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上好政治习题课的小技巧
陕县第二初级中学 杨丽娟
初中政治教学到了下学期,主要是复习课,而复习课的重要构成之一就是习题课。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做习题来达到复习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指导学生做题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首先,在习题资料的选用上,不能只用自己不成熟的理解和偏好来选择材料,而要选择集学科性、权威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材料。在习题内容的筛选上,宁易勿难,知识点的覆盖面要宽,重要知识点可以重复考察,题目设问要多角度,题型要全面反映中招考试的要求,并要有计划地渗透能力和方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其次,就客观题的练习,要做到“四个引导”。
第一,引导学生结合选择要求充分分析材料,找中心,找关键词,甚至把材料简化成一个只有主谓宾的简练句子。目的是让学生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第二,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答题范围,例如:“科技与教育”考查的是科教兴国战略;“环境问题”考查的是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立法、公民的权利”等考查的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政治恩文明等。
第三,引导学生正确把握选择方向,明确选择的类型。即:是让找“原因”“表明”或“说明”等;还是让选“正确”的或“错误”的;是“体现”的还是“没体现”的。方向如果错误,整个选择都会错误。
第四,引导学生在审题肢时,先排除错误肢;然后排除题肢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的;最后把选择的选项带回到题干中,看其是否是完整的一句话或一个段落。
最后,通过大量练习,使学生将“四个引导”内化为自己解答主观题的方法。内化的过程是一个重复的过程。面对一个知识点或一类题型,学生会经历一个犯错——纠正——掌握的过程,这就需要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通过阶段小测或类型小测发现学生存在问题较多的习题,重点讲解,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内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强化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就达不到质的变化,所以大量的练习是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