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ppt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56867 上传时间:2024-04-09 格式:PPTX 页数:81 大小:23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n学术界传统观点认为:自然辩证法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以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为标志,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n根据这一传统观点,主要讲三个问题:一、自然辩证法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自然辩证法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一、自然辩证法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一、自然辩证法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n自然辩证法是对自然科学及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自然辩证法是对自然科学及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n它的产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它的产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n因此,确立它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需要考察自然因此,确立它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需要考察自然科学的历史科学的历史n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

2、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一)远古时期(一)远古时期“无科学无科学”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远古时期“无科学无科学”。如下图:原始技术发明人类力量与才能刚刚凸现生产水平低无科学无科学原始宗教自然观(万物有灵论)在无科学无科学的情况下,畏惧大自然的力量,产生的是:原始宗教的自然观特点是:万物拟人化万物拟人化认为万物有灵万物有灵,如雷神、电母等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图腾崇拜”这时,不可能产生“自然辩证法”(二)古代的自然科学(二)古代的自然科学 部分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的大致生卒年表部分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的大致生卒年表古代:主要是指古古代:主要是指古希腊罗马时期希腊罗马时期(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5世纪)特别是古

3、希腊时期,特别是古希腊时期,群星荟萃群星荟萃哲学家即科学家哲学家即科学家反之亦然反之亦然n1 古代的自然科学古代的自然科学不能成为不能成为自然辩证法产生的基自然辩证法产生的基础础原因:n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低n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低n除了天文学、力学、数学天文学、力学、数学有了一定的发展外,其它学科都正处在萌芽中n因此,古代的自然科学不能成为构建自然辩证法的自然科学的基础n2 与古代自然科学相适应的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与古代自然科学相适应的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观在古代的自然科学背景下,人类对自然界的探在古代的自然科学背景下,人类对自然界的探讨,主要是以讨,主要是以“自然哲学自然哲

4、学”的形成进行的的形成进行的n当时自然哲学的成就,就是当时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主要探讨的问题:主要探讨的问题:n关于自然界万物的本原问题n关于物质构成问题n关于宇宙结构问题n关于自然界万物的本原关于自然界万物的本原泰勒斯“水”阿那克西曼德“无限者”、“无规定”、“无定形”阿那克西米尼“气”赫拉克里特“火”毕达哥拉斯学派“数”最完美的数10宇宙应该符合数的美、数的和谐n这是一种这是一种“朴素的朴素的”元素说元素说n关于物质结构问题关于物质结构问题留基伯、德谟克利特古代的原子论n提出了原子与虚空n宇宙的物质构成:原子和虚空n伊壁鸠鲁:进一步发展,指出:原子有量的区别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说”亚里士多德“

5、四元素说”n土、水、气、火 这是一种朴素的原子论这是一种朴素的原子论n关于宇宙结构现在来看,就是“太阳系的结构”主要有两种结构学说n一是太阳中心说一是太阳中心说毕达哥拉斯学派中央火与“十个天体的宇宙模型”阿利斯塔克最早提出了“太阳中心说”n二是地球中心说二是地球中心说欧多克索以地球为中心的“同心球宇宙模型”阿波罗尼、伊巴谷“本轮均轮说”托勒密系统地提出了“地心说”n古代自然观的特点:n直观性n思辩性n猜测性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n因此,与古代自然科学相适应的是: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中世纪科学成为神学的婢女(三)中世纪科学成为神学的婢女中世纪(中古时期)(公元515

6、世纪)中世纪,科学成为神学的婢女与此相适应的,是宗教神学的自然观n基督教五大论题上帝创世人类中心人的原罪 神恩对不朽的信仰(四)近代前期的自然科学(四)近代前期的自然科学 n近代前期:15世纪18世纪中叶n也称为“经验自然科学时期”。1.1.近代前期自然科学的整体状况近代前期自然科学的整体状况nA A 学科建设方面:学科建设方面:只有力学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即牛顿经典力学。物理学,除力学以外的其它学科,如光学、热学、电学、磁学等,刚刚超步不久。化学:燃素说占据统治地位拉瓦锡氧化学说、道尔顿原子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还没有提出生物学:只是对生物进行识别、分类的研究nB B 特点特点:以搜集事实、积

7、累材料为主要特征nC 主要任务:主要任务:主要回答“是什么?”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性质,特点等主要是自然现象的空间特征而此时,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时间概念。nD D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方法借此方法对有关的自然现象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得到的是经验自然科学知识。n所以,这个时期称为“经验自然科学时期”n2 近代前期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近代前期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1)天文学革命天文学革命n1543年,哥白尼出版了天体运行论天体运行论天体运行论主要论点:主要论点:n太阳是宇宙的中心n地球在运动绕太阳转,1年1周;绕自轴转,每日1周n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这个中心旋转n月亮绕着地球为中心的

8、轨道运行n地球带着他的“卫星”月亮一起绕太阳旋转n恒星分布在天球上太阳中心说提出的意义:太阳中心说提出的意义:n科学意义:比托勒密地心说,更符合简单性原则n社会意义:标志着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对“神学的绝交书”(2)生理学革命)生理学革命n维萨留斯:人体构造,为现代人体解剖学奠定了基础。n塞尔维特:公开提出血液是通过肺由心脏的右边流到左边的见解。n哈维:根据解剖学,系统提出了“血液循环”学说。(3 3)科学实验方法的诞生)科学实验方法的诞生n标志着科学实践与生产实践的分离n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发展成为独立的科学研究方法n近代科学实验的先锋达 芬奇n近代实验科学的创始人伽利略著名的斜面实验“实验

9、数学”方法(4 4 4 4)经典理学体系的创立)经典理学体系的创立)经典理学体系的创立)经典理学体系的创立n实现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第一次综合哥白尼“日心说”伽利略的力学规律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牛顿运动三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力学体系实现实现“天天”和和“地地”的统一的统一(5 5)微积分的创立)微积分的创立)微积分的创立)微积分的创立n牛顿:1671年写成流数法和无穷级数流数法和无穷级数,1736年出版 n莱布尼兹:1684年写成一种求极大极小和切线的新方法,它也适用于分一种求极大极小和切线的新方法,它也适用于分式和无理量,以及这种新方法的奇妙类型的计算式和无理量,以及这种新方法的奇

10、妙类型的计算,1686年发表第一篇微积分的文章。n3 与近代前期自然科学相适应,产生了机械的、与近代前期自然科学相适应,产生了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n原因有二:原因有二:一是牛顿与牛顿力学的影响一是牛顿与牛顿力学的影响n牛顿与牛顿力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牛顿与牛顿力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牛顿力学是近代前期唯一成熟超来的学科牛顿在学术界的地位是至高无上n牛顿力学是研究机械运动的学科,而牛顿对其力学中的各个物牛顿力学是研究机械运动的学科,而牛顿对其力学中的各个物理量并没有限制理量并没有限制速度变化区间:0加速度的变化区间:0质量的适用范围:小到光微粒,大到宇

11、宙天体 0力的大小:0n因此,宇宙中的一切运动乎都可以纳入牛顿力学体系因此,宇宙中的一切运动乎都可以纳入牛顿力学体系其他科学家,包括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等,都依据牛顿力学来进行研究。n其结果,必然产生机械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其结果,必然产生机械形而上学的自然观。n表现在四个方面:表现在四个方面:表现之一,牛顿力学必然导致机械决定论表现之一,牛顿力学必然导致机械决定论n当时人们依据牛顿力学作了这样一个推理:当时人们依据牛顿力学作了这样一个推理:如果知道了世界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描述机械状态的物理量位置、速度、位移、路程)根据牛顿力学定律和运动学规律:F=ma=mdv/dt,vt=v0+at,s

12、=v0t+1/2at2 那么,自然界在过去、现在、未来的任一时刻的状态(位置、速度、位移、路程等)都可以计算出来。n当时,有的人(如法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拉普拉斯)提出了“神圣计算者神圣计算者”,来确定某一时刻的状态,。n那么,整个自然界的过去,未来就都呈现在人的面前了。整个自然界的过去,未来就都呈现在人的面前了。n在他们看来,自然界就如同是“事先画好的一幅画事先画好的一幅画”,随时间推移,这张画在不断地展开,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都是没有关系的,这时所表现出来的是绝对时间、绝对空间。表现之二:牛顿力学必然导致外因论表现之二:牛顿力学必然导致外因论n根据牛顿力学的运动定律根据牛顿力学的

13、运动定律物体是不能改变自身运动状态的,要改变运动状态的话必须有外力惯性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一定律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运动状态的改变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即F=ma=mdv/dt第二定律第二定律“力”指的是“外力”“因”;运动状态的改变“果”n在这里,力和加速度是力和加速度是“同时产生同时产生”、“同时存在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同时消失”的,表现出的,表现出“绝对的同时性绝对的同时性”n即“因”与“果”具有“绝对同时性”n不知道大家在学习这一公式时,是否对这种“绝对的同时性”产生怀疑?表现之三:牛顿力学必然导致表现之三:牛顿力学必然导致“自然界只有量自然界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变而

14、没有质变”观点的产生观点的产生n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在外力作用下,一个物体改变的只是速度、位置的量而其质量是不会改变的n对于一个物体而言,质量m,是一个定值n质量m,不随速度、加速度、受力的大小而改变的n也就是说,在牛顿力学中,只有速度、位置等“量”的改变,“质”是不变的表现之四:由于牛顿力学的学科地位,必然产生表现之四:由于牛顿力学的学科地位,必然产生“用力学规律用力学规律(机械运动规律,低级运动规律)来解释其他高级运动形式(热(机械运动规律,低级运动规律)来解释其他高级运动形式(热运动、光运动、电磁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的现象运动、光运动、电磁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的现象n在当时的科

15、学界出现了如下现象:nA 滥用“力”的现象物理学中:电力、磁力、热力、扩散力、膨胀力、辐射力化学中:亲合力、化合力、分解力生物学:生命力、“活力”社会领域:“社会力”、“人力”、“生产力”、“劳动力”nB 滥用“质量”现象对照“质量”概念,产生各种实体说热学:热质说、热流体学说光学:光微粒说电学:电流体说(一种电的流体说,二种电的流体说)磁学:分子环流学说,等nC 提出了“动物是机器”、“人是机器”的观点(法国百科全书派)二是近代前期自然科学的研究特点,导致的机械观和二是近代前期自然科学的研究特点,导致的机械观和形而上学观形而上学观n近代前期,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并且形成了各个分自然科学

16、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并且形成了各个分支学科,这是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支学科,这是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如光学、热学、力学、电学、化学、生物学等n但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形成,意味着把整体的自然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形成,意味着把整体的自然界分解开来加以研究,自然界分解开来加以研究,导致产生了这样一种状况:从空间角度讲,从空间角度讲,科学家不可能对整个自然界进行研究,只研究自然界的某一部分、局部、个别自然现象热学 研究热现象 磁学 研究磁现象光学 光 化学(原子、分子)燃烧现象声学 声 生物学 生命现象电学 电这样的研究,使自然科学家长期形成一种观念、一种定势思维,使自然科学家长期形成一种观念、一种定

17、势思维,就是只见局部、部分、个别,而忘记其全部、整体、一般,甚就是只见局部、部分、个别,而忘记其全部、整体、一般,甚至用前者代替后者至用前者代替后者久而久之,其结果形成了只见局部、部分、个别,而不见整体,全局、一般的观点,这就产生了孤立、片面的观点n从时间角度讲,从时间角度讲,在近代前期的自然科学中,没有真真正意义上的时间概念,正意义上的时间概念,这样也就没有真正的演化思想,这就使近代的自然观表现出了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特点。也许有人会问,牛顿力学中也有时间t,这个时间t不是时间吗?事实上,这个时间t,只是运动的外在参量,是与自然界演化无关的时间,是“没有实际物理意义”的时间。n因此,在近代

18、前期,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相适应,形而上学的、机械的自然观在自然科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综上所述,得出如下结论:综上所述,得出如下结论:(1)近代前期的自然科学,也不能成为自然辩证法产生的基础(2)相反,它使形而上学、机械自然观有了自然科学的根据n在此加以强调的是:在此加以强调的是:要要辩证地、历史地评价辩证地、历史地评价机械自然观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机械自然观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n(1)这种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n(2)这种自然观对推动近代前期自然科学的发展,是颇为重要的。没有这种自然观,自然科学难以从神学、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n(3)这种自然观的三大特点,正是自然科学三种的研究方法孤立的观点孤立

19、的方法片面的观点片面的方法静止的观点静止的方法n(4)这种自然观,对近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起着束缚和阻碍作用这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危机”得到的充分的表现(五)近代后期的自然科学(五)近代后期的自然科学 近代后期n18世纪中叶19世纪末这一阶段,又称为“理论自然科学阶段”为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为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n1 1 近代后期自然科学的状况近代后期自然科学的状况A A 学科建设方面:学科建设方面:n自然科学主要分支学科基本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自然科学主要分支学科基本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n不仅力学成熟起来,自然科学的其他学科也都成熟起来自然科学的其他

20、学科也都成熟起来物理学:物理学:光学、热学、电磁学发展、成熟起来化学:化学:道尔顿原子论、阿佛加德罗分子论、坎尼扎罗的“原子分子”学说、拉瓦锡氧化理论、凯库勒的原子价理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生物学:生物学:细胞学说、进化论、胚胎学中的预成论、渐成论、生物重演绎、生物发生原理等地质学:地质学:赖尔的地质渐变理论天文学:天文学:康德的原始星云假说,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等B 主要特征:n从理论上进行概括和总结C 主要任务:n不仅回答“是什么”的问题,n而且更重要的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n在近代前期积累的材料、事实基础,弄清各种自然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运动机制D 主要研究方法:n不仅是实验、观察方法,n而

21、且更加重要的是理论思维的方法。如:科学抽象的方法,假说方法,演绎方法等n2 打破形而上学自然观缺口的自然科学成就打破形而上学自然观缺口的自然科学成就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的导言中,主要列举了六大成就:n(1)康德的原始星云假说)康德的原始星云假说n打破形而上学自然观缺口的第一个成就nA 康德原始星云假说的主要思想(有两点)康德原始星云假说的主要思想(有两点)第一,太阳系(我们的宇宙)起源于原始星云原始星云是指在太阳形成以前存在的弥漫于整个宇宙空间的尘埃、粒子等云雾状气体第二,用吸引和排斥、引力和斥力,解释太阳系的演化和发展过程。nB 康德原始星云假说的意义n在此根据恩格斯的论述,将其意义概括为三个

22、方面:na、被恩格斯列为打破形而上学自然缺口的第一个自被恩格斯列为打破形而上学自然缺口的第一个自然科学的成就然科学的成就这个评价是很高的恩格斯指出:“在这个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不是自然科在这个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不是自然科学家,而是哲学家。学家,而是哲学家。17551755年出现了康经的年出现了康经的自然通史的天自然通史的天体理论体理论。”又称自然发展史概论nb 康德原始星云假说,是自哥白尼以来天文学上取得的最大进步。怎样理解呢?从科学史角度来理解从科学史角度来理解在1543年出版天体运行论,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之后,伽里略、开普勒、牛顿等进一步发展这些成就都是从空间的角

23、度,对太阳系的研究从空间的角度,对太阳系的研究当牛顿解释行星当牛顿解释行星“切线力切线力”来源时,就无能为力了。来源时,就无能为力了。康德变换了一个角度,从时间角度来研究,解决了康德变换了一个角度,从时间角度来研究,解决了“牛顿牛顿难题难题”正是这个意义上,康德星云假说是哥白尼以来天文学上取得的最大进步nc、康德星云假说把时间概念、历史观念引进了天文康德星云假说把时间概念、历史观念引进了天文学,为天体演化学及其它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学,为天体演化学及其它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恩格斯说:“在康德的发现中包含着一切继续进步的起点。如果地球是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那么它现在的地质的、地理的、气候的状况,

24、它的植物和动物,也一定是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它一定不仅有在空间中互相邻近的历史,而且还有它一定不仅有在空间中互相邻近的历史,而且还有在时间上前后相继的历史。在时间上前后相继的历史。”n(2 2)近代化学的发展)近代化学的发展n打破形而上学自然观第二个缺口的成就恩格斯在总结近代化学的成就时,列举了四大成就:A A、拉氏锡氧化学说:、拉氏锡氧化学说:关于燃烧的本质的学说n在此之前,占统治地位的是燃素说(施塔尔为代表)n燃素说对燃烧的解释:可燃物可燃物-燃素燃素灰渣灰渣+光、热光、热n拉瓦锡在普里斯特列、舍勒实验基础上,提出氧化说:可燃物可燃物+氧氧O2O2氧化物氧化物+光、热光、热n恩格斯评价说:

25、n“拉瓦锡氧化学说使过去在燃素说形式上倒立的化学正立过来。拉瓦锡氧化学说使过去在燃素说形式上倒立的化学正立过来。”B、道尔顿的原子论、道尔顿的原子论n道尔顿原子论要点:道尔顿原子论要点:化学元素是由原子组成原子在所有化学变化中均保持自己独特的性质原子量是每一元素的特征性质,同一元素的原子其性质特别是质量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其质量不同提出“复杂原子”概念,解释了化学合物的形成与分解创立“化学语言”,用符号表示元素n道尔顿原子论的意义:道尔顿原子论的意义:第一,开辟了化学的新时代恩格斯评:道尔顿原子论“能给整个科学创造一个中心,并给研究工作打下巩固基础”,“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恩格

26、斯认为,近代化学之父不是拉瓦锡而是道尔顿。第二,道尔顿原子论使自然界在原子层次上统一起来(自然界的统一性),这是最重要的意义。C、维勒的人工合成尿素的成功、维勒的人工合成尿素的成功n这是近代化学所最得的最大成就之一n标志着用人工的方法,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n氰+氨草酸(甲酸)+尿素n尿素人工合成的意义:1)敲响了化学中“活动论”丧钟2)开创了人工合成的新纪元3)证明了无机界和有机界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D D、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n1871年,门捷列夫将当时发现的63种元素,根据原子量大小,从小到大顺序排成一个表,即元素周期表,并发现元素周期律。n内容:按照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起

27、来的元素,其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特征元素的某些同类元素,将按照原子量的大小而被发现,预言了当时许多没有发现的新元素:类铝 镓;类硼 钪;类硅 锗当我们知道了某些元素的同类元素以后,有时可以修正该元素的原子量n恩格斯说:“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近代化学成就的意义:近代化学成就的意义:n第一,被恩格斯列为打破形而上学自然现缺口的第二个方面的成就恩格斯的概括:“从拉瓦锡以后,特别是道尔顿以后,化学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地发展,从另一方面向旧的自然观进行攻击。”n第二,使“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的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大部分填起来了”;n第三,

28、使自然界在原子层次上统一起来了,把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了n第四,使质与量的规律,即量变质变规律,由哲学的推断变成了科学的事实n(3 3)赖尔的地质渐变论)赖尔的地质渐变论n打破形而上学自然观缺口的第三个成就1830-1833年,赖尔赖尔出版地质学原理(三卷本),提出了地质地质渐变理论。渐变理论。主要观点:主要观点:na、地质的变化导致了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导致了生物物种的变化,生物物种的变化导致了生物化石的不同nb、地质的变化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nc、地质的变化是由各种自然力(如风、雪、雨、地震、火山爆发等)的长期作用的结果nd、运用了“将今论古”的研究方法意义:意义:na 把时间概念

29、和历史观念带给地质学,揭示了地质的演化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说:“赖尔第一次把理性带进了地质学,因为他以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代替了由于造物主的一时兴发所引起的突然革命。”nb、它被恩格斯列为打破形而上学自然观缺口的第三个自然科学成就n(4 4)细胞学说)细胞学说n打破形而上学自然观第四个缺口的成就n1838年,施莱登施莱登提出了关于植物的细胞学说n1839年,施旺施旺将其拓展到动物界,发表了关于动物和植物在构造和生长方面一致性的显微镜研究,提出了完整的细胞学说主要内容:主要内容:na、细胞是一切有机体构造和发育的基本单位nb、有机体的发育就是细胞的分化和形成的过程nc、提出了“细

30、胞能够产生细胞”的设想意义:意义:na、在细胞的层次上,揭示了不同物种的统一性nb、辩证法唯物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被恩格斯列为打破形而上学自然观缺口的第四个自然科学成就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随着第一个细胞的产生,整个有机界的形态形成的基础也产生了。”n(5 5)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n打破形而上学自然观缺口的第5个成就n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是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的统一性、普遍联系性的最有利的证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提出以前,有大量的人做了准备工作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提出以前,有大量的人做了准备工作na、笛长尔,从哲学角度,提出了“运动守恒”思想笛长尔称它为“运动不灭原

31、理”动量守恒nb、莱布尼兹、约翰伯努力等人的研究,说明:机械能守恒即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nc、美国工程师仑福德的刀具实验,证明:机械能热能。nd、英国化学家戴维的冰磨擦实验,证明:机械能热能。ne、法拉第电解水的实验,证明:电能化学能nf、温差电偶的制成,证明:热能电能(转化)迈耳、焦耳、格罗夫、赫尔姆霍兹等提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迈耳、焦耳、格罗夫、赫尔姆霍兹等提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主要内容: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主要内容:n自然界中有多种不同的能量形式n多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n而且转化过程中的总能量是不变的,即守恒的意义:意义:na、能量守恒和转

32、化定律,说明了各种能量的内在联系nb、进一步说明了以能量作为度量的各种运动的内在联系(相互转化)nc、从能量角度,说明了自然界及其运动的统一性n因此,被恩格斯列为打破形而上学自然观缺口的第五个自然科学成就。恩格斯指出:“否定运动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否定运动形式可以相互转化”的形而上学观点被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形而上学观点被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摧毁了。的发现摧毁了。“自然界中整个运动的统一,现在已经不再是哲学的论断,而是自然科自然界中整个运动的统一,现在已经不再是哲学的论断,而是自然科学的事实了。学的事实了。”n(6 6)进化学说)进化学说n打破形而上学自然观缺口的第六个成就恩格斯在恩格斯在自然

33、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中主要分析了两个进化理论中主要分析了两个进化理论A A(法国)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法国)拉马克的进化学说n1802年,出版动物哲学,提出动物进化的学说。n主要内容:主要内容:a、提出了线性进化阶梯的观点,认为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直线进化过程。b、提出了两个理由:其一,生物“内在向上”的要求(避免痛苦、追求快乐)其二,“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n生物进化学说史上,是第一个系统的生物进化学说。n然而,拉马克提出这一学说之时,正值圣提雷尔与居维叶大辩论结束。圣提雷尔的失败,标志着当时进化观的失败。n因此,这时进化观正处在一个低谷之中。拉马克的进化思想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34、B B、(英国)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英国)达尔文的进化理论n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有几个关键性的事件: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有几个关键性的事件:达尔文熟读赖尔的赖尔的地质学原理地质学原理,产生生物进化的观点1831-1836年,乘“贝格尔”号军舰进行五年的环球旅行五年的环球旅行,搜集大量生物资料,证明了生物进化的思想对家养生物变异的考察家养生物变异的考察,人工选择,外推得出:“自然选择”最后,受马尔萨斯马尔萨斯人口论人口论的影响,提出了生存斗争,n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论通过自然选择或生存斗争保留良种的物种起源论通过自然选择或生存斗争保留良种的物种起源n赫胥黎、海克尔进一步发展,

35、提出了“人猿同祖”结论n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要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要点:生物变异具有普遍性自然条件通过生存斗争对变异具有选择作用(自然选择)变异通过遗传得到积累,而逐步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论的意义:生物进化论的意义:n第一,从理论上论述了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史和各种生物之间的内在联系n第二,沉重地打击了宗教神学、宗教唯心论。社会各界,反响强烈:科学家感到不可理解科学家感到不可理解天文学家约翰约翰赫歇尔赫歇尔,称为“胡闹定律胡闹定律”地质学家塞治威克塞治威克,写信给达尔文说:“读了你的著作,我感到非常痛苦读了你的著作,我感到非常痛苦”落款:落款:“你以前的朋友,现在是猿的后代你以

36、前的朋友,现在是猿的后代”宗教徒极力反对宗教徒极力反对大主教孟宁孟宁说:“没有了上帝,而猴子就了我们的亚当”n第三,它是辩证唯物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打破形而上学自然观缺口的第六个自然科学成就马克思1859年12月31日给恩格斯的信说:“我现在正在读达尔文的著作,写得简直好极了我现在正在读达尔文的著作,写得简直好极了”马克思1860年12月19日给恩格斯的信说:“它给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它给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恩格斯说:“总的说来,它现在已经把问题解答的令人再满意没有了总的说来,它现在已经把问题解答的令人再满意没有了”n3 3 结论:结论:第一,近代后

37、期自然科学的成就为自然辩证法的创立第一,近代后期自然科学的成就为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第二,在此基础上创立自然辩证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第二,在此基础上创立自然辩证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恩格斯在分析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六大成就之后,发现:n(1 1)从时间角度来看)从时间角度来看天文学领域:确立了天体太阳系的发展观,即“我们的宇宙”的发展观地质学领域:确立了地质的发展观生物学领域:确立了生物的进化观,甚至包括人的发展观n恩格斯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成就,构建了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图景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图景。n(2)从空间角度上讲)从空间角度上讲化学领域:揭示了自然界在原子基础上的统一

38、性和普遍联系(原子论)揭示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统一性(尿素的合成)揭示了量和质的内在辩证关系(元素周期律)物理学界:揭示了能量、运动的统一性和普遍联系生物学界:揭示了在细胞层次上的统一性和内在联系,揭示了各物种在时间上的统一性和辩证关系n恩格斯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成就,构建了自然界的相自然界的相互联系的辩证图景互联系的辩证图景。n(3 3)从时空相统一的角度来看)从时空相统一的角度来看时间和空间不再分离,而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空间上的事物是时间上展开的结果时间上的演化是空间事物的先后排列将上述两幅图景统一起来,构建了自然界时空相统一的图自然界时空相统一的图景景n这时恩格斯断言:这时恩格斯断言:“新

39、的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完备了:一切僵化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失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n从而创立从而创立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时机成熟了。时机成熟了。近代前期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必然被自然辩近代前期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必然被自然辩证法所取代证法所取代这是近代后期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近代后期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自然辩证法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自然辩证法近代后期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缺

40、口,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已经成为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必然。马克思,恩格斯不失时机地创立了自然辩证法。n(一)创立自然辩证法的目的。(一)创立自然辩证法的目的。1 1 理论目的理论目的n为了丰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了丰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对自然科学的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而对自然科学的直接研究,需借助于自然辩证法这一中介和桥梁因此,必须创立自然辩证法2 2 实践目的实践目的n为了社会实践的需要,尤其是无产阶级的实践的需要为了社会实践的需要,尤其是无产阶级的实践的需要无产阶级实践既包括认识自然界活动,也包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认识自然界需要科学自然观,方法论、

41、科学观指导改造自然界需要科学自然观,方法论的指导因此,必须创立自然辩证法3 3 直接目的直接目的n批判当时自然科学领域中流行的唯心主义和形批判当时自然科学领域中流行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自然观,帮助自然科学家避免这些影响而上学自然观,帮助自然科学家避免这些影响18世纪后期,尽管自然科学取得了一个个成就,在形而上学自然观必打开了一个个的缺口,使形而上学自然观体无全肤但是,在当时由于没有将这些自然科学成果中蕴含的辩证法思想概括、总结出来,没有将其上升为科学的自然观,方法论、科学观等,所以,当时的自然科学界,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十分盛行和猖獗n当时自然科学领域,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种种表现当时自然科学领

42、域,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种种表现n(除了前面讲到的由于牛顿力学影响而出现的种种表现外,还有以下方面)a a 数学领域:数学领域:“数学先验论数学先验论”认为数学是人类精神的纯粹的“自由创造物和想象物”b b 物理学领域:克劳修斯物理学领域:克劳修斯“宇宙热寂说宇宙热寂说”,宣布,宣布“世界未世界未是日是日”即将到来即将到来“宇宙热寂说”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的,认为热只能自发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在一个孤立系统内,熵值将趋向最大。C C 生理领域:生理学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生理领域:生理学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以人的感官感受的局限性为借口,宣扬不可知论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感觉只是假设

43、的符号等d d 生物学领域:毕希纳的庸修唯物主义、社会达尔主义生物学领域:毕希纳的庸修唯物主义、社会达尔主义用低级运动形式规律解释高级运动形式内容,用达尔学说为资本主义辨护,反对无产阶级革命。e e 当时的自然科学界:许多科学家利用现代科学设施,搞当时的自然科学界:许多科学家利用现代科学设施,搞巫术、降神活动巫术、降神活动如华莱士(与达尔文几乎齐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年提前出版与他有关。n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用恩格斯的话说:不得不抽出时间来反击他们,不得不澄清自然科学中不得不抽出时间来反击他们,不得不澄清自然科学中的混乱思想的混乱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自然科学家从唯心主义,形而上

44、学只有这样,才能使自然科学家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n恩格斯的名言:“自然科学家自然科学家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那种态度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那种态度,他们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问题只在于:他们愿意受他们愿意受一种坏的时髦的哲学一种坏的时髦的哲学支配支配呢?还是愿意受呢?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的成就的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的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形式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形式的支配。的支配。”n(二)恩格斯写作(二)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过程的过程恩格斯写作自然

45、辩证法,断断续续,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大体分为这样三个时期:三个时期:准备时期;主要写作时期;补充整理时期1 1 准备时期(准备时期(1849-18731849-1873)n1849年马克思,恩格斯先后移居英国n1873年恩格斯正式写作自然辩证法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na、搜集自然科学的资料,为写作自然辩证法作备nb、认真学习研究自然科学知识恩格斯说:“要确立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要确立辩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恩格斯用8年时间学习研究自然科学知识(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学、地质学),这使

46、恩格斯成当时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2 2 主要写作时期(主要写作时期(1873-18831873-1883)n1873恩格斯正式写作自然辩证法;1883马克思逝世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n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873-18761873-1876)()(4 4年)年)n主要工作:主要工作:nA A 从从18731873年年1 1月开始,提出了系统研究写作月开始,提出了系统研究写作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任务任务恩格斯在1873年5月30日写给马克思的信:“亲爱的摩尔:今天早晨躺在床上,我脑子里出现了下面这些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思想。”在此信中,恩格斯大体介绍了他的思路和一些主要内容

47、这是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nB B 撰写了部分扎记和片断,并开始思考撰写了部分扎记和片断,并开始思考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框架的框架恩格斯在1875年5月28日给马克思的信:“这部著作的最终的全貌已经呈现在我面前。这部著作的清晰轮廓开始在我的大脑中形成。”nC C、继续搜集材料、继续搜集材料1876-1878年,应威廉李卜克内西(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邀请,撰写反杜林论,暂停自然辩证法的研究。n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878-18831878-1883)()(6 6年)年)这是自然辩证法主要写作时期n主要任务主要任务:a、写作了有关论文(共8篇论文)b、系统规划全书的体系

48、结构(恩格斯列举了两个计划草案)c、写了相当数量的扎记、片断n1882年底,恩格斯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想尽快写完自然辩证法。1882年11月23日,恩格斯致马克思:“现在必须尽快地结束自然辩证法。”n但恩格斯的愿望没有实现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资本论第二、三卷的整理出版,又一次中断自然辩证法的写作这正如恩格斯所言:“自从卡尔自从卡尔马克思去世以后,更紧迫马克思去世以后,更紧迫的任务占去了我全部的时间,所以我不得不中断我的工作。的任务占去了我全部的时间,所以我不得不中断我的工作。”表示:等我将来有机会再把所获得的成果汇集发表出来。3 补充整理时期(补充整理时期(1883.3-1895.8

49、)n1883年马克思逝世;1895年恩格斯逝世n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精心整理出版资本论三卷的同时未曾放弃自然辩证法的整理工作主要工作:na 写了一篇论文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化过程中的作用nb 写了部分扎记nc 把写的论文、扎记片断进行整理,分成“四束”这“四束”也就是自然辩证法的四部分内容 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自然辩证法书稿的主要内容和恩格斯对书稿的整理工作自然辩证法书稿的主要内容和恩格斯对书稿的整理工作束名束名自然辩证法的四部分内容自然辩证法的四部分内容第一束第一束辩证法和自然科学辩证法和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辩证法自然科学的辩证法即科学观(科学技术观)即科学观(科学技术观)第二

50、束第二束自然研究和辩证法自然研究和辩证法自然科学研究的辩证法自然科学研究的辩证法即方法论(科学技术方法论)即方法论(科学技术方法论)第三束第三束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界的辩证法即自然观即自然观第四束第四束数学和自然科学,不同的东西数学和自然科学,不同的东西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全书共181篇:10篇论文、169篇札记、2个计划草案。其主要内容包括:1 1、自然科学史、自然观史和自然史;、自然科学史、自然观史和自然史;2 2、自然科学与哲学;、自然科学与哲学;3 3、自然研究与辩证法;、自然研究与辩证法;4 4、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和科学分类;、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