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五章-横断面设计33.ppt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949511 上传时间:2024-04-08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35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横断面设计33.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五章-横断面设计33.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五章-横断面设计33.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五章-横断面设计33.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五章-横断面设计33.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3.3.超高布置图超高布置图 四级公路可不四级公路可不设回旋线,但曲线设回旋线,但曲线上若设置有超高,上若设置有超高,从构造的角度也应从构造的角度也应有超高缓和段。有超高缓和段。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无中间带无中间带无中间带无中间带 有中间带有中间带有中间带有中间带公路最大超高坡度公路最大超高坡度公路最大超高坡度公路最大超高坡度 4.4.标准标准规定规定公路等级公路等级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一一二二三三四四一般地区一般地区10%8%积雪、冰冻地区积雪、冰冻地区6%5.5.超高过渡方式超高过渡方式 绕内边线旋转绕内边线旋转绕内边线旋转绕内边线旋转 绕中线旋转绕中线旋转绕中线旋转绕

2、中线旋转 绕外边缘旋转绕外边缘旋转绕外边缘旋转绕外边缘旋转 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1)1)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1)(1)超高横坡度超高横坡度=路拱坡度时:路拱坡度时:将外侧车道绕道路中线将外侧车道绕道路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即可,如图所示。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即可,如图所示。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2)(2)超高横坡度路拱横

3、坡度时:超高横坡度路拱横坡度时:绕内边线旋转绕内边线旋转(简称边轴旋转简称边轴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再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再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直至超高横坡值。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绕中线旋转绕中线旋转(简称中轴旋转简称中轴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绕中线旋转,直

4、至超高横坡度。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绕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绕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绕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绕外边线旋转绕外边线旋转 先将外侧车道绕外边缘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先将外侧车道绕外边缘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先将外侧车道绕外边缘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先将外侧车道绕外边缘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随中线的降低而相应降低,待达到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随中线的降低而相应降低,待达到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随中线的降低而相应降低,待达到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随中线的降低而相应降低,待达到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仍绕外侧车道边缘旋

5、转,直至超高横坡度。仍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仍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仍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3)(3)适用场所适用场所 绕内边线旋转:绕内边线旋转:由于行车道内侧不降低,有利于由于行车道内侧不降低,有利于路基纵向排水,一般新建工程多用此法。路基纵向排水,一般新建工程多用此法。绕中线旋转:绕中线旋转:可保持中线标高不变,且在超高坡可保持中线标高不变,且在超高坡度一定的情况下,外侧边缘的抬高值较小,多用于旧路改度一定的情况下,外侧边缘的抬高值较小,多用于旧路改建工程。建工程。绕外侧边线旋转:绕外侧边线旋转: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设计,仅用

6、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设计,仅用于某些为改善路容的地点于某些为改善路容的地点(如强调路容美观、外侧因受条如强调路容美观、外侧因受条件限制不能抬高等件限制不能抬高等)。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2)2)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 (1)(1)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先将外侧行车道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旋转,待达到与先将外侧行车道绕中央分隔带的中心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行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中心线旋转,内侧行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中心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值。此时中央分隔带呈倾斜状。直至超高横坡度值。此时中央分隔带呈倾斜状。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2)(

7、2)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之各自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维持原水平状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维持原水平状态。态。(3)(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各自的中心线旋转,使之各自成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各自的中心线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两边缘分别升高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两边缘分别升高与降低而成为倾斜断面。与降低而成为倾斜断面。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3)(3)适用场所适用场所 三种方式的优

8、缺点与无中间带的公路相似。三种方式的优缺点与无中间带的公路相似。三种方式的优缺点与无中间带的公路相似。三种方式的优缺点与无中间带的公路相似。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适用于窄的中间带适用于窄的中间带 (4.5m)(4.5m)。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适用于各种宽度的中间适用于各种宽度的中间带。带。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适用于车道数适用于车道数4 4条的公条的公路。路。3)3)分离式断面分离式断面 因上、下行车道各自独立,其超高的设置及其过渡可因上、下行车道各自独立,其超高的设置及其过渡可按两条无分隔带的道路分别予以处理。按两条无分隔带

9、的道路分别予以处理。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式中:式中:式中:式中:B B B B旋转轴至行车道旋转轴至行车道旋转轴至行车道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外侧外侧外侧边缘的宽度边缘的宽度边缘的宽度边缘的宽度(m)(m)(m)(m);iii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代数差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代数差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代数差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代数差(%)(%)(%)(%);p p p p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外侧边缘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外侧边缘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外侧边缘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

10、对坡度,其最大值见下表。线之间的相对坡度,其最大值见下表。线之间的相对坡度,其最大值见下表。线之间的相对坡度,其最大值见下表。(m)(m)6.6.超高过渡段长度超高过渡段长度 为了行车的舒适、路容的美观和排水的通畅,必须设为了行车的舒适、路容的美观和排水的通畅,必须设为了行车的舒适、路容的美观和排水的通畅,必须设为了行车的舒适、路容的美观和排水的通畅,必须设置一定长度的超高缓和段,超高的过渡则是在超高缓和段置一定长度的超高缓和段,超高的过渡则是在超高缓和段置一定长度的超高缓和段,超高的过渡则是在超高缓和段置一定长度的超高缓和段,超高的过渡则是在超高缓和段全长范围内进行的。全长范围内进行的。全长

11、范围内进行的。全长范围内进行的。1)1)双车道公路最小超高过渡段长度计算式双车道公路最小超高过渡段长度计算式 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2)2)最大超高渐变率最大超高渐变率计算行车速度计算行车速度(km(kmh)h)超高旋转轴位置超高旋转轴位置中线中线边线边线1201/2501/2001001/2251/175801/2001/150601/1751/125401/1501/100301/1251/75201/1001/50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3)3)确定超高过渡段长度时的注意事项确定超高过渡段长度时的注意事项 (1)(1)(1)(1)计算的超高过渡段长度计算的超高过渡段长度计算的超高过渡段长度

12、计算的超高过渡段长度应凑成应凑成应凑成应凑成5m5m5m5m的整倍数,且的整倍数,且的整倍数,且的整倍数,且10m10m10m10m。(2)(2)过小的渐变率对路面排水不利。从利于排除路面过小的渐变率对路面排水不利。从利于排除路面降水考虑,横坡度由降水考虑,横坡度由2%(2%(或或1.5%)1.5%)过渡到过渡到0%0%路段的路段的超高渐变超高渐变率不得率不得1/3301/330,即超高过渡段长度不能设置得太长。即超高过渡段长度不能设置得太长。(3)(3)在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时,已经考虑了超高过在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时,已经考虑了超高过在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时,已经考虑了超高过在确定缓和曲线

13、最小长度时,已经考虑了超高过渡段所需的最短长度,故渡段所需的最短长度,故渡段所需的最短长度,故渡段所需的最短长度,故一般取超高过渡段长度一般取超高过渡段长度一般取超高过渡段长度一般取超高过渡段长度L L L Lc c c c=缓和曲缓和曲缓和曲缓和曲线长度线长度线长度线长度L L L Ls s s s。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4)(4)若计算的若计算的若计算的若计算的L L L Lc c c cL L L Ls s s s,应修改平面线形,使,应修改平面线形,使,应修改平面线形,使,应修改平面线形,使L L L Ls s s sLLLLc c c c;当;当;当;当平面线形无法修改时,可将超高

14、过渡起点前移,即超高过平面线形无法修改时,可将超高过渡起点前移,即超高过平面线形无法修改时,可将超高过渡起点前移,即超高过平面线形无法修改时,可将超高过渡起点前移,即超高过渡在缓和曲线起点前的直线段开始,路面外侧以适当的超渡在缓和曲线起点前的直线段开始,路面外侧以适当的超渡在缓和曲线起点前的直线段开始,路面外侧以适当的超渡在缓和曲线起点前的直线段开始,路面外侧以适当的超高渐变率逐渐抬高,使横断面在高渐变率逐渐抬高,使横断面在高渐变率逐渐抬高,使横断面在高渐变率逐渐抬高,使横断面在ZH(ZH(ZH(ZH(或或或或HZHZHZHZ点点点点)渐变为向内侧渐变为向内侧渐变为向内侧渐变为向内侧倾斜的单向

15、路拱横坡倾斜的单向路拱横坡倾斜的单向路拱横坡倾斜的单向路拱横坡(临界断面临界断面临界断面临界断面)。(5)(5)若若若若L L L Ls s s s计算的计算的计算的计算的L L L Lc c c c,当只要超高渐变率,当只要超高渐变率,当只要超高渐变率,当只要超高渐变率1/3301/3301/3301/330,仍,仍,仍,仍取取取取L L L Ls s s s=L=L=L=Lc c c c。(6)(6)在高等级公路设计中,在高等级公路设计中,因照顾线形的协调性,在因照顾线形的协调性,在因照顾线形的协调性,在因照顾线形的协调性,在平曲线中配置了较长的回旋线。为了避免在缓和曲线全长平曲线中配置了

16、较长的回旋线。为了避免在缓和曲线全长平曲线中配置了较长的回旋线。为了避免在缓和曲线全长平曲线中配置了较长的回旋线。为了避免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均匀过渡超高而造成路面横向排水不畅,可采取的范围内均匀过渡超高而造成路面横向排水不畅,可采取的范围内均匀过渡超高而造成路面横向排水不畅,可采取的范围内均匀过渡超高而造成路面横向排水不畅,可采取的超高过渡方法如下:超高过渡方法如下:超高过渡方法如下:超高过渡方法如下: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超高的过渡仅在缓和曲线的某一区段内进行。超高的过渡仅在缓和曲线的某一区段内进行。即超即超高过渡起点可从缓和曲线起点至缓和曲线上不设超高的最高过渡起点可从缓和曲线起点至缓和

17、曲线上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之间的任一点开始,至缓和曲线终点结束。小半径之间的任一点开始,至缓和曲线终点结束。(6)(6)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但圆曲线上若设有超高,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但圆曲线上若设有超高,则应设置超高缓和段,超高的过渡段在则应设置超高缓和段,超高的过渡段在直线和圆曲线上各直线和圆曲线上各分配一半。分配一半。超高过渡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按两种超高渐变率超高过渡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按两种超高渐变率分段进行。分段进行。即第一段从缓和曲线起点由双向路拱坡以超高即第一段从缓和曲线起点由双向路拱坡以超高渐变率渐变率1/3301/330过渡到单向路拱横坡,第二段由单向路拱横坡过渡到单向路拱

18、横坡,第二段由单向路拱横坡过渡到缓和曲线终点处的超高横坡。过渡到缓和曲线终点处的超高横坡。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1)1)超高值:超高值:超高缓和段上各断面处的路基外缘和内缘超高缓和段上各断面处的路基外缘和内缘与路基设计标高之高差与路基设计标高之高差c c。7.7.超高值的计算超高值的计算 计算超高值后即可根据路基设计标高计算路基内外边计算超高值后即可根据路基设计标高计算路基内外边缘的设计标高,并将计算结果列于缘的设计标高,并将计算结果列于“路基设计表路基设计表”中。这中。这些高程是弯道施工的依据。些高程是弯道施工的依据。2)2)不设中间带公路的超高值计算不设中间带公路的超高值计算 其计算公式见

19、下表,计算图见下图。其计算公式见下表,计算图见下图。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超高过渡段超高过渡段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超高位置超高位置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备备 注注x xx x0 0 x xx x0 0圆曲圆曲线上线上外缘外缘hcb bJ Ji iJ J+(b+(bj j+B)i+B)ih h1.计算结果均计算结果均为与设计高之为与设计高之差;差;2.临界断面距临界断面距过渡段起点:过渡段起点:x x0 0=i=iG GL Lc c/i/ih h3.x x距离处的加距离处的加宽值宽值b bx x=xb/L=xb/Lc c中线中线hcb bJ Ji iJ J+i+ih hB/2B/2内缘内缘hcb bJ

20、 Ji iJ J-(b-(bj j+b)i+b)ih h过渡过渡段上段上外缘外缘hcb bJ J(i(iJ J-i-iG G)+b)+bJ Ji iG G+(b+(bj j+B)i+B)ih hx/Lx/Lc c (或或xhxhc c/L/Lc c)中线中线hcb bJ Ji iJ J+i+iG GB/2B/2b bJ Ji iJ J+i+ih hBx/(2LBx/(2Lc c)内缘内缘hcb bJ Ji iJ J-(b-(bj j+b+bx x)i)iG Gb bJ Ji iJ J-(b-(bj j+b+bx x)xi)xih h/L/Lc c绕内边线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绕内边线旋转超高值计算

21、公式超高位置超高位置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备备 注注x xx x0 0 x xx x0 0圆曲圆曲线上线上外缘外缘hcb bJ J(i(iJ J-i-iG G)+(b)+(bj j+B/2)(i+B/2)(iG G+i+ih h)1.计算结果均为计算结果均为与设计高之差;与设计高之差;2.临界断面距过临界断面距过渡段起点:渡段起点:x x0 0=2i=2iG GL Lc c/(i/(iG G+i+ih h)3.x x距离处的加宽距离处的加宽值值b bx x=xb/L=xb/Lc c中线中线hcb bJ Ji iJ J+i+iG GB/2B/2内缘内缘hcb bJ Ji iJ J+i+iG GB/2-

22、(bB/2-(bj j+b+B/2)i+b+B/2)ih h过渡过渡段上段上外缘外缘hcxb bJ J(i(iJ J-i-iG G)+(b)+(bj j+B/2)(i+B/2)(iG G+i+ih h)x/L)x/Lc c (或或xhxhc c/L/Lc c)iG(定值定值)内缘内缘hcxb bJ Ji iJ J-(b-(bj j+b+bx x)i)iG Gb bJ Ji iJ J+i+iG GB/2-B/2-(b(bj jB/2+bB/2+bx x)xi)xih h/L/Lc c绕中线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绕中线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式中:式中:B B B B路面宽度路面宽度路

23、面宽度路面宽度(m)(m)(m)(m);b b b bJ J J J路肩宽度路肩宽度路肩宽度路肩宽度(m)(m)(m)(m);i i i iG G G G路拱坡度;路拱坡度;路拱坡度;路拱坡度;i i i iJ J J J路肩坡度;路肩坡度;路肩坡度;路肩坡度;i i i ih h h h超高横坡度;超高横坡度;超高横坡度;超高横坡度;L L L Lc c c c超高过渡段长度超高过渡段长度超高过渡段长度超高过渡段长度(或缓和曲线长度或缓和曲线长度或缓和曲线长度或缓和曲线长度)(m)(m)(m)(m);l l l l0 0 0 0路基坡度由路基坡度由路基坡度由路基坡度由i i i iJ J J

24、 J变为变为变为变为i i i iG G G G所需距离,一般可取所需距离,一般可取所需距离,一般可取所需距离,一般可取1.0m1.0m1.0m1.0m;x x x x0 0 0 0与路拱同坡度的单向超高点至超高过渡段起点的与路拱同坡度的单向超高点至超高过渡段起点的与路拱同坡度的单向超高点至超高过渡段起点的与路拱同坡度的单向超高点至超高过渡段起点的距离距离距离距离(m)(m)(m)(m);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x x x x超高过渡段上任一点至起点的距离超高过渡段上任一点至起点的距离超高过渡段上任一点至起点的距离超高过渡段上任一点至起点的距离(m)(m)(m)(m);h h h hc c c

25、c路基外缘最大抬高值路基外缘最大抬高值路基外缘最大抬高值路基外缘最大抬高值(m)(m)(m)(m);h h h h c c c c路中线最大抬高值路中线最大抬高值路中线最大抬高值路中线最大抬高值(m)(m)(m)(m);hhhhc c c c路基内缘最大降低值路基内缘最大降低值路基内缘最大降低值路基内缘最大降低值(m)(m)(m)(m);h h h hcxcxcxcxx x x x距离处路基外缘抬高值距离处路基外缘抬高值距离处路基外缘抬高值距离处路基外缘抬高值(m)(m)(m)(m);hhhhcxcxcxcxx x x x距离处路中线抬高值距离处路中线抬高值距离处路中线抬高值距离处路中线抬高值

26、(m)(m)(m)(m);hhhhcxcxcxcxx x x x距离处路基内缘降低值距离处路基内缘降低值距离处路基内缘降低值距离处路基内缘降低值(m)(m)(m)(m);b b b b圆曲线加宽值圆曲线加宽值圆曲线加宽值圆曲线加宽值(m)(m)(m)(m);b b b bx x x xx x x x距离处路基加宽值距离处路基加宽值距离处路基加宽值距离处路基加宽值(m)(m)(m)(m)。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 3)3)设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值计算设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值计算超高超高位置位置计算公式计算公式x x距离处距离处行车道横坡值行车道横坡值备备

27、注注外外侧侧C(b(b1 1+B+b+B+b2 2)i)ix x1.计算结果为与设计之高差;计算结果为与设计之高差;2.设计高程为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设计高程为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高;3.加宽值加宽值b bx x按加宽计算公式计算按加宽计算公式计算;4.4.当当x=Lx=Lc c时时,为圆曲线上的超高值为圆曲线上的超高值.D0内内侧侧D0C-(b-(b1 1+B+b+B+bx x+b+b2 2)i)ix x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超高值计算公式超高位超高位置置计算公式计算公式x x距离处距离处行车道横坡值行车道横坡值备备 注注外外侧侧C(B/2+b(B/2+b2

28、 2)i)ix x-(B/2+b(B/2+b1 1)i)iz z 1.计算结果为与设计之高差;计算结果为与设计之高差;2.设计高程为中央分隔带外侧设计高程为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边缘标高;3.加宽值加宽值b bx x按加宽计算公式计算按加宽计算公式计算;4.4.当当x=Lx=Lc c时时,为圆曲线上的超高为圆曲线上的超高值值.D-(B/2+b-(B/2+b1 1)(i)(ix x+i+iz z)内内侧侧D(B/2+b(B/2+b1 1)(i)(ix x-i-iz z)C-(B/2+b-(B/2+bx x+b+b2 2)i)ix x-(B/2+b(B/2+b1 1)i)iz z 下一页退出上一页

29、返回 式中:式中:B B B B左侧左侧左侧左侧(或右侧或右侧或右侧或右侧)行车道宽度行车道宽度行车道宽度行车道宽度(m)(m)(m)(m);b b b b1 1 1 1左侧路缘带宽度左侧路缘带宽度左侧路缘带宽度左侧路缘带宽度(m)(m)(m)(m);b b b b2 2 2 2右侧路缘带宽度右侧路缘带宽度右侧路缘带宽度右侧路缘带宽度(m)(m)(m)(m);b b b bx x x xx x x x距离处路基加宽值距离处路基加宽值距离处路基加宽值距离处路基加宽值(m)(m)(m)(m);i i i ih h h h超高横坡度;超高横坡度;超高横坡度;超高横坡度;i i i iG G G G路

30、拱坡度;路拱坡度;路拱坡度;路拱坡度;x x x x超高缓和段中任意一点至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超高缓和段中任意一点至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超高缓和段中任意一点至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超高缓和段中任意一点至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m)(m)(m)(m);硬路肩外侧边缘、路基边缘的超高可根据路肩横坡和硬路肩外侧边缘、路基边缘的超高可根据路肩横坡和路肩宽度从行车道外侧边缘推算。路肩宽度从行车道外侧边缘推算。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1.1.爬坡车道:爬坡车道:在陡坡路段正线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载在陡坡路段正线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载重车行驶的专用车道。重车行驶的专用车道。为简化的超高过渡纵断面图。该图的横坐标轴为旋

31、转为简化的超高过渡纵断面图。该图的横坐标轴为旋转轴,纵坐标为相对高程。轴,纵坐标为相对高程。8.8.超高设计图超高设计图 十一、十一、爬坡车道爬坡车道 2.2.设置原因:设置原因:在道路纵坡较大的路段上,载重车爬坡在道路纵坡较大的路段上,载重车爬坡时需克服较大的坡度阻力,使输出功率与车重之比值降低,时需克服较大的坡度阻力,使输出功率与车重之比值降低,车速下降,大型车与小汽车的速差变大,超车频率增加,车速下降,大型车与小汽车的速差变大,超车频率增加,对行车安全不利。速差较大的车辆混合行驶,必将减小快对行车安全不利。速差较大的车辆混合行驶,必将减小快车的行驶自由度,导致通行能力降低。车的行驶自由度

32、,导致通行能力降低。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为了消除上述种种不利影响,宜在陡坡路段增设爬坡为了消除上述种种不利影响,宜在陡坡路段增设爬坡车道,把载重车从正线车流中分离出去,可提高小汽车行车道,把载重车从正线车流中分离出去,可提高小汽车行驶的自由度,确保行车安全,增加路段的通行能力。驶的自由度,确保行车安全,增加路段的通行能力。一般讲,最理想的是路线纵断面本身就应按不需设置一般讲,最理想的是路线纵断面本身就应按不需设置爬坡车道来设计纵坡,但这样往往会造成路线迂回或路基爬坡车道来设计纵坡,但这样往往会造成路线迂回或路基高填深挖增大工程费用。在多数情况下采用稍大的坡度值高填深挖增大工程费用。在多数情况

33、下采用稍大的坡度值而增设爬坡车道会产生既经济又安全的效果。不过设置爬而增设爬坡车道会产生既经济又安全的效果。不过设置爬坡车道也并非最好措施,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还在于精选坡车道也并非最好措施,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还在于精选路线,定出纵坡值较小而又经济实用的路线。路线,定出纵坡值较小而又经济实用的路线。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路段内大型车的爬坡性能和混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路段内大型车的爬坡性能和混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路段内大型车的爬坡性能和混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路段内大型车的爬坡性能和混入率对通行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工程投资与运营费用的综入率对通行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工程投资与运营费用

34、的综入率对通行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工程投资与运营费用的综入率对通行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工程投资与运营费用的综合效益,以确定是否设置爬坡车道。合效益,以确定是否设置爬坡车道。合效益,以确定是否设置爬坡车道。合效益,以确定是否设置爬坡车道。3.3.设置爬坡车道时需考虑的因素设置爬坡车道时需考虑的因素 例:例:广州广州-增城二级公路上有一段大于增城二级公路上有一段大于 4%4%的路段,在的路段,在设置爬坡车道后,堵塞情况得到很大改善。国外有的规定设置爬坡车道后,堵塞情况得到很大改善。国外有的规定纵坡大于纵坡大于5%5%的路段,应设置爬坡车道。他们认为在国家干的路段,应设置爬坡车道。他们认为在国家干线公路

35、上,从设计上就造成载重汽车显著减速是不适当的。线公路上,从设计上就造成载重汽车显著减速是不适当的。在双车道公路上,为了保证交通安全,也应设适当的爬坡在双车道公路上,为了保证交通安全,也应设适当的爬坡车道。车道。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双车道二级公路纵坡长度受限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双车道二级公路纵坡长度受限制的路段,应对载重汽车上坡行驶速度的降低值和设计通制的路段,应对载重汽车上坡行驶速度的降低值和设计通行能力进行验算,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上坡方向行行能力进行验算,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上坡方向行车道右侧设置爬坡车道:车道右侧设置爬坡车道:4.4.设置条件设置条件 1)1

36、)沿上坡方向行驶载重汽车的行驶速度降低到下表的沿上坡方向行驶载重汽车的行驶速度降低到下表的允许最低速度以下时。允许最低速度以下时。上坡方向允许最低速度上坡方向允许最低速度设计速度(设计速度(kmkmh h)120100806040容许最低速度(容许最低速度(kmkmh h)6055504025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3)3)经设置爬坡车道与改善主线纵坡不设爬坡车道技术经设置爬坡车道与改善主线纵坡不设爬坡车道技术经济比较论证,设置爬坡车道的效益费用比、行车安全性经济比较论证,设置爬坡车道的效益费用比、行车安全性较优时。较优时。2)2)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设计小时交通量时。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设

37、计小时交通量时。4)4)山岭地区高速公路:山岭地区高速公路:由于地形复杂,纵坡设计控制由于地形复杂,纵坡设计控制因素较多,在这种路段上,设计速度一般在因素较多,在这种路段上,设计速度一般在80km/h80km/h以下,以下,是否设置爬坡车道,必须在上述基本条件下,从公路建设是否设置爬坡车道,必须在上述基本条件下,从公路建设的目的、服务水平、工程建设投资规模等综合分析比较后的目的、服务水平、工程建设投资规模等综合分析比较后确定。确定。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3)3)六车道以上的高速公路:六车道以上的高速公路:一般情况下不再需要设置一般情况下不再需要设置爬坡车道,主要是考虑其外侧车道可供因上坡减速后

38、的载爬坡车道,主要是考虑其外侧车道可供因上坡减速后的载重汽车行驶。重汽车行驶。6.6.爬坡车道设计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爬坡车道设计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与主线的设计与主线的设计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相同。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相同。1)1)隧道、大桥、高架构造物及深挖路段:隧道、大桥、高架构造物及深挖路段:当因设置爬当因设置爬坡车道使工程费用增加很大时,经论证爬坡车道可以缩短坡车道使工程费用增加很大时,经论证爬坡车道可以缩短或不设。或不设。5.5.可不设爬坡车道的情况可不设爬坡车道的情况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1)1)横断面组成横断面组成 爬爬坡坡车车道道设设于于上上坡坡方方向向主主线线行行车车道道右右侧

39、侧,见见下下图图。爬爬坡坡车车道道的的宽宽度度一一般般为为3.5m3.5m,包包括括设设于于其其左左侧侧的的路路缘缘带带宽宽度度0.5m0.5m。7.7.爬坡车道设计爬坡车道设计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1)(1)行车道:行车道:高速公路爬坡车道可以占用原有的硬路高速公路爬坡车道可以占用原有的硬路肩宽度,此时其外侧可只设土路肩。肩宽度,此时其外侧可只设土路肩。(2)(2)爬坡车道的路肩:爬坡车道的路肩:和主线一样仍然由硬路肩和土和主线一样仍然由硬路肩和土路肩组成。但由于爬坡车道上行驶速度较低,其硬路肩宽路肩组成。但由于爬坡车道上行驶速度较低,其硬路肩宽度可以不按主线的安全标准要求设计,一般为度可

40、以不按主线的安全标准要求设计,一般为1.0 m1.0 m;而土;而土路肩宽度以按主线要求设计为宜路肩宽度以按主线要求设计为宜(原硬路肩移至爬坡车道外原硬路肩移至爬坡车道外侧侧)。(3)(3)爬坡车道的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的紧急停车带:对长而连续的爬坡车道对长而连续的爬坡车道(500m)500m),为了临时停车的需要而应按规定设置紧急停车,为了临时停车的需要而应按规定设置紧急停车带。带。(4)(4)爬坡车道的曲线加宽:爬坡车道的曲线加宽:按按(一个一个)行车道曲线加宽行车道曲线加宽有关规定执行。有关规定执行。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2)2)横坡度横坡度爬坡车道的超高坡度爬坡车道的超高坡度 爬坡车道

41、的行车速度比正线低,为了安全,彼此之间爬坡车道的行车速度比正线低,为了安全,彼此之间的超高坡度应不同,其对应关系如下:的超高坡度应不同,其对应关系如下:主线的超高坡度(主线的超高坡度(%)1098765432爬坡车道超高坡度(爬坡车道超高坡度(%)5432 (1)(1)超高坡度的旋转轴为爬坡车道内侧边缘线。超高坡度的旋转轴为爬坡车道内侧边缘线。(2)(2)若爬坡车道位于直线路段时,其横坡度的大小同与若爬坡车道位于直线路段时,其横坡度的大小同与主线路拱坡度,均采用直线式横坡,坡向向外。主线路拱坡度,均采用直线式横坡,坡向向外。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3)3)平面布置与长度平面布置与长度 (1)(1

42、)平面平面布置:布置:见下图。见下图。(3)(3)爬坡车道右侧路肩的横坡度大小和坡向参照主线爬坡车道右侧路肩的横坡度大小和坡向参照主线与右侧路肩之间关系的有关规定确定。与右侧路肩之间关系的有关规定确定。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2)(2)长度:长度:总长度由分流渐变段长度总长度由分流渐变段长度L L1 1,爬坡车道的,爬坡车道的长度长度L L和合流渐变段长度和合流渐变段长度L L2 2组成。组成。起点:起点:应设在陡坡路段上载重汽车运行速度降低至应设在陡坡路段上载重汽车运行速度降低至上坡方向容许最低速度上坡方向容许最低速度表表(见见4.1)4.1)中规定的中规定的“容许最低容许最低速度速度”处。

43、处。起点处分流渐变段长度:起点处分流渐变段长度:用来使正线车辆驶离正线用来使正线车辆驶离正线面进入爬坡车道,其长度见下表面进入爬坡车道,其长度见下表“分流渐变段长度分流渐变段长度”。汇流渐变段长度:汇流渐变段长度:见下表见下表“汇流渐变段长度汇流渐变段长度”。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爬坡车道长度:爬坡车道长度:一般应根据所设计的纵断面线形,一般应根据所设计的纵断面线形,通过加、减速行程图绘制出载重车行驶速度曲线,找出通过加、减速行程图绘制出载重车行驶速度曲线,找出允许最低速度的路段,从而得到需设爬坡车道的长度。允许最低速度的路段,从而得到需设爬坡车道的长度。公路等级公路等级分流渐变段长度分流渐变

44、段长度(m)汇流渐变段长度汇流渐变段长度(m)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100150200二级公路二级公路5090爬坡车道分流、汇流渐变段长度爬坡车道分流、汇流渐变段长度 终点及附加长度:终点及附加长度:终点在陡坡路段后延伸的附加长终点在陡坡路段后延伸的附加长度的端部。附加长度为供车辆驶入正线前加速至允许最低度的端部。附加长度为供车辆驶入正线前加速至允许最低车速所需长度,其值与附加段的纵坡度有关,见下表车速所需长度,其值与附加段的纵坡度有关,见下表(含汇含汇流渐变段长度流渐变段长度)。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相邻两爬坡车道相距较近时,宜将两爬坡车道直接相邻两爬坡车道相距较近时,宜将两爬

45、坡车道直接相连。相连。陡坡路段后延伸的附加长度陡坡路段后延伸的附加长度附加路段的纵坡附加路段的纵坡(%)下坡下坡平坡平坡上上 坡坡0.51.01.52.0附加长度附加长度(m)100150200350300350 4)4)爬坡车道位置爬坡车道位置 起、终点的具体位置除按上述方法确定外,还应考虑起、终点的具体位置除按上述方法确定外,还应考虑与线形的关系。通常应设在通视条件良好,便于辨认和过与线形的关系。通常应设在通视条件良好,便于辨认和过渡顺适的地点。渡顺适的地点。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避险车道设避险车道设在道路右侧在道路右侧,为大上坡断头路。,为大上坡断头路。在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在连续长陡下坡路

46、段应在适当地点设置避险车道,以应在适当地点设置避险车道,以供制动失效的车辆强制减速停车。供制动失效的车辆强制减速停车。十二、十二、避险车道避险车道 避险车道避险车道应修建在主线直线段上应修建在主线直线段上合适的位置,保证其合适的位置,保证其入口前有足够的视距。入口前有足够的视距。避险车道避险车道应修建在失控车辆不能安全转弯的主线弯道应修建在失控车辆不能安全转弯的主线弯道之前以及修建在坡底人口稠密区之前,之前以及修建在坡底人口稠密区之前,以保证失控车辆上以保证失控车辆上的人员以及位于坡底的居民的安全。的人员以及位于坡底的居民的安全。下一页退出上一页返回 避险车道避险车道(制动坡床制动坡床)起点厚

47、起点厚0.1m0.1m,以,以30m30m长度渐变至坡长度渐变至坡床集料总厚度。床集料总厚度。避险车道长度避险车道长度根据主线下坡行驶速度、避险车道纵坡根据主线下坡行驶速度、避险车道纵坡和坡床集料而定。其规定长度见下表。和坡床集料而定。其规定长度见下表。坡床集料坡床集料可采用碎砾石、砾石、砂、豆砾石等松散材可采用碎砾石、砾石、砂、豆砾石等松散材料,料,厚度厚度为为0.30.30.9m0.9m。制动坡床宽度制动坡床宽度4.5m4.5m,服务道路宽度服务道路宽度3.5m3.5m。救险锚救险锚栓间隔栓间隔宜宜90m90m。强制减弱装置强制减弱装置可采用砂袋或废轮胎堆砌,可采用砂袋或废轮胎堆砌,高度为高度为1.21.21.5m1.5m。正线始出正线始出车速车速(km/h)制动坡床制动坡床纵坡纵坡G(%)坡床集料坡床集料坡床长度坡床长度(m)强制减弱装置强制减弱装置堆砌高度堆砌高度(m)10010碎砾石碎砾石2391.5砾石砾石1791.5砂砂1431.5豆砾石豆砾石1021.510015碎砾石碎砾石1791.2砾石砾石1431.2砂砂1191.2豆砾石豆砾石901.211015碎砾石碎砾石2201.5砾石砾石1761.5砂砂1471.5豆砾石豆砾石1101.511020碎砾石碎砾石1761.2砾石砾石1471.2砂砂1261.2豆砾石豆砾石981.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