 kg 预防黑痣病 和地下害虫 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10mL + 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3 g + 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20 mL。 100 kg 70%吡虫啉湿拌

21、种剂133倍液 +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40倍液 + 杀菌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200 倍液对成混合溶液均匀喷雾种薯 100 kg 疮痂病 40甲醛 200 倍溶液浸湿种薯,然后用塑料薄膜或草袋子覆盖闷种 2 h,再用清水冲净,晾干后播种;或用 0.1%对苯二酚水溶液浸种 30 min,晾干后播种。 DB14/ T 5962017 8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田间化学防控 表B.1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田间化学防控药剂推荐表 防治对象 名称 含量 剂型 农药类别 毒性 施用方法 作用方式 早疫病 苯甲百菌清 44% 悬浮剂 杀菌剂 低毒 喷雾 保护、内吸治疗

22、啶酰菌胺 50% 水分散粒剂 杀菌剂 低毒 喷雾 保护、内吸治疗 丙森锌 70% 可湿性粉剂 杀菌剂 低毒 喷雾 保护 嘧菌酯 250g/L 悬浮剂 杀菌剂 微毒 封垄后喷雾 保护、内吸治疗 氟啶胺 500g/L 悬浮剂 杀菌剂 低毒 喷雾 保护 晚疫病 代森锰锌 80% 可湿性粉剂 杀菌剂 低毒 喷雾 保护 氟啶胺 500g/L 悬浮剂 杀菌剂 低毒 喷雾 保护 精甲霜锰锌 68% 水分散粒剂 杀菌剂 低毒 喷雾 保护、内吸治疗 烯酰嘧菌酯 47% 悬浮剂 杀菌剂 低毒 喷雾 保护、内吸治疗 嘧菌酯 250g/L 悬浮剂 杀菌剂 微毒 封垄后喷雾 保护、内吸治疗 霜脲锰锌 72% 可湿性粉剂 杀菌剂 低毒 喷雾 保护、内吸治疗 烯酰吗啉 80% 水分散粒剂 杀菌剂 低毒 喷雾 内吸治疗 氰霜唑 100g/L 悬浮剂 杀菌剂 低毒 喷雾 保护、内吸治疗 双炔酰菌胺 23.4% 悬浮剂 杀菌剂 低毒 喷雾 保护、内吸治疗 氟吡菌胺霜霉威 687.5g/L 悬浮剂 杀菌剂 低毒 喷雾 内吸治疗 二十八星瓢虫 高效氯氰菊酯 4.5% 乳油 杀虫剂 中毒 喷雾 触杀、胃毒 氯氟氰菊酯 2.5% 乳油 杀虫剂 中毒 喷雾 触杀、胃毒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产品/包装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