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WORD教案.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581748 上传时间:2025-03-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7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WORD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WORD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二) 单元导语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接触了搭配问题,本单元是搭配问题的延续和提升。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学会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能够描述出思维的过程,最后能够发现和应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 本单元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教学简单的排列,根据4个数字排列顺序的不同,表示出不同的两位数。通过学习让学生产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例2主要是研究不同的搭配方法,让学生亲自体验并感受不同的上装与下装搭配,会产生多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例3主要研究“比赛场次”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教材试图让学生用直观的画图、连线、列表等方法解决问题,从中学会有序、有条理地思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实践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实际问题采用列举、连线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并能感受到有的与顺序有关,有的与顺序无关。通过观察、分析及推理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激发探究数学的兴趣。 教 学 设 计 第1课时 简单的搭配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94~95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1、例2 依据熟悉的环境,有序地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目标 1. 正确理解排列的含义,会用列举或连线等方法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的数学思想方法,用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解决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教学方法。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实践、总结、归纳三个方法来掌握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方法,用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承前启后链 复习:简单的事物排列和组合。如:用1、2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 延学:稍复杂的搭配问题。如: 有4种饮料:果汁、可乐、矿泉水、牛奶,每人必选2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学习:简单的排列和组合问题。如:一份主食,一份菜。下面有几种不同的搭配? 主食  菜 米饭  烧鸡 馒头  豆角     茄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导入法:课件播放聪聪和明明在玩卡片的游戏。出示卡片:1、3、5、0四张卡片。出示问题:从这四张卡片中任选两张,最多能摆出多少组不同的两位数?课件播放暂停,由问题导入本课课题,鼓励学生由此展开讨论。 【品析:课程的开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人物玩卡片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谈话体验法:大家喜欢圣诞老人派送礼物吗?如果现在圣诞老人有4份礼物,要派给小红、小虎和小乐,那么有怎样的派法呢?你有哪些解决方法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品析:创设圣诞老人送礼物的情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引发学生思考,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94页例题1,探究方法,找到规律。 师:我们来做一个摆数字游戏:从1、3、5、0中任选其中的两个组成两位数,最多能组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出示要求: 1.能摆出几个两位数? 2.想一想,你是怎样摆的?你用什么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呢?有什么好方法能保证既不遗漏,也不重复呢? 生1:每次拿两个数字,先摆出一个数,然后用调换的方法得出另一个新数。 生2:先固定一个数字在十位,把1放在十位,后面摆3,组成13;后面摆5,组成15;后面摆0,组成10;然后再把3放在十位上,个位摆0、1、5这样分别得出3个数;还可以把5放在十位上,同理组成50、51、53,因为十位上不能是0,所以一共可以摆9个数字。 生3:也可以先固定个位上的数字,然后摆十位上的数字,也可以摆出9个数字。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的数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了。 【品析:在这个活动中运用了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教师创设这个问题不是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的,它需要认真观察、思考。因此安排了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选择最佳方案再汇报等活动。目的是通过给学生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给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的空间,再通过小组交流,让所有学生获得表现自我的机会,也可以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在这样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有序的好处。】 ◎教学例2: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如果一件上衣只能搭配一条裤子或一条裙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提醒: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进行搭配。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集体汇报。 生1:我们用○表示上装,用□表示长裙,用△表示裤子,用☆表示短裙。 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生2:我们用字母和连线的方法。A表示上装,B表示下装。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生3:用○表示上装,□表示下装。用下装搭配上装,每件下装各有两种搭配方法。 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师:用画图的方法可以清楚地知道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品析:让学生在动手画一画的基础上,与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画法,通过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知识要点。】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1和例2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掌握排列和组合的方法。 质疑:排列和组合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系,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 【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实际是对本节所学的排列组合的一个回顾与反思,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 在师生共同总结: 简单的排列问题采用列举或连线等方法,先确定第一个位置,再确定第二、第三个位置,就可以找出排列数。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会更快、更好地理解、掌握排列的知识。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学习不仅是要学生掌握课堂以内的知识,还要鼓励学生多多了解一些有关的课外知识,本节课练习量不是很多,要多设计一些经典的题目。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简单的搭配问题 第2课时 稍复杂的搭配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96页例3及第96页“做一做”。 内容简析 例3的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的排列基础上学习的,让学生知道组合问题是不可以重复的,是没有顺序的。 教学目标 1. 会用图示法解决稍复杂的组合问题。 2. 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组合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组合问题。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和教师示范,让学生学会怎样解决稍复杂的搭配问题。 2.本课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法,掌握实物组合方法,理解组合可以不分顺序。 延学:复杂的搭配问题。 如:3人为一组,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 学习:稍复杂的搭配问题。如:下面的几样文具中,东东要拿其中的两样,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 复习:简单的搭配问题。 如:用0,6,7,8摆一摆。 可以摆几个不同的两位数?请列举出来。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播放课件,课件内容为:三年级4个班要进行足球比赛,每个球队都要踢一场比赛,你知道一共要踢多少场吗?课件播放暂停,由问题导入本课课题,鼓励学生由此展开讨论。 【品析:这种导入方式,从学生熟悉的足球比赛入手,让学生了解足球赛的规则,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谈话导入法: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球类运动呢?前几天我们学校组织了足球赛,我们三年级3个班的比赛情况你还知道吗?我们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那我们班比赛了几场?三个班比赛,每个班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呢? 【品析:从学生刚参加过的足球比赛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知道一共要比赛多少场,找出其中的规律,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准备。】 游戏导入法:同学们,我们班要举行一个联谊会,学校准备了四种饮料:果汁、可乐、矿泉水和牛奶,若每人选两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后与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想法。 【品析:本环节通过这个小游戏导入稍复杂的组合问题的学习。这个小游戏中的情境是学生比较熟知的,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为顺利解决问题做好了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96页例题3,提取已知信息。 师:仔细分析,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有四个班进行比赛。 生2:每2个班踢一场比赛。 师:什么是“每2个班踢一场比赛”? 生:如1班和2班踢了一场比赛,也就表示2班和1班踢了一场,与两者的顺序无关。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要踢多少场比赛? 师:现在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四人组用学具卡片摆一摆。 学生交流。 生1:我们一一列举出来的。 生2:我们组用画线的方法,每两个班之间连一条线,这样就表示他们踢过一场比赛了。如: 生3:把四个班一字排开,每个班都与其他三个班相连,连几条线就比赛了几场,如图: 师:刚才同学们有的把所有的情况逐一列举出来,有的是用图示的方法求出两两组合数的,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只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品析:本环节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总结出规律,突出了只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完例3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了如何用图示的方法,解决稍复杂的搭配问题。 质疑:怎样做到搭配时不遗漏不重复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搭配。 【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实际是对本节所学知识的回顾、反思、巩固,真正实现了学有所得。】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 师生共同总结:复杂的组合问题可以用连线的方法来完成,组合中不用考虑事物的先后顺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要组合的事物两两相连,再数一数连了几条线,就得到组合数。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了一些数学思想,采用“问题——探索——交流”的教学模式,使得组合问题更加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使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简便,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本课时所学习的组合问题比较复杂,学生学习有难度,可多增加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相关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掌握。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搭配问题 三年级四个班进行足球比赛,每2个班踢一场,一共要踢几场? 第3课时 我们的校园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第99~100页内容。 内容简析 通过学习,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方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已学有关知识,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够收集有效信息、分析信息,并设计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解决方案的设计,充分利用课本中创设的情境,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方法。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尝试说一说,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承前启后链 学习:设计方案——我们的校园。 如:56名同学要去水上乐园划船,大船每条7元,限乘5人;小船每条5元,限乘3人,你能设计出几种租船方案? 复习:稍复杂的搭配问题。 如:同时掷两个骰子,骰子朝上的点数和有几种情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展示法:播放课件,课件内容为:某校园的平面示意图,出示问题:说一说这个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什么建筑物或教学设施?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课件播放暂停,由问题导入本课课题,鼓励学生由此展开讨论。 【品析:这种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熟知有代表性的建筑物,让学生谈想法,提建议,激发学生设计校园的欲望。】 谈话导入法:同学们,你们喜欢我们的校园吗?为什么呢? 其实在校园里有许多问题解决对需要用到数学知识,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品析: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谈话的方式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将学生带进课堂中来。】 复习导入法: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关方位的知识,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一共认识了几个方位?你能说一说在我们的校园里各个方位都有什么吗? 【品析:通过复习前面所学的知识,唤醒学生的已有的记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99页内容。 师:我们学校要进行草皮的更换,请看99页的内容,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两块草坪同样大,长28米,宽16米。 生2:有三种价格的草皮,有每平方米6元,每平方米8元,每平方米9元的。 师:有多少种铺法呢?各花多少钱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集体汇报交流。 生1:全铺每平方米6元的,28×16×2×6=5376(元)。 生2:全铺每平方米8元的,28×16×2×8=7168(元)。 生3:全铺每平方米9元的,28×16×2×9=8064(元)。 生4:一块铺每平方米6元的,一块铺每平方米8元的, 28×16×6+28×16×8=6272(元)。 生5:一块铺每平方米6元的,一块铺每平方米9元的,28×16×6+28×16×9=6720(元)。 生6:一块铺每平方米8元的,一块铺每平方米9元的,28×16×8+28×16×9=7616(元)。 师:你认为怎么铺最省钱呢? 【品析:通过讨论交流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巩固了排列的方法。】 ◎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100页内容。 师:三年级的同学要在运动场上举行拔河比赛,请大家看这一页的对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1:比赛安排在15:00~16:30。 生2:每场比赛用20分钟,赛前准备10分钟。 师:下面就请各个小组在给定的纸上设计一份赛程表。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 组1:我们组用文字表述。 组2:我们组用表格的形式通知比赛的时间和地点。 对阵 时间 地点 A组:三(1)——三(2) 15:10~15:30 运动场东侧 B组:三(3)——三(4) 15:10~15:30 运动场西侧 A组胜者——B组胜者 15:40~16:00 运动场东侧 颁奖 16:10~16:20 运动场西侧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了拔河比赛的方案,设计方案时要对信息进行分类,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既方便又清楚;同时设计的方案要合理,符合实际要求。 【品析:学生经历了收集数据的过程,经历了看图提出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每项活动中都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说,真正在活动。给学生创造了活动的空间、观察的空间、思维的空间,并且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方案设计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应用新知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质疑:如何设计方案呢? 设计方案时要对信息进行分类,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既方便又清楚;同时设计的方案要合理,符合实际要求。 【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是对方案设计的一个总结,此类题目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小,但如果用表格形式一一列举,会大大降低题目难度,所以这个环节帮助学生理清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 师生共同总结:(1)设计方案之前要进行有效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2)要对信息进行分类,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既方便又清楚; (3)设计的方案要合理,符合实际要求。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使学生全面复习了统计表、乘除法、面积、时间等相关知识。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合作的意识有待加强,教师要多放手,让学生多说一说,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要多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我们的校园 第八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材第94页~100页。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简单的排列问题 先确定第一个位置(十位),再确定第二个位置(个位),有几种可能,就有几种排列方法。 简单的组合问题 按一定顺序把搭配的事物两两相连,有几条线就得到几个搭配数。 复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并掌握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能采用列举、连线等方法进行探究,找出简单事件的组合数。 2.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复习重难点 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表示出组合数。 复习方法 通过回顾与整理,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知识结构,进一步掌握简单的排列和组合问题。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故事引入法: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前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平时的吃饭、穿衣、走路中都蕴含着搭配、排列等数学问题。通过有序思考,我们将它们一一解决了。 今天让我们走进动物王国,应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为动物之王——老虎解决一件棘手的麻烦事。 话说:动物王国的首领老虎听说人类每隔4年都会开一次奥运会,就想让动物们也来开一次运动会,让动物们也都锻炼锻炼。可运动会还没正式拉开帷幕,牛伯和羊哥就吵上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谁来给大家读出老虎大王的麻烦? 生:牛伯、马叔、羊哥、鹿弟四人要参加乒乓球比赛,按规定:每两人之间比赛一场。牛伯认为:他们每人都得和别人比3场,四个人一共得比3×4=12(场)。羊哥却说牛伯算得不对。两人因此争论不休。老虎大王也难以裁决。 同学们,你们能帮助老虎大王平息这场争吵吗?让我们鼓足勇气,走进——新旧知识巧搭桥。看看体育比赛中又有什么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 【品析: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为整理知识点做好铺垫。】 问题导入法:四个小朋友排成一排,如果小女孩的位置不变,其他人可以任意交换位置,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生:我们组的方法是除小女孩之外,把其他的三个小朋友编上号码,分别是A、B、C,小女孩用D来表示,有以下这些站法。 ADBC ADCB BDAC BDCA CDAB CDBA 因此一共有六种站法。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与回顾排列与组合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品析: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回顾整理,形成体系 1.回忆。 (1)在排列的时候,如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2)简单事物的组合方法分哪两步? (3)在解答排列和组合的问题时,我们经常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小组合作交流。 组1:我们组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在排列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组2:我们组来回答第二个问题,简单事物的组合方法有以下两步: (1)按一定的顺序把要组合的事物两两相连。 (2)数一数连了几条线,即为所求组合数。 组3:我们组来回答第三个问题,在解答排列和组合的问题时,我们常采用画图和画线段的方法。 2.整理。 师:我们用列表格的方法,再来整理一下本单元的知识好吗? 学生回答。 知识要点 列举实例 方法提示 数学广角——搭配(二) 简单的排列问题 先确定第一个位置(十位),再确定第二个位置(个位),有几种可能,就有几种排列方法。 用2、4、0、6可以组成9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分别是24,20,26,42,40,46, 62,64,60。 1.0不能放在首位。按照数位顺序来摆,先摆十位,再摆个位。 2.排列与事物的排列顺序有关。 简单的 组合问题 按一定顺序把搭配的事物两两相连,有几条线就得到几个搭配数。 一家百货商店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上衣,蓝、黑两种颜色的裤子,紫、灰、红三种颜色的帽子。 (1)用一件上衣、一条裤子配成一套服装,可以配6套不同服装。 (2)用一顶帽子、一件上衣、一条裤子配成一套服装,共可配成18套不同的服装。 组合与事物的排列无关。 (二) 【品析:尊重学生的个性思考,尊重学生的差异,给学生充分的展示交流的空间,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分析,充分发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整理复习本单元知识点时,让学生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在组织汇报解答,通过分类整理复习,及时进行巩固训练,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刻。】 三、探索实践、强化提高 1.完成教材第97页“练习二十”第2题。 (1)自己独立完成。 (2)交流:你是如何想的。 2.完成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第7题。 (1)自己独立完成。 (2)交流:你是如何想的。 【品析: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并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在交流中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不重复不遗漏的找到这些数的。】 【参考答案】 2.9个 7.6场 四、评价总结、提升能力 1.回顾自己本单元的学习和收获,你对自己满意吗? 2.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向大家介绍? 【品析: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经验,使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同时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也得到提升。】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充分彰显学生主体地位,收放有度。 依据“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培养学生用简单的排列和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在于,教学中缺少赞许的语言、鼓励性的示意对待学生学习的表现,要以平等的态度和学生展开交流。部分学生用组合知识解决问题时,也按照一定的顺序解决,以后的教学中应多注意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情感的共鸣,使孩子们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我的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