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附件1
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学校名称:
学生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民族
身份证号
专业
年级
班级
入学
时间
家庭组员情况
姓 名
年纪
与本人
关系
工作或学习单位
家庭经济情况
户籍性质
□ 农村(含县镇)
□ 城市
关键收入起源
家庭住址
邮编
联络电话
家庭人口总数
家庭
年收入
人均年收入
申请助学金关键理由
申请人署名: 家长署名: 年 月 日
班级审核意见
班主任: 签字
学校审核意见
及公告结果
责任人: (公章)
身份证复印件粘贴处
附件2
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指南
◆ 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技工学校
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技工学校指政府相关部门依据国家相关要求同意设置并立案, 由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实施中等学历教育技工学校, 包含公办技工学校和民办技工学校。
◆ 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
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含有技工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一、 二年级全部农村户籍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含外省籍在广东技工学校就读学生)。享受智力扶贫资助学生和享受退伍士兵无偿职业技能培训学生, 不再享受国家助学金。
◆ 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
国家助学金关键资助受助学生生活费开支, 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
◆ 国家助学金申请、 审批与发放程序
国家助学金按年申请和评定, 按月发放。具体步骤以下:
①学生填写《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②学生在新年开学一周内向就读学校提交申请表, 并递交相关证实材料, 农村户籍学生须提供户籍证实, 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须提交区以上民政部门发放低确保明;
③学校受理学生申请, 并进行资格审查;
④学校组织初审, 将初审结果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告;
⑤学校将拟资助学生名单报相关部门审批;
⑥学校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 并在学生入学一个月内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 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
附件3
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
学校名称:
(签章)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户籍性质
身份证号码
资助
金额
银行卡号码
年级
生源地
(×省×市×县(市)区)
省内生源分布
生源地域
人口在10万人以下民族
扶贫县
珠三角
欠发达
县
欠发达区
东部
中部
西部
累计
--
--
--
--
--
--
--
--
1
×××
2
×××
…
备注: 1.本表按一、 二年级分别填报。
2.为便于累计, 相同生源地学生依次排序归类。具体次序为: 第一, 扶贫县学生; 第二, 珠三角学生; 第三, 欠发达县学生; 第四, 欠发达区学生; 第五, 外省学生。
3.“省内生源分布”、 “生源地域”和“人口在10万人以下民族”以“1”来填写。外省生源不用填 “省内生源分布”栏。
4. “扶贫县”、 “珠三角”、 “欠发达县”和“欠发达区”分别指16个扶贫开发关键县、 珠江三角洲7个地级以上市及其所辖县(市、 区, 不含恩平市)、 经济欠发达县(市, 含恩平市)和经济欠发达县级区, 具体见填表说明(附件5)。
5.人口在10万以下小少民族(22个): 毛南族、 撒拉族、 布朗族、 塔吉克族、 阿昌族、 普米族、 鄂温克族、 怒族、 京族、 基诺族、 德昂族、 保安族、 俄罗斯族、 裕固族、 乌兹别克族、 门巴族、 鄂伦春族、 独龙族、 塔塔尔族、 赫哲族、 高山族、 珞巴族。
6.划“--”位置不用填。
附件4
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统计表
填表单位: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项目
地域
人数
生源分布(人)
财政资金(万元)
总计
其中: 人口10万以下少数民族
地域
人数
总计
中央和省财政
地级以上市、 县(市、 区)财政
××市、 县
扶贫县
珠三角(不含恩平市)
欠发达县
欠发达区
外省
东部
中部
西部
同级劳动保障部门审批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同级财政部门审批意见
本级财政分担资金: _______(万元)
(签章)
年 月 日
附件5
申请国家助学金学生户籍和生源地划分说明
一、 户籍界定
1.“广东农村户籍”是指本省农业户口(含居住镇农业户口)。已实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无法按农业户口核定学生地域, 可按改革前户籍分类情况或农村居民(指户籍在村民委员会, 属于村民委员会居民)来核定户籍。
2.“城市、 县镇家庭经济困难”是指由本省城市县区级以上民政部门认定并正在享受城镇低保家庭。
二、 生源地划分分类
(一)省内地域分类情况:
1.扶贫关键县(16个县): 新丰县、 乳源县、 紫金县、 龙川县、 连平县、 和平县、 东源县、 大埔县、 丰顺县、 五华县、 陆河县、 清新县、 阳山县、 连山县、 连南县、 揭西县。
2.珠江三角洲地域(34个地级市和县级市、 区): 越秀区、 海珠区、 荔湾区、 天河区、 白云区、 黄埔区、 花都区、 萝岗区、 番禺区、 南沙区、 从化市、 增城市、 福田区、 罗湖区、 盐田区、 南山区、 宝安区、 龙岗区、 香洲区、 金湾区、 斗门区、 禅城区、 南海区、 顺德区、 高明区、 三水区、 东莞市、 中山市、 蓬江区、 江海区、 新会区、 台山市、 开平市、 鹤山市。
3.经济欠发达县(53个县、 市、 区): 澄海区、 潮阳区、 潮南区、 南澳县、 乐昌县、 南雄市、 仁化县、 始兴县、 翁源县、 曲江区、 梅江区、 兴宁市、 梅县、 平远县、 蕉岭县、 惠阳区、 惠东县、 博罗县、 龙门县、 陆丰市、 海丰县、 恩平市、 阳春市、 阳东县、 阳西县、 雷州市、 廉江市、 吴川市、 遂溪县、 徐闻县、 信宜市、 高州市、 化州市、 电白县、 四会市、 高要市、 广宁县、 德庆县、 封开县、 怀集县、 英德市、 连州市、 佛冈县、 饶平县、 潮安县、 普宁市、 揭东县、 惠来县、 云城区、 罗定市、 新兴县、 郁南县、 云安县。
4.经济欠发达县级区(20个县级区): 金平区、 龙湖区、 濠江区、 浈江区、 武江区、 源城区、 惠城区、 汕尾市城区、 江城区、 赤坎区、 霞山区、 麻章区、 坡头区、 茂南区、 茂港区、 端州区、 鼎湖区、 清城区、 湘桥区、 榕城区。
(二)省份地域分类情况:
1.东部省份(9个省、 直辖市): 北京、 天津、 上海、 辽宁、 江苏、 浙江、 福建、 山东、 广东;
2.中部省份(10个省): 河北、 山西、 吉林、 黑龙江、 安徽、 江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3.西部省份(12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和1个兵团及3个自治州): 内蒙古、 广西、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新疆兵团及享受西部政策吉林延边自治州、 湖北恩施自治州、 湖南湘西自治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