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复习题.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9503982 上传时间:2025-03-29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6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 1、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有( 全方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 )、( 主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语文课程 )。 2、语文课程基本特点是(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 3、( 语文素养 )是学生学好其余课程基础,也是学生全方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基础。 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 语文实践 )中掌握利用语文规律。 5、语文课程目标依照(知识和能力 )、( 过程和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6、语文学科个阶段目标分别从( 识字与写字 )( 阅读 )( 写作 )( 口语交际 )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7、自然风光、( 文物遗产 )、民俗风情、方言土语、( 国内外主要事件 )、( 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能够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8、教学提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 主动性 )和(创造性 );在教学中努力表现语文(实践性 )和(综合性 );重视(情感 )、(态度 )、(价值观)正确导向;重视培养学生(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关系; 9、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 听)、(说 )和(读 ),重视(写 )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语文基础。 10、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 ),宜以(活动)和( 游戏 )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11、阅读是( 利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 )、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取得审美体验 )主要路径。阅读教学是(学生 )、( 教师)、( 文本)之间对话过程。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备(感受 )、(了解 )、( 观赏 )和评价能力。 12、( 写作 )能力是语文素养基本表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 观察 )、思索、( 表示 )、( 创造)能力,要求学生要说( 真话 )、( 实话)、(心里话 ),不说( 假话 )、(空话 )、(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激励些想象中事物。 14、古诗名句填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城楼 )。(生看成人杰 ),死亦为鬼雄。(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5、小学阶段要认识(3000 )左右惯用汉字,其中会2500个会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400)万字以上。 17、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多重)功效和(奠基)作用,决定于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主要地位。 18、(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表现语文课程(整体性)和(阶段)性。 20、各个学段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诵)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 21、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详细交际情境中进行。 2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是朗诵总要求。评价学生朗诵,能够(语音)、(语气)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还应注意考查对内容了解和文体把握。 23、综合性学习评价应着重考查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4、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25、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包含 风、雅、  颂      三部分。 26、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是 李白    ,号称“ 诗仙    ”。 27、宋朝著名学者 朱熹     在《观书有感》一诗中有一句关于读书积累名句:“ 问渠那得清如许  ,  为有源头活水来  。” 28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  》;曹禺是我国当代著名剧作家,有代表作《雷雨》等;《唐吉诃德》作者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  ;《老人和海》作者是美国作家 海明威  。 29、“只要人不老,心不老,生活永远美好。”这句话韵律上特点是利用了              。 30、人教版教材中选取了许多我国文学大师作品,有 老舍  《猫》、有  林清玄  《和时间赛跑》、有  叶圣陶  《荷花》、有  季羡林  《自己花是让他人看》等。 31、语文是最主要 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  与 人文性  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 32、《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写是 关羽  (人名)故事;《卖火柴小女孩》是 丹麦  (国名)著名作家安徒生最出众童话作品之一。 33有些人用“偷天换日”表示“奏”和“春”这两个字改变。假如用“水落石出”表示“波”和另一个字改变,这个字是 破    。 34、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    提出了“儿童中心论”。他认为,“最好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地方”,儿童在这里主要是“经过做事来学习”。 35、中国书法所谓“颜筋柳骨”是指颜真卿  、  柳公权    书法特色。 36、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识字读本是《_三字经  》、《百家姓》和《_弟子规_  》。 37、《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字结果,给我们保留了汉字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诂不可缺乏桥梁。这部书作者是  许慎    。 38、我国自古就拥有很多神话故事,像 女娲  补天、精卫  填海、夸父  追日、嫦娥  奔月、后羿  射日等就深受大家喜爱。 39、刘向说:“书犹药也, 善读之能够医愚  。”书是全世界营养品------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0、(识字) 是阅读和写作基础,是1~2年级教学重点。 41、写作知识教学力争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 、 起草 、 加工 等步骤,让学生在写作时间中学会写作。 4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形成和发展。 43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主人,(教师 )是学习活动引导者和组织者。 44、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依照(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45课程目标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养成语文学习(自信心 )和(良好习惯 ),掌握最基本( 语文学习方法)。 46、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 47、语文课程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48、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利用语文。 49、语文课程资源包含(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50、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 51、(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基础,是1——2年级教学重点。 52、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备(了解)、(感受)、观赏和评价能力。 53、写作是利用语言文字进行(表示)和(交流)主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综合表现。 54、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难度,重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55、突出语文课程评价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方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 二、判断题  1.“《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 这句话没有语病。( X ) 2.小学阶段不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X ) 3.语文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倾听、表示和应正确能力。( V )1、学生知识取得都必须经历一个亲自实践探索和研究过程。( × ) 2、良好班集体形成主要标志是形成了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 √ )  3、健康不单是指个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和生理状态。(√ ) 4、教师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路径。( × )  5、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就是使学生恪守纪律,规规矩矩听课。( ×) 6、校本课程是由国家编制、学校实施和学生评价课程。( × ) 7、讲授法利用不妥,会出现满堂灌,所以教学中不能采取讲授法。( × )  8、教师只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把基础知识讲清楚,学生能力就必定得到发展。(× ) 9、要培养学生对学习间接兴趣,就要激发学生对学习需要。( √ ) 10、良好师生关系是调动师生双方主动性内驱力。( √ ) 11、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余课程基础,也是学生全方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基础。(√) 12、学生是语文学习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 13、识字与写字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1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 16、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 17、陶行知:“社会即学校”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亲密联络,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情况。(√) 18、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做是教与学中心。(√) 19、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内涵是:解放儿童双眼,解放儿童大脑,解放儿童双手,解放儿童嘴,解放儿童空间,解放儿童思想。(×) 20、“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师德方面所提倡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关键。(√) 21、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基本品格。(√) 22、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经典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统计下来,加上作者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23、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课时提出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显著划分为不一样学习水平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24、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学习越困难,他就应该更多地阅读。(√) 25、加德纳提出每个人最少有五种智能。(×) 26、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 27、以ü开头韵母与声母n相拼时,ü上两点不能省写;与声母q相拼时,ü上两点要省写。                                                         (  √   )   28、“凸”和“凹”笔画数都是5画;“凸”第4笔名称是横折折竖。  (  ×    )   29、假如把“喜气洋洋、神采奕奕、意气风发、谨小慎微、兴高采烈、眉开眼笑”这六个词语归类话,“谨小慎微”这个词应该单独归为一类。                  ( √   )   30、“身长等于头长加尾长二分之一。”“船已开三日即到。”这两个句子表示意思都能够有多个不一样了解。                                                  ( √   )   31、“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这个成语告诉人们,路途遥远才能够知道马耐力大小,事情长久了才能够看出人心好坏。                                  ( √   )   32、“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这个句子利用了夸大和对偶修辞方法。     (  ×  )   33、“这是一首好歌。”“这不会不是一首好歌。”这两个句子表示意思一致,但语气不一样。                                                                    ( √   )   34、王昌龄《出塞》一诗中“飞将”指是唐代英勇善战,被匈奴称为“飞将军”名将李广。                                                          (  ×  )  35、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各种标牌广告等都能够用作语文课程资源。     ( √   )   36、语文教育应该达成根本目标是全方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  √  )   三、选择题  1.第三学段(5~6年级)学生要拓展自己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C )字。 A.60万 B.80万 C.100万 D.120万 2.以下各组带点字意思相同一项是( C )。 A.坐北朝南——康熙王朝 B.久负盛名——不分胜败 C.如饥似渴——饥寒交迫 D.问长问短——短斤缺两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句利用了( A )修辞手法。 A.设问 B.比喻 C.拟人 D.反问 4.以下音节中,属于整体认读音节.一项是( A )。 A.yin B.ya C.ni D.xin 6.课程目标是依照(B )三个维度设计。 A.知识、过程和情感态度 B.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 知识和过程、能力和情感态度、方法和价值观 D.能力、方法和价值观 5、新课程提出教学“三维目标”指是:( C )。 A、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综合实践与信息技术 B、智力与能力、知识与技能、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德育与智育、体育与美育、劳动技术与实践力 6、教育要求应控制在( B )程度上,才能促进儿童愈加好发展。 A、对儿童来说感觉很轻易    B、对儿童来说有难度但努力能达成    C、对儿童来说感觉极难  D、对儿童来说没有特定要求 7、教育改革新要求强调使( C )。 A、每个学生都得到一样发展         B、每个学生都达成高素质要求          C、不一样学生个性得到不一样发展          D、不一样学生个性得到相同发展 8、启发性教学实质在于( D )。 A、教师问学生答   B、学生问教师答   C、教师讲学生听   D、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9、因材施教标准要讨教学要针对( D )进行教学。 A、后进生 B、 优异生 C、中等生   D、 每一个学生详细实际  10、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正确是:( B )。 A、学生喜欢什么,教师就教什么  B、调动学生主动性,促进其能动学习 C、对学生多褒扬,不能批评学生  D、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跟着学生走 11、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客观依据是学生起点、教科书和( A )。 A、课程标准   B、课后练习要求  C、统考题型   D、家长要求  12、备课必做三个方面工作,即:钻研教材、教学设计和( B )。 A、制作课件   B、了解学生   C、设计板书   D、设计试题 13、学生在课堂上向你提出一个意想不到、很有价值问题,你不能马上做出正确解答。这时,正确做法是:( A )。 A、必定学生提出一个难倒教师问题,激励学生课余与老师讨论 B、指责学生胡思乱想,责令其坐好听课 C、告诉学生不能提与本节课无关问题    D、不理会学生提问 14、学生道德( D)是学生品德形成关键和主要标志。 A、理论  B、意识  C、观念  D、行为 15、关于语文课程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观点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统一  16、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基本笔画和惯用偏旁部首目标要求是:(C )          A、了解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17、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B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18、阅读教学过程是:(D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   19 、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激励学生:( 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20、 关于课程基本理念, “新课标”正确恰当表述是:(D)          ①全方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②主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1、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各个学段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诵 ②分角色读。 ③演出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综合性学习评价应着重于学生:(C)            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加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4、学生作文修改评价要:(D)        ①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课程目标依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重视(C )整体提升。 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 26、(A )是语文学习和发展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27、阅读是学生(A )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 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28、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 )、评价目标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标 29、以下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一项是(A)  ①昙②藐③歼④肴⑤敷⑥懦  A、⑤③②⑥①④B、②⑥①④③⑤ C、⑥②③⑤①④D、⑤③④①⑥② 29、下面拼音下写出词语有误一项是(A) A、bēi  gōng  shéyǐng背弓射影       B、shéng    qíng   bìng   mào声情并茂 C、duōmóu   shàn biàn    多  谋  善  辩  D、jīng   yùliáng  yán  金  玉  良 言 30、下面句子朗诵停顿表示“两个人都得跑”意思一项是(  C ) A、你跑不过他|也得跑。B、你跑不过|他也得跑。C、你跑|不过他也得跑。 31、下面句子朗诵重音表示“他人会不会开车我不知道”意思一项是(    ) A、我知道你会开车 B、我知道你会开车。 C、我知道你会开车。 D、我知道你会开车。 32、以下没有错别字一句是(D) A、按照上级布署,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反应热烈。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到底谁能赢得最终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异太大了。 3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词语,最恰当一组是(C) 有些书可供一,有些书能够吞下,而有不多几部书是应该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它们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能够多读,不过无须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几部书应该全读、勤读,而且             地读。 A、尝咀嚼则专心B、尝品味则悉心C、读咀嚼却专心D、读品味却恶心 34、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上成语,与句意最贴切一组是(D)  ①故宫博物院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花卉、鸟兽、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    )。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飞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备传统特色球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  )。 A、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B、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D、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35、以下各句语言表示不连贯是(A) A、绚丽朝阳放射出灿烂万道光芒。B、绿杨垂于舞,黄鸟缓声唱。 C、我沿着小路走着,两旁是一片绿油油麦田,春风吹来,还有一些五颜六色野花。  D、春天是播种时候,太忙了;夏天烈日当空,太热了;冬天缩手缩脚,太冷了;只有冷热相间秋天最理想。 36、两句话所表示意思不相同一组是(B) A、(1)非经同意不能动用流动资金。(2)非得经过同意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1)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2)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 C、(1)这么事,我何尝愿意做?(2)这么事,我何尝不愿意做? D、(1)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2)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 37、以下各句在表示上没有语病一句是(D) A、为了预防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 B、不论气候条件和地球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依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顶峰。 C、该市有些人不择伎俩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用户骗取钱财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D、马教授领导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备节煤作用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38、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关键观点是(①) (1)生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 39、陶行知创造教育目标是(①) (1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人(2)培养全方面发展人与创造性人才 40、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条件中(③)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首要条件。 (1)因材施教;(2)实践与思索;(3)民主化;(4)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41、(②)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关键点,也是我们此次新课程改革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2、苏霍姆林斯基主要教育思想是(②) (1)建构主义理论;(2)全方面友好发展教育目标论; (3) 多元智能理论; 43、所谓“自我反思”是指(③) (1)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交往、互助与合作; (2)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方式,表示对教育了解和解释; (3)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索和研究对象; 44、校本教研关键要素是(①) (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教授引领; (2)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教授引领; (3)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45、为了提升学生记忆力,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索、探究问题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①)等教学方法。 (1)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2)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 (3)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46、(①)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直接教学目标。 (1)深刻了解并学以致用;(2)培养全方面发展人 (3)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47、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四大要素是(②) (1)了解、记忆、协作、交流; (2)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3)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48.以下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全正确一组是                              (  A   )   A.自给(jǐ)自足  不卑不亢(kànɡ)   如饥似(sì)渴    崇(chónɡ)山峻岭   B.自怨自艾(yì)  屡见不鲜(xiǎn)      处(chù)心积虑      随声附和(hè)    C.不屈不挠(náo) 瞠(chēnɡ)目结舌  茅塞(sāi)顿开    从(cónɡ)容不迫   D.无(dì)放矢  揠(yè)苗助长     宁(nìnɡ)死不屈  买椟(dú)还珠     49.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                                    (   A )   A.好高务远    兴国安邦    再接再厉    举世无双   B.引人注目    莫明其妙    斩钉截铁    爱不释手   C.勇往直前    翩翩起舞    言简意该    惊弓之鸟       D.一张一驰    争分夺秒    喜出望外    轻而易举   50.有些汉字非常奇妙,几个字经过组合后会成为一个新字,一个字中又可能含有其它字。仔细观察,“器”字里面藏有多少个汉字?正确一项是                  ( D   )   A.5个    B.6个    C.7个    D.最少8个   51.先认真分析成语“前俯后仰”包含四个词在意义上关系,再在以下成语中找出与“前俯后仰”这一特点相一致一个成语。                           ( D   )   A.化险为夷    B.口蜜腹剑    C.前赴后继    D.阳奉阴违   52.写动物叫喊词语有较为固定搭配和习惯使用方法。以下词语中搭配有误一组是( C   )   A.狗吠  猿鸣  B.马嘶  蝉噪  C.鹤啼  虎啸  D.鸡叫  狼嚎   53.以下句子中,表示是“亮亮告诉他人,明明起床了”这个意思一个句子是( D   )   A.   亮亮,明明起床了。          B.明明起床了,亮亮。   C.亮亮说:“明明,起床了。”     D.亮亮说:“明明起床了。”   54.把“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这个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正确一项是                                                               ( C   )   A.   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B.巴金说他爱月夜,他也爱星天。  C.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D.巴金爱月夜,也爱星天。   55.整理下面排列错乱几句话。排列正确一项是                      (   A )  ①它树干又粗又高,枝叶尤其茂盛。②银杏树又叫白果树。③银杏果实很像杏,我们平时买白果实际上是银杏核,它富有营养,是一个绿色保健食品。④那一片片叶子像精美小纸扇,又像漂亮蝴蝶翅膀。⑤每年四月份,当成群蜜蜂在繁茂枝叶间忙碌时候,人们才注意到银杏树开花了。⑥原来是因为不论是它雄花还是雌花,都很不显眼。   A.②→①→④→⑤→⑥→③     B.①→④→⑤→⑥→③→②   C.②→③→①→④→⑤→⑥     D.①→④→⑤→⑥→②→③   56.阅读教学重点是 (  B  )   A.培养学生朗诵默读能力   B.培养学生感受、了解、观赏和评价能力   C.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   D.培养学生观察、思索、表现和评价能力   57.评价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高度重视考查学生 (   A )  A.参加意识和情意态度       B.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C.策划、组织能力           D.协调、实施能力   四、专业能力利用 (一)请给古诗《枫桥夜泊》设计教学导入语,并说明设计意图。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一个秋高气爽夜晚,诗人张继乘船途经苏州寒山寺畔,天色已晚,便系舟江畔,在张继笔下,那晚月色又留下怎样故事,那晚景色又勾起诗人多少遐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继,走进他笔下《枫桥夜泊》。(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动机,有利于文本有效解读,有利于课堂主体顺利切入。) (二)阅读课文《第八次》,回答下列问题。 第 八 次 古时候,欧洲苏格兰遭到了别国侵略。王子布鲁斯率领军队,英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可是,一连打了七次仗,苏格兰军队都失败了,布鲁斯王子也受了伤。他躺在山上一间磨坊里,不停地唉声叹气。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布鲁斯躺在木板上望着屋顶,无意中看到一只蜘蛛正在结网。突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这么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可蜘蛛并不气馁,照样从头干起,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 他四处奔走,招集被打散军队,动员人民起来抵抗。经过激烈战斗,苏格兰军队赶跑了外国侵略军队。布鲁斯第八次抵抗成功了。   1.用简明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布鲁斯率领军队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日后,他看到蜘蛛结网过程,重新燃起了信心,经过第八次抗战,终于赶跑了侵略者。 2.这是一篇三年级语文教材,请你给本文确定教学目标。 a 情感目标:感悟课文,体会布鲁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斗争精神;知道“有志者事竟成”道理。 b 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c 能力目标:能经过朗诵,感悟课文,并能说说自己看法。 五、简答题 1、小学语文教学基本能力 主要包含:. 1).课堂教学设计与运作能力,包含确立合理教学目标并规范地加以表述,确定教学内容—诜柽教学重点、难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计课堂导人语、课堂结束语、板书、教学活动、课堂提问  、课堂作业)等。 2).小学语文教学指导与评价能力,包含学习方法指导f识字与写L字、阅读、写作学习方法,,小学语文学习能力评价,小学语文考试设计与评价等。 2、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全方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 3)、主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语文课程。  3、同是学生被教师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 ――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教师丙:(微笑、和善地)别急,回顾一下,我们昨天学过内容,当初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一句话。) 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 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学习中)问:你赞同哪位老师做法?请简明说明理由。 答:我赞同教师丙做法。因为其能尊重学生,善于利用激励语言,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索,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取得很好教学效果。  4、简述教师应具备那些教育教学能力?  答:教师应具备感召力、观察力、组织能力;应具备组织和使用教材能力、言语表示能力、选择教学方法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另外还应具备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5、有些人说,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过程;又有些人说,教学就是教师导,学生记过程。你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三者关系应该是怎样?  答:教师是教学活动组织者、学生学习促进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主体,教材是教师、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一个载体。  6、你是怎样全方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取得基本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了解和利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训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升学生品德涵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友好发展。 7、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主动性和创造性? 答: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思提升本身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了解和使用教材,主动开发课程资源,灵活利用多个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8、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造性。请你简明谈谈对这一问题认识。   ①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② 学生是语文学习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方式;   ③ 教师是学习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停提升本身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了解和使用教材,主动开发课程资源,灵活利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9 语文教育应重视哪些特点? (1)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应多元性。 (2)语文教育具备很强实践性和学生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利用语文律。 (3)语文教学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特点。 10、 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1)全方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 (3)主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语文课程。 11、“三维目标”整合有哪些策略? (1)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导向。 (2)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12、 你是怎样对待识字教学中“复现”? (1)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过渡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复现”符合其心理特点; (2)在详细语言环境中重复数次与生字见面,将音、形、义有机结合在一起整体识记,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3)从儿童记忆力特点出发,“复现”能促进学生识记生字。 13、 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友好交际气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互动交际动机; (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形成。 14、低段写话教学与中高段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一样? (1)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 (2)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示。 (3)高年级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索,有个性地表示。 15、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分? 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取得审美体验主要路径。 经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了解;经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取得审美体验能力,提升学生感受、了解、观赏能力,使学生具备终生学习能力。“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备感受、了解、观赏和评价能力”。 16、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要求是:口语交际能力是当代公民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示和应正确能力,使学生具备文明友好地进行人际交流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详细交际情境中进行。重视口语交际文明态度和语言涵养。努力选择贴近生活话题,采取灵活形式组织教学,无须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激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17.在学校工作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以教学为主?    教学是学校中心工作,这是由学校性质决定。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方面安排标准。要做到以教学为主,首先要求在时间上,大部分用于教学,使教学有时间上确保;其次,在内容上,以学书本知识为主,教材吸收人类科学结果,价值高,有严密学科体系。另外,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当然,以教学为主,并非教学惟一,应注意预防不正确倾向出现。 18.为何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事业编/企业编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