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1行业分析
4.1.1行业情况分析的内容
行业情况分析是课程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其任务是收集某一行业企业发展的基础数据,并对该行业领域的职业工作和职业教育状况进行观察分析,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的培养状况,从而确定职业教育的专家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模式。
行业情况分析的内容
现有课程实施后的反馈信息
毕业生长短期的就业状况
该行业的职业资格要求
该行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
该行业的职业岗位发展
该行业的人才需求
该行业的职业发展趋势
该行业的人才结构形状
该行业的发展趋势
该行业的技术与管理形状
等等。行业情况分析的主要成果是“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调研报告”。
4.1.2行业情况分析的目的
(1)该职业岗位(群)普遍采用哪些技术或管理系统?推广程度如何?技术或管理的发展趋势如何?
(2)该系统的设计原则是什么?系统开发者对从业人员工作要求的假设是什么?目前的形状如何?
(3)企业典型的工作形式是什么?任务分配与计划方式如何?
(4)行业在不同地区发展状况的分析与比较是怎样的?行业之间的企业分工与产品链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产品的特征是什么?不同企业完成该任务的深度和广度有何不同?
(5)行业培训人训人员的方式、内容与效果研究是什么?行业与企业评价人才的各种方式与要求是什么?国家或行业企业相关资格要求是什么?
其目的是为了解整个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行业情况分析帮助人们为后续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选择案例的标准,也是选择下一步实践专家的重要依据。
4.1.3行业分析的主要方式
其方式是对选定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案例分析,常采用“二次文献分析法”,即分析现有的研究和工作报告,而不是主要直接分析企业的原始文献。案例分析的对象是某一职业(专业)的重要岗位和工作任务。在案例分析中可组织实践专家和中层管理人员座谈会,发现和寻找工作过程设计、分工安排及解决问题的最佳设想,从而确定现状与理想间的差距。分析人员也可直接进入工作现场进行观察。案例分析可初步确定某一职业(专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并对其进行结构划分。
必要时应对案例分析结果进行广泛调查和求证,组织行业和相关职业教育专家对行业分析报告初稿进行论证,论证要点包括:
(1) 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现状、趋势);
(2) 选定职业(专业)对应的工作任务和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行业与企业的资格要求)、需要设置的专业和专业化方向;
(3) 职业学校的招生就业情况,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4) 课程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初稿论证后,应根据反馈意见做相应的修改与补充。
4.2工作分析
4.2.1工作分析的内容
在课程开发的框架内,工作分析一般包括三方面的任务:
(1)对生产(或服务)的全过程及重要的辅助过程进行的分析,包括工作对象、工作步骤、工作要求、工艺流程规范和设备工具等内容。
(2)对岗位和部门的组织结构分析。工作任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部门和组织结构。一个企业在特定的时期总有一个最合适的组织模型。组织结构分析包括对岗位名称、内容、职能和工作量以及相互关系等内容的分析。组织结构分析有助于发挥系统和平衡的功能,达到分工合理、简洁高效和工作畅顺的目的,是了解劳动组织方式的基础。
(3)对某一专业的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各种工作的性质、任务、责任、相互关系,以及任职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条件、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全面、系统化的调查与分析,以客观地描述并做出规范化记录的过程。分析的岗位既包括毕业生可直接上岗就业的岗位,也包括毕业生通过一定时间自主发展后能适应的岗位。
4.2.2工作分析的目的
其目的是确定工作岗位要求,包括年龄。性别、专业、学历、工作经验、能力和特殊技能等。
4.2.3工作分析的方法
分析的方法既有定量分析法,也有定性分析法。在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工作分析方法。在劳动科学和职业教育领域,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工作任务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解决不同的问题,如通过对岗位任务的分析可以制定岗位规范并开发岗位课程,而在开发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时,则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
4.3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
4.3.1什么是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又称为职业行动领域,它是工作过程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能够促进从业者的职业发展,同时完成该任务的方式方法和结果是开放性的。
典型工作任务的特点
①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
②在企业的生产(或经营)大环境和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与意义
③完成任务的方式和结果有较大的开放性
如中小企业会计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有13个:会计业务流程认识、账务处理、纳税申报、成本控制与管理、往来款管理、统计、外贸会计、财务分析、纳税筹划、审计、财务制度的制订与实施、投资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以及资金运作等。
一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应当反映一项典型的工作任务,由此,确定和描述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的基础。一般情况下,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就是职业学校的一门学习领域课程,如“机械装置制造”是机械加工领域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我们可依据该任务来形成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同样命名为“机械装置制造”。
4.3.3 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调研
专业课程内容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主体,如何选择合适的专业课程内容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术问题。由于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来选择课程内容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因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开发的基本方法。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对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或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请注意,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
把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包括专门化方向)
基本步骤:
工作项目3
工作项目2
工作项目1
工作项目n
分解成若干个相对
独立的工作项目
…
再对工作项目进行分析
获得每个工作项目
的具体工作任务群
项目n的任务群
…
项目3的任务群
项目2的任务群
项目1的任务群
对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
对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按逻辑关系进行排序
工作任务分析的成果形式是“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其表格文本范例见“专业教学的文本格式”)。
工作任务分析是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中一项关键性工作,也是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主要成果和特色所在。其成果直接影响到后续开发工作,包括课程结构分析、专业核心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中典型产品(服务)的选择、技能考核项目的确定、专业课程标准的开发以及实训室的划分和功能的确定,等等。
4.3.4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
寻找和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第一步工作,是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实践专家研讨会的召开采用一种标准的、程序化的方法,通过确定一定数量的典型工作任务,来确定和描述一个职业。
4.3.4.1实践专家研讨会的举行
序号
研讨会的步骤
研讨会的内容
1
会议开始
主持人介绍研讨会的背景、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
2
明确基本概念
主持人解释概念“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发展阶段”
职业发展阶段是指实践专家在其职业发展历程中从事过并对其个人发展生产产生重要影响的工作岗位、生产车间(部门)和其他具体的企业工作范围。这些工作岗位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各阶段的工作(或经营)过程。通常是职业发展阶段越高,所获得的经验越多。
3
简述个人职业历程
与会实践专家从接受职业教育到成为实践专家的发展过程,将这一过程划分成若干个阶段(最多5个)。
个人职业历程是按照不同是阶段、重要历程和重要的变化对职业发展过程进行描述。一般按照时间顺序描述,能反映出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发展过程。职业教育或其他职前培训也包括在内。在实践专家研讨会中,应记录职业历程中出现的代表经验水平的或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别意义的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任务。
4
找出代表性的工作任务
实践专家为每一阶段举出三到四个从事过的、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实例。这些任务一般都是有挑战性的,而且完成工作的过程能够提高工作能力。代表性的工作任务,为今后的学习情境设计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5
任务归类并命名
在主持人的主持下,与会实践专家共同将类似的工作任务归类在一起,全面检查这些分类的合理性,必要时进行更正。如添加一些只有个别实践专家从事过,但是对本职业有普遍意义的工作任务;或所有实践专家都未从事过,但有代表性或不久以后肯定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6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在已确定的有代表性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大家共同讨论,归纳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应体现一组难易程度相当、工作要素相近的代表性工作任务的共同特征,而不针对个人和任何具体的企业。
7
表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基本内容
组成4~8人的小组,由实践专家从专业 角度分析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基本内容,组内的教师进行记录。
要求用简洁的操作性语言表述,建议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如“能熟练操作数控铣床”。
8
典型工作任务排序
由实践专家对所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难易程度进行排序。
9
结束
主持人就整个研讨会过程和内容听取会议代表的反馈意见,总结研讨会成果,展望分析的实际价值。
4.3.4.2典型工作任务的调查与表述
在得到典型工作任务的框架和大致内容以后,课程开发人员要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详细的描述,这常常需要深入到企业现场调研。
序号
方法
具体操作
1
现场观察
观察企业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业活动、工作过程、岗位设置、岗位任务和工作要求等。
2
专家研讨
对企业实践专家、管理人员、有经验的技师、质量监督员等进行的引导性提问和交流,获取对工作份析有帮助的直接和间接信息,如工作计划、组织形式、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关键环节、技能要求等。
3
职位问卷调查
即用事先设计好的标准化问卷对工作职位进行分析。问卷内容包含决策活动、技能活动、设备操作以及信息加工活动。职位问卷分析可以把工作合理地分解成若干个基本领域,并可进行量化评价。
4
资料收集
经企业允许,收集被调查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规范、质量标准、计划书(任务书)、工作过程记录表等文字资料。拍摄反映企业的设施设备、工作流程、产品和成果等照片或录像。
5
工作日写实
对员工工作日的完整工时的利用情况,按实际时间顺序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方法。根据观察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工作肜写实、小组工作日写实、设备管理工作日写实和特殊工作日写实。其中一般工作日写实对课程开发最为重要。
6
工作抽样法
即统计抽样法在岗位分析中的具体应用,是根据概率和统计原理,对工作岗位随机进行调查,利用调查结果对总体状况做出推断的方法。
4.3.4.3典型工作任务现场调查与分析的阶段划分和工作内容
阶段
主要工作内容
准备
建立由课程开发人员组成的工作任务分析小组
制定工作计划
确定工作目标、分析的范围、方法、时间与安排、分工、对象和具体的工作计划、实施步骤和质量要求
实施调查
包括资料的是识别和整理以及必要的调整
进行分析
按照计划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进行分析
任务描述
按照要求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
实际运用
利用分析结果转化为学习领域
4.3.4.4将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表述为一般化的职业要求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常用的引导问题
分析内容
引导问题
工作过程
该任务的工作过程是怎样的?生产什么产品或提供哪些服务?有什么要求和特点?怎样获得原材料、怎样接受工作任务?顾客是谁?如何交付完成的工作?谁是服务合同的提供方和接受方?
工作岗位
被分析的工作岗位在哪儿?环境条件应是怎样的份上、有哪些专业要求或肢体活动?
工作对象
工作任务的内容是什么(如技术产品或过程、服务、文献整理和控制程序等)?在工作过程中的角色如何(操作或是维修设备)?
工具
完成任务需要用到什么设备设施、文献资料或器材(如机床、计算机、维修手册等)?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有哪些使用标准与要求?如何获得相关信息?
工作方法
如何完成工作任务(查找故障、质量保证、加工和装配)?工作方法应用的条件与效率如何?
劳动组织
工作是如何安排的(独立工作、小组工作和部门)?哪些级别对工作有影响?与其他职业或部门有哪些合作及如何分界?同事有哪些能力共同发挥作用?
对工作的要求
完成任务时必须满足企业的哪些要求?服务对象有什么要求?社会有哪些要求?要注意哪些法律法规及质量标准?同行业界规则和行业标准有哪些?从业者自身对工作应提出什么要求?
职业资格标准
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或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要求有哪些?有哪些引进的国际职业资格标准?行业认可度较高的有名企业标准有哪些?
综合性问题
与其他典型工作任务有哪些联系?与其他岗位的相同任务有何共同点?本岗位有哪些培训的可能性吗?与其他的任务分析有何不同?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工作任务分析调研注意事项
工作任务分析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水平与能力,以及行业技术专家的人选,要求务必以从事生产、服务与管理的第一线的行业技术专家为主体。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全面和完整,每个专门化方向都必须有熟悉相关岗位工作任务的专家参加。
对主持人的要求:熟练掌握工作任务分析技术,善于引导行业技术专家小组按照任务引领型课程开发要求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并善于归纳、整合、提炼专家的意见。
行业技术专家主要指部门经理、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等一类人员。参与工作任务分析的行业技术专家应符合以下条件:
(1) 具备高级工及以上相应职业资格;
(2) 在该领域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历和丰富经验,对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有较宏观、整体、前沿性的了解;
(3) 善于表达与合作;
行业技术专家应具有代表性,覆盖与职业技术学生就业岗位相对应的不同性质、类型、规模、层次的企业。行业技术专家人数约为10~12位。专业教师在参与分析时也可发表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4.4相关文献查阅法
典型工作任务的调查和提炼,其周期较长,工作量较大,最关键的是该工作开展需企业和实践专家们的极积配合,因此,该项工作的确很难推动或取得预期的效果。此时我们亦可选用另一种方法,即“相关文献查阅法”。即看看前人或国内的兄弟院校是否已经开展过类似的工作。如果类似的任务调查法已经完成,通常没有必要重复这一分析过程。同理,国外的相关资料也可作为我们的参考资料,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同时还可开发与特定职业领域相关的潜在任务目录和设备目录,即列出一项或多项工作所含的任务以及所需的设备,从而可以确定工具和设备的使用程度。
4.4编制各类相关调查表和问卷(供参考)
表1 工具、设备使用情况调查表:
提示:检查下列各项工具、设备在您目前工作中的使用情况,请列出本表未提及但您正在使用的工具和设备。
在目前岗位上的使用情况
工具、设备的名称
每天使用
每周使用
每月使用
每年使用
从未使用
1
2
3
4
…
n
表2 选择受访者样本表
提示:在下面列出的各项任务中,如果有您目前正在执行的任务,请在该项目右边的栏中划“√”。
职责(名称):
如果在目前的工作中有类似的任务,请在栏内划“√”。
此栏供调查人员使用
任务(名称):
1
2
3
4
…
n
表3 职工背景情况调查表
姓名: 地址: 邮编: 年 月
工种(名称):
提示:请尽可能准确地回答下列问题。
一、下列名称中,哪一种岗位名称与您目前从事的工作最贴切?
三、您在这一职业领域(行业)已工作多久?
1
年 月
2
四、您的工作单位属于下列哪一种性质的组织?
3
1
4
2
5
其他(请指明):
3
二、您在这一岗位上已工作多久?
4
年 月
5
其他(请指明):
五、您的工作单位中约有多少雇员? ①100人以下; ②100人以上
附: 企业问卷调查参考提纲(供参考)
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名称
2.企业类型:国企 合资 民营 外企
3.企业产值:近5年企业产值增加的比例
4.企业规模和员工数量
二、企业生产(或服务)业务范围:
1.生产服务领域:
2.主要服务对象:
3.国际化情况:
三、主管部门:
政府管理部门
行业组织
其他
四、企业内部岗位设置、人才需求现状及未来需求趋势
1.贵企业的岗位设置(或部门设置):
2.现有员工的学历层次及比例:
初中 中职 高职 本科 研究生 (合计100%)
3.现有员工的专业分布及比例:
如:经管 营销 文秘 国际贸易 计算机 等
4.未来5年您是否希望招聘本专业的中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
5.本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有什么要求:
五、企业对录用中职生的主要要求是:
职业道德
对企业岗位工作的态度
服务意识与能力
能吃苦耐劳,从点滴做起
身体素质好,喜欢运动
礼仪规范
英语水平
计算机一般操作
语言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
沟通、合作能力
理解与执行合同能力
计划能力
创新能力
抗挫折的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其它
六、企业适合中职层次人才的岗位有:
七、适合中职生的岗位对专业知识有哪些要求
八、适合中职生的岗位对职业技能有哪些要求
行业专家访谈参考提纲
一、行业基本情况
行业协会名称:
上级主管部门:
被采访人: 部门、职位:
协会所涉业务范围:
行业内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行业内企业分类及分别的代表企业
(2)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3)国家和省市有关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
行业内人才现状及人力资源需求发展趋势
(1)本行业招聘从业人员的主要渠道和应聘条件
(2)业内对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情况(近期和远期)
学历层次
中职
高职
本科
研究生
需求比例
平均薪酬
从业人员基本素质
专业技能职业资格
(3)业内对紧缺岗位人才的需求
紧缺的岗位人才:
学历要求:
平均薪酬水平:
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简单了解)
(4)适合中职层次的从业岗位(包括可直接胜任的岗位、可拓展的岗位、可延伸的岗位三个层次)
可直接胜任的岗位:
可拓展的岗位:
可延伸的岗位:
(5)未来人才需求的走势
2007年至2010年,业内人才需求的层次和能力要求会有哪些变化?
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状况
行业内承担职业证书培训的机构有哪些类型?行业支持的机构,企业培训机构,社会培训机构等。
您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师资建设有哪些建议?
9. 行业内有关职业资格证书有哪几种:
社会认可度:
国际证书主要情况:
国际证书在企业推广的情况:
取得相应证书是否有学历要求?
请您推荐一些知名企业,参与我们的课程开发调研。
- 11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