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MZ∕T 014.2-2010 救灾被服 第2部分:棉大衣(民政).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95849 上传时间:2022-07-14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7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MZ∕T 014.2-2010 救灾被服 第2部分:棉大衣(民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MZ∕T 014.2-2010 救灾被服 第2部分:棉大衣(民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MZ∕T 014.2-2010 救灾被服 第2部分:棉大衣(民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MZ∕T 014.2-2010 救灾被服 第2部分:棉大衣(民政).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MZ∕T 014.2-2010 救灾被服 第2部分:棉大衣(民政).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民 政 行 业 标 准 MZ MZ/T014.22010 救灾被服 第 2 部分:棉大衣 Disaster relief bedding and clothing Part 2:Overcoat 2010-01-14 发布 2010-03-15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发布发布 备案号:27770-2010 ICS 59.080 W59 MZ/T 014.22010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标准 1 3 要求 2 3.1 样式 2 3.2 号型与规格 2 3.3 颜色 3 3.4 色泽偏差范围 3 3.5 材料 3 3.

2、6 下料 4 3.7 敷衬 5 3.8 缝制 5 3.9 锁钉 6 4 试验方法 6 4.1 样式检验 6 4.2 号型尺寸检验 6 4.3 颜色检验 6 4.4 色泽偏差范围检验 6 4.5 材质检验 7 4.6 下料检验 7 4.7 敷衬检验 7 4.8 缝制检验 7 4.9 锁眼钉扣检验 7 4.10 理化性能检验 7 4.11 产品标志检验 7 4.12 包装检验 7 5 检验规则 7 5.1 检验分类 7 5.2 首件检验 7 5.3 质量一检验 8 5.4 验收检验 8 5.5 质量判定 8 6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9 6.1 标志 9 6.2 包装 10 6.3 运输及贮存

3、1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185T单面涂覆PU防水锦纶塔丝绒色布技术要求 11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190T 涤丝纺技术要求 12 附录 C(规范性附录)中空涤纶短纤维絮片质量指标 13 附录 D(规范性附录)聚丙烯编织布技术要求 14 附录 E(规范性附录)帽子技术要求 15 附录 F(规范性附录)割圈绒技术要求 17 附录 G (规范性附录) 产品标志要求 18 MZ/T 014.22010 II 前 言 MZ/T 014-2010救灾被服分为四个部分: 第 1 部分:棉被; 第 2 部分:棉大衣; 第 3 部分:棉衣; 第 4 部分:多功能睡袋。 本部分为 MZ/T014-20

4、10 的第 2 部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和附录F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民政部救灾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减灾救灾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民政部救灾司、北京市民政局、新兴职业装备生产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建军、庞陈敏、高玉成、李成、丁长利、王珍、刁志霞。MZ/T 014.22010 1 救灾被服 第 2 部分:棉大衣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救灾专用棉大衣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救灾专用棉大衣的订购、生产与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5、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50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1040.1200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 GB/T 26621999 棉服装 GB/T 2912.11998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3920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GB/T 39212008

6、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GB/T 3923.11997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 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条样法 GB/T 46671995 机织物幅宽的测定 GB/T 46681995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T 68362007 缝纫线 GB/T 75732002 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 8427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GB/T 110482008 纺织品 生理舒适性 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 GB/T 144642008 涤纶短纤维 GB/T 169881997 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 GB 1840120

7、03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FZ/T 010042008 涂层织物 抗渗水性的测定 FZ/T 520021991 锦纶短纤维 FZ/T 630021993 粘胶长丝绣花线 FZ 650021995 特种工业用绳带 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FZ/T 720022006 毛条喂入式针织人造毛皮 FZ/T 800022008 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JSB 9.21992 絮片抗拉强度的测定 JSB 9.31992 絮片单位面积质量、压缩弹性率及蓬松度的测定 QB/T 21732001 尼龙拉链 QB/T 35161999 牛皮纸 QB/T 36371999 不饱和聚酯树脂纽扣 3 要求

8、3.1 样式 棉大衣的样式见图 1 ;需增配帽子时其样式、规格尺寸、缝制工艺按附录 E 的规定执行。 3.2 号型与规格 3.2.1 棉大衣分为大号、中号和小号。 3.2.2 棉大衣规格尺寸与允许偏差按表 1 规定。 MZ/T 014.22010 2 图图 1 1 棉大衣样式棉大衣样式 表 1 棉大衣规格尺寸与允许偏差 单位为厘米 序号 部位名称 大号 中号 小号 允许偏差() 1 前身长 133.0 123.0 113.0 2.0 2 前胸宽 52.2 48.6 45.0 1.0 3 上腰围 144.0 134.0 124.0 2.5 4 中腰围 134.0 124.0 114.0 +2.5

9、、-1.0 5 下摆大 209.0 197.0 185.0 3.0 6 袖长 71.0 67.0 63.0 1.5 7 袖上肥 30.4 29.0 27.6 1.0 8 袖口肥 23.0 21.0 19.0 1.0 9 小肩宽 19.2 18.0 16.8 0.8 10 第一扣距襟边 29.2 0.5 11 第二扣距襟边 26.9 0.5 12 第三扣距襟边 23.1 0.5 13 第四扣距襟边 19.3 0.5 14 第五扣距襟边 16.7 0.5 MZ/T 014.22010 3 表 1(续) 棉大衣规格尺寸与允许偏差 单位为厘米 序号 部位名称 大号 中号 小号 允许偏差() 15 挂衣

10、袢长 4.0 0.5 16 后身长 130.0 120.0 110.0 2.0 17 后背宽 48.4 44.8 41.2 1.0 18 后腰带距领窝 48.0 45.0 42.0 0.8 19 后腰带长 25.4 23.0 20.6 0.5 20 后腰带宽 6.0 0.2 21 后腰带盖长 14.0 0.3 22 后腰带盖中宽 7.0 0.3 23 后腰带盖两侧宽 5.3 0.3 24 后开衩长 53.0 49.0 45.0 1.0 25 后开衩掩襟宽 4.0 0.2 26 后开衩暗牌第二道明线距边 4.0 27 领长 53.0 50.0 47.0 0.8 28 领前宽 12.0 0.5 2

11、9 领后宽 12.0 0.5 30 领台宽 16.0 0.5 31 领座明线前宽距边 2.0 0.2 32 领座明线后宽距边 4.0 0.2 33 袋盖长 17.5 0.3 34 袋盖宽 7.0 0.2 35 袋牙宽 0.6 0.1 36 袋口垫布宽 4.0 0.3 37 袋布长 23.0 1.0 38 领口省缝长 10.0 0.5 39 贴边上宽 17.0 0.6 40 贴边下宽 12.0 0.6 41 袖口、下摆折边宽 3.0 0.3 42 第五扣眼距下摆 72.0 66.0 60.0 1.0 3.3 颜色 3.3.1 面料颜色:棕色按 PANTONE 191217 TPX 的规定。 3.

12、3.2 里料颜色: 棕色与面料颜色相匹配。 3.3.3 领绒颜色:棕色,按符合主管部门批准的标样。 3.3.4 缝纫、锁钉线颜色:与面料颜色相匹配。 3.3.5 聚酯四眼扣颜色:与面料颜色相匹配。 3.4 色泽偏差范围 3.4.1 成品表面颜色不低于 4 级,评定级别按 GB/T 250-2008 规定。 3.4.2 成品非表面颜色不低于 3-4 级,评定级别按 GB/T 250-2008 规定。 3.5 材料 材料规格及用途按表2规定。 MZ/T 014.22010 4 表 2 材料规格及用途 材料名称 规格 质量要求 用途 185T 单面涂覆 PU 防水 锦纶塔丝绒 80 g/ FZ/T

13、520021991 及附录 A 面料、袋口垫布、开衩贴边、开衩掩襟、开衩暗牌面里 190T 涤丝纺 50 g/ GB/T 144642008 及附录 B 里料、袋布、小肩垫条、袖窿条、袖山拉条 充填中空涤纶短纤维絮片 200g/ 见附录 C 身保暖层 120g/ 袖保暖层、领里(稍薄) 本色棉平布 25tex/28tex 袋盖、袋口 割圈绒 毛高 8 FZ/T 720022006 及附录 F 领面 涤纶缝纫线 11.8tex3 GB/T 6836-2007 缝纫、绗棉、锁眼 棉丝光线 14tex23 钉扣 绣花线 133dtex2 FZ/T630021993 绣花 聚酯树脂四眼扣 26 QB/

14、T 36371999 前门襟扣、后腰带扣 15 后开衩扣 领钩 大号方型 按标样 领头 尼龙编织拉链 3 号 QB/T 21732001 帽顶 聚丙烯编织布 单面复膜型 附录 D 外包装 牛皮纸 70g/ QB/T 35161999 内包装 缝包绳 0.2cm 二股 断裂强力 200 N 缝包 捆包麻绳 0.7cm 三股 断裂强力 1100 N 捆包 注:标样是由采购方发放或由生产企业报送经采购方批准的标准实物样品。 3.6 下料 裁片纱向及拼接按表3规定。 表 3 裁片纱向及拼接 单位为厘米 类别 裁片名称 下料 方向 允斜极限 拼 接 要求 道数极限 (道) 拼口极限 面 前身 经 前襟边

15、顺经纱 后身 经 以背中缝为准3.0 大袖 经 袖口与纬纱平 小袖 经 袖口与纬纱平 前门襟贴边 经 上截外口顺经纱, 下截以里口为准8.0 袋盖 纬 上口后端上翘1.2或与纬纱平 袋牙 经 1.5 后腰带 经 2.0 后腰带盖 经 1.0 后开衩掩襟、暗牌 经 5.0 1 6.0 避开方角、钉扣位置 挂衣袢 经 1.0 里 前身 经 前襟边顺经纱 每片2 避开领窝,拼口不准相交,不准横拼 后身 经 以背中缝为准10.0 3 大、小袖 经 以袖底缝为准, 袖口向前、 后7.0 每片2 25.0 拼口不准相交 袋布 经 7.0 2 避开袋口,可经纬相拼 袖窿牵条 纬 3 小肩垫条 经 袖山拉条

16、经纬 绒 领绒 经纬斜 衬 袋盖 纬 1.0 袋口 经 2 注:拼口极限数前有“”,表示该拼接处的成品尺寸加表中之数为该部位的拼口极限;拼口极限前无“”的,表示该部位的实际拼口极限。 MZ/T 014.22010 5 3.7 敷衬 3.7.1 领里、袋盖面、袋口各敷衬一层。 3.7.2 衬的收缩率应与面料相适宜。 3.8 缝制 3.8.1 缝纫针距 明线针距:12 针/3 14 针/3 ; 暗线针距:11针/313针/3; 绗缝针距:不少于5针/3,绗距不大于10,各部位均为经向绗线。 3.8.2 缝制质量要求 缝纫线路顺直,定位准确,距边宽窄一致,结合牢固,松紧适宜。 3.8.3 缝制工艺

17、缝制工艺按表 4 规定。 表 4 缝制工艺 单位为厘米 部位 工序名称 缝头 缝制形式及缝线道数 明线距边 要求 领 子 合领面绒后缝 0.8 暗线一道 劈缝 合领里后缝 0.8 暗线一道 倒缝 纳领里 下口 1.0 翻领纳 18 个尖角 座领纳趟五道 尖角顺宽向纳锯齿形,尖角间距一致;领座顺长纳趟,排列均匀,领里均匀絮棉一层 钩领子 0.6 暗线一道 领面余量适度,左右园头一致 钉领钩 回针三道 左钩比领头缩进 0.1,右环比领头探出 0.1 扎挂衣袢 0.5 明线一道 0.1 净宽 0.7 绱领子 0.6 暗线一道 扎住领口牵条,后领窝正中夹挂衣袢,回针三道 压领下口明线 明线一道 0.2

18、 压线反面下炕,两端压身 0.2 扦领头 扦缝各一道 每个领头不少于 10 针 大 袋 钩压袋盖 0.6 明暗线各一道 1.5 面吐 0.1 绱袋盖 2.0 暗线一道 绱袋牙 0.6 暗线一道 上袋盖线与上袋牙线相距 0.7,袋布向上探出 1.0,上袋盖时连袋布一起扎住 开袋口 两线取中剪开,两端开三角剪口 扎袋牙里口线 明线一道 0.1 毛边折光 绱袋口垫布 0.7 明线一道 上口距垫布 1.2 扎袋布 0.8 扎线一道 袋布面上口与袋盖上口齐 压袋盖上口明线 明线一道 1.5 袋牙拉紧,袋口结回针四至五道,结子上端超出袋口 2 针3 针,下端与袋牙缝齐 省 缝 收领省 上端 1.0 暗线一

19、道 下端收尖,缝头向后倒 收面里胸省缝 中间 0.8 暗线各一道 两端收尖,缝头向后倒 收面里腰省缝 上端 0.5 中间0.8 暗线各一道 下端收尖,缝头向后倒 后 腰 带 钩压后腰带 0.6 明暗线各一道 1.5 面吐 0.1 钩腰带盖 0.6 暗线一道 绱腰带、腰带盖 明线各一道 1.5 先固定腰带,再压袋盖明线 袖 子 合袖面、里底、外缝 0.8 暗线各一道 袖里外缝扎住絮片,缝头向大袖倒 绱袖面 0.8 暗线两道 袖山拉袖窿条,长 40.050.0 绱袖里 0.8 暗线一道 面里袖山用布条寨住 钩袖口 0.7 暗线一道 面里缝对正 拼 接 后开衩掩襟、 暗牌 0.8 暗线一道 倒缝 前

20、身里 0.8 暗线一道 倒缝 袖里 0.8 暗线一道 倒缝 MZ/T 014.22010 6 表 4 (续) 缝制工艺 单位为厘米 部位 工序名称 缝头 缝制形式及缝线道数 明线距边 要求 后 开 衩 合面后身中缝 0.8 暗线一道 缝头向左倒 绱开衩掩襟 0.8 明暗线各一道 0.1 明线压在掩襟上 钩压掩襟外口 0.6 明暗线各一道 1.5 面吐 0.1 钩压贴边外口 0.6 明暗线各一道 1.5 面吐 0.1 绱暗牌 0.7 暗线一道 缝头向暗牌倒 压暗牌外口明线 明线一道 1.5 上端折光 压第二道明线 明线一道 4.0 暗牌扣眼之间打结两个,下口手针封口 3.0 打开衩结子 明线两道

21、 打双道结,两线相距 0.6,第二道线回针四至五道,结长齐第二道明线 面 里 结 合 合面肩缝 0.8 暗线两道 缝头向后倒,扎住牵条 合面里腰缝 0.8 暗线一道 缝头向后倒 合里肩缝 0.8 暗线一道 缝头向后倒 绱拉条 0.8 扎线两道 面里袖山处结合 贴边与里结合 0.8 暗线一道 缝头向后倒 钩压前门襟 0.6 明暗线各一道 1.5 齐子口 钩下摆 0.7 暗线一道 面里腰缝对正 3.9 锁钉 3.9.1 锁 2.8 直眼不少于 58 针,锁 1.7 直眼不少于 36 针,扣眼美观、规整、牢固、不偏歪。 3.9.2 钉扣每孔不少于 6 根线,反面留线头长 0.5 1.0 。 3.9.

22、3 锁钉工艺按表 5 规定。 表 5 锁钉工艺 单位为厘米 部位名称 扣眼尺寸 要 求 锁眼 钉扣 前门襟 2.8 左门襟距边 2.2,第一、第五眼按成品尺寸,中间匀锁三个直眼 右门襟距边 2.5,与眼对正,钉扣五粒;与左门襟眼平齐,按成品尺寸在左门襟上钉五粒装饰扣 后开衩 1.7 暗牌距边 2.0,均匀竖锁直眼三个 与眼对正,在掩襟上钉扣三粒 后腰带 以中腰宽度排匀, 在后腰带上钉二粒装饰扣,后腰带抽紧 1.0 4 检验方法 4.1 样式检验 单位产品的样式按3.1及主管部门批准的样品以目视和手感进行检验。 4.2 号型规格检验 各部位的成品尺寸按3.2的规定,用精度为1.0mm的普通量具进

23、行检验。 4.3 颜色检验 颜色按3.3的规定与主管部门批准的实物标样进行对照检验。 4.4 色泽偏差范围 MZ/T 014.22010 7 色泽偏差范围按3.4的规定用 GB/T 250-2008进行评定检验。 4.5 材料规格及检验 主、辅材料规格及检验按3.5的规定与主管部门批准的标样进行对照检验。 4.6 下料检验 下料按3.6的规定进行检验。 4.7 敷衬检验 产品敷衬按3.7的规定,以目视和手感进行检验。 4.8 缝制检验 产品缝制质量按3.8及GB/T 26621999中的相关要求,以目视和手感进行检验。 4.9 锁眼钉扣检验 产品锁眼钉扣按3.9的规定进行检验。 4.10 理化

24、性能检验 4.10.1 面料幅宽的检验按 GB/T 46671995 的规定。 4.10.2 面料密度的检验按 GB/T 46681995 的规定。 4.10.3 面料、里料断裂强力的检验按 GB/T3923.11997。 4.10.4 面料静水压的检验按 FZ/T 010042008 的规定。 4.10.5 面料、里料甲醛含量的检验按 GB/T 2912.11998 的规定。 4.10.6 面料、里料 pH 值的检验按 GB/T 75732002 的规定。 4.10.7 面料、里料异味的检验按 GB 184012003 的规定。 4.10.8 面料、里料耐洗色牢度的检验按 GB/T39212

25、008 的规定。 4.10.9 面料、里料耐摩擦牢度的检验按 GB/T39202008 的规定。 4.10.10 面料耐光色牢度的检验按 GB/T 84272008 的规定。 4.10.11 中空涤纶短纤维絮片的质量检验按附录 C 的规定。 4.10.12 尼龙拉链的检验按 QB/T 21732001 的规定。 4.10.13 割圈绒的检验按附录 F 的规定。 4.10.14 聚丙烯编织布的检验按附录 D 的规定。 4.10.15 缝包绳和捆包麻绳的断裂强力检验按 FZ 65002-1995 的规定。 4.11 标志检验 号型标志按6.1的要求进行检验。 4.12 包装检验 产品包装质量及要求

26、按6.2的规定及FZ/T 800022008的相关要求进行检验。 5 检验规则 5.1 检验分类 本标准规定的检验分类如下: a) 首件检验(见 5.2); b) 质量一致性检验(见 5.3); c) 验收检验(见 5.4)。 5.2 首件检验 5.2.1 检验要求 首件报样检验是在承制单位批量投产之前,由订购方或订购方指定的检验机构,对其生产的首件产品进行检验以确认承制单位能否生产出符合本标准要求的产品。报样产品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后才能进行批量生产 5.2.2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应符合表 6 的规定。 5.2.3 检验数量 首件报样检验数量为一件。主、辅材料的理化性能检验按相关规定执行。 5.

27、2.4 合格判定 MZ/T 014.22010 8 首件报样检验全部符合表 6 合格品判定条件,判为合格品。首件报样检验不合格,允许修改后第二次报样,若仍不合格,判首件报样检验不合格。首件报样送检中理化性能不合格,可第二次报样复检,若仍有不合格项,判首件报样不合格。 5.3 质量一致性检验 5.3.1 检验要求 承制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应对半成品、成品逐床检验。原材料理化性能应进行周期性检验。订购方或订购方指定的检验机构,可依据每批次生产周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按本标准的规定,对承制单位的生产条件、在制品和成品质量进行检验。 5.3.2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应符合表6的规定。 5.3.3 合格判定

28、产品全部符合表6合格品判定条件,判定该件产品为合格品。产品因有缺陷返修后经检验合格,判该件产品为合格品。 5.4 验收检验 5.4.1 检验要求 承制单位在产品出厂前,应按批次,相对集中的向订购方或订购方指定的检验机构报检。订购方或订购方指定的检验机构根据需要可对产品进行破坏性检验。 5.4.2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应符合表 6 的规定。 5.4.3 抽样方法与数量 抽样方法为随机抽样,抽样数量为 5。主、辅材料的理化性能检验按相关规定执行。 5.4.4 合格判定 单件产品缺陷判定按表7规定 表 6 检验项目 序 号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要求 首件检验 质量一致性检验 验收检验 1 款式 按 4

29、.1 的规定 符合 3.1 及标样的规定 2 号型尺寸 按 4.2 的规定 符合 3.2 的规定 3 颜色 按 4.3 的规定 符合 3.3 的规定 4 色泽偏差范围 按 4.4 的规定 符合 3.4 的规定 5 材料 按 4.5 的规定 符合 3.5 及标样的规定 6 下料 按 4.6 的规定 符合 3.6 的规定 7 敷衬 按 4.7 的规定 符合 3.7 的规定 8 缝制 按 4.8 的规定 符合 3.8 的规定 9 锁眼钉扣 按 4.9 的规定 符合 3.9 的规定 10 物理性能 按 4.10 的规定 符合表 2 的规定 11 标志 按 4.11 的规定 符合 6.1 的规定 12

30、包装 按 4.12 的规定 符合 6.2 的规定 注:必检项目;选检项目 5.5 质量判定 a)每件产品得9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品; b)每件产品得90分以下者为不合格品; c)批量判定:样本中合格品数97%,则为批合格批,但不合格品中不得存在严重缺陷。 5.6 扣分规则 MZ/T 014.22010 9 a)轻缺陷:每个扣1分 b)重缺陷:每个扣4分 c)严重缺陷:每个扣20分 表 7 缺陷判定细则 序号 项 目 轻 缺 陷 重 缺 陷 严重缺陷 1 成品 尺寸 主要部位:超过允许偏差小于 1 倍 非主要部位:超过允许偏差1 倍 主要部位:超过允许偏差 1 倍 非主要部位:超过允许偏差 2 倍

31、 超过重缺陷 2 色差 超过标准规定范围 超过标准规定范围限 1 级 3 开、断线 不承受拉力的部位每处限 2 针,每件限 2 处。 绗棉每件限 3 处每处限 3.0cm 超出轻缺陷范围 4 针距 超过标准规定限 3 针 5 领偏 限 1.0 cm 袖偏 限 0.7 cm 6 对称部位 允许偏差在 0.5 cm 以下的不得超过 允许偏差在 0.5 cm 以上的不得超过 0.5cm 7 缝制 领子走型或反翘、各部位缝子抽皱不平 领子明显走型或反翘、各部位缝子明显抽皱 8 絮片 总重超出允许偏差限 1 倍 总重超出允许偏差 1.5 倍 超过重缺陷 9 扣眼 扣眼错位 0.5cm 扣合后不平 10

32、线头 表面 1.0cm 以上线头限 3 根 11 污渍 表面 1.0cm2两处,其他部位加倍 超出轻缺陷范围 表面有破洞 注:材质质量判定按附录 A、附录 B 的规定,超过允许偏差即为不合格品。 6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6.1 标志 6.1.1 号型标志 号型标志印刷在尺寸6cm4cm的白色涤纶水洗布上,并缝制在后身里领窝正中向下2cm位置,两侧扎线两端回针,标志样式见图2。字迹应清晰、整洁。 救灾专用救灾专用 棉大衣棉大衣 号型:大/中/小 生产批号: 生产日期: 承制单位名称承制单位名称 监制单位名称监制单位名称 图 2 号型标志 6.1.2 产品标志 产品标志见附录G或相关要求。 6

33、.1.3 包装标志 6.1.3.1 外包装的上、下两面需标注产品名称、数量、重量、号型配比、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承制单位名称和监制单位名称字样。其产品名称、承制单位名称及监制单位名称为黑体字,其余为宋体字,字体大小适宜,布局合理。标注示例见图 3。 MZ/T 014.22010 10 6.1.3.2 外包装端面需标注“救灾专用” 、 “注意防潮” 字样。字体为黑体字,字体大小适宜,布局合理,标注示例见图 3。 前、后面 端 面 图 3 外包装标志 6.2 包装 6.2.1 棉大衣反面向外折叠,每 10 件一包,上下各加垫一层牛皮纸,牛皮纸的质量应符合 QB/T 35161999 的规定。用聚丙

34、烯编织布包裹,聚丙烯编织布的质量应符合附录 D 的规定。包裹后用0.2cm 两合股加捻绳缝包,缝包针距为 1 针/3cm1 针/4 cm,逐针打结。再用0.7cm 麻绳捆扎成一横三竖,横竖均为双道。麻绳的质量应符合表 2 的规定。包形尺寸为 65 cm45 cm35cm(长宽高)捆扎应牢固、严紧。聚丙烯编织布技术要求见中附录 D。 6.2.2 棉大衣为配号包装,每包内大、小号各 3 件,中号 4 件。 6.2.3 每包棉大衣的包装内需放检验单,样式见图 4。其中“检验单”、“产品名称”、“数量”、“号型配比”“生产日期”、“检验人员”、“承制单位名称”标题为黑体字,其他为宋体字。检验单尺寸为B

35、5 纸的 1/4,字体大小适宜。 图 4 检验单样式 6.3 运输与贮存 6.3.1 运输与贮存中严禁露天存放,应防止雨淋、日晒、油污、重压。运输根据合同要求执行。 6.3.2 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并不得与化学药物同库混放。 6.3.3 包装件应码放在货架上,货架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 20cm。 检检 验验 单单 产品名产品名称称 数量数量/ /号型比例号型比例 件 号 生产日期生产日期 年 月 日 检验人员检验人员 (检验工号) 承制单位名称承制单位名称 (单位全称) 救灾专用救灾专用 棉大衣棉大衣 共 XX 件 大号 3 件、中号 4 件、小号 3 件 kg 生产批号 XXXXXX

36、 生产日期 XXXXXX 承制单位名称承制单位名称 监制监制单位名称单位名称 救救 灾灾 专专 用用 注注 意意 防防 潮潮 MZ/T 014.22010 11 附录附录A A (规范(规范性附录)性附录) 185T185T单面涂覆单面涂覆PUPU防水锦纶塔丝绒色布技术要求防水锦纶塔丝绒色布技术要求 A.1 185T单面涂复PU防水锦纶塔丝绒色布的物理性能指标 185T单面涂复PU防水锦纶塔丝绒色布的物理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按表A.1规定。 表 A.1 物理性能指标 序号 项 目 指 标 试验方法 1 幅宽, 1502 GB/T 46671995 2 密度,根/10 经向 460-2% GB/T

37、46681995 纬向 268-2% 3 纤维含量, % 锦纶 100-3 4 断裂强力,N/5 经向 500 GB/T 3923.1-1997 纬向 400 5 甲醛含量,mg/kg 300 GB/T 2912.11998 6 静水压,kPa 10 GB/T47441997 7 pH 值 4.09.0 GB/T 75732002 8 异味 无 GB 184012003 A.2 185T锦纶塔丝绒色布染色牢度指标 185T 单面涂复 PU 防水锦纶塔丝绒色布的染色牢度指标及试验方法按表 A.2 规定,综合判定允许一项低半级。 表表 A.2 A.2 染色牢度染色牢度 序号 项 目 指 标 试验方

38、法 1 耐光色牢度,级 45 GB/T 84272008 2 耐洗色牢度,级 变色 4 GB/T 39212008 沾色 4 3 耐摩擦色牢度,级 干摩 4 GB/T 39202008 湿摩 34 MZ/T 014.22010 12 附录附录B B (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 190T190T涤丝纺技术要求涤丝纺技术要求 B.1 190T涤丝纺的物理性能指标 190T涤丝纺的物理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按表B.1规定。 表表B.1 B.1 物理性能指标指标 序号 项 目 指标 试验方法 1 涤纶, 100 2 断裂强力,N/5cm 经向 400 GB/T 3923.11997 纬向 300 3 甲

39、醛含量, mg/kg 300 GB/T 2912.11998 4 pH值 4.09.0 GB/T 75732002 5 异味 无 GB 184012003 B.2 190T涤丝纺的染色牢度指标 190T 涤丝纺的染色牢度指标及试验方法按表 B.2 规定,综合判定允许一项低半级。 表表B.2 B.2 染色牢度染色牢度 序号 项 目 指标 试验方法 1 耐洗色牢度,级 变色 34 GB/T 39212008 沾色 34 2 耐摩擦色牢度,级 干摩 34 GB/T 39202008 湿摩 34 MZ/T 014.22010 13 附录附录 C C ( (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 ) 中空涤纶短纤维絮片

40、中空涤纶短纤维絮片质量指标质量指标 C.1 原材料规格 中空涤纶短纤维絮片的质量指标见表 C.1 表 C.1 充填中空涤纶短纤维絮片质量指标 序号 检 验 项 目 质量指标 试验方法 1 单位面积质量 ,g/m2 200 g/m2 200 JSB 9.31992 120 g/m2 120 2 单孔中空涤纶短纤维含量 % 70 显微镜横截面计数 参照FZ/T 169881997 3 保温性能 , CLO 200 g/m2 1.1 GB/T 110482008(B法) 120 g/m2 0.8 4 抗拉强度, N/g 纵向 1.6 JSB 9.21992 横向 10.0 MZ/T 014.2201

41、0 14 附附 录录 D D (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 聚丙烯编织布技术要求聚丙烯编织布技术要求 D.1 材料 聚丙烯编织布主要原料为聚丙烯(5203)树脂、抗紫外线吸收剂及其它填料。 D.2 颜色 聚丙烯编织布颜色为白色。 D.3 外观质量 布面应平整清洁,两边平齐,不散头松边,布面单面需复膜处理。单根经纱断裂不大于 200 mm,经纬纱同一处断裂之和不应大于三根(含三根) ,每 1m2内轻微污渍不应超过 100 mm2,限两处。 D.4 理化性能 理化性能指标按表 D.1 的规定。 表表 D.1 D.1 理化性能指标理化性能指标 项 目 断裂强力,N/5 cm 织密, 根/10 cm

42、单位面积质量,g/m2 指 标 经向 纬向 经密 纬密 90 700 40 D.5 试验方法 D.5.1 断裂强力试验 D.5.1.1 试验条件 实验环境条件调节按 GB/T 29181998 的规定,其它条件按 GB/T 1040.12006 的规定。 D.5.1.2 取样 在试样距边 100 mm 以上处顺经、纬向各取长 300 mm,宽 60 mm 试片两片,再撕去两边的扁丝准确取宽 50 mm,如遇到最后一根超过半根则保留,否则去掉。 D.5.1.3 测试 将试片夹在夹钳上,夹钳间距为 200 mm,空车下降速度为(20020)mm/min,拉力试验机量程应满足测试强度值在 20%75

43、%范围内,测试应精确到 1N,取算术平均值。测试中若遇试片在夹钳处破裂、滑脱应重新试验。 D.5.1.4 密度测定 将试样展平,在距边 100 mm 以上处,取 100 mm100 mm 两个方块,目测方块内经、纬根数,取其平均值,当终点不足一根时,按一根计。 D.5.1.5 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将试样展平,在距边 100 mm 以上处,取 200 mm200 mm 试片三片,用 0.5 g 的天平分别称其重量,取算术平均值。 MZ/T 014.22010 15 附附 录录 E E (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 帽子技术要求帽子技术要求 E.1 样式 棉大衣帽子的样式见图 E1。 图图 E.1

44、 E.1 棉大衣帽子样式棉大衣帽子样式 E.2 规格尺寸 帽子的规格尺寸按表 E1 规定 表表 E E1 1 帽子规格尺寸与极限偏差帽子规格尺寸与极限偏差 单位为厘米 序号 部位名称 大号 中号 小号 允许偏差() 1 帽侧宽 32.0 0.5 2 帽前口高 42.0 0.5 3 帽下口大 53.0 50.0 47.0 0.5 4 帽顶拉链长 40.0 0.5 5 帽口绳长 55.0 0.5 E.3 材料规格 材料规格及用途按表 E2 规定 表表 E E2 2 材料规格及用途材料规格及用途 材料名称 规格 质量要求 用途 185T 单面涂复 PU 防水 锦纶塔丝绒色布 80g/ FZ/T 52

45、0021991 及附录 A 面料、帽口贴条 190T 涤丝纺 50g/ GB/T 144642008 及附录 B 里料 充填中空涤纶短纤维絮片 120g/ 见附录 C 帽保暖层 尼龙编织拉链 3 号 QB/T 21732001 帽顶 聚酯树脂四眼扣 1.5 QB/T 36371999 帽子与大衣领子结合 尼龙包心绳 0.3 按标样 帽口抽绳 MZ/T 014.22010 16 塑料弹簧调节扣 按标样 调节抽绳 注:面、里料的颜色与大衣同,拉链、包心绳、调节扣的颜色与面料相匹配 E.4 裁片纱向 裁片纱向:均为经向。 E.5 缝纫针距和缝制质量 缝纫针距和缝制质量要求与大衣同。 E.6 缝制工艺

46、 缝制工艺按表 E3 规定 表表 E E3 3 缝制工艺缝制工艺 单位为厘米 部位 工序名称 缝头 缝制形式及缝线道数 明线距边 要求 帽 子 合帽面、里省 明暗线各一道 0.1 后端收尖 扎帽里絮料下口线 明线一道 帽下口 9.0 无絮料 绱拉链 扎线一道 绱拉链两侧贴条 0.6 明线各一道 0.1 贴条与拉链宽同 绱帽口贴条 明线各一道 0.1 贴条宽 3.0 扎帽下口线 明线一道 0.1 E.7 锁钉 E.7.1 锁 1.7 直眼不少于 36 针,扣眼美观、规整、牢固、不偏歪。 E.7.2 钉扣每孔不少于 6 根线,反面留线头长 0.5 1.0 。 E.7.3 锁钉工艺按表 E4 规定。

47、 表表 E E4 4 锁钉工艺锁钉工艺 单位为厘米 部位名称 扣眼尺寸 要 求 锁眼 钉扣 帽下口 1.7 两侧距边 4.0 各锁直眼一个中间匀锁三个 与眼对正,在大衣领里下口距领窝1.0 钉扣五粒 MZ/T 014.22010 17 附附 录录 F F (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 割圈绒技术要求割圈绒技术要求 F.1 F.1 割圈绒规格割圈绒规格 割圈绒规格指标按表 F.1 规定 表表 F.1 F.1 规格指标规格指标 项目 标准值 试验方法 克重 , g/ 600 12.0 FZ/T 720022006 毛高 , 8 1.0 F.2 F.2 理化性能理化性能 割圈绒理化性能符合表 F.2

48、 规定 表表 F.2F.2 理化性能理化性能 项目 标准值 试验方法 顶破强力 , N 250 FZ/T 720022006 MZ/T 014.22010 18 附附 录录 G G (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 产品标志要求产品标志要求 G.1 G.1 产品标志产品标志 棉大衣产品标志为行业系统标志。以民政系统采购时使用产品标志为例,棉大衣产品标志示例见图G.1。 图 G.1 棉大衣产品标志示例 G.2 G.2 标志位置标志位置 标志位于左前胸,与第二扣平齐,第二扣中心向里5.0cm处为产品标志的中心点,正锈产品标志图案一个;左拨头翻正后距襟边6.0,距上边5.0处,贴边上再正锈产品标志图案一个。产品标志图案直径为2.6cm。 G.G.3 3 质量要求质量要求 标志图案端正、规整,表面无线头。绣花线的规格为 133dtex2,质量要求按 FZ/T 630021993 的规定,颜色与面料颜色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