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北京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诗歌鉴赏.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9578891 上传时间:2025-03-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北京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诗歌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北京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诗歌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北京初三一模语文汇编 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 1.(2018·北京顺义·一模)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中的“岳”指五岳之首——东岳泰山,请你发挥想象,从划线句中任选两句,描绘出诗中作者所望到的景象。 (2)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很有格调,令人百读不厌,请结合诗作谈谈你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获得的感悟。 (3)古人在诗歌创作中,往往借山川景物抒写胸怀壮志,或者表达人生哲理,很多经典诗作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摧人奋进,如李白在《行路难》中的“①     ,直挂云帆济沧海。” 再比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②    ,只(自)缘身在最高层。”除此以外,相关诗句还有“③   ” (2018·北京石景山·一模)阅读《次北固山下》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校园诗词大会”中,“文字线索题”的环节扣人心弦。而在比赛的筹备过程中,命制试题的同学也颇费心思。下面这道文字线索题设定的答案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该题已有三条线索,请你编写最后一条线索,能让答题者锁定答案。 A.这两句出自唐代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是诗人在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又名《江南意》。 B.诗人于唐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前人说他“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 C.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指出,这两句诗的妙处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习近平主席曾引用它来形容中国和巴西未来发展的前景。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词的特点是活用典故,请从文中选择一处符合这一特点的词句,说说你的阅读体验。 4.同一座北固山,王诗和辛词的主旨迥异,可见古人面对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感悟。请你从读过的古诗文中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并简要说明。 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下阕高度评价了孙权,辛弃疾的另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在开篇即写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请你结合《三国演义》的阅读,说说为什么“生子当如孙仲谋”。 (2018·北京门头沟·一模)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可怜白发生”作为全词的结句,强烈地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7.阅读划线句子,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诗在你头脑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8.这首词描写了战场生活和战争场面,请从中选取一句,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 9.古诗文中有许多含有“马”的诗句,除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之外,你读过的诗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出一句即可) (2018·北京·一模)李白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阅读全诗,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11.阅读划线句子,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12.李白同几个唐代诗人穿越到宋代,遇见苏轼等几个宋代词人。两队人准备以飞花令的形式来一场诗词大会,彼此商定以“酒”为令(与饮酒有关的诗句也可以)。根据你的阅读积累,为后面横线处补上恰当的句子。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苏轼: 李白队: 苏轼队: (2018·北京·一模)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阅读画线语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联诗句在你脑海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14.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首联以对偶写自己泛舟于绿水上、青山前,“客路” 点明作者人在旅途的境况。 B.古诗词中的“雁”常与思乡有关。比如本诗的尾联,又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强调美好事物的消逝,有一种无奈和惆怅蕴含其中。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隐含哲理,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2018·北京平谷·一模)阅读《游山西村》,完成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5.《游山西村》描写了“游村”的见闻,诗人借助农村日常生活表达了自己心情。 16.这首诗通过不同情境的描写,表现了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村民习俗。请你任选一个情境,说说阅读后的体验。 (2018·北京怀柔·一模)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下列小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7.阅读画线诗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所呈现的画面。 18.“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作者希望归雁能把自己的思乡之情传递到洛阳。寄托某物来传递情感,这样的诗句并不少见。请你再写出一联古诗句,并说说作者寄所托之物传达了内心怎样的情感。 19.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情,“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描写沿途之景,隐含漂泊之情;东晋陶渊明《饮酒》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描写自然风光中人物的活动,表达闲适之情;刘禹锡《陋室铭》中的_______,________”,描写环境清幽,流露自得之意。 (2018·北京通州·一模)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列小题。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其代表作有《山居秋暝》《相思》等。 B.本诗本五言律诗,其中押韵的字是“边”“延”“天”“圆”“然”。 C.全诗写到了出使路线、沿途所见风光以及与都护交谈时的场景。 D.诗中“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象展现了壮丽的大漠风光。 21.请从画线诗句中选出你感受最深的一个字(词),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22.这首诗与范仲淹的《渔家傲》有相似点:诗中的颈联与《渔家傲》中“_____”一句在写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尾联与《渔家傲》中“_______”一句用同一个典故寄托了作者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另外,这首诗与《渔家傲》同属边塞题材,这种题材的诗还有很多,比如 “_________,_________”。 (2018·北京东城·一模)阅读《饮酒》,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3.诗中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了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卷,表现出作者 的心境。 24.阅读划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联诗句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2018·北京丰台·一模)古诗词阅读和默写 阅读《饮酒》,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5.诗歌的前四句,诗人通过自问自答表明了他①______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就体现在 “②_______”两字中。 26.诗中两处画线句是诗人田园生活的写照,请任选其一,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2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菊花抒归隐之情,“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借苔花寄凡人之志……梅、杏、桃、荷、海棠等花朵的芳姿,始终摇曳在诗文中,历久弥新。《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因“①________,夹岸数百步”而找到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六月西湖,因“接天莲叶无穷碧,②________”而格外引人遐思。李白的“③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尽写悲愁之思;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④________”满溢惊喜之情。“⑤________,________”,染有花香的诗句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被我们随口诵出。花语就是心声,不厌百回吟咏。 (2018·北京大兴·一模)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8.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星河欲转千帆舞”在你脑海中所呈现的画面。 29.这首词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词人处境的凄凉,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不屈形象。请从词中任选一处,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 (2018·北京·一模)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0.婉约派词宗李清照所写《渔家傲》,描写的是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这样的景象显示出作者性情中___________的一面。 31.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诗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32.下面是三幅“九万里风鹏正举”的书法作品,请选出你认为最符合本诗词意境的一幅,结合书体特点简要写出选择理由。 33.(2018·北京海淀·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2)两小题。 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 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不堪羁宦③日,同是阻干戈。 【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 :代指故乡.③羁宦 :离家在外地做官。 (1)从首联 、 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节 。 (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如情感,请作赏析。 参考答案 1.参考示例:(1)大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巍峨的泰山矗立在齐鲁大地,好像要把天空割开,山南、山北的景色截然不同,山南一面阳光普照,明亮如晨晓;而山北一面不见天日,阴翳如黄昏。 (2)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这首诗我感悟到:只有努力达到人生每阶段的高点,才能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才能拥有非凡的心胸与气魄,而且,只要胸怀大志,勇于攀登,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3)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他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详解】(1)描绘诗句所描写的画面。答此类题的前提是正确理解诗词,关键是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实于原诗词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意境。首先根据题干要求找出所描写的景物,再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加上修饰语将这些景物重新描述,最后运用想象和联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望着层层缭绕的云气,不禁使我胸怀激荡。我睁大眼睛,久久地望着这迷人的景色,甚至连黄昏时归巢的鸟儿也尽入眼帘。 (2)题干要求结合诗作谈谈你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获得的感悟。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大意,结合知人论世的手法解读中心思想。也可抓住关键性的诗句分析。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告诉我们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才能欣赏到绝美的风光。作为今天的年轻人, 我们要学习杜甫心胸开阔、 敢于进取、 朝气蓬勃、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小树立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万物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 (3)考查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顾名思义,理解了才能默写出来;理解了才能记得久、记得牢。只是摇头晃脑不加理解的背是没用的,因为你所记忆的东西,能用的地方,远远不止于默写这点范畴。所以平时一定要加强理解性默写的训练。根据题干要求与诗文内容选准诗句是作答的关键。要注意“遮”等字词的书写。最后一空答案比较开放,只要是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摧人奋进的古诗句均可。 2.示例:第二句中着一“正”字,精准地描摹出在既是顺风又是和风的状态下行船的情景,体现出古人炼字的动力。    3.示例:我选择“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我仿佛看到了孙权虽年纪轻轻,但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他统率千军万马,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江东;我仿佛看到了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登高远眺,抚今追昔,感受到他对满朝文武庸碌无能、怯懦苟安的痛心。    4.示例:同样是“秋”,马致远笔下的秋是“古道西风瘦马”,流露出游子漂泊无涯的愁思;曹操笔下的秋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充满了豪壮的气概;刘禹锡笔下的秋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洋溢着激越向上的豪情。    5.孙权在赤壁之战中与刘备联盟战胜曹操,巩固了东吴政权,他的领袖气质、过人谋略得到了曹操和辛弃疾的高度认可。 【解析】2.要求学生根据“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赏析和文学常识分析。A项考查的是诗的文学常识;B项考查的是诗的作者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人的影响;C项考查的是这首诗对这两句诗的妙处的评价和对诗句内涵的理解和运用。由于这道文字线索题设定的答案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以第二句可从“正”字着手,进行赏析,来描绘出千骑奔驰,席卷而来,呼啸而过,声势浩大的一幅行猎图! 3.要求学生结合用典的写作手法分析。用典,意思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多见于诗歌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辛词喜欢用典。因为典可以使他抒情,使其感情更容易喷发;也可以用来借古讽今,而不是白白的直说,使他的词更有感情,更有深度。“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及“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占有东南一方,敢于和盛大的曹操、刘备抗衡,连一代之雄的曹操也赞叹、佩服他。 4.要求学生在是在理解有关诗歌的基础上,联系时代背景,从作者的情感经历方面进行解答。一、悲秋的诗词。“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这自然与秋季本身有关,百花凋零、万物萧条,易引发诗人的愁情,但更与作者的经历、遭遇密切相关。感慨羁留他乡、孤独寂寞;感慨朋友亲人远离、思亲思乡;感慨壮志未酬、命途多舛;感慨年华老去、人生迟暮。在这些悲秋的诗词中,有些意象是常见的。“寒蝉碧树秋”的诗句都力图通过鸣蝉将秋天的凄婉表现出来,为下面抒发不舍的离别之情作铺垫。二、喜秋的诗词。秋天是五彩斑斓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值得人们歌颂的季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秋月、秋雨、秋山、落霞、秋空等天文地理景物别有一番风情,让人赏心悦目。“秋宵月色胜春宵”,“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色无边风光好,秋意喜人乐陶陶。乐秋赞秋的诗虽少但少而精,给我们带来了诗意般的享受。 5.要求学生联系《三国演义》中对孙权事迹的描述和评价。孙权字仲谋,三国吴帝国的创建者,孙坚次子。聪明机智十四岁便随兄长孙策转战,参与平定江东,孙策猝亡后,孙权接掌江东。在一代名将周瑜的辅佐下领导东吴在赤壁战胜曹操。使天下成三国鼎立之势。北拒曹操,西抗刘备。为一代明主,孙权在外交上能屈身忍辱,以柔克刚,有勾践之奇,这方面超过了曹操和刘备。 6.壮志难酬    7.示例:战前,将士们围坐在火堆旁大口大口地吃着美味的烤牛肉。恰在此时,各种塞外的乐器也演奏起悲壮粗犷的战歌,为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士们鼓舞士气。     8.示例:这两句话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全副武装的壮士,他全副披挂,一跃而起,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情怀。(作者想报国而不得,仍然心系国家,想要一酬壮志。梦回连营,写出了心心念念回到战场报国杀敌。)    9.示例: 而无车马喧;东市买骏马;浅草才能没马蹄;古道西风瘦马。 【解析】6.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本诗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7.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学生应抓住词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词,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根据诗句意思,写出出征前的情景即可。 8.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写出作者想报国而不得,仍然心系国家,想要一酬壮志的情感即可。 9.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考查对含有“马”的诗句的积累,根据自己学过的古诗找出相应的诗句即可。 10.诗作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想入仕成就一番事业却不能有所作为的愤懑;还抒发了仍盼望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抱负的乐观豪迈气概。    11.曾经波涛滚滚的黄河,被寒冰凝冻,对岸遥望可及,渡船却无法前行;巍巍太行霜压雪盖,不见路途,想攀高望远却寸步难行。    12.参考: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⑵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⑶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解析】10.试题分析:考查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然后可联系写作背景。 11.试题分析: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一定要把黄河凝冻和太行覆雪的情景分别描绘出来。 12.试题分析:此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思考的深度、表达的高度。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积累诗歌文化知识,多记忆有关“酒”的诗句,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13.理解正确,想象合理即可。    14.C 【解析】13.本题考查描写诗歌所展现的画面。注意不能只是解释诗句。描绘,还要结合上下句去想象。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结合“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意思“潮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来描绘即可。 14.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与掌握。结合诗句的意思和诗歌的主旨来分析。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诗句在描写景物时令的变化中,提示了自然规律,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故C项说法有误。 15.欣喜、挚爱    16.首联“丰年留客”的情境,表现出山西村淳朴的民风。主人的盛情挽留、待客食物的丰盛,农村丰收后的喜人景象、欢乐气氛,让我感受到欣喜。答案示例二:颔联“山间水畔漫步”的情境,表现出山西村景色优美。重峦叠嶂的山,曲折的山泉,深绿的柳色、红艳的鲜花,让我感受到喜悦。答案示例三:颈联“迎春社祭祀祈年”的情境,表现了山西村古朴的习俗之美。春社前夕,农民们吹箫擂鼓,来来往往,准备做祭祀表演,热烈的气氛,简朴的穿戴,让我感受到喜悦。 【解析】15.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本诗表达了作者欣喜、挚爱的心情。 16.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可以选择任意一联,首先正确翻译,然后写出自己的心情。 17.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开阔的江面,顺风行船,和风吹来,恰好把帆儿端端直直地高悬着。    18.示例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希望明月来传递对友人王昌龄的忧虑、诚挚的关怀、深切的思念以及内心感慨等复杂情感。示例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借月传递情感,表达对亲人美好的祝愿。示例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借花落与燕归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19.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学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描绘出春潮涌涨,江水浩渺,开阔的江面,顺风行船的景色即可。 18.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本诗表达了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根据平时对古诗的积累,可以写出包含思乡、惜别等思想感情的诗句。 19.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其他相关的语句即可。要从给出的《饮酒》和《陋室铭》中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20.C    21.示例:“征蓬”是诗人把自己比作随风飘零的蓬草,能够使人感受到诗人的孤寂落寞。    22.     长烟落日孤城闭     燕然未勒归无计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解析】20.我到萧关,却没见到将官,侦察兵告诉我说,都护正在前线作战,故C项错误。 21.考查对句子的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2.这些诗都是边塞诗,根据提示选择合适的句子填空即可,不要写错字。 23.陶醉于其中的悠然自得    24.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 【解析】23.试题分析:此题注意抓住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意象“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进行分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思是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从字里行间的意思可以看出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美景中的悠然自得。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答。 24.试题分析: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解答这类题目,要读懂诗句、理解内容。“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思是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在此句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描绘画面即可。 25.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心远    26.第一处示例: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我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闲适。诗人洁身自好,远离世俗的喧嚣,过着东篱采菊、南山栖身的生活,自在悠闲。第二处示例:阅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句诗,我感受到了田园景色的静谧和美好。傍晚时分,山中的烟云聚拢,天边的飞鸟结伴而归,这美好温馨的画面,让人的内心恬静、安宁。    27.     忽逢桃花林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花落尽子规啼     一枝红杏出墙来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解析】25.试题分析:考查诗句所反映的诗人人生态度。“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所以一空应概括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二空,这种态度就体现在“心远地自偏”的“心远”二字上。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前提。 26.试题分析:写读诗的感受。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让我们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和闲适。抒发了诗人洁身自好,自在悠闲的感情。答题时,一定要把情感分析出来。把人物的处世态度与启迪写出来。 27.试题分析:考查理解性默写。顾名思义,理解了才能默写出来;理解了才能记得久、记得牢。只是摇头晃脑不加理解的背是没用的,因为你所记忆的东西,能用的地方,远远不止于默写这点范畴。所以平时一定要加强理解性默写的训练。根据题干与诗文内容选准诗句是作答的关键。要注意“逢”“凌”等字词的书写。 28.答案示例: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那银河中汹涌的波涛真像将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船舟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29.答案示例:“九万里风鹏正举”这句让我感受到困境中的李清照不甘心在寂寞困苦中沉默,正奋力抖落身上的忧郁与疲惫,以大鹏展翅的雄姿,去勇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 【解析】28.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如果是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一定要把欲渡星河,千帆竞发的壮观景象描绘出来。 29.题干要求说说阅读后的体验。此题根据题干要求,要么体会词人处境的凄凉,要么体会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不屈形象。从词中任选一处进行分析。如“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 30.豪放    31.天苍苍,云莽莽,晨雾蒙蒙,天与云与雾连成一片。看那苍穹中浩浩银河飘动流转起来,银河中千帆如梭正在逐浪起航。    32.示例一:甲图中草书最符合诗词意境,字体笔画纵横飘逸、作品气势磅礴,很符合作者在词中所描绘的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的神奇意境。 示例二:乙图行书简洁流便的行笔和线条,在一定程度上率意表情,生动流畅,很符合作者在词中酣畅淋漓地描绘自己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的率性情感。 示例三:隶书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庄重工整。作者在词中所描绘的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的神奇想象,大气而稳重,符合隶书的特点。 【解析】30.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的艺术风格以及作者性情的理解。这首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一般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3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的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词的意境、主题和词人的情感。此题作答时要抓住“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的特点。 32.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的意境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对书法作品的赏析能力。甲为草书作品,乙为行书作品,丙为隶书作品。作答时可以结合这三种字体的特点来分析其与该词的意境的关系,表述要简明准确。 33.(1)登高,望远,重阳 (2)“对花惊白发”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见雁忆黄河”写出对家乡的思念。“乱后书来少”写出对亲人的牵挂。“不堪羁宦日”写出对官场的厌倦。【详解】(1)试题分析:重阳节有登高望远的习俗。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并把握关键词语的含义。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