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北京初三(上)期末道德与法治汇编:建设美丽中国.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9578552 上传时间:2025-03-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北京初三(上)期末道德与法治汇编:建设美丽中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北京初三(上)期末道德与法治汇编:建设美丽中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北京初三(上)期末道德与法治汇编 建设美丽中国 一、单选题 1.(2019·北京房山·九年级期末)2018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倡导人们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个别同学搞卫生时,洗刷墩布让水龙头一直开着,任意流淌 ②小欣说服爸爸放弃购买燃油大排量汽车的想法,参加了新能源小汽车的摇号 ③周末小刚一家外出,全家一致同意乘坐公交车出行 ④社区提倡垃圾分类,小美的妈妈积极参与,对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2019·北京房山·九年级期末)“双11”购物狂欢后产生的包裹垃圾,越来越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2018年8月起,京东物流开始在部分城市尝试循环包装服务,苏宁物流则推出了“共享快递盒”。中国邮政还全面启动了包装减量、胶带瘦身、循环回收等计划。电商平台和快递企业的做法 ①有利于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②体现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 ③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从根本上解决了纸张和胶带浪费问题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2019·北京房山·九年级期末)从下列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四种主要资源现状 耕地面积 森林面积 年产矿石 水资源 总量 第4位 第6位 第3位 第6位 人均 第67位 第121位 第80位 第88位 ①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②我国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③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④我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4.(2019·北京房山·九年级期末)下列表格中,除⑤外其他四项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表现 发展理念 ① 中国创造 创新 ② 区域协调 协调 ③ 一带一路 绿色 ④ 美丽中国 开放 ⑤ 精准扶贫 共享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5.(2019·北京门头沟·九年级期末)在第49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某中学开展“绿色·低碳·环保”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下列做法与该主题相符的是 A.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B.节假日送纸质贺卡 C.用完水后不关水龙头 D.校园内随手扔垃圾 6.(2019·北京海淀·九年级期末)PPE怪圈是指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指“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PPE怪圈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普遍存在。这些地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①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②实施环境工程和颁布环境保护法规 ③合理规划和使用自然资源 ④坚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2019·北京海淀·九年级期末)近年来,北京市政府为治理雾霾采取了一系列重点举措:农村地区的“煤改清洁能源”,降低了居民采暖成本;关停退出500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环保警察打击环境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等。这说明 A.政府关注民生,保护环境 B.治理雾霾必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C.企业是治理雾霾的决定力量 D.治理雾霾是北京市政府工作的中心 8.(2019·北京门头沟·九年级期末)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下列观点符合这一国策的是 A.发展经济就会破坏环境,等经济发展了,再治理污染 B.保护环境只利于当代人 C.保护环境就不能利用和开发资源 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9.(2019·北京门头沟·九年级期末)一方面,企业为找不到掌握熟练技术的员工而着急,另一方面,大量的务工人员为找不到工作而担忧,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 A.人口素质偏低,给社会就业带来压力 B.人口众多,已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 C.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满足人们就业需要 D.实行计划生育,新增人口多 10.(2019·北京门头沟·九年级期末)2016年3月19日晚8点30分,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举办的以“为蓝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熄灯大型环保活动在北京国子监举行,本活动的目的在于倡导践行蓝色消费,以守护生生不息的地球家园。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B.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C.停止生产,保护环境,杜绝污染 D.提高群众节能环保意识 11.(2019·北京门头沟·九年级期末)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比预计时间整整推迟了4年,其主要原因是我国 A.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 B.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C.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D.人口增长超过了经济和环境的承受能力 12.(2019·北京门头沟·九年级期末)在某学校9年级开展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自制宣传牌,倡导节约粮食、远离浪费,他们说:“就是有钱了也不能任性”。“有钱了也不能任性”的理由是 ①节约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②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我国总体上自然资源紧缺 ④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19·北京门头沟·九年级期末)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增加了雾霾治理、污染排放“按日计罚”、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等内容。落实这些环保“新规”,我们应该 A.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不开发自然资源 B.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C.加快资源利用,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D.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4.(2019·北京门头沟·九年级期末)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2017年,我国全年出生1723万人。这主要反映了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 A.人口基数大 B.新增人口绝对数量多 C.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D.人口素质偏低 15.(2019·北京东城·九年级期末)2018年,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已满三年。 “全面二孩”政策持续推进,多地出台鼓励措施。围绕“全面二孩”政 策,同学们有不同的观点。该政策 A.是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调整和完善 B.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D.说明国家将取消生育限制,增加人口数量 16.(2019·北京西城·九年级期末)从“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单独二孩”政策顺利落地,到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是为了 ①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③彻底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 ④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19·北京门头沟·九年级期末)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贴在水瓶身上的标签成为“网红”。这个标签用来给自己的水瓶做记号,可以写上自己的名字,也可以用指甲画出标记,在这个绿色标签上,印有中英文的“给水瓶做记号,并请喝完”,喝不完的还鼓励带走。这一举措 ①有利于倡导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②能够解决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 ③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 ④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8.(2019·北京门头沟·九年级期末)2018年5月29日上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门头沟区调查研究。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全力推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作为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门头沟区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绿色发展,要努力在绿色发展方面立标杆、作表率。践行绿色发展,门头沟区已经展示了朝气蓬勃的新气象。 门头沟区是北京市唯一的纯山区,山地面积占98.5%,有着以“三山两寺”为代表的自然人文景观。门头沟的山、门头沟的传统村落、门头沟的“美丽乡村”建设、门头沟的中关村科技园,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生态与科技,在绿色发展中,紧密相融。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定会回馈门头沟美丽的高质量发展。 (1)材料中多次提到了“绿色发展”,请问“绿色发展”符合我国的什么国策和战略? (2)我们提倡“绿色发展”的依据是什么?(答出一条即可) (3)请你运用所学教材知识谈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9.(2019·北京门头沟·九年级期末)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086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6.7%,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0.8%,均高出2013年约1.8个百分点。 材料二: 近年来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对比表 年份 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65岁及以上 2013年 9.5 76.6 13.9 9.2 2016年 10.3 73.7 16 10.6 材料三:以下是老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出示的我国人口政策演变历程图: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数据共.同.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什么特点? (2)小李同学认为“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表明计划生育已不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你同意小李的观点吗?为什么? 20.(2019·北京朝阳·九年级期末)库布齐沙漠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早先,库布齐地区森林茂密,后来由于无节制的放垦开荒,土地逐渐荒漠化。经过最近30多年的科学治理,库布齐把“科技、产业、生态、富民”相结合,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整体生态系统,摸索出治理沙漠与发展经济相结合的产业化治沙道路,完成了荒漠黄沙向绿水青山的转变,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世界奇迹。库布齐的奇迹,得益于摸透了沙漠的脾气。当地人说,只要你尊重沙漠的规律,善待其中的万物生灵,它就会向你展现惊人的美丽,就会用丰厚的回报告诉你:“我是财富,不是包袱。”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库布齐找到了“人与自然”的平衡点,让风沙变成了风景,让沙子变成了“金子”。 (1)你认为“沙漠到底是财富还是包袱”? (2)运用所学内容,说明库布齐人是如何将沙子变成“金子”的?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仔细研读题目要求,本题实际上是在考查公民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该有的行为。①是浪费资源的现象,与题不符;②③的举动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题意;对垃圾的分类处理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④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A。 【点睛】 本题的背景材料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生活气息浓郁,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深化认识的作用,本题从知识角度讲,难度不大,本题的意义更在于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2.C 【详解】 快递的过度包装,浪费了资源,也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电商平台和快递企业的做法,体现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利于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了纸张和胶带浪费问题,所以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故选C。 3.D 【详解】 根据图表反映的内容,我国的资源总量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既属于资源大国,又属于资源小国;为此,我们要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所以①③说法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资源的分布,②与题无关;我国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④说法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是对教材内容的一种深度挖掘,对教材进行了适当延伸,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考查学生的理解力。 4.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我国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中国创造”体现了创新的理念,①说法正确;“区域协调”体现了协调的发展理念,②说法正确;“一带一路”体现了开放的发展理念,③说法错误;“美丽中国”体现了绿色的发展理念,④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 5.A 【详解】 本题考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毁,“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绿色•低碳•环保”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A符合题意。纸质贺卡和不关水龙头浪费资源,随手扔垃圾污染环境,BCD不符合“绿色•低碳•环保”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故选A。 【点睛】 “绿色•低碳•环保”,我们在生活中要自觉践行绿色生活、低碳生活理念,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6.A 【详解】 本题考查建设美丽中国。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做出正确选择。“生活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要求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施环境工程和颁布环境保护法规,合理规划和使用自然资源。所以①②③说法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故选A。 7.A 【详解】 本题考查建设美丽中国。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做出正确选择。分析题干信息,分析北京市政府为治理雾霾采取了一系列重点举措,体现政府关注民生,保护环境。所以A说法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过于绝对,治理雾霾需要采取相应措施;C说法错误,题干信息是政府加大治理雾霾;D说法错误,北京市政府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故选A。 8.D 【详解】 本题考查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据教材知识,辨析题肢选项,作出正确选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点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念,符合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D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不矛盾,可以同时做好。B说法错误,保护环境利在当代,功在千秋。C说法错误,把保护环境与利用和开发资源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故选D。 9.A 【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题干中企业招不到熟练技术的员工,说明我国技术工人缺乏,人口素质偏低。同时大量务工人员,因为没有技术找不到工作,给社会就业带来压力,A符合题意。BCD说法在题干中未体现。故选A。 10.C 【详解】 本题考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由题干描述得知,地球一小时熄灯大型环保活动,目的是提高群众节能环保意识,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ABD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没有正确认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C。 11.C 【详解】 本题考查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近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使得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比预计时间整整推迟了4年,C符合题意。A是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政策,与人口无关。B选项是我国的人口特点,与题干无关。D选项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选C。 12.A 【详解】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自然资源紧缺的国情,我们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厉行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①②③说法正确。我国已经实现总体小康,摆脱贫穷落后面貌,④说法错误。故选A。 13.B 【详解】 我国资源环境形势严峻,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B符合题意。A选项中不开发自然资源的说法错误。在开发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C错误。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D说法错误。故选B。 14.B 【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依据教材知识,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题干中2017年,我国全年出生1723万人,说明新增人口绝对数量多,B符合题意。ACD与题干无关。故选B。 15.A 【详解】 本题考查对全面二孩政策的认识。全面二孩政策是为了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大而实施的政策。A是正确的,全面二孩政策是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调整和完善。B是错误的,全面二孩”政策是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不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排除。C是错误的,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一说法太绝对了,排除。D是错误的,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排除。故本题选A。 16.B 【详解】 本题考查全面二孩的意义。题干表述了从“单独二孩”政策顺利落地,到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我国生育政策是不断调整的。①是正确的,计划生育的调整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计划生育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②是正确的,计划生育的调整目的是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③是错误的,彻底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的说法过于绝对了,排除。④是正确的,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①②④是正确的,故本题选B。 17.C 【详解】 运用教材知识分析可知,“给水瓶做记号,并请喝完,喝不完的还鼓励带走”的举措有利于倡导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①③④符合题意;②说法与题干材料无关。故选C。 18.(1)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 (2)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形势;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 (3)政府(国家):大力宣传环保的相关知识,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积极倡导公民保护环境;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制定和完善关于环境和资源的法律法规,有关部门严格执法,追宄违反环境法相关规定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等。 企业:依法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做好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好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低碳经济;做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工作,等等。 公民(个人):提高自身素质,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义务,积极参加环保活动,绿色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积极参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宣传;敢于(善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等。 【详解】 (1)本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国策和战略。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绿色发展”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据此回答即可。(2)本题考查绿色发展的依据。依据基础知识多角度作答依据基础知识,绿色发展提出的现实依据为环境形势比较严峻,理论依据为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3)本题考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属于做法类问题。从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来回答。国家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制定和完善环境和资源的法律法规,追究违反环境法相关规定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角度来回答。企业从节能减排工作;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低碳经济等角度来回答。个人从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等方面来回答。 19.(1)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2)①不同意。 ②“全面二孩”政策是为了更好的应对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形势所作出的调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等。 ③“全面二孩”政策与计划生育国策不矛盾,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两则材料的共性来说明,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各年龄段人口数据和北京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对比表,可以看出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据此回答即可。(2)本题考查对“二孩政策”的理解。“全面二孩”政策是国家根据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不断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所以计划生育仍旧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理由二孩政策实行的背景、积极意义、与计划生育国策不矛盾等方面来回答。 【点睛】 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善于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20.(1)尊重自然、科学利用沙漠,就能创造财富;相反,就会给人带来灾难。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详解】 (1)本题的设问方式属于“直接式设问”,解答此类问题,要求我们读懂问题和材料,找准关键词句;再联想设问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最后组织好语言,注意答题的规范性,要使用学科语言。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从“由于无节制的放垦开荒,土地逐渐荒漠化”、“只要你尊重沙漠的规律,善待其中的万物生灵,它就会向你展现惊人的美丽,就会用丰厚的回报……”等内容联想到教材相应的知识点,并结合材料组织好答案。 (2)本题是因果类的试题,要注意问题与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题文,可以从“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整体生态系统,摸索出治理沙漠与发展经济相结合的产业化治沙道路,完成了荒漠黄沙向绿水青山的转变”等内容联想到教材相应的知识点,从“国策”、“战略”、“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角度来回答。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