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级电工实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实践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之一。本课程标准由《高级电工实训》课程组开发制定,该标准以遵循职业性、规范性、实践性为原则,以“学工一体、校企融合”思想为指导,面向机电一体化产业,以课程针对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根据“工作内容”来组织课程的教学,以采用课堂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做”方法为主体,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等“综合职业能力”。
课程的作用: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培养适应从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的生产和管理岗位技能型、实用型人”,毕业要求之一是“取得本专业相关的中、高级技能等级证书”。本专业的职业目标以电工岗位为基础,所以着重进行电工技能的培训,以使学生取得国家维修电工技能等级证书。《高级电工实训》是取得高电工级技能等级证书的基础,同时与学生将来所从事的专业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该课程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
通过本实践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项目性任务的分析,通过资讯、查阅资料,分解、重构任务,把任务转化为可实施的具体环节,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使学生在实施过程中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常用电工工具,掌握电工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PLC控制系统的操作和变频器的使用方法,为参加高级维修电工的鉴定考核储备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本课程的教育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常用电工工具,掌握电工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熟练地进行控制电路的配线和接线操作,熟练掌握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典型机床电路的操作和故障排除方法,掌握PLC控制程序的设计、编写和调试方法,掌握变频器安装、参数设定及修改操作,同时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和提高电工安全作业的基本素质,为后续高级电工考证以及将来的上岗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素质目标
指引学生掌握“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抓问题实质”和“抓住重点、求同存异”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培养学生善于运用对比学习法,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培养学生的钻研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善于沟通、团队协作和勇于挑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学以致用、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心;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守时诚信、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安全、质量、效率、环保及服务意识。
(三)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备电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资料收集整理、制定、实施工作计划和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高级电工实训,使学生具备熟练使用各种常用电工工具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电工常用仪器、仪表,具备较强的控制电路的配线和接线操作能力、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分析能力和机床电路的故障排除能力,掌握PLC控制系统的安装、程序设计、调试能力,具备变频器安装、参数设定及修改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基本的思考与分析方法,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还要培养学生爱护工具和设备、安全文明生产的好习惯,并能在工作中严格遵守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应在本专业的所有课程结束之后开设,着重实施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仪器(表)的使用、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和机床控制电路的故障排除、PLC应用、变频器的使用及数字电路制作等内容。因此,本课程在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起着理论与实践综合结合的纽带作用。
(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作为电工基本技能的综合实训课程,它是取得高级技能证书和达到毕业要求以及胜任较高级岗位工作的基本保证,是比较综合的实训过程,应在专业知识比较全面的条件下进行,所以它的前续课程就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电机维修、电子、初级电工和中级电工实训,这些课程为本实训提供了电工基础理论、电机和变压器理论、电力拖动理论、器件选择、电路分析、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的理论、PLC应用和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这些都为本实训过程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基础保障。
(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本学习领域的后续课程主要是就业前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等环节,这些环节都将与高级电工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本实训环节是为学生取得国家高级电工职业技能证书和适应将来的较高级工作岗位奠定技能基础。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表1:《电机及其应用》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览表
序号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建议教学形式
参考
学时
1
安全教育
(1)安全用电常识;
(2)实训室的供电接线、保护设施的设置、应急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实训操作规程和相关规章制度;
(4)温习实训教材和实训指导书。
(1)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能够做到安全操作;
(2)使学生能够严格遵守实训纪律,确保实训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3)使学生明确实训目的、内容和要求;
(4)使学生在操作之前首先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1)讲授;
(2)实物演示
(3)动手操作
6
(1天)
2
仪器、仪表的使用
(1)温习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
(2)直流、交流双臂电桥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4)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1)熟练使用常用电工仪表;
(2)准确测量导线和绕组等较小电阻;
(3)正确信号发生器;
(4)正确使用示波器,并能根据波形准确读取和计算波形参数
(1)讲授;
(2)实物演示
(3)动手操作
15
(3天)
3
电动机控制电路安装
(1)温习常用低压电器的选择;
(2)电动机Y-D启动控制电路板的安装与故障排除;
(3)电动机能耗制动控制电路板的安装与故障排除;
(4)电动机变极调速控制电路板的安装与故障排除
(1)熟练选择常用低压电器;
(2)规范安装Y-D启动控制电路板,并能分析工作原理、试电操作和排除故障;
(3)规范安装能耗制动控制电路板,并能分析工作原理、试电操作和排除故障;
(4)规范安装变极调速控制电路板,并能分析工作原理、试电操作和排除故障
(1)讲授;
(2)实物演示
(3)动手操作
21
(4天)
4
机床电路故障排除
(1)车床电路的原理分析及故障排除;
(2)钻床电路的原理分析及故障排除;
(3)磨床电路的原理分析及故障排除;
(4)铣床电路的原理分析及故障排除
(1)正确操作车床电路,并能快速、准确查找常见故障点;
(2)正确操作钻床电路,并能快速、准确查找常见故障点;
(3)正确操作磨床电路,并能快速、准确查找常见故障点;
(4)正确操作铣床电路,并能快速、准确查找常见故障点;
1)讲授;
(2)实物演示
(3)动手操作
21
(4天)
5
PLC编程操作
(1)PLC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接线;
(2)PLC控制程序的设计、编写和操作;
(3)简单PLC控制系统的调试和运行
(1)能够正确进行PLC控制系统的接线;
(2)能根据控制要求能够编写控制程序;
(3)能完成程序传输和简单控制系统的调试
1)讲授;
(2)实物演示
(3)动手操作
15
(3天)
续表1
序号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建议教学形式
参考
学时
6
变频器安装调试
(1)变频器原理简介;
(2)变频器调速系统结构设计、安装接线;
(3)变频器调速系统的调试及故障排除、典型调速指标下的各种参数设定方法
(1)熟悉变频器调速系统的组成;
(2)能够正确进行变频器调速系统结构设计、安装接线;
(3)能够正确进行变频器调速系统的调试及故障排除;
(4)能够根据典型调速指标进行各种参数的设定和修改
1)讲授;
(2)实物演示
(3)动手操作
26
(5天)
7
过程控制系统操作
(1)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2)过程控制系统的操作;
(3)过程控制系统的参数调整及调试
(1)能够叙述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2)能够正确进行过程控制系统的操作;
(3)能够对过程控制系统正确进行的参数调整及调试
1)讲授;
(2)实物演示
(3)动手操作
26
(5天)
8
高级电子制作
(1)555定时电路;
(2)函数发生器电路的制作;
(3)声、光控自动节能灯电路的制作;
(4)数字频率计、数字显示等电路的制作;
(1)熟悉555定时电路应用;
(2)正确焊接和调试函数发生器电路的制作;
(3)正确焊接和调试声、光控自动节能灯电路;
(4)正确焊接和调试数字频率计及数字显示等电路
1)讲授;
(2)实物演示
(3)动手操作
26
(5天)
合计
156(6周)
五、教学实施建议
(一)推荐教材
由于近几年教学改革的速度不断加快,教材的发展出现了滞后或与各校的特色和培养方向不吻合的现象,因此许多学校都在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编本校用书,我院也应该从我们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出发,与专业指导委员会一起研究开发自己的教学用书。
就目前推荐校内自编教材《高级电工实训指导书》,该指导书围绕以上8个实训项目安排教学任务,每个实训任务都从实训目的、实训器材、注意事项、实训步骤、思考题几个方面进行安排,力求将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既能系统地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为更加适合我院的实际教学情况,由我院教师卢恩贵主编的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系列《电工技能考核与实训教程》正在组织编写中,将于2012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届时将推荐该教材。
(二)教学参考资料
(1)赵明 许翏.工厂电气控制设备.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3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廖常初.S7-200PLC基础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王建 祁和义.电子制作实训.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16]姜平.维修电工技师鉴定培训教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三)教师素质要求
(1)具有深厚的电机、控制电路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2)具有丰富的维修经验、维修技术过硬等能力
(3)具有项目设计、项目组织、语言沟通表达能力
(4)具备在相关行业、领域实际工作经历3年和高级维修电工技能
(5)具备设计基于生产过程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
(6)具有先进的教学力法、有比较强的现场驭驾能力
(7)具有根据教学情境需要,设计、制作演示动画和课件的能力
(8)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四)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理实一体化教室应具有多媒体设备。
校内实训基地应具备供学生实训用的平口钳、尖嘴钳、剥线钳、电工刀、一字改锥、十字改锥、电笔(低压验电器);万用表、钳形电流表、兆欧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直流单臂电桥、直流双臂电桥等;接触器、熔断器、空气断路器、热继电器、控制变压器、整流器、导线、绝缘胶布、照明灯具、控制电路板(盘)、机床(车、钻、磨、铣床)电路故障排除模拟盘、电工实训工作台、PLC-变频器综合实训台、过程控制实训系统等。
校外实训基地应满足学生进行控制电器维护、维修、检修、安装、制作等技能训练的真实环境及条件,并配备有相关的安全劳动保护。
(五)课程考核方式与标准
1.课程考核方式
根据本学习领域的内容,建议采用实际操作与实训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实际操作与实训报告的分数比例宜为70:30。实际操作以42分为合格,实训报告以18分为合格,如果有一项达不到要求,视为该科成绩不合格。
实践考核以实际考操作技能为主,每完成一个学习单元评定一次成绩。成绩的评定应包括:操作技能的完成情况、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现场的布置情况、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精神、考勤等。
实训报告的考核主要包括实训目的、实训内容、操作过程、数据记录、操作工艺归纳、实训总结等内容。
2.课程考核标准
实践考核每一单元都应有成绩评定,最终由各“单元成绩×权值”综合为操作技能成绩。
单元成绩评定标准如下:
工作内容:学习情境××
分 值
技能成绩
序号
考核内容
考核要求
评分标准
配分
扣分
得分
1
操作技能
操作熟练、任务完成
(1)操作不熟练酌情扣10~30分
(2)任务没完成扣40分
70
2
现场情况
现场要清洁
现场不清洁,扣6分
6
3
准备工作
工具及设备齐全
准备不齐全,扣6分
6
4
工作态度
态度端正
态度不端正酌情扣1~6分
6
5
团队协作精神
协作和谐
不协作酌情扣l~6分
6
6
考勤
6
7
合计
100
六、其它
系/部:机电工程系
教研室:自动化教研室
编制:卢恩贵
校对:
审核:
编制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