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团队精神的讲座草稿.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48887 上传时间:2024-04-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团队精神的讲座草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团队精神的讲座草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团队精神的讲座稿 一.什么是团队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 二.那什么是团队呢? 所谓团队,是指一群互助互利、团结一致为统一目标和标准而坚毅奋斗到底的一群人。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业务成果,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团队是在集体讨论研究和决策以及信息共享和标准强化的基础上,强调通过队员奋斗得到胜利果实,这些果实超过个人业绩的总和。   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也常说:“团结就是力量”。在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对于建设好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这种共同奉献需要每一个队员能够为之信服的目标。要切实可行而又具有挑战意义的目标,能激发团队的工作动力和奉献精神,为企业注入生命活力。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承诺。共同承诺就是共同承担团队的责任。没有这一承诺,团队如同一盘散沙。做出这一承诺,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此外,工作团体常常是与组织结构相联系的,而团队则可突破企业层级结构的限制。 三.团队精神有什么用? 1.目标导向功能 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店内员工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对单个营业员来说,团队要达到的目标即是自己所努力的方向,团队整体的目标顺势分解成各个小目标,在每个员工身上得到落实。 2.凝聚功能 任何组织群体都需要一种凝聚力,传统的管理方法是通过组织系统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淡化了个人感情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而团队精神则通过对群体意识的培养,通过员工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信仰、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来沟通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反过来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就如航行于大海的巨舰,有智慧舰长的正确指挥,有勇敢船员的协同配合,在这艘巨舰上每一个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凝聚成劈波斩浪的巨大动力。一个成功的企业,只要具备了这种精神,就能在激烈的竟争中长盛不衰。团队精神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讲都是不可缺少的精髓,否则就如同一盘散沙。“一根筷子容易弯,十根筷子折不断”,这就是团队精神重要性力量的直观表现,也是团队精神重要之所在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企业内若充斥团队意识的氛围,那就意味着这个企业必定具有良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队意识是一个企业同心协力不断向上的原动力,它会让每位队员产生一种归属感,觉得为团队做贡献,就是在为自己争荣誉。 3.激励功能 团队精神要靠员工自觉地要求进步,力争与团队中最优秀的员工看齐。通过员工之间正常的竞争可以实现激励功能,而且这种激励不是单纯停留在物质的基础上,还能得到团队的认可,获得团队中其他员工的尊敬。 4.控制功能 员工的个体行为需要控制,群体行为也需要协调。团队精神所产生的控制功能,是通过团队内部所形成的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职工的个体行为。这种控制不是自上而下的硬性强制力量,而是由硬性控制向软性内化控制;由控制职工行为,转向控制职工的意识;由控制职工的短期行为,转向对其价值观和长期目标的控制。因此,这种控制更为持久有意义,而且容易深入人心。 四.团队精神建设的重要性 1、团队精神能推动团队运作和发展。在团队精神的作用下,团队成员产生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交互行为,显示出关心团队的主人翁责任感,并努力自觉地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自觉地以团队的整体声誉为重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团队精神成为公司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动力。 2、团队精神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亲和力。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团队,能使每个团队成员显示高涨的士气,有利于激发成员工作的主动性,由此而形成的集体意识,共同的价值观,高涨的士气、团结友爱,团队成员才会自愿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团队,同时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3、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组织整体效能。通过发扬团队精神,加强建设能进一步节省内耗。如果总是把时间花在怎样界定责任,应该找谁处理,让客户、员工团团转,这样就会减略企业成员的亲和力,损伤企业的凝聚力。 例【延伸】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团队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我在这里引用一个比较有名的也挺有意思的实验来: 准备一个大笼子,在笼子顶部安装喷淋装置,在笼子的一端悬挂一只香蕉,再安放一架梯子通向香蕉,然后在笼子的另一端放进四只猩猩。 猩猩甲第一个发现香蕉,它开始向香蕉走去,当它的手触摸到梯子时,试验操作人员立刻把笼子顶端的喷淋装置打开,笼子内顿时下起了“倾盆大雨”,猩猩甲立即收回双手遮住脑袋,其余三只也匆忙用双手遮雨,等没有猩猩触摸梯子时,喷淋装置关闭。 “雨过天晴”,猩猩甲又开始准备爬梯子去够香蕉,当它的手再次触摸到梯子时,又开启喷淋装置,众猩猩又慌忙用双手遮雨,等没有猩猩碰梯子时,喷淋关闭。 猩猩甲似乎领悟到被雨淋和香蕉之间的模糊关系,终于放弃取得香蕉的念头,开始返回笼子的另外一端。 过了一段时间,猩猩乙准备试一试,它走到梯子跟前,当手碰到梯子时,喷淋开启,大家慌忙避雨,猩猩乙放弃拿香蕉的念头,匆忙逃回到笼子的另一端,此时关闭喷淋装置。 又过了一阵儿,猩猩丙准备试试它的运气,当他向梯子走去的时候,另外三只猩猩担心地望着它的背影,尤其是猩猩甲和猩猩乙,当然,猩猩丙也不能逃过厄运,它在瓢泼大雨中狼狈地逃回到伙伴当中。 饥饿折磨着猩猩,猩猩丁虽然看到了三只猩猩的遭遇,但仍旧怀着一点儿侥幸向梯子走去,它也许在想:“我去拿可能不会象那三个倒霉蛋那样点儿背吧?”,当它快要碰到梯子时,试验操作人员正准备打开喷淋装置,没想到另外三只猩猩飞快地冲上去把猩猩丁拖了回来,然后一顿暴打,把可怜的猩猩丁仅存的一点儿信心也从肚子里打了出来。 现在,四只猩猩老老实实地待在笼子的另一端,眼巴巴而又惶恐不安地望着香蕉。 试验人员把猩猩甲放出来,然后放进猩猩戊,这只新来的猩猩看到了香蕉,高高兴兴地向梯子走去,结果被猩猩乙、丙、丁拖回来一顿猛捶,它对挨揍的原因不大明白,所以在攒足了劲儿后,又向梯子走去,它想吃那只香蕉,同样的结果,三只猩猩又把它教训了一顿,虽然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挨揍,但它现在明白了那只香蕉是不能去拿的。 试验人员又把猩猩乙放出来,再放进猩猩己,在动物本能的驱使下,猩猩己准备去拿香蕉,当手快要碰到梯子时,另外三只猩猩迅速地把它拎了回来,然后一顿暴打,猩猩丙和猩猩丁知道它们为什么要揍这只猩猩,然而,猩猩戊却不太明白它为什么要揍猩猩己,但是它觉得它必须得揍它,因为当初别的猩猩也这么揍过它,揍猩猩己肯定有它的道理。现在猩猩己也老实了,试验人员把猩猩丙和猩猩丁也相继放出来,换进新的猩猩,不言自明的是,它们也被拳打脚踢地上了几“课”。 等四位“元老”都被换走之后,结果这四只新的猩猩还是一样,老老实实地待在笼子的另一端,眼巴巴而又惶恐不安地望着香蕉。 从这个实验里我们不仅能够理解什么是团队精神,还可以领悟到团队精神对一个企业的影响。 五.打造团队精神   1、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   有一家知名银行,其管理者特别放权给自己的中层雇员,一个月尽管去花钱营销。有人担心那些人会乱花钱,可事实上,员工并没有乱花钱,反而维护了许多客户,其业绩成为业内的一面旗帜。相比之下,有些管理者,把钱看得很严,生怕别人乱花钱,自己却大手大脚,结果员工在暗中也想尽一切办法谋一己私利。还有一家经营环保材料的合资企业,总经理的办公室跟普通员工的一样,都在一个开放的大厅中,每个普通雇员站起来都能看见总经理在做什么。员工出去购买日常办公用品时,除了正常报销之外,公司还额外付给一些辛苦费,这个举措杜绝了员工弄虚做假的心思。在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相互信任的对于组织中每个成员的影响,尤其会增加雇员对组织的情感认可。而从情感上相互信任,是一个组织最坚实的合作基础,能给雇员一种安全感,雇员才可能真正认同公司,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并以之作为个人发展的舞台。   2、态度并不能决定一切   刘备是个非常注重态度的人,三顾茅庐请孔明,与关羽和张飞结成死党,关系很铁,但最后却是一个失败者。曹操不管态度,唯人是举,成就大业。因为赢得利润不仅仅靠态度,更要依靠才能。那些重视态度的管理者一般都是权威感非常重的人,一旦有人挑战自己的权威,内心就不太舒服。所以,认为态度决定一切的管理者,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的用人态度,在评估一个人的能力时,是不是仅仅考虑了自己的情感需要而没有顾及雇员的?是不是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人才的挑战不能从内心接受。   3、在组织内慎用惩罚   从心理学的角度,如果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有两种手段:惩罚和激励。惩罚导致行为退缩,是消极的,被动的,法律的内在机制就是惩罚。激励是积极的、主动的,能持续提高效率。适度的惩罚有积极意义,过度惩罚是无效的,滥用惩罚的企业肯定不能长久。惩罚是对雇员的否定,一个经常被否定的雇员,有多少工作热情也会荡然无存。雇主的激励和肯定有利于增加雇员对企业的正面认同,而雇主对于雇员的频繁否定会让雇员觉得自己对企业没有用,进而雇员也会否定企业。   4、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理解与信任不是一句空话,往往一个小误会反而给管理带来无尽的麻烦。有一个雇员要辞职,雇主说:“你不能走啊,你非常出色,之前的做法都是为了锻炼你,我就要提拔你了,我还要奖励你!”可是,雇员却认为是一句鬼话,他废寝忘食地工作,反而没马屁精的收入高,让他如何平静!一个想重用人才,一个想为企业发挥自己的才能,仅仅因为沟通方式不畅,都很受伤害。我曾经听到一个高级雇员说:“如果老板早一点告诉我真相,我就不会离开公司了。” ============================= @关于服从精神 包括服从领导、服从纪律 任何一个上司能做到领导职位上,都有其过人之处。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待人处世方略,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 作为一个下属,如果希望获得上司的欣赏,学会尊重上司的决定是第一要诀。不管你职位多高,你都不能忘记一点:你的工作是协助上司完成经营决策,而不是制定决策。因此,上司的决定,即使不尽如你意,甚至和你的意见完全相悖时,你也得低下头来,无条件地顺从…… 服从精神=尊重+责任+纪律 【资料】罗文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的一名中尉军官。美国弗吉尼亚人(1858—1943),1881年西点军校毕业。罗文之所以出名并不是因为他作战勇敢,甚至他打没打过胜仗我们都不清楚,他实际上仅仅是做了一件送信的差事。可是,正是因为罗文成功地把信送给了加西亚,从而使得他得以青史留名。   事情是这样的:   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因为殖民地古巴的独立问题发生了战争。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尽快取得联系。可是加西亚将军一直隐蔽在古巴山区的丛林里,没有谁能够知道他的确切地点,所以无法带信给他。而美国总统需要尽快得到他的合作。   美国军事情报局的首脑麦金利问瓦格纳上校:“我上哪可以找到一个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呢?”   有人推荐了一位叫罗文的年轻中尉,“罗文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能把信送给加西亚。”   “好,那就马上派他去!”瓦格纳命令道。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总统签名的致加西亚的信。罗文把信放入一个油纸袋中,简单收拾了一下行装就上路了。   至于罗文怎样从华盛顿坐火车出发,怎样上了开往牙买加的“艾迪罗德号”船,怎样与反抗军接头,然后乘船航行四天四夜,趁夜幕降临的时候在古巴海岸登陆,消失在丛林中,又怎样一路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千方百计、千辛万苦,最后终于把信送到了加西亚将军手中,并获得了美国所需要的军事情报,这一切现在看来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罗文接到这个使命以后,并没有去问:“加西亚在什么地方?”“我到哪里才能找到他呢?”“万一找不到他怎么办?”   罗文是一个不要任何借口、一心一意干好自己工作的人。这一路上,他的老板始终不在,他可能会碰到很多问题、很多困难、很多危险,一切都要靠他自己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排除危险。这种自动自发和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是他成功的保证,而这种勇气和信心来自于他对事业的忠诚,来自于他内心涌动的必胜的信念。   有人提议,像罗文这样的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以启迪后人。我在湖南长沙远大城里,还真的看到了罗文的雕像:他左手叉在腰间,右手握着小臂粗细高过头顶的树枝,裸露着宽大的胸膛,目光深邃而坚毅,戴着一顶遮阳的牛仔帽,在一片丛林里,坚定地站立着。   在罗文的雕像面前,我曾经凝望过他那坚毅的眼神,也曾触摸过他坚实的臂膀,还曾手搭在他肩膀上“扮酷”与他合影。但是,当我准备离去转身再仰望他的时候,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在远大城里,除了那些希腊神话的雕像以外,还有40多尊历史人物雕像,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与这些影响世界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相比,罗文可能真的算不上什么伟大的人物,甚至也没有多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情操。可是,为什么就仅仅因为罗文做了一件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事,人们就会永远记住他,怀念他,景仰他,甚至把他同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并列起来?原因就在于他对信念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工作的一丝不苟!   这就够了!一个人如果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对待,就会迸发出空前的热情,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创造精神,那么工作着就是快乐的! 一个罗文式的企业战士在理想中应该是这样的:他不需要太聪明,从不考虑上级的命令合理不合理,他的信念是:老板永远是正确的。他乐于接受任务,从来不问为什么?而且也不讨价还价提条件。   你不用为他的待遇问题操心,因为他的忠诚是无条件的。你不用考虑他的福利或者津贴,他一样死心塌地。他不会考虑跳槽,敌人把金山堆在他面前,照样毫不动心。   你把任务交给他,就只管去睡大觉,不用监督,他决不会偷懒,更不可能乘你不注意,挖你墙角。他能够不顾一切去完成使命。 他不太会表达,尤其是不会给自己表功或者抱怨上级,如果顺利完成任务他会把成绩归功于老板的英明领导,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他会躲到没人的地方刨个坑悄悄把自己埋了,决不给老板增添麻烦。   他像个属于未来世界的完美机器人,人所具有的劣根性他统统没有,他不会怨天尤人、斤斤计较,不会野心勃勃,沽名钓誉,不会计较个人得失和财富的多寡。   他永远忠诚、机智、认真负责、充满活力、坚持不懈和勤奋进取。   他是一个企业家的梦中情人,能给企业家带来业绩、成就和安全感。】 服从精神是尊重、责任和纪律的统一体。尊重领导,你才会去服从领导;尊重制度,你才会去遵守制度;尊重任务,你才会去认真执行任务。 可见,没有尊重,就没有服从,而没有服从,执行也无从谈起。一个赋有责任心的人,不用别人逼迫,不用他人监督,就能认真服从命令,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阿尔伯特?哈伯德曾对此有过精彩的描述,并依据人的不同行为和表现,把人归为以下五种类型:第一种人,无需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任务;第二种人,别人告诉了你一次,你就能去做。就像罗文中尉(罗文中尉的格言是:“我绝对不能临阵退缩,而应当继续努力,克服千难万险,不辱使命……作为一位普普通通的军人,天职是,不要问为什么,而是服从命令,然后去完成它。”) 那些能够送信的人会得到很高荣誉,但不一定总能得到相应的报偿;第三种人,别人告诉了他们两次,他们才会去做。这些人不会得到荣誉,报偿也很微薄;第四种人,只有在形势所迫下才能把事情做好,他们能得到的只是冷漠而不是荣誉,报偿更是微不足道。这种人是在磨洋工。第五种人,即便有人追着他,告诉他怎么去做,并盯着他做,他也不会把事情做好。这种人总是失业,遭到别人蔑视也是咎由自取。 很显然,第一种人和第二种人能为企业创造巨大的财富和价值,他们必定能活得有滋有味,前进的道路上也充满了鲜花和掌声,当然也有泪水和汗水。第一种人在现实中毕竟太少,不必强求每个人都成为第一种人,但第二种人却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责任心和服从精神,你就能成为另一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第四和第五种人根本不具有服从精神,他们不仅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还会成为企业的包袱和累赘,他们只想从企业索取,而不愿奉献。若是指望把工作交待下去,就可放宽心让他们去做,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会不是到时未完成任务,就是交上来的东西是有缺陷和毛病的“残次品”,结果别人不得不去给他们擦屁股,处理善后事。 可见,没有服从精神,执行就难以到位,更无法贯彻落实。第三种人若肯再积极主动一些,责任心再提高一些,服从意识再增强一些,他们的执行水平和工作绩效会大大提高,也完全可以转变为备受人们尊重、信任和放心的罗文中尉那样的人。一支没有纪律的组织,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就像一堆散落零乱的货物;纪律严明的组织,才能彰显其强大的势能和威力,才能成为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强大组织。纪律是什么?就是依照规章制度或上级命令,认真履行,毫不含糊;就是领导让你一小时完成任务,你就不能拖到一小时零一分;就是当你站岗值勤时,蚊虫叮咬面颊,也不去拍打挠痒;就是像英雄邱少云那样,为了不暴露目标,影响我军胜利,纵然火烧全身仍一动不动……一位战士的母亲到部队来探望儿子,一天吃中饭时,小战士被允许陪母亲在营部的宿舍里吃饭。他们用餐期间,班长到宿舍一会儿拿东西,一会儿又放东西,出出进进了好几趟,每进来一次,小战士就会立即从坐位上站起,行个军礼说:“班长,好!”班长出去一次,小战士又会迅速放下饭碗,站起来,行个军礼说:“班长,好!”就这样,班长来来回回、出出进进数趟,小战士就不厌其烦地站起来数次,并一边行军礼,一边说:“班长,好!”搞得一旁的母亲看了很诧异,轻声问儿子:“为何每次都得这样?”儿子认真地说:“这就是部队的纪律。” 有了高度严明的纪律,服从精神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很难想像,一个行为散漫,工作拖拉,没有纪律观念的人,会认真服从上级的指令?会不折不扣地履行承诺?会自动自发地完成任务?严明的纪律是英特尔企业文化的一个支柱。安迪?葛鲁夫认为,纪律是决定一家公司成败的关键,一支没有纪律,或纪律松懈的组织,是根本不可能获胜的。因此,他特别强调纪律,并将其渗透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在作息制度上,英特尔公司曾有一个“名声不佳”的8点签到制。8点上班时,任何人只要迟到5分钟,就得在特别准备的签名簿上留下大名。英特尔还有一个“清洁先生”检查制度,每个月一次,由资深经理负责检视公司各个角落的整洁、卫生,并评定分数。此外,该公司还把“让员工注重细节”列为必须严格遵守的一条纪律。安迪?葛鲁夫认为,高科技所有的伟大皆藏于细节里,芯片中0.18um的线宽,代表了一家公司在硅技术领域追求细节突破的伟大成就。 纪律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非常实在具体,反映在每个细节中的东西。对军人而言,帽子必须戴正,封纪扣必须扣严,站姿必须标准,吹灯号响过后必须躺下,必须准时出操等,就是纪律!对企业员工而言,准点上、下班,按公司要求着装,不在上班时间干私活,按销售指标完成任务,按信用政策向客户发放信贷,坚持“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原则,坚持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等,就是纪律!纪律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约束,是确保做事正确、行动有效、执行到位的有利武器。执行纪律时,绝不能因人而异,也容不得半点仁慈和怜悯,否则,纪律只是个摆设。“最低的收费,最佳的服务”是希尔顿饭店引以为傲的经营理念。在提倡最佳服务时,希尔顿先生坚持全体饭店员工必须做到“和气为贵,顾客至上”,他谆谆告诫员工,要尽最大努力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饭店的一切应从方便顾客,让顾客满意出发。有一次,一位经理在解答顾客问题时,态度生硬,与顾客顶撞争吵起来。尽管这位经理平日工作很努力,管理经理十分丰富,但这次与顾客的争执,却让他丢了饭碗。他不服气地找到希尔顿先生希望其改变主意,希尔顿先生严厉地说:“你违背了饭店原则,即使你再优秀,也不适合呆在这里。”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经营政策,就是不遵守公司纪律。对此必须照章办事,不能因为是优秀人才就姑息迁就,任其为所欲为。 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权威,严明纪律,让大家信服并遵照执行。管理学家将这种惩罚原则称之为“热炉法则”,大意是说,当下属在工作中违反了规章条例,就像去碰触了一个烧红的火炉,一定要让他受到“烫”的处罚,其作用共有四个方面:(1)即刻性:当你一碰到火炉,立即会被烫伤;(2)预警性:烧红的火炉一眼就能看见,你知道触碰它,肯定会被烫伤;(3)均等性:任何人触碰火炉,无一例外,都会被烫伤;(4)执行性:烫伤之苦不容商量,只要谁敢碰触火炉一定会尝到苦头。毫无疑问,如果每个员工都能为了公司的利益,时刻警觉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时刻提醒自己“我绝对不能失败!”,并在每个细节上自觉遵守纪律,员工的执行水平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绩效也会有显著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