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配套学案:
现代物理学和现代信息技术
【考点导读】
复习本课要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及其意义, 量子论提出与发展; 要了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发明和发展情况, 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
1、 相对论
(1)含义: 20世纪初, 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包含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认为, 物体运动时, 质量会伴随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 同时, 空间和时间也会伴随物体运动速度改变而改变。广义相对论认为, 空间和时间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运动情况, 也取决于物质本身分布状态。
(2)意义: 相对论提出是物理学思想一次重大革命, 揭示了时间、 空间本质属性, 为原子能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与牛顿力学体系关系: 否定了经典理学绝对时空论, 指出时间和空间不是绝对不变, 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
2、 量子论
(1)过程: 19,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宣告了量子论诞生; 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提出了相关原子量子理论; 20世纪30年代, 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2)意义: 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物质世界基础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与相对论组成了现代物理学基础。相对论和量子论填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不足。它们提出, 不仅推进了物理学本身进步, 而且开阔了大家视野改变了大家认识世界角度和方法。
3、 现代信息技术
(1)过程: 1946年, 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基础; 20世纪60年代末, “冷战”期间, 美国加紧了对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 1969年, 美国国防部建立包含四个站点互联网, 促进了互联网产生; 20世纪90年代以后, 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影响: ①主动: 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 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加紧了经济全球化步伐; 推进传统产业改造; 改变了大家工作、 学习和社会交往方法。②消极: 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影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 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互联网主动作用是关键, 有力推进社会发展。
【经典例析】
例1.一位科学家墓碑上镌刻着这么铭文: “她以神通常力量, ……第一个说明了行星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整理材料, 最大程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并对材料进行合了解读能力。牛顿提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用科学说明了行星运动和图像, 打破了基督教之前所宣扬“神力量”。答案: B
例2.(广东单科, 21)普朗克曾这么评论爱因斯坦科学成就: “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发革命, 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这个原理“是 ( )
A.日心说 B.相对论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 正确、 合了解读能力。普朗克见解关键是高度评价爱因斯坦科学成就, 日心说是哥白尼学说, 量子假说是普朗克首先提出,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经典力学组成部分。爱因斯坦关键学说是相对论, 相对论提出是物理学思想一次革命, 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 把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普朗克高度评价爱因斯坦关键是基于此。答案: B
例3.文明是人类智慧结晶, 工具是人类文明演进关键标志。从打制石器到牛拉铁犁, 从简单蒸汽纺纱机到现代化数控机床, 工具创制和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
(1)分析下表图文提供信息, 按要求完成此表。(请依据左图提供信息, 根据时间、 工具、 文明形态、 历史评价等要素, 模仿图汉字字, 完成一篇百字左右短文。)
大约一万年前, 人类发明了磨制石器和陶器, 出现了农业革命, 人类开始进入农业文明时代。犁是一个关键耕作农具, 关键用牛牵引耕翻土地。铁犁广泛使用,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18世纪中期英国, 棉纺织技术改造和革新点燃了工业革命火炬, 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文明社会。蒸汽机改良和应用, 是一场动力革命, 它使工业生产冲破了自然条件束缚, 推进了整个世界工业革命发展。
(2)结合第二幅图说明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变革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就“人类文明发展”这一专题, 请你从不一样角度提出两个研究性课题, 并简明写出选题依据。
例:
课题: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依据: 人类文明经历了农耕文明、 工业文明两个阶段, 现在正向信息文明方向发展
课题一:
依据:
课题二:
依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能力, 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能力,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见解提出不一样见解能力。第(1)问能够依据文中提醒作答。第(2)问要求回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影响, 可从主动、 消极两个方面回复。第(3)问可任选角度, 注意研究性学习题目要言简意赅, 依据要言之有理。
答案: (1)20世纪40~50年代后, 计算机和人造卫星发明宣告了信息革命来临, 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是一个接收、 处理和提供数据工具。伴随信息革命不停深入, 信息逐步成为人类发展关键战略资源。(2)第一次工业革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统治, 欧洲列强为取得原料产地、 商品倾销地, 前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但其次, 列强经济侵略加速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瓦解, 客观上有利于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优异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优异科学技术。(3)课题一: 信息化与世界文化发展; 依据: 信息化加速了各民族文化交流, 显示了世界文明多样性。课题二: 东西文明之间关系; 依据: 东西文明既存在差异、 冲突, 又相互融合, 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更增强了东西文明间交流。
例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印刷机根本改变了个人获取事实统计、 其她人思想和遥远文化方法; 便士邮政改变了我们从好友处取得新闻和我们与其她团体进行通信方法; 电话改变了我们谈话方法并扩大了可进行问题讨论大家范围。因特网所能改变东西都包含这些, 但会远远多于这些。
——[英国]巴雷特著, 李新玲译《赛伯族状态》
材料二 中国近十年来上网人数统计数据以下: 1999年上网人数62万; 上网人数2250万; 上网人数6800万; 上网人数1.03亿。
材料三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老实友好交流, 不欺侮欺诈她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聚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青少年网络文明条约》
回复:
(1)归纳概括材料一关键见解。
(2)材料二说明什么?简明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互联网认识。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整理材料, 最大程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了解历史事实能力。第一问直接从材料归纳概括即可。第二问依据材料能够看出互联网取得突飞猛进发展, 影响结合书本回复即可。第三问要辩证分析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
答案: (1)印刷机、 邮政、 电话在过去和今天方便了大家生活和工作, 但因特网影响我们生活方法远甚于此, 且能让我们看到世界运行方法, 使世界更紧密连成一体。(2)说明因特网在中国发展飞速。因为它在社会、 经济、 文化、 大家工作、 生活、 学习等各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作用。(3)要善于上网学习, 有益身体健康; 拓展知识视野,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不沉溺虚拟时空, 抵制多种不良影响, 以免对自己生活和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主动杜绝不健康内容, 有节制上网。(其它答案亦可, 只要言之成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