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二年级下册语文-25-羿射九日【教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9584486 上传时间:2025-03-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25-羿射九日【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25-羿射九日【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5 羿射九日 ▶教学目标 1.认识“射、值”等13个生字,会写“觉、值”等8个字,正确读写“光明、觉得”等12个词语。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不指读。知道羿是怎样射日的,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3.能借助关键词和表格提示,按照一定的顺序讲故事。 ▶教学重难点 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借助关键词和表格提示,按照一定的顺序讲故事。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运用形声字规律识记“稼、值”等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并巩固形声字构字规律。“值、滋”读音相近,进行翘、平舌音的区分。“稼”读第四声,在词语“庄稼”中读轻声。“弓、箭”二字可利用图片,与“剑”进行字形比较。形近字比较识字:“植—值、烈—裂、谢—射”。编口诀识记“炎”。 (2)写字。“值、艰、此”是左右结构,注意各部分的高低、宽窄不同。“觉、类、炎、害”是上下结构,还要关注重点笔画:“值”里面是三横;“类、炎”上部的“米、火”最后一笔是“点”。 2.朗读教学 本课是一篇神话故事,语言通俗易懂,充满神奇的想象。教学中,将朗读指导与领会课文内容相结合,为学生讲好故事做铺垫。在正确连贯读课文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默读指导,让学生学习默读,不出声,不指读。 3.语言运用 本课结构清晰,故事性强,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展开故事。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表格提示,并借用文中精彩的语句,练习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感受古代神话故事的魅力。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射、值”等13个生字,会写“觉、值”等8个字,正确读写“光明、觉得”等12个词语。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 3.选用关键词,初知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初读正音,随文识字 1.图片引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弓”“箭”的金文,请学生猜字。 (2)指导书写“弓”字,并引导学生建立“弓”和“箭”的联系。 (3)通过“箭”的形旁竹字头和“剑”进行区分。 (4)认读“射”。 ①出示课文插图,说一说:谁用弓箭干什么? ②做一做射箭的动作。 (5)提示课题,师生共读课题。 提醒:“射”是身字旁,“身”末笔撇右边不出头。 2.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不理解的字、词圈起来。 (2)出示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①利用形声字规律识记“稼、值、滋、熔、裂”,强调“值、滋”的读音。 ②形近字比较识记:植—值、烈—裂、谢—射。 ③编口诀识记“炎”:火上加火很炎热。 (3)巩固生字,认读词语,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 觉得 值日 熔化 人类 艰难 神弓 裂开 炎热 害怕 庄稼 从此 滋润 繁茂 奔腾 重新 ①多种方法读词语,如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 ②交流理解词语。如联系实际学“值日”,举例子认识“艰难”,表演法认识“害怕”。 【设计意图】导入图片,直观形象,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读课文后,交流识字方法,并将本课的词语按课文顺序进行集中认读,为后面梳理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板块二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词语,发现规律。 (1)分组读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根据汇报,梳理学生观点,在三组词串后按顺序出示对应的起因、经过、结果。 2.结合插图,对照词语,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思考: (1)羿为什么射日? (2)羿怎样射日? (3)羿射日的结果怎样? 3.说话练习。结合三组词串,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即分别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课件出示表格:口头填写表格,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 起因 经过 结果 (1)对照表格,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 (2)交流评价,尝试将主要内容说得清楚简洁。 【设计意图】本文的生字新词比较多,用词串的方法,促进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并用词串帮助学生提取出关键信息,梳理故事结构,为学生复述故事提供了支架。 板块三 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觉、值、类、艰、弓、炎、害、此”,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认读。 2.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点。 (2)交流发现。 3.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1)“值、艰、此”都是左右结构,注意各部分的高低、宽窄不同,“值”右边的“直”里面是三横。 (2)“觉、类、炎、害”都是上下结构,“觉”上下等宽,它的第二笔是点;“害”下部稍窄;“类、炎”上部的“米、火”最后一笔是点;“弓”是独体字,要注意写好竖折折钩。 4.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写完一个后对照范字点评,再书写。 5.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书写示例,出示问题书写示例,并纠正。 6.布置作业:抄写词语。 课件出示: 觉得 值日 人类 炎热 害怕 从此 艰难 弓箭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要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借助关键词和表格提示,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这个神话故事。 2.知道羿是怎样射日的,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并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聚焦“起因”,感受神奇 1.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指名读词语,开火车读。 (2)听写“光明、值日、觉得、人类”这4个词语。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故事的神奇? 2.聚焦“起因”。 (1)默读第1~3自然段,羿为什么射日? 课件出示: 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日太没意思啦,于是,他们一齐跑了出来,出现在天空中。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2)“一齐”是什么意思?十个太阳“一齐”出来会怎样? (3)朗读指导:抓住“太”“一齐”“十个大火球”“炙烤”这几个词,读出故事的神奇。 3.体会“艰难”:联系第3自然段,想象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带来的后果。 课件出示: 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快要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熔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1)理解“艰难”。想象这段话描述的画面。 (2)想象除了文中描述的这些“艰难”之外,还有哪些后果? (3)朗读指导:注意读好“被字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感受十个太阳带来的破坏力,感受故事的神奇。 板块二 画面对比,聚焦“结果” 1.关注画面,感受生机。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瓜果飘香、花草繁茂、江河奔涌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2)课文中也有一段描述类似画面的话,你能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 从此,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3)指名朗读。 (4)理解“滋润”“繁茂”“奔腾”“勃勃生机”。 (5)指导朗读。 2.对比朗读,体验感受。 (1)出示第3自然段,男女生对比朗读。 (2)说一说,大地有什么不一样? (3)指导朗读。面对着遭遇劫难后又重现生机的美丽世界,你的心情如何? 3.指导朗读,交流心得。 (1)羿射掉九个太阳,留下一个太阳,让大地重现了勃勃生机。想想人们从山洞中走出来,会对羿说什么呢? (2)交流感受。 板块三 聚焦“经过”,用心体验 1.聚焦变化,感受神奇。 (1)大地为什么会发生这么神奇的变化? (2)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画出描写羿射日的句子。 (3)指名交流。 2.发现“神奇”。 (1)神奇的数字。 课件出示: 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跨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 ①边默读边思考:这里真的有“九十九座高山”“九十九条大河”吗?你感受到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 (2)神奇的动作。 课件出示: l 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那个太阳一下子爆裂开,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 l 羿又伸手拔箭,准备射下最后一个太阳。 ①指名读。请其他同学圈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抓住动词体会羿的特点。 ②做“登、搭、拉、射”的动作来体验一下。 ③朗读指导。抓住动词,将自己当作羿,读一读。 (3)神奇结果。 ①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最后一个太阳的结局是怎样的? ②指导朗读,读出太阳的“害怕”和“慌慌张张”。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觉神奇的地方入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照课文顺序,边读边想象,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故事内容的神奇。阅读教学,要边理解边读,通过朗读,感知故事内容,通过理解,更好地朗读课文,从而体现阅读的指导作用,并为学生讲故事奠定基础。 板块四 依托支架,讲好故事 1.出示词语,梳理结构。 课件出示: 觉得 值日 熔化 人类 艰难 神弓 裂开 炎热 害怕 庄稼 从此 滋润 繁茂 奔腾 重新 上节课我们已经发现了这些词语的规律,它们分别是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中的一些关键的词语,也是帮我们讲好这个故事的好朋友。 2.总结方法,示范讲故事。 课件出示: 起因 经过 结果 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 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 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1)这就是羿射九日的故事。我们可以像这样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理清故事的思路,讲述故事。在讲故事时,如果能用上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就更好了。 (2)同桌两人合作讲故事。要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有条理地讲述;能选用关键词句;能适当展开想象,讲出故事的神奇。 (3)个性展示,学生评价。尝试运用关键词句讲出故事的神奇。 3.语言训练,认识形象。 (1)句式练习。 课件出示: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羿决心把天上的太阳射下来。 羿留下最后一个太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拓展延伸,续读故事。 (1)总结收获。 课件出示: 读了这个神话故事,我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这个神话故事,我觉得羿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了解神话特点,拓展阅读。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凭借超凡的想象力和无穷的智慧,创造出许多美丽、神奇的故事,如《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 同学们课后可以去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山海经》,去读更多神奇的故事。下次,我们将会举办“神话故事分享会”来评选出“故事大王”。到时候,请大家把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羿的英勇无畏、本领高强。主要有过程梳理、句子理解、提供支架、突破重点这几个环节。讲故事要讲究梯度,从讲清楚到讲出故事的神奇,是需要过程的。通过感悟神奇,指导朗读,读悟结合,并依据表格,讲述故事,表现出神话故事的神奇。同时,推荐阅读,让学生多读,实现“读一篇,带一本,会一类”的效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文是一篇神话故事,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讲述故事,脉络清晰,语言通俗易懂,充满神奇的幻想色彩,有助于学生借助课文识字、朗读、复述。 1.图片引入,激趣识字。 上课开始,用“弓”“箭”的金文图片引入,直观形象地认识这两个字,并区分“箭”“剑”。此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2.发挥想象,读悟结合。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指导读好关键词、重点句,体会故事内容的神奇,通过关键词句和想象将故事具体化。如让学生通过“晒枯、烤焦、蒸干、熔化”这些词语展开想象,还会有哪些景象?九个太阳被射下来后,人们从山洞出来,会对羿说什么?在这样的想象中,结合图片,学生更容易与文章形成共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借助词串结构图,帮助讲故事。 神话故事之所以能穿越时空,流传千古,故事性强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而这个故事,脉络清晰,充满幻想色彩,非常神奇。因此,把“讲故事”作为核心教学目标。在学生识记生字的基础上,出示词串,并让学生找出词语的规律,为后面讲故事提供语言支架。接着让学生填好结构图,理清课文顺序。最后,示范讲故事,既给学生提供了讲故事的方法,也有了讲故事的支架,从而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