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王志炜,年11月,1,第1页,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药监部门已做协调工作,综合协调工作依据、内容,怎样开展综合协调工作,已开展综合协调工作,近期工
2、作安排,2,第2页,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1995年经过食品卫生法,确立食品卫生监管部门是卫生部门,从年、20开始逐步增加其它部门分别监督管理,开始实施分段监管,3,第3页,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确定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20国务院机构改革,确定卫生部负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20,食品安全法从法律高度,要求卫生部负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县级以上地方卫生部门依据本法要求推行职能,4,第4页,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年3月10日,国务院宣告在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类似于美国FDA机构。这是中国惟一一个带着“
3、食品”二字监管单位,在当初政府机构改革中,中央政府希望其能够在部门林立、政出多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起到综合协调作用,5,第5页,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郑筱萸说,食品药品监管局任务就是要充当国务院在食品安全管理上“抓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推行“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查处”职能,没有在法律上能到确认、规范和保障。,副部级单位协调其它正部级单位,6,第6页,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20,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加强食品安全决定(国发200423号文),确定了“以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监管模式。,文件要求: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步骤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
4、步骤监管,将现由卫生部门负担食品生产加工步骤卫生监管职责划归质检部门;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步骤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步骤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7,第7页,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文件要求,农业、发展改革和商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种植养殖、食品加工、流通、消费步骤行业管理工作。,文件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作了统筹,明确了分段监管。,年相继发生“红心鸭蛋”事件、“有毒多宝鱼”事件、“瘦肉精”事件等。20全国“两会”,有二分之一全国人大代表提议或者附议食品安全相关提案。,8,第8页,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年12月在食品安全
5、法草案第一次审议时候,有代表提出:当前中国食品监管体制为分段管理,食品安全风险评定、安全标准制订等不属于任何一个步骤事项,由哪个部门负责不够明确,客观上产生部门职能交叉,责任不清等问题。,20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这也是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第一部法律草案。在一个月内,征集到11327件意见。这些意见中有两成包括到食品安全管理体制。,9,第9页,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对一审草案审议意见中认为,维持现行分段管理体制思绪,没有处理当前存在多头管理、谁也管不住问题,对各行政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也不够清楚,不利于操作执法
6、一些委员提议,为了增加法律可操作性,应该成立一个综合协调部门或领导小组、领导委员会来综合管理食品安全。比如,当前由各级政府设置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能够考虑写入法律。在下一步机构改革当中,应该明确一个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主要责任部门,其它部门配合。,10,第10页,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经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年8月食品安全法草案二审稿明确要求: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定、食品安全标准制订、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制订,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11,第11页,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同时
7、要求: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法和国务院要求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在各地方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上,要求: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负担制订相关协调机制、指挥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建立监管责任制等职责。而各地方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则各司其职,各自负担不一样监管职责。,12,第12页,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食品安全广泛关注。,年10月,在第二次审议过去仅仅两个月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对这部法律进行第三次审议。,三审稿又增加了地方
8、政府监管职能,即地方人民政府建立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13,第13页,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三鹿毒奶粉”事件暴露出三聚氰胺添加过程发生在奶站,而奶站在当初竟然没有一个职能部门进行有效监管而处于失控状态。三审时,有委员提议,相关方面在监管体制上加大改革力度,成立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委员会之类机构,以更加好地协调食品安全各个步骤监管工作。,正是因为体制难以厘清,食品安全法出台时间再次被推迟。,14,第14页,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年“两会”之前这个法律还不出台话,食品安全立法将继续成为代表提案重点。,人大立法部门要求国务院在年2月3日前对监管体制调整做出最终决定。,年2月,第四
9、次审议稿,增加了“国务院设置食品安全委员会”内容。不过这个委员会怎样建制、怎样管理、详细职责是什么,还有待于国务院作出要求。,15,第15页,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食品安全法审议经过后,有学者认为:在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上,多部门管理效率要低于单个部门管理;单部门管理结果和设定管理目标靠近最高,多部门管理结果和预先设定目标距离很大。因为,多部门都要朝这个方向走,可是在过程中,要不停地协调,成本非常高,达成共识时候,可能和预先设定目标是偏离。陈君石院士认为,食品安全法没有对食品监管体制作根本性改革是最大遗憾,食品安全只需农业和卫生两个部门就能够了。,16,第16页,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在年
10、8月举行以“落实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推进食品安全法治进程”为主题中青年法学家恳谈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李援表示,要真正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不留监督空白,需依据食品安全法要求调整现有监管体制,实现安全分段监管“无缝对接”。,李援认为,这次立法一个主要结果就是从法律制度上明确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即:在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各级监督部门对食物链各个步骤实施分段监管。,17,第17页,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李援坦言,食品安全法在六个月准备期和两个月实施期中也暴露了监管体制上一些问题:,一是分段监管体制虽明确了各部门职责,但每一段并不是一个独立步骤,也无法仅由一个部门来负担。比
11、如,卫生部门负担综合协调职责,综合协调职能跨越了从农田到餐桌各个步骤,因而在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和分管该步骤部门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将监管落到实处。,18,第18页,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二是我国现行法律中包括食品安全就有部,相关行政法规最少有部,还有大量部门规章,这就可能造成各监管部门依照自己法律法规办事。在这种多部门、多部法律法规情况下,一定要首先适用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中没有要求,再适用其它法律法规。比如,在违法处罚问题上,食品安全法处罚力度大大高于其它法律法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依照食品安全法来执行。,19,第19页,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三是,当前分段监管体制与部分食品按品种管理
12、之间也存在矛盾。如食品安全法要求:“乳品、转基因食品、生猪屠宰、酒类和食盐食品安全管理,适用本法;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要求,依照其要求。”这种“另有要求”是指监管部门自己要求,如生猪屠宰监管就是由商务部来负责。这就使得在管理过程中轻易出现在同一节点有多部门管理情况。,20,第20页,我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沿革,要处理好分段监管体制中衔接问题,应在“分”为主基础上,增强“统”力量。,现行监管体制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碰到这么那样问题,对此,食品安全法第一百零三条明确要求:“国务院依据实际需要,能够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作出调整。”,21,第21页,药监部门已做协调工作,食品安全十一五规划,食品放心工程,
13、省会城市食品安全评定,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布暂行管理方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区,22,第22页,药监部门已做协调工作,建立食品安全协调机构,2004成立河南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年调整;20成立河南省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河南省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开展食品放心工程活动。,开展食品安全省创建活动。,三鹿奶粉事件后,省食品药品监管、农业、工商、质监、卫生、商务、粮食、畜牧、出入境检验检疫等9个部门厅级干部带队、业务处室负责同志参加9个督查组,分别对全省l 8个省辖市食品安全工作进行驻市督查。,23,第23页,综合协调工作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四条:“国务院卫生行
14、政部门负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要求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24,第24页,综合协调工作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要求确定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25,第25页,综合协调工作依据,202月,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通知
15、豫文200918号):“将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职责划入省卫生厅”。,205月,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要求通知(豫政办200959号):“将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协调食品安全、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职责划给省卫生厅”。,26,第26页,综合协调内容,协调研究拟订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法规、方针政策、制度办法,分析食品安全整体形势,落实主要布署,处理重大问题,协调重大专题行动,评价相关部门、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协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27,第27页,综合协调内容,需要协调内容,县级以上地方
16、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卫生部门负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是负担政府食品安全抓手,不过不能替换政府和各部门职能,属于两个以上食品安全监管依法开展工作,需要协调一致内容,卫生部门依法负担标准、评定和重大事故调查处置工作中,需要协调,28,第28页,综合协调内容,不属于综合协调内容,依法和依照省政府“三定”方案确定部门职能(属于编办),食品安全法律和条例要求内容(属于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法制办),食品安全经费(各部门依法向财政部门提出预算),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属于监察部门,卫生部门负责提出事故责任调查情况报人民政府),29,第29页,怎样开
17、展综合协调工作,综合:不一样类别事物组合在一起,协调:(使)配合得适当,恊調,30,第30页,怎样开展综合协调工作,(一)统筹协调,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协调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食品安全监管政策统一,工作步调统一,信息公布统一,形成监管协力,提升监管效能。,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议事机制、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公布机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定及预警机制等综合协调配套制度。,31,第31页,怎样开展综合协调工作,(一)统筹协调(续),当好地方政府参谋,加强考评评定,协调督促相关部门推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确保政府食品安全布署
18、落到实处。,健全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监管部门按职责分工各负其责责任体系。,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查违法违纪行为,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32,第32页,怎样开展综合协调工作,(二)工作目标,政府放心,认可支持,部门配合,听从协调,群众满意,主动拥护,媒体宣传,良好气氛,推行职责,树立权威,33,第33页,怎样开展综合协调工作,(三)工作思绪,一是争取地方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支持,充分发挥领导重视优势,围绕地方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中心工作,准确把握食品安全与发展关系,把食品安全工作融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从而使党委、人大、政
19、府和政协把食品安全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落实领导指示,34,第34页,怎样开展综合协调工作,(三)工作思绪(续),经常主动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食品安全工作所面临形势、阶段性工作实施情况、详细工作中发觉新情况和新问题,经常主动向人大、政协汇报食品安全工作布署、进展情况,碰到困难和问题,发挥人大、政协监督、督促检验作用,编发食品安全信息,反应卫生部门、各相关部门工作情况,介绍国家、外省相关工作动态,35,第35页,怎样开展综合协调工作,(三)工作思绪(续),主要节假日前,邀请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参加食品安全监督检验工作,经常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36,第36页,怎样开展综
20、合协调工作,(三)工作思绪(续),二是加强食品安全相关单位沟通协调,把握自己身份,同为政府领导政府组成部门或政府直属机构,行政级别相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卫生部门代表或代替政府推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落实政府要求,组织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监管工作,提出对应工作意见和提议,督促其推行职责,37,第37页,怎样开展综合协调工作,(三)工作思绪(续),建立健全会议制度,定时召开会议,亲密关系,充分发挥食品安全信息等作用,充分发挥会议纪要作用,面上工作、大活动,卫生牵头,各部门参加,共同完成,做好相关部门、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考评、评定和督查,38,第38页,怎样开展综合协调工作,(三)工
21、作思绪(续),三是最大程度发挥群众作用,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基本需求,很多问题食品都是被群众举报揭露出来。,加强宣传培训,向群众介绍食品安全、消费维权相关法规和知识,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提升群众参加食品安全监督主动性。,建立健全举报投诉机制,督促各部门落实。,39,第39页,怎样开展综合协调工作,(三)工作思绪(续),三是最大程度发挥群众作用,接到投诉、举报,对属于卫生部门职责,应该受理,并及时进行回复、核实、处理;对不属于卫生部门职责,应该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部门处理,各部门接到相关食品安全事故举报,应该马上向卫生部门通报。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接到汇报卫生部门向本级政府和上级卫生
22、部门汇报。本级政府和上级卫生部门按照要求上报。卫生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调查处理,采取有效办法,40,第40页,怎样开展综合协调工作,(三)工作思绪(续),四是营造良好與论气氛,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经过大力宣传,增强全社会食品安全法制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食品安全工作良好局面,加强与电视、报刊、电台、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联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加大对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宣传力度,主动提供信息稿件,公布信息,提升社会影响力,经常邀请新闻记者参加食品安全监督检验工作,41,第41页,怎样开展综合协调工作,(三)工作思绪(续),五是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能力建设,卫生部门经常被别部门协调,不善
23、于协调别部门。综合协调人员综合素质和行政能力要高,创新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要强,建立综合协调工作规则,确定任务分工,将任务和责任分解到各部门和地方,综合各部门食品安全监管情况,形成专题汇报,食品安全工作评定、考评,统一公布食品安全信息,42,第42页,怎样开展综合协调工作,(三)工作思绪(续),重视领导指示,上传下达,击鼓传花,表面文章,43,第43页,已开展综合协调工作,206月24日早晨,在省政府寇武江副秘书长主持下,省卫生厅与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了职责交接。,交接前已做工作,5月代省政府起草,由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认真落实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通知、河南省食品安全整理工作实施方案,制
24、订印发了河南省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和公布管理制度(试行)、河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查处制度(试行)(豫食安20096号)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法宣传周”活动。,44,第44页,已开展综合协调工作,7月初,我厅作为牵头部门印发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题整理工作实施方案,代省政府起草,由其印发了河南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还制订印发了河南省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以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印发了关于申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通知,并制订了评定验收细则。编发了食品安全信息,加强了各部门间信息沟通交流,反应各地各部门工作动态。,45,第45页,已开展综合协调工作,落实省委
25、省政府年“十大实事”工作,组织开展了食品监测,先后接到4起食品安全事件通报,马上组织协调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控制方法,追踪问题食品起源和流向,通报流向地监管部门追踪查处,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防止事态扩大,最大程度地预防或者减轻社会危害。,8月起草了关于食品安全地方立法工作意见提议制订河南省食品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方法,46,第46页,已开展综合协调工作,9月组织省卫生监督所对郑州、许昌、开封三市超市、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所使用面粉及相关制品中禁用物质与滥用食品添加剂进行了监督抽查。采取暗访买样形式,对郑州、焦作、鹤壁和漯河4市食品进行抽检。对厅直医疗机构食堂食品卫
26、生情况进行专题检验,消除隐患,47,第47页,已开展综合协调工作,6月份以来,向社会公布了3起食物中毒预警通告,公布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制订印发了河南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立案管理方法(试行),共处理6起食物中毒事故,有序有效开展了医疗救护、卫生处理、流行病学调查、病因诊疗,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控制方法,未出现死亡病例。已分别依法对事故责任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对相关责任人分别进行了诫勉谈话、警告等行政处罚。,48,第48页,近期工作安排,大力推进食品安全省创建和食品安全整理工作,在年底前后,组织相关部门对各地、各相关部门食品安全整理工作和创建工作进行考评评定。,将组织制订河南省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联
27、席会议制度、河南省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为督促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法推行职责,组织制订河南省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河南省食品安全工作考评制度。,49,第49页,近期工作安排,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定体系,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原因进行监测,提升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判定排查、风险评定和预警能力。当前,本省共设置了9个监测点,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5个。今后,考虑2-3年内,在县(市、区)增设一批省级监测点,尽早建立起覆盖省、市、县并延伸到农村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50,第50页,近期工作安排,组织“食品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方法”调研,,,力争早日列入到省人大
28、常委会立法调研项目,组织召开省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组员单位协调会议,讨论分析当前各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主要问题、主要障碍、微弱步骤,研究对策,破解问题,交流食品安全工作经验,确保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有条有序地开展,51,第51页,近期工作安排,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社会法制意识。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已经相继实施。今后,对“一法一条例”普法宣传教育,要作为一项长久任务来抓,常抓不懈。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深入学校、小区、企业和乡村,采取贴近群众和喜闻乐见形式,开展普法教育,宣传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增强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52,第52页,谢谢大家!,地址:郑州市黄河路,与经二路交叉口,邮编:450003,电话:0371-65897920,53,第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