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徽大学计算机网络测试题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98114 上传时间:2025-03-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大学计算机网络测试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大学计算机网络测试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 徽 大 学 计 算 机 网 络 测 试 题 共 3页 第 1 页 总 分 二 三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200 ~ 200 学年 第 学期) 八 阅卷教师 考试课程:《计算机网络》 学院专业年级班级: 学号: 姓名: 复核教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从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的角度看,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 通信  子网和 资源  子网。 2.C类地址的缺省子网掩码是 255.255.255.0 。 3.在数据通信中,将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 数模转换D/A 。 4.ISO建议网络管理应包含以下基本功能:故障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__性能管理_____和__安全管理____。 5.电子邮件需要依靠 简单邮件传输/SMTP 协议,该协议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服务器之间的邮件传送。 6. 分组交换方式中,通信子网向端系统提供 虚电路服务 和__数据报服___两类不同性质的网络服务,其中__数据报服务__________是无连接的网络服务。 7. 由于各种网络的最大传输单元 (MTU) 不同,用路由器互联时可能需要对数据包进行分段和_封装_。 8. 内部网关协议主要有 HELLO 和 RIP 两种。 9. 目前最常用的多路复用可分为__频分复用_____ 、 时分多路复用 _ _ ___和波分多路复用几种。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若一个信道上传输的信号码元仅可取四种离散值,则该信道的数据传输率S(比特率)与信号传输率B(波特率)的关系是(B )。 A. S=B B. S=2B C. S=B/2 D. S=1/B 2.IEEE802的标准系列的以太网络中,( )标准规定了网络所采用的组网拓扑结构通常以总线型为主要形式。 A.802.1 B.802.2 C.802.3 D.802.5 3.Internet 是一个建立在( A )协议上的国际互联网络,它是以各个子网以网状结构互联而成。 A.TCP/IP B.HTTP C.OSI/RM D.FTP 4. 局域网中,媒体访问控制功能属于 ( A ) A. MAC子层 B. LLC子层 C. 物理层 D. 高层 5.为了保证以太网能正常的工作,以太网帧要求有 ( C ) 字节的最小帧长度。 A.1518 B.72 C.64 D.46 6.TCP协议属于TCP/IP模型的哪一层( C )。 A.网络接口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 应用层 7.IP地址202.12.166.25属于(D )IP地址。 A. 特殊 B. A类 C. B类 D. C类 8.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  A )上的协议。 A.网络层 B.运输层 C.应用层 D.物理层 9.以下哪一种协议用于规定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转换( A )。 A.ARP B.RARP C.PPP D.SLIP 10.ATM信元及信头的字节数分别为( C ) A 5,53 B 53,48 C 53,3 D 53,5 11.若两台主机在同一子网中,则两台主机的IP地址分别与它们的子网掩码相“与”的结果一定( C ) A 为全0 B 为全1 C 相同 D 不同 12.OSI/RM参考模型的七层协议中低三层是( C )。 A.会话层、总线层、网络层 B. 物理层 网络层、传输层、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D. 逻辑层、物理层、会话层 注:1.请命题老师用黑色的墨水工整的书写,作图准确,以保证试卷字迹清晰。2.请命题老师在试题后面留出答题空间。 3.学生不得在草稿纸上答题 安 徽 大 学 计 算 机 网 络 测 试 题 共 3 页 第 2 页 考试课程:《计算机网络》 学院专业年级班级: 学号: 姓名: 13.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技术(CSMA/CD),只适用于( A )网络拓朴结构。 A.令牌总线型 B.环型 C.总线型 D.网型 14.Ipv4地址的位数为( A )位二进制数字。 A.32 B.48 C.128 D.64 15.在Internet中能够提供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是( B )。 A.WWW B.FTP C.Telnet D.SMTP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的划×,填入其它符号按错论。) 1.多点共享技术是指将一条物理信道分割成多条逻辑信道,使多个用户信息在同一信道上同时传输的技术。 ( 错 ) 2.10Mb/s以太网又称快速以太网。 ( 错 ) 3.全世界的网卡都是统一编址的,而网卡的卡号就是主机的IP地址。( 错 ) 4.IP地址148.250.168.1属于C类地址。 ( 错 ) 5.TCP协议是采用三次握手的方式来建立和撤销连接的。 ( 错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其拓扑分类。 计算机网络功能:(1))通信,即在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 (2)资源共享,即实现计算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异地互用 。 (3))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在计算机网络中各台计算机间可以互为后备,从而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 链路型网络(点到点到结构) 心型网络、树形网络、环形网络、格状网络 、全连接网络 • 广播型网络 环型总线网络 总线型网络 无约束型网络 • • • • 2.简述地址解析的基本含义及地址解析的基本方法。 若属点对点通信,则需要进行地址解析。因为LEC从上层收到的数据帧中只有目的站点的MAC地址,不是ATM地址。为了建立ATM连接,需要得到与MAC地址对应的ATM地址。这个对应关系存放在LEC内部的高速缓冲区中。为此LEC要先查询内部缓冲区。当查不到时,要通过直接控制虚通路连接VCC向LES查询。LES中的地址对应表是每个LEC注册时建立的,LES查到后即通知LEC。于是完成了地址解析。 3.OSI/RM中传输层的具体功能是什么?传输层与网络层所研究问题的角度有何不同? 传输层:是唯一负责总体数据传输和控制的一层 是通信服务及数据处理服务的桥梁,提供的是端到端的进程通信服务 处理的是主机间的数据通信(源~目的), 区别:网络层是通信子网与高层结构的界面,是通信子网的是最高层,它在结点之间为数据传输创建逻辑链路。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路径和交换结点,流量控制,网络通信费用的统计和差错检测等;当不同网络互联时,还要负责网络地址、分组长度和协议之间的转换。 传输层及其以上各层存在于端结点(即主机)中,通信子网的结点上没有传输。传输层是真正的从通信的源点到终点的一层,它的任务是为上层建立一条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数据传输逻辑通路。传输层上面的各层不再管理信息传输问题,传输层要屏蔽通信子网的差异,向上层提供标准、完善的服务界面。因此,会输层是网络体系结构中关键的一层。在传输层,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如果报文较长,传输层要将它分割为若干个分组,交给网络层传送。传输层需要保证传输的可靠性,执行端到端的差错控制、顺序和流量控制。  4 回答者: 星光1027091815 4.简述CSMA/CD发送方的工作原理 CSMA/CD是一种分布式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网中的各个站(节点)都能独立地决定数据帧的发送与接收。每个站在发送数据帧之前,首先要进行载波监听,只有介质空闲时,才允许发送帧。这时,如果两个以上的站同时监听到介质空闲并发送帧,则会产生冲突现象,这使发送的帧都成为无效帧,发送随即宣告失败。每个站必须有能力随时检测冲突是否发生,一旦发生冲突,则应停止发送,以免介质带宽因传送无效帧而被白白浪费,然后随机延时一段时间后,再重新争用介质,重发送帧。CSMA/CD协议简单、可靠,其网络系统(如Ethernet)被广泛使用。 注:1.请命题老师用黑色的墨水工整的书写,作图准确,以保证试卷字迹清晰。2.请命题老师在试题后面留出答题空间。 3.学生不得在草稿纸上答题 安 徽 大 学 计 算 机 网 络 测 试 题 共 3 页 第 3 页 考试课程:《计算机网络》 学院专业年级班级: 学号: 姓名: 5.简述B/S模式及其特点。 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以目前的技术看,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 WAN, 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目前我院内网(Intranet)、外网(Internet)和北京东方清大公司“案件、办公管理软件”就是B/S 结构管理软件,干警在局域网各工作站通过WWW浏览器就能实现工作业务。特别是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架构管理软件更是方便、快捷、高效。 (1)、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 (2)、成本降低,选择更多 (3)、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 五、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写出路由信息协议(RIP)的工作原理,并观察下表在表中填入R2、R3、R4三个路由器的 距离向量表 RIP工作原理: RIP协议是基于Bellham-Ford(距离向量)算法,此算法1969年被用于计算机路由选择,正式协议首先是由Xerox于1970年开发的,当时是作为Xerox的“Networking Services(NXS)”协议族的一部分。由于RIP实现简单,迅速成为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路由协议。 路由器的关键作用是用于网络的互连,每个路由器与两个以上的实际网络相连,负责在这些网络之间转发数据报。在讨论 IP 进行选路和对报文进行转发时,我们总是假设路由器包含了正确的路由,而且路由器可以利用 ICMP 重定向机制来要求与之相连的主机更改路由。但在实际情况下,IP 进行选路之前必须先通过某种方法获取正确的路由表。在小型的、变化缓慢的互连网络中,管理者可以用手工方式来建立和更改路由表。而在大型的、迅速变化的环境下,人工更新的办法慢得不能接受。这就需要自动更新路由表的方法,即所谓的动态路由协议,RIP协议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 N10 1 N10 2 N10 3 N20 0 N20 1 N20 2 N30 0 N30 0 N30 1 N40 1 N40 0 N40 0 N50 2 N50 1 N50 0 N60 3 N60 2 N60 1 2. 将一个拥有256台主机,网络号为202.12.167的C类网络分成4个主机数量相同的子网。 (1) 写出子网掩码。 (2) 指出每个子网中IP地址的范围 1.子网掩码255.255.255.192 2.每个子网的IP范围:202.12.167.0~202.12.167.64 202.12.167.65~202.12.167.128 202.12.167.129~202.12.167.192 202.12.167.193~202.12.167.255 注:1.请命题老师用黑色的墨水工整的书写,作图准确,以保证试卷字迹清晰。2.请命题老师在试题后面留出答题空间。 3.学生不得在草稿纸上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