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施工准备
一、 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单位接到中标通知书后, 与业主进行协议签署同时, 开始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关键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复查和了解现场
复查和了解现场地形、 地质、 文化、 气象、 水源、 电源、 料源或料场、 交通运输、 通信联络以及城镇建设计划、 农田水利设施、 环境保护等相关情况。
对于扩(改)建工程, 应将拟保留原有通信、 供电、 供水、 供暖、 供油、 排水沟管等地下设施复查清楚, 在施工中要采取保护方法, 预防损坏。
(二)确定工地范围。施工单位应依据施工图纸和施工临时需要确定工地范围, 及在此范围内有多少土地, 哪些是永久占地、 哪些是临时占地, 并与地方相关人员到现场一一核实(是荒地或是良田、 果园等)、 绘出地界、 设置标志。
(三)清除现场障碍。施工现场范围内障碍如建筑物、 坟墓、 暗穴、 水井、 多种管线、 道路、 浇灌渠道、 民房等必需拆除或改建, 以利施工全方面展开。
(四)办妥相关手续。上述占地、 移民和障碍物拆迁等都必需事先与相关部门协商, 办妥一切手续后方可进行。
(五)作好现场计划。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总平面图搭设工棚、 仓库、 加工厂和预制厂; 安装供水管线、 架设供电和通信线路; 设置料场、 车场、 搅拌站; 修筑临时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等。在有洪水威胁地域, 防洪设施应在汛期前完成。
(六)道路安全通畅。道路施工需要很多大型车辆机械和设备, 原有道路及桥涵能否承受此种重载, 需要进行调查、 验算, 不合要求应作加宽或加固处理, 确保道路安全通畅。
二、 劳力、 机具ா备和材料准备
(一)劳力
道路施工需要大量劳动力, 而且时间相对集中, 所以, 开工前落实劳力起源, 按计划适时组织进(退)场, 是顺利开展施工、 按期完成任务、 避免停工或窝工浪费关键条件之一。
现在公路工程施工劳力多为民工, 组织民工队伍时做好以下工作:
(1)要重视素质。民工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民工队伍素质审查要严把“四关”, 即政治素质、 道德纪律、 身体条件和技术水平四个方面。政治素质: 关键看参与施工动机, 要有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 尽义务意识, 一切朝钱看施工队伍是难以圆满完成任务; 道德纪律: 关键看民工队伍精神面貌、 组织纪律性, 要求是一支能吃苦耐劳、 有组织、 守纪律、 过得硬、 有领导队伍; 身体条件: 道路工程施工劳动强度很大, 作业时间长, 有时要发扬连续作战精神, 没有健康体格是难以完成任务, 故要选身强力壮以中青年为主队伍; 技术水平: 应选择参与过公路工程施工队伍, 她们中有相对稳定作业手、 泥瓦工、 木工、 电工等技术工人, 含有一定独立施工能力。
(2)要重视教育。教育是先导, 只有适时耐心教育, 才能使民工队伍素质不停提升。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 包含: 改革开放政策与形势教育、 法制教育、 作风纪律教育、 文化技术教育等。尤其是在开工前, 对进场民工要进行集中教育。要把工程建设意义、 任务情况、 质量要求、 效益情况交待给大家, 使大家心中有数。从而感到工程施工责任重大、 任务光荣、 效益不错, 从而安下心来, 主动热情地投入施工。
(3)签署好施工协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民工参与工程建设, 期望取得好经济效益是无可非议。要使民工安心施工, 把精力集中到工程质量上来, 必需按经济规律办事, 改过去任务分配制为协议制。协议内容应包含人员数量、 工程数量、 取费标准、 质量标准、 奖罚标准、 施工进度、 安全施工等方面。
(二)机具设备
公路工程施工需要大量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 其中大、 中型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更是施工主力。在以往施工时, 常因某一关键机械(或设备、 车辆)跟不上而严重影响施工, 造成很大浪费。这种现象多为准备工作不充足或计划不落实所致。所以, 施工单位依据现有装备数量、 质量情况和周密计划, 分期分批地组织进场。其中需要维修、 租赁和购置, 应按计划落实, 并要合适留有备份, 以确保施工需要。
(三)材料
公路工程施工需要大量材料, 除水泥、 木材、 钢材、 沥青等关键外购材料外, 还有砂、 石、 石灰等大宗地方材料, 材料费占到工程总费用三分之二左右, 所以, 其费用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同时, 材料品质、 数量、 以及能否立刻供给也是决定工程质量和工期关键步骤。材料准备工作关键点是: 品质合格、 数量充足、 价格低廉、 运输方便、 不误使用。在确保材料品质前提下, 本着就地取材标准, 广泛调查料源、 价格、 运输道路、 工具和费用等, 做好技术经济比较, 择优选择, 同时依据使用计划组织进场, 努力争取节省投资。
三、 技术准备
(一)熟悉图纸资料和相关文件
施工单位接收工程任务后, 应全方面熟悉施工图纸、 资料和相关文件, 参与业主工程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并作好统计。
(1)设计图纸是施工依据, 施工单位和全体施工人员必需按图施工, 未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同意, 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无权修改设计图纸, 更不能没有设计图纸就私自施工。
(2)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图纸和资料进行学习和自审, 做到心中有数, 如有疑问或发觉差错应在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中提出, 请上级给予解答。
(3)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中, 着关键处理以下多个问题:
1.设计依据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2.设计中所提出工程材料、 施工工艺特殊要求, 施工单位能否实现和处理。
3.设计能否满足工程质量及安全要求, 是否符合国家和相关规范、 标准。
4.施工图纸中土建及其它专业(水、 电、 通信、 供油等)相互之间有没有矛盾, 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
5.图纸上尺寸、 高程、 轴线、 预留孔(洞)、 预埋件和工程量计算有没有差错、 遗漏和矛盾。
(二)施工组织设计
依据设计文件、 现场条件, 各单位工程施工程序及相互关系, 工期要求以及相关定额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总平面图是施工组织设计中关键组成部分, 实践证实: 其布局合理是否, 不仅直接关系到是否便于施工, 而且对工程造价、 工期、 质量, 乃至与当地关系等方面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所以, 必需做好该项工作。
施工总平面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与现场地物地貌相结合, 做到布局合理、 工程量少、 便于施工及使用。
(2)各项临时工程设施应尽可能与永久工程相结合, 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 不应早占或占而不用, 方便降低投资和节省用地。
(3)临时排水、 防洪设施, 不得损害邻近永久性建(构)筑物地基与基础、 挖(填)方区边坡以及当地农田、 水利设施等。
(三)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应依据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 逐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技术交底是施工单位把设计要求、 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落实到基层以至现场工作人员有效方法, 是技术管理工作中一个关键步骤。它通常包含施工图纸交底、 施工技术方法交底以及安全技术交底等。这项交底工作分别由高一级技术责任人、 单位工程责任人、 施工队长、 作业班组长逐层组织进行。
施工组织设计通常先由施工单位总工程师负责向相关大队(或工区领导)、 技术干部及职能部门相关人员交底, 最终由单位工程责任人向参与施工班组长和作业人员交底, 并认真讨论落实落实。
(四)技术保障
对于施工难度大、 技术要求高以及首次采取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工程、 施工单位应依据工程特点, 结合本单位技术情况, 制订对应技术保障方法, 做好技术培训工作, 必需时应先行试点, 取得经验并经监理单位同意后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