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怎样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多年来, 伴随中国法制化进程加紧和《全方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出台实施, 法律法规愈加健全, 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不停提升, 执法行为越来越规范, 群众满意度不停提升。但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不容忽略, 怎样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更是摆在纪检监察工作中一项关键课题。
一、 目前行政执法中存在问题
(一)、 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一是因为基层部门缺编严重, 行政和事业人员混岗使用, 执法人员调整频繁, 执法队伍新兵多, 有不熟悉法律、 法规, 不懂执法程序等; 二是有执法人员为民服务意识不强, 工作方法简单, 野蛮执法、 粗暴执法。如城管追赶违规摆摊设点人员、 强行收缴商品, 工商人员面对农民入市卖菜未交管理费采取粗暴方法强行赶出市场等; 三是新政策法规不停出台, 部门或系统培训少, 加之本身也不注意学习, 使执法人员不能正确把握和运使用方法律法规, 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 四是个他人员政治素质不高, 执法动机不纯, 主观上存在以权谋私思想, 造成随意执法, 利用职权吃、 拿、 卡、 要时有发生; 部分食品监督执法部门到小面馆吃面不付钱, 证照办理或年检中不给好处不办理或拖着不办等。
(二)、 执法随意性大, 处理不规范。一是重罚轻纠。部分执法部门在工作中只重视对违法违规人员实施经济处罚, 而对违法行为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及采取有效方法去纠正做不够, 致使部分违法违规现象频频存在。如部分工商、 质监执法人员对市场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业主只罚不纠, 以没收和罚款了事, 而对已售出存在严重隐患产品不认真追查。又如部分执法部门在对超载超高车辆处理过程中, 执法人员只重视罚款和卸载了事, 而对加高车箱现象背后安全隐患问题不注意追查, 不督促进行拆除, 不建章立制, 采取方法从源头杜绝。二是随意简化办事程序。有执法人员在执法中不严格根据要求亮证、 通知等程序执法, 如县路政队对企业违规占地搭建执法中, 在调查核实案件后未通知企业就采取了强制拆除。部分工商、 卫生等执法人员将没收财物、 停业整理等通常程序案件作简易程序案件处理, 一味图简单省事。三是随意决定处理方法。原来依据问题应办理为停产整理案件能够办为边整边改案件, 应办理为罚款案件能够办为批评教育。有政策法规处罚幅度大给执法人员执法上带来了更大随意性。如环境保护局对违法排污处罚幅度在几万至十万元, 计生部门收取社会抚养费能够从几千元到几万元, 执法人员处罚只要在此幅度都正当。
(三)、 实施制度不严, 滥用职权。一是部分执法人员以权代法。以行政命令代执法, 以个他人意见替换执法, 以不规范检验方法替换执法。对常常能为部门提供点赞助或与领导关系“好”服务对象, 全方面开展执法检验也可依个人感情和关系来决定执法方法和处罚。对关系不熟或不给好处, 则秉公执法甚至重从处理, 而对相关系或给了好处违法对象, 则能够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网开一面, 或意向性地去转转看看, 走走过场, 而对所谓关系不到位本身又存在违规行业, 如排污企业、 煤矿企业等, 原来一月搞一次执法检验, 则采取周周搞或隔三差五地查, 弄得企业不得安宁, 不得不为执法部门或相关领导进贡。二是因为监督政策不完善, 考评体系不健全。现在对行政执法行为监督关键来自群众和服务对象, 而从体制、 机制、 制度上监督不够完善, 还未形成一套有效执法监督、 考评措施。
二、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对策与方法
监察机关是全方面推行监督检验机关,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要严格依据《行政许可法》和《行政监察法》, 着力在教育管理, 制度建设, 监督检验三个步骤上下功夫, 才能有效促进行政执法行为深入规范。
(一)要以素质教育为关键,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好坏, 决定着执法水平和整个执法队伍形象。为此抓好执法人员素质, 强化执法人员培训教育, 加强执法干部队伍建设, 是促进政执法干部公平、 公正执法组织确保。一是强化执法人员培训教育, 提升其政治素质和执法水平。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关键, 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理想信念教育, 使其切记宗旨, 在执法工作中做到勤政廉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次要督促业务主管部门定时不定时组织行政执法人员, 以党方针政策、 法律法规、 政策业务为关键内容业务培训, 使其懂业务、 善管理, 成为依法行政行家里手。二是强化执法干部队伍建设, 提升执法公信力。要继续以机关作风建设为契机, 深入开展行风建设, 切实纠正吃拿卡要等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要确定国土、 建设、 公安、 卫生、 工商、 税务等部门为纠风建设关键部门, 督促结合各自行业特点, 开展以“公正执法、 文明执法、 规范执法”、 “便民、 惠民”等为专题开展优异执法队伍、 提供优质服务等创建活动, 面向社会公开承诺、 广泛征求意见、 聘用行风监督员, 经过座谈、 自查整改、 严格考评奖惩等, 在部门中形成四处争创文明岗位, 人人争创优异经典良好风尚。
(二)要以完善执法责任制为专题, 严格监督考评措施。制度能使坏人无法做坏事, 没有制度约束, 好人也无法做好事。行政执法存在随意性强等问题, 关键在于对行政执法方面无一套有效完善执法监督、 考评、 奖惩措施。所以, 加强执法监督考评奖惩措施制度建设是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关键确保。一是建立完善执法程序、 考评奖惩措施。建立完善执法责任制, 错案责任追究制, 做到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 违法受追究, 侵权须赔偿。实施执法评议考评制度、 行政执法绩效评定和行政执法奖惩措施, 对执法人员改善工作、 提升执法水平和质量起到促进作用。二是全方面推行政务公开, 增强执法透明度。将部门工作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 促进部门人员改善作风。三是建立完善有效监督机制。经过向社会聘用软环境执法监督员、 行风监督员等加强对行政执法监督; 发挥各级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力量开展监督; 有效利用报刊、 电视等新闻媒体监督作用, 宣传正面经典, 曝光违法违规行为, 震慑违法违纪者。四是有效开展行政执法部门政风行风测评。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 面向社会开展对行政执法部门执法公正、 办事效率、 服务质量、 清正廉洁等为关键内容政风行风测评, 做好对测评结果利用, 对优异等次部门给予表彰和宣传, 对等次差部门给予通报或责令整改等。
(三)要以信访专题纠风为突破, 严厉查处违法乱纪行为。深入通畅信访渠道, 设置投诉举报中心, 公布举报电话, 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 并经过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 明查暗访、 纠风执法等渠道搜集行政执法中违纪违法线索, 对出现吃、 拿、 卡、 要, 乱摊派、 乱罚款、 乱收费和不按程序办事等行为将进行严厉查处; 对在纠风专题治理中, 群众反应强烈单位和部门, 对存在问题重视、 不纠正、 不立刻进行整改, 以后又频频出现问题将严厉进行责任追究。(犍为县监察局殷启兰 陈丽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