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YD∕T 3815-2021 移动通信终端快速充电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通信).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94930 上传时间:2022-07-12 格式:PDF 页数:105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 3815-2021 移动通信终端快速充电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通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YD∕T 3815-2021 移动通信终端快速充电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通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YD∕T 3815-2021 移动通信终端快速充电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通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YD∕T 3815-2021 移动通信终端快速充电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通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YD∕T 3815-2021 移动通信终端快速充电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通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移动通信终端快速充电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 for quick charge of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terminal Equipment (报批稿) 2018-11-19 发 布ICS 33.050 M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XX/T XXXXXXXXXI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术语和定义 .1 3.2缩略语 .2 4技术要求 .3 4.1总体连接结构 .3 4.2系统适配要求 .3 4.

2、3适配器要求 .3 4.4线缆要求 .8 4.5终端要求 .9 4.6电池要求 .9 5测试方法 .10 5.1测试条件 .10 5.2系统要求测试 .10 5.3适配器测试 .11 5.4线缆测试 .13 5.5终端测试 .14 5.6电池测试 .14 6标识和说明要求 .15 6.1电池标识要求 .15 6.2充电器和终端标识要求 .16 6.3终端说明书要求 .1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A 快充协议 .1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B 快充协议 .26 附录 C(规范性附录)C 快充协议 .58 附录 D(规范性附录)D 快充协议 .68 附录 E(规范性附录)E 快充协议 .75 附录

3、 F(规范性附录)F 快充协议 .83 附录 G(规范性附录)G 快充协议 .93 附录 H(规范性附录)识别标识 .100 XX/T XXXXXXXXXII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 有限公司、联发博动科技(北京) 有限公司、广东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联想移动通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徐春莹、何桂立、刘伟、杜志敏、张奋伟、陈世铭、

4、张加亮、陈栋、杨华、马超、郭伟祥、夏丽娇、杨璐、李娟、赵晓昕。 XX/T XXXXXXXXXIII引言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以下相关专利的使用: 1)附录A A快充协议;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同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 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 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三环东路36号环球贸易中心D座9层 2)附录B B快充协议;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

5、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同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 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 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3号华为大厦 3)附录D D快充协议;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同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 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 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

6、人姓名: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30078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笃行一路1号 4)附录E E快充协议;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同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 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 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海滨路18号 5)附录F F快充协议;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 他愿意许可实施该标准的

7、任何申请人免费使用该专利。 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安得街89号步步高大楼 6)附录G G快充协议;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XX/T XXXXXXXXXIV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愿意许可实施该标准的任何申请人免费使用该专利。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祖冲之路2288弄展讯中心1号楼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

8、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XX/T XXXXXXXXX1移动通信终端快速充电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终端(以下简称“终端” )与电源适配器(以下简称“适配器” )之间实施快速充电的接口及通信协议,以及终端、适配器、线缆、电池的通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有线供电方式的具有快速充电模式的终端、适配器、线缆和电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9、标准。 GB 31241-2014 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要求 YD/T 1591 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IEC 62680-1-1:2015 数据和电源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第1-1部分:通用组件通用串行总线电池充电规范, 1.2修订版 (IEC 62680-1-1:2015 Universal serial bus interfaces for data and power- Part 1-1: Common components - USB Battery Charging Specification, Revision 1.2) IE

10、C 62680-1-2(3.0版):2018 数据和电源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第1-2部分:通用组件通用串行总线供电协议规范(IEC 62680-1-2 Edition 3.0:2018 Universal serial bus interfaces for data and power Part 1-2: Common components USB Power Delivery specification) IEC 62680-1-3(3.0版):2018 数据和电源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第1-3部分:通用串行总线接口通用组件通用串行总线C型线缆和连接器规范(IEC 62680-1-3 Editi

11、on 3.0:2018 Universal serial bus interfaces for data and power Part 1-3: Universal Serial Bus interfaces Common components USB Type-C cable and connector specification) IEC 63002(1.0版):2016 便携式计算机设备外接电源的识别和互操作方法(IEC 63002 Edition 1.0:2016 Ident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teroperability method for

12、external power supplies used with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s) 通用串行总线供电协议规范, 3.0修订本, 1.1版本, 发布日期2017年1月12日 (Universal Serial Bus Power Delivery Specification, Revision 3.0, Version 1.1, Release date 12 January 2017) 通用串行总线C型电缆和连接器规范,1.2修订版(USB Type-C Cable and Connector Specification Revision 1.2) 3术

13、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XX/T XXXXXXXXX23.1.1快速充电模式 quick charging mode 一个由适配器、线缆和终端组成的充电系统,从初始充电状态开始,至充电30分钟,通过提高适配器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 实现进入电池的平均电流大于等于3A或总充电量大于等于电池额定容量的60%的充电方式。 3.1.2初始充电状态 initial charging status 常温条件下,终端耗电至自动关机,静置30分钟后,再次接入充电回路的瞬间状态。 3.1.3型快速充电模式 type quick charging mode 通过提高适配器

14、的输出电压来提高终端充电功率和速率的充电模式。 3.1.4型快速充电模式 type quick charging mode 通过提高适配器的输出电流来提高终端充电功率和速率的充电模式。 3.1.5型快速充电模式 type quick charge mode 通过同时提高适配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来提高终端充电功率和速率的充电模式。 注:支持型快速充电模式的适配器应同时支持型或型的快速充电模式。 3.1.6普通充电模式 normal charging mode 适配器额定输出电压为5V, 额定输出电流小于等于3A的充电模式, 在此模式下适配器输出端口D+和D-短路。 3.1.7快速充电适配器 q

15、uick charging power adapter 能够兼容普通充电模式和至少一种快速充电模式的适配器。 3.1.8快速充电终端 quick charging terminal 具有快速充电管理功能,能够兼容普通充电模式和至少一种快速充电模式的终端。 3.1.9快速充电电池 quick charging battery 能够在快速充电系统中使用的电池。 3.1.10快速充电系统 quick charging system 包含快速充电适配器、线缆及快速充电终端(含快速充电电池) ,并能够在快速充电模式下进行充电的系统。 注:在快速充电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协议,型、型和型快速充电模式可以在起始

16、阶段选定,也可以在充电过程中切换。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DO 增强型功率数据对象 Augmented Power Data Object D+ 高电平数据线 Data+ D- 低电平数据线 Data- GND 地(电源负极) Ground PD 供电协议 Power Delivery XX/T XXXXXXXXX3PDO 功率数据对象 Power Data Object PDP 供电协议功率 PD Power USB 通用串行总线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Standard-A 通用串行总线A型 Universal Serial Bus A US

17、B IF 通用串行总线实施论坛 USB Implementers Forum USB Micro-B 通用串行总线Micro-B型 Universal Serial Bus Micro-B USB Type-C 通用串行总线C型 Universal Serial Bus Type-C VBUS 总线电压(电源正极) Voltage Bus 4技术要求 4.1总体连接结构 快速充电系统包括快速充电终端(含快速充电电池) 、线缆和快速充电适配器。终端与适配器通过协议进行握手协商通信, 判断双方是否满足快速充电功能要求以及确定适合的快速充电模式,由适配器根据协商的模式对终端进行充电。适配器和线缆应采

18、用分离式设计,具体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 图1快速充电系统总体连接结构 4.2系统适配要求 4.2.1纵向兼容 终端应能识别线缆和适配器是否满足快速充电要求, 并选择相应的普通充电模式或快速充电模式,实现无障碍充电。 4.2.2横向兼容 快速充电系统中的适配器和终端应满足如下横向兼容要求: a) 快速充电系统中的适配器和终端应支持本标准规定的快速充电协议,以保证不同品牌的适配器、线缆和终端最大程度的实现相互兼容充电。 b) 快速充电系统中,如适配器侧支持 USB Standard-A 型接口,则适配器应支持本标准规定的附录 A、B、D、E、F、G 中一种或多种快速充电协议。 c) 快速充电系统中

19、,如适配器侧支持 USB Type-C 型接口,则适配器应支持本标准规定的附录 C 的快速充电协议。 d) 快速充电系统中,如终端侧支持 USB Micro-B 型接口,则终端应支持本标准规定的附录 A、B、D、E、F、G 中一种或多种快速充电协议。 e) 快速充电系统中,采用 USB Type-C 型接口的终端,可以有两种之一或两种兼有的协议支持方式:一种是与具有 USB Type-C 接口的适配器配合使用时,应支持本标准规定的附录 C 的快速充电协议;另一种是与具有 USB Standard-A 接口的适配器配合使用时,应支持本标准规定的附录 A、B、D、E、F、G 中一种或多种快速充电协

20、议。 XX/T XXXXXXXXX4f) 本标准规定了 7 种快速充电协议,分别为 A,B,C,D,E、F、G。其中 A、F、G 支持型快速充电,B 和 C 支持型快速充电、型快速充电和型快速充电,D 支持型快速充电和型快速充电,E 支持型快速充电和型快速充电。7 种快速充电协议详细定义见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附录 F、附录 G。 4.3适配器要求 4.3.1接口类型要求 适配器的输出接口应支持USB Standard-A型接口或USB Type-C型接口。 4.3.2机械结构及管脚定义 适配器的AC输入端口及DC输出接口的机械结构及管脚定义见YD/T 1591相关

21、规定。 4.3.3能力分级及额定输出规格要求 当适配器侧支持USB Standard-A型接口时,适配器能力分级及额定输出规格见表1。适配器的额定输出规格, 除符合普通充电输出规格要求外, 还应至少包含该表中的一种输出规格。例如,包含模式型,能力等级为3级的输出规格“12V/2.5A,9V/(2.5A),5V/3A” ,即该充电器具有输出12V/2.5A,9V/(2.5A),和5V/3A的能力。 表1适配器能力分级及额定输出规格表(USB Standard-A 型) 快速充电模式 能力等级 型快速充电模式 型快速充电模式 型快速充电模式 1 级 9V/1.67-2A 5V/(3A) - 2 级

22、 12V/2A 9V/(2A) 5V/4A 20W 3 级 12V/2.5A 9V/(2.5A) 5V/5A 27W 4 级 12V/3A 9V/(3A) 5V/6A 36W 5 级 - - 45W 6 级 - - 60W 当适配器和终端侧均 支持USB Type-C型接口时, 适配器能力分级及额定输出规格见表2。适配器的额定输出规格, 除符合普通充电输出规格要求外, 应允许适配器提供可选的更高电压(最大不超过20V) 或更大电流(最大不超过5A) 来满足快速充电模式下的功率输出要求。例如,功率输出为30W的输出规格“15V/2A,9V/3A,5V/3A” ,即该充电器具有输出15V/2A,9

23、V/3A,和5V/3A的能力。 表2中“fixed” 为必选配置, “Prog” 为可选配置。当选定“fixed” 和“Prog” 配置后,在每个功率对应的电压电流组合中,表2又给出了所需的最小电流,并在中给出了可选的最大电流。当电流仅表示在中,表明该对应电压配置为可选。例如,对于一个适配器功率为PDP15W,电压5V是必需的,但支持9V,15V和20V是可选的。表2中未列出的电压也是可选配置,前提是该电压对应的功率输出不超过适配器的PDP且PDO数量不超过7。 XX/T XXXXXXXXX5表2适配器能力等级分级及额定输出规格 (USB Type-C 型 - USB Type-C 型) PD

24、PPDP (W)(W) 5V5V fixedfixed 9V9V fixedfixed 15V15V fixedfixed 20V20V fixedfixed 5V5V ProgProg 9V9V ProgProg 15V15V ProgProg 20V20V ProgProg x = 15W PDP/5 PDP/9 PDP/15 PDP/20 PDP/5 PDP/9 PDP/15 PDP/20 15 x = 25W 3 PDP/51 PDP/9 PDP/15 PDP/20 3 PDP/51 PDP/9 PDP/15 PDP/20 25 x = 27W 3 51 PDP/9 PDP/15 PD

25、P/20 3 51 PDP/9 PDP/15 PDP/20 27 x = 45W 3 51 3 PDP/91 PDP/152 PDP/20 3 51 3 PDP/91 PDP/152 PDP/20 45 x = 60W 3 51 3 51 32 PDP/151,2 PDP/202 3 51 3 PDP/151,2 PDP/202 60 x = 75W 3 51 3 51 3 PDP/151 PDP/201,2 3 51 3 PDP/151 PDP/201,2 75 x = 100W 3 51 3 51 3 51 PDP/201 3 51 3 51 PDP/201 注1:需要5A线缆。 注2:该

26、电压电流组合为可选配置,具体说明如下: 当适配器电源输出功率(PDP) 27W且 45W,如果适配器使用USB Type-C 5A的线缆连接终端并且提供电流大于3A,电压9V的协议,但可以不提供电压在15V情况下的功率。 当适配器电源输出功率(PDP) 45W且 60W,如果适配器使用USB Type-C 5A的线缆连接终端并且提供电流大于3A,电压12V的协议,但可以不提供电压在15V,20V情况下的功率。 当适配器电源输出功率(PDP) 60W且 75W,如果适配器使用USB Type-C 5A的线缆连接终端并且提供电流大于3A,电压15V的协议,但可以不提供电压在20V情况下的功率。 4

27、.3.4电气性能要求 4.3.4.1输入电压、电流及频率适应范围 适配器的输入电压、电流及频率适应范围要求同 YD/T 1591 相关规定。 4.3.4.2输出电压适应范围 快速充电适配器的输出电压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对于仅适用于型的快速充电适配器, 普通充电模式下和快速充电模式下, 额定输出电压偏差范围均为-5%+10%。 b) 对于仅适用于型的快速充电适配器,普通充电模式下,额定输出电压范围为4.75V5.50V;快速充电模式下,额定输出电压范围为 3.30V5.50V。 XX/T XXXXXXXXX6c) 对于适用于型的快速充电适配器, 普通充电模式下, 额定输出电压范围为 4.75

28、V5.50V;快速充电模式下,额定输出电压范围为 3.30V21V。 d) 对于兼容适用于型、 型或型的快速充电适配器应当在不同情况下满足以上 a、b 或 c 的要求。 e) 对于在快速充电过程中通过协议协商动态转换型、 型或型充电模式的, 在相关模式下应当满足以上 a、b 或 c 的要求。 4.3.4.3输出电压纹波 当适配器侧支持USB Standard-A型接口时,型、型和型快速充电模式下适配器的输出电压纹波限值见表3。 表3适配器输出电压纹波限值 输入电压 额定输出电压 输出纹波限值 (100-240)Vac /(50-60)Hz 9V 150mV峰峰值 (100-240)Vac /(

29、50-60)Hz 9V 200mV峰峰值 当适配器侧支持USB Type-C型接口时,适配器的输出电压纹波限值应小于等于额定输出电压值的0.016倍。 4.3.4.4电流倒灌 在任何情况下,不论适配器是否插在供电电源上,只要适配器与终端连接,适配器从终端侧吸收的电流应不大于8mA。 4.3.4.5接触电流 当适配器输出功率小于等于30W时,交流电网电源通过适配器到达输出端口的接触电流不应超过65A(r.m.s);当适配器输出功率大于30W而小于等于100W时,交流电网电源通过适配器到达输出端口的接触电流不应超过100A(r.m.s)。 4.3.4.6接口短路保护 适配器的接口短路保护应满足如下

30、要求: a) 当 Vbus 和 GND 发生短路时,适配器应进入保护模式。去除短路故障后,恢复时应先进入普通充电模式,重新通过协议与终端握手后,再进入快充模式。 b) 当快充系统依靠 D+和 D-进行协议通信控制时,D+、D-、GND 任意之间发生短路或者 D+、D-、Vbus 任意之间发生短路,适配器输出恢复到普通充电模式或关断。当工作在 A 快充协议模式下时,如果 D-与 GND 之间发生短路,无需保护。 c) 当快充系统依靠 Vbus 进行协议通信控制时,D+与 GND 发生短路或 D-与 GND 发生短路,适配器当前输出电压不能升高;D+与 Vbus 发生短路或 D-与 Vbus 发生

31、短路,适配器输出恢复到普通充电模式或关断。 d) 当快充系统在 CC 上执行通讯控制时,当 CC 和 GND 短路,或者 CC 和 VBus 短路,或者 CC 和 Vconn 短路时,要求适配器关掉。 4.3.4.7能效要求 输入电压为220V/50Hz条件下,普通充电模式和各个快速充电模式的平均效率和空载最大功率均应满足表4要求。 XX/T XXXXXXXXX7表4普通充电模式和快速充电模式的平均效率和空载最大功率要求值 输出功率(W) 动态模式中最小平均效率(以小数表示) 无负载最大功率(W) 交流直流:基本电压 1Po49 0.071*ln(Po)-0.0014*Po+0.67 0.10

32、0 49Po250 0.880 0.210 交流直流:低电压(6V) 1Po49 0.0834*ln(Po)-0.0014*Po+0.609 0.100 49Po250 0.870 0.210 注1:低电压是指标称输出电压值低于6V,标称输出电流不低于550mA。 注2:Po为适配器标称输出功率。 注3:当正常输出电压是5V,并且10 Vdat_ref, 0.4V AND D+ Vdat_ref?YESNOOpen D+ and D-. Pull D- low with Rdm_dwnYESIs D- Vdat_ref, 0.4V?Portable Device Supports 12V Ch

33、arging. Change Vbus to 12V.Is D+ Vdat_ref, 0.4V?NOYESNOIs D+ Vsel_ref, 2V?YESNOPortable Device Supports 9V Charging. Change Vbus to 9V.NOIs D- Vsel_ref, 2V?YESPortable Device Supports future extension mode.YESPortable Device Supports 5V Charging. Change Vbus to 5V.YESIs D- Vdat_ref, 2.0V?NOSTARTIs V

34、alid 5V source inserted on Vbus?Run APSD according to USB BC1.2YESNOIs a DCP detected?SDP or CDP is detected.NOD+ forced to Vdp_src, 0.6VYESIs D- Vdat_ref, 0.4V?Wall Adapter is DCPYESIs Vbus still present?NONOHVDCP is insertedYESIs Vbus Present?NOYESIs 9V operation desired?D+ = Vdp_up. D- = Vdm_src

35、Allow 9V adapter.YESNOIs 5V operation desired?D+ = Vdp_srcD- = GNDAllow 5V adapter.YESNOD+ = Vdp_src D- = Vdm_src Allow 12V adapterIs 12V operation desired?YESNOXX/T XXXXXXXXX19 图A.4USB BC1.2 FA 初始检测 HVDCPRDAT_LKGVDAT_REFD+D-GNDVBUSIDPortable DevicePHYRDAT_LKGVDAT_LKGCHG_DETVDAT_REFIDM_SINKVDP_SRCRD

36、AT_LKGVDAT_LKGIDP_SRCRDM_DWNDCHG_DETVDAT_REFIDP_SINKVDM_SRCVLGC_HIIDPull-up ID ComparatorsREF1s Glitch FilterVDAT_REFVSEL_REF5V/9V/12VRDM_DWNRDP_UPVDP_UPVSEL_REFVDM_UPXX/T XXXXXXXXX20 图A.5USB BC1.2 FA 第二次检测 HVDCPRDAT_LKGVDAT_REFD+D-GNDVBUSIDPortable DevicePHYRDAT_LKGVDAT_LKGCHG_DETVDAT_REFIDM_SINKVD

37、P_SRCRDAT_LKGVDAT_LKGIDP_SRCRDM_DWNDCHG_DETVDAT_REFIDP_SINKVDM_SRCVLGC_HIIDPull-up ID ComparatorsREF1s Glitch FilterVDAT_REFVSEL_REF5V/9V/12VRDM_DWNRDP_UPVDP_UPVSEL_REFVDM_UPXX/T XXXXXXXXX21 图A.6FA 第三次检测 HVDCPRDAT_LKGVDAT_REFD+D-GNDVBUSIDPortable DevicePHYRDAT_LKGVDAT_LKGCHG_DETVDAT_REFIDM_SINKVDP_S

38、RCRDAT_LKGVDAT_LKGIDP_SRCRDM_DWNDCHG_DETVDAT_REFIDP_SINKVDM_SRCVLGC_HIIDPull-up ID ComparatorsREF1s Glitch FilterVDAT_REFVSEL_REF5V/9V/12VRDM_DWNRDP_UPVDP_UPVSEL_REFVDM_UPXX/T XXXXXXXXX22 图A.7FA 第四次检测 A.2.1FA上行供电设备使用D+/D-时的操作流程 FA上行供电设备可以是AC/DC墙插适配器, 或者其它具有micro USB固定式线缆、 USB Type A 等插头的电源提供设备。它能根据F

39、A协议与便携设备协商工作电压。 便携设备应根据USB BC1.2 规范执行检测(图A.4图A.5) 。完成检测后,如果便携设备检测到DCP(专用充电端口) ,便携设备应该在D+上输出VDP_SRC。FA上行供电设备检测这个电压、 并确保其在一秒的时长里高于VDAT_REF并低于VSEL_REF (图A.6) 。 在这个时长以后,FA上行供电设备将D+和D-开路并接通Rdm_dwn。如果D-保持为低,那么便携设备不支持FA协议规范。如果D-保持为高,则便携设备支持FA协议(图A.7) 。FA上行供电设备应确保D-被拉高之前在TGLITCH_DM_LOW时长内为低, 以防止其在协商前错误地被强行拉

40、高。 FA上行供电设备的输出电压取决于便携设备在D+与D-上输出的电压组合。 FA上行供电设备应该在毛刺过滤时间段TGLITCH_V_CHANGE后输出相应的电压。 如果便携设备的D+和D-输出组合为非定义状态, 那么前一个请求的电压应该继续被保持。如果便携设备请求了一个FA上行供电设备不能支持的电压, FA上行供电设备应该继续保持上一个请求的电压。便携设备可以在TV_NEW_REQUEST时长过后请求新的电压。 HVDCPRDAT_LKGVDAT_REFD+D-GNDVBUSIDPortable DevicePHYRDAT_LKGVDAT_LKGCHG_DETVDAT_REFIDM_SINK

41、VDP_SRCRDAT_LKGVDAT_LKGIDP_SRCRDM_DWNDCHG_DETVDAT_REFIDP_SINKVDM_SRCVLGC_HIIDPull-up ID ComparatorsREF1s Glitch FilterVDAT_REFVSEL_REF5V/9V/12VRDM_DWNRDP_UPVDP_UPVSEL_REFVDM_UPXX/T XXXXXXXXX23当便携设备被从与FA上行供电设备的连接中移除后,D+因为有下拉而成为低电平状态,FA上行供电设备以此确认便携设备被移除。 便携设备被移除后,FA上行供电设备应在TD+_D-_SHORT以内再次将D+ D-短接并将其输

42、出电压重新设为5V。当FA上行供电设备首次被供电时,也应执行类似的操作。当FA上行供电设备被停止供电后再连接到AC 接口上时,FA上行供电设备宜在其电压升高到VOTG_SESS_VLD以上后的TD+_D-_SHORT时长以内将D+D-短接。 A.2.2便携设备使用D+/D-时的操作流程 在FA协议中,便携设备的操作尽可能重用了USB BC1.2 规范中定义的机制。当便携设备检测到上行供电设备在Vbus上提供了有效输出电压时,应执行USB BC1.2 供电端口检测。如果便携设备检测到非DCP供电端口,应知道上行供电设备不支持FA。 如果便携设备检测到DCP供电端口,则应在D+上施加电压VDP_S

43、RC ,然后检测D-,如果D-保持在高于VDAT_SRC 的电压水平,则能确定上行供电设备只支持DCP;如果D-低于VDAT_SRC ,且保持了至少TGLITCH_DM_HIGH时间,则便携设备能确定上行供电设备支持FA协议,便携设备可开始向上行供电设备请求一个新的输出电压,为此便携设备在D+和D-上施加一个如表A.1中定义的电压组合, 在未来的协议扩展中便携设备可能会发送附加的指令。 便携设备请求了新的电压后,如果FA上行供电设备当前输出的不是所请求的电压,FA上行供电设备应在TGLITCH_V_CHANGE时间后进行响应。如果FA上行供电设备未输出所请求的电压,则表明它不支持该电压,便携设

44、备可在TV_NEW_REQUEST时间后改为请求其它电压。根据需要和系统操作条件,便携设备可连续请求不同的电压。 A.3协议实现 完成FA端口检测和握手协商后,便携设备将依据表A.1中定义的电压组合来请求一个特定的电压值。 表A.1FA 检测电压 D+和和 D-上上的电压组合的电压组合 FA 输出输出 D+ D- 供电设备电压 0.6V 0.6V 12V 3.3V 0.6V 9V 0.6V High-Z 5V D+ Vdat_ref 的所有其它电压组合 为未来的协议扩展保留 A.4协议工作特性 适配器或供电设备进入高压工作模式时应该满足表格A.2 所要求的直流工作特性。 表A.2直流工作特性最

45、低要求 (Type I) 符号符号 条件条件 Min 典型值典型值 Max 单位单位 使用 D+/D-进行握手通信时 VBUS,5V 上行供电设备输出 5V 时的输出范围 4.75 5 5.25 V XX/T XXXXXXXXX24符号符号 条件条件 Min 典型值典型值 Max 单位单位 使用 D+/D-进行握手通信时 VBUS,HV 上行供电设备输出 9V 或 12V 时的精度范围 -5 +10 % VDP_SRC VDP_SRC应要能提供大于 250A的电流 0.5 0.6 0.7 V VDM_SRC VDM_SRC应要提供大于 250A 电流 0.5 0.6 0.7 V VDAT_RE

46、F D+/D-检测所用的参考电压 0.25 0.325 0.4 V VDP_UP D+上拉电压 3 3.3 3.6 V VDM_UP D- 上拉电压 3 3.3 3.6 V VSEL_REF 为了便携设备能够请求上行供电设备输出不同电压所用的 2.0V 参考电压(图 A.7)的精度范围 1.8 2 2.2 V VOTG_SESS_VLD D+/D- 短路时,上行供电设备输出的最小电压范围 0.8 4.0 V IHVDCP 所有 FA 要求支持的额定电流的范围 500 4900 mA IDM_SINK D- 吸收电流的范围 50 150 A IDP_SINK D+吸收电流的范围 50 150 A

47、 IDP_SRC DCD 检测的电流源的大小 7 13 A RDAT_LKG D+/D-的对地阻抗 300 900 1500 k RDCP_DAT 在 DCP 模式, FA 的 D+/D-之间的阻抗 20 80 RDM_DWM D- 下拉阻值 14.25 19.53 24.8 k RDM_UP D- 上拉阻值 0.9 1.24 1.57 k RDP_UP D+ 上拉阻值 0.9 1.24 1.57 k TGLITCH_DM_LOW 在上行供电设备的 D+/D-断开以及 Rdm_dwn 触发之后 ,便携设备在拉高 D-之前,检测 D- 保持低电平的时间要求. 1 ms TGLITCH_DM_HI

48、GH 上行供电设备断开 D+/D- 和Rdm_dwn 触发后,便携设备检测到 D- 是低电平之后,在拉高 D-和请求新的输出电压之前的等待时间 40 ms TGLITCH_BC_DONE 在 BC1.2 检测完成之后,Rdm_dwn 触发之前,上行供电设备检测 D+ 电压高于 VDAT_REF低于 VSEL_REF的时间要求。 1 1.5 sec TGLITCH_V_CHANGE 在便携设备改变 D+/D- 电压组合请求相应的的输入电压之后,FA 在改变输出电压之前检测D+/D- 新电平组合持续时间要求范围。 并且 FA 在接到请求后必须在Tv_new_request 时间内改变输出电压。 2

49、0 ms XX/T XXXXXXXXX25符号符号 条件条件 Min 典型值典型值 Max 单位单位 使用 D+/D-进行握手通信时 TV_NEW_REQUEST 便携设备前后两次请求上行供电设备改变输出电压的时间间隔要求。 200 ms TV_UNPLUG 在上行供电设备在和便携设备断开连接之后,上行供电设备输出电压恢复回 5V 的时间要求。 500 ms TD+_D-_SHORT 上行供电设备和便携设备断开连接,上行供电设备检测到 D+ 变低电平之后, D+/D- 恢复短接的时间要求。 10 20 ms CDCP_PWR D+/D- 对地的等效电容大小要求 1 nF 注:类型的适配器或直流

50、电力提供源必须支持5V/3A, 9V/2A, 12V/1.5A 或更大的功率。 图A.8展示支持高电压快充的适配器或直流电力提供源典型的电压/电流的组合曲线。 图A.8FA 典型功率特性 3 A5 V9 V12 VICC limitVXX/T XXXXXXXXX26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B 快充协议 B.1概述 B协议是运行在终端和充电器上,进行快速充电控制的通信协议。B协议从安全、快速角度对充电系统的接口、功能、性能进行了定义,确保所有支持该协议的终端和充电器之间可以通过统一的接口规范实现安全高效的充电。 如图B.1,终端通过USB线缆连接充电器,两者之间通过D+/D-通道进行交互,协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科技 > 电信技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