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免疫组化在病理中应用, 常见指标。
免疫组化基础原理就是抗原抗体反应。包含以下三个步骤: 1)识别系统—特异性抗体识别组织或细胞中靶抗原。特异性抗体含有识别并结合靶抗原功效, 这是本技术理论依据所在; 2)显色系统—显色系统由酶、 底物加上显色剂组成, 最终可在标识位点形成有色分子终末产物; 3)联结系统—按免疫学要求采取联结或桥联抗体(通常为第二抗体)将识别系统与显色系统联结成为统一体。
其在病理中应用关键为: (1)提升病理诊疗正确性(2)对疾病预后和诊疗含有参考意义(3)对肿瘤增生程度评价(4)微小病灶发觉, 如微小癌, 微小病灶(5)指导肿瘤诊疗(6)恶性淋巴瘤及白血病诊疗及分型。
免疫组化指标: 肺和胃肠道特异性指标(免疫组化)
答: 肺—TTF-1、 Surfactant apoA、 细胞角蛋白。最具诊疗价值细胞角蛋白包含以下多个, 腺上皮(CK7、 CK8/18、 CK20), 鳞状上皮(CK5/6、 CK14)。
胃肠道—CDX-2、 Villin。1)CDX-2是肠道特异核转录因子, 调整肠道上皮增殖与分化; 是结直肠腺癌敏感标识物。结直肠腺癌CDX-2表示率较正常上皮低, 判别转移性结直肠癌与原发性肺癌作用很大; 2)Villin关键在胃肠道上皮表示, 位于微绒毛, 是结肠、 直肠腺癌敏感标识物。
2.乳Ca常见预后指标、 乳腺导管上皮内病变。
1)ER: 雌激素受体, 是乳腺癌预后指标之一。阳性患者预后很好, 而且对内分泌诊疗有效。
2)PR: 孕激素受体, 阳性患者对内分泌诊疗也有效。
3)Bcl-2: 是一个凋亡抑制因子, 它表示能够作为估计肿瘤化疗、 放疗和内分泌诊疗疗效指标。
4)PS2基因 PS2基因存在与ER、 PB存在着亲密正相关关系 PS2对判定预后及指导内分泌诊疗都有价值, 阳性者预后好, 复发率及死亡率均较低, 且内分泌诊疗有效
5)c-erbB-2癌基因 c-erbB-2扩增与 雌、 孕激素受体表示呈负相关, 与肿瘤等级较高相关 "四联"检测, 包含ER、 PR、 PS2以及c-erbB-2
6)p53抑癌基因 p53基因水平越高 , 分化越低恶性程度越高肿瘤
导管内上皮瘤(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
【临床表现】85%以上病例是在体检时影像学发觉
可能临床表现: 可触及乳房异常肿块; 乳头病理性溢液; 与派杰氏病相关乳头病变
[分级方法] 关键以细胞核特征为基础, 结合坏死及细胞极性
低等级DCIS: 小单形性细胞组成; 核大小一致, 染色质均匀, 核仁不显著, 核分裂像罕见; 呈拱桥、 微乳头、 筛状及实体型等组织构型排列
中间等级DCIS: 在低等级基础上有坏死, 钙化
高等级DCIS: 高度异型细胞组成, 坏死多见
DIN (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1C 组织病理学
由小单形性细胞组成, 呈拱状、 微乳状、 筛状或实体状排列; 细胞核大小一致, 染色质均匀, 核仁不显著, 核分裂象罕见。
DIN -2 组织病理学
通常由类似DIN-1C细胞组成, 呈实体状、 筛状或微乳头状排列, 但有些导管含有腔内坏死。
DIN -3 组织病理学
管腔内有特征性伴有大量坏死碎屑粉刺样坏死, 其周围绕以大且多形性肿瘤细胞, 但腔内坏死也不是必不可少, 甚至仅存在单层高度间变细胞平坦地衬覆管壁。常有没有定形微小钙化灶存在。
3.软组织肿瘤分类(四类), 并分别举例子。
良性: 大多数不复发, 即使复发为非破坏性, 局部完整切除几乎都能治愈, 极罕见情况下(<1/5万), 形态学良性肿瘤可发生远处转移, 但形态学检验完全不能估计。结节性筋膜炎
中间性(局部侵袭性): 常局部复发, 伴浸润和局部破坏性生长, 但无转移潜结节性筋膜炎能。韧带样型纤维瘤病
中间性(偶有转移性): 除局部侵袭性生长外, 偶能引发远处转移, 转移率<2%, 无可靠组织形态估计转移。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
恶性: 除局部破坏性生长和复发外, 还能发生远处转移。可分为低度、 中度和高度恶性三类。转移率大多>20%-100%, 低度恶性肉瘤转移率仅2%-10%, 但局部复发时, 恶性程度增高。成人纤维肉瘤。
4.肺硬化性血管瘤诊疗。
临床特点: 1少见, 占良性肿瘤22.2%。2女性多见, 占83%。3右肺下叶, 95%为单发结节, 位于外周部。4症状轻微, 偶有咳嗽、 胸痛、 咯血。5部位: 多位于外周部, 少数在肺膜下、 段支气管周围。
大致形态: 境界清楚, 有或无包膜; 部位: 多位于肺外周部, 少数在肺膜下段支气管周围, 从支气管外突入腔内, 呈息肉状; 直径 0.3CM~8.0CM,大多<3.0CM; 可发生囊性变、 钙化
组织形态: 2 种关键细胞 : 缺一不可(1)立方状上皮细胞 (衬于乳头状结构表面)(2) 圆形细胞 (在肺泡间质中)4 种组织构型 (最少有3种)(1)乳头状结构(2)实性细胞区(3)肺泡内出血 ( 海绵状血管瘤样 )(4)硬化性改变
免疫组化: 可决定诊疗: EMA、 TTF-1 2种细 胞 (+), 乳头表面上皮 AE1/AE3(+), 圆形细胞 vimentin可(+)。
5、 淋巴瘤B细胞, T细胞表面常见标识。淋巴瘤分为NHL,HL以及其大致分类。
淋巴瘤分类关键标识物: 前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TdT; 小B 细胞淋巴瘤: CD5, CD23; 套区细胞淋巴瘤: Cyclin D1; 滤泡性淋巴瘤: CD10(或Bcl-6); Burkitt’s 淋巴瘤: Ki67(~100% 阳性);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 滤泡树突状细胞标识物(滤泡外网架); 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 CD30, ALK; 结外NK/T 细胞淋巴瘤: CD56
淋巴瘤分类: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霍奇金淋巴瘤(HL、 HD)
HD分类: 1、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HL; 2、 经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3淋巴细胞为主型(LP); 4结节硬化型(NS); 5混合细胞型(MC; 6淋巴细胞消减型(LD)
HD三大进展: R-S细胞与EB-V关系亲密、 R-S细胞起源初步认定-B细胞、 新改善分类推出。
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类及分期: 1、 低度恶性: ①小淋巴细胞型。②滤泡性小裂细胞为主型。③滤泡性小裂与大细胞混合型。2、 中度恶性: ④滤泡性大细胞为主型。⑤弥漫性小裂细胞型。⑥弥漫性大小细胞混合型。⑦弥漫性大细胞型。3、 高度恶性: ⑧大细胞, 原免疫细胞型。⑨原淋巴细胞型。⑩小无裂细胞(Burkitt)型。4、 杂类(低度至高度恶性): ①蕈样霉菌病。②组织细胞型。③骨髓外浆细胞瘤。④不能分类。⑤其她。
6.宫颈癌分类, 早期癌概念。
病理类型 常见鳞癌Ⅰ级为高分化鳞癌, Ⅱ级为中分化鳞癌(非角化性大细胞型), Ⅲ级为低分化鳞癌(小细胞型), 多为未分化小细胞。腺癌关键组织学类型有2种。①黏液腺癌②恶性腺瘤: 又称微偏腺癌, 属高分化宫颈管黏膜腺癌。和腺鳞癌三种类型。
宫颈浸润癌: 糜烂型、 外生菜花型、 内生浸润型、 溃疡型。
7.葡萄胎, 绒癌概念及判别。
葡萄胎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 间质高度水肿, 形成大小不一水泡, 水泡间相连成串, 形如葡萄, 亦称水泡状胎块(HM)。葡萄胎分为两类: ①完全性葡萄胎 胎盘绒毛全部受累, 整个宫腔充满水泡, 弥漫性滋养细胞增生, 无胎儿及胚胎组织可见; ②部分性葡萄胎 部分胎盘绒毛肿胀变性, 局部滋养细胞增生, 胚胎及胎儿组织可见, 但胎儿多死亡, 有时可见较孕龄小活胎或畸胎, 极少有足月婴诞生。表现为1.停经后阴道流血2.腹痛。
绒毛膜癌简称绒癌, 是一个高度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其特点是滋养细胞失去了原来绒毛或葡萄胎结构, 而散在地侵入子宫肌层, 造成局部破坏, 并由此而转移至其她脏器或组织。妊娠绒癌50%继发于葡萄胎, 发生于流产或足月分娩后各占25%, 少数发生于异位妊娠后。绒癌诊疗标准以化疗为主, 手术为辅。可单药诊疗或联合化疗。绒癌组织学检验可见大片分化不良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以及出血坏死, 但没有绒毛结构。葡萄胎、 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都是由胚胎滋养细胞改变而来肿瘤, 故统称为滋养细胞肿瘤。三者现有别又亲密相关, 是一个疾病不一样发展阶段。葡萄胎属良性疾病, 侵蚀性葡萄胎及绒癌则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 侵蚀性葡萄胎, 绒癌判别;
葡萄胎
侵蚀性葡萄胎
绒毛膜癌
先行妊娠
葡萄胎
多种妊娠
潜伏期
无
多在6个月以内
常超出12月
绒毛
有
有
无
滋养细胞增生
轻→重
轻→重, 成团
重, 成团
浸润深度
蜕膜层
基层
肌层
组织坏死
无
有
有
转移
无
有
有
脑肝转移
无
少
较易
HCG
+
+
+
葡萄胎与绒毛膜癌判别
葡萄胎
绒毛膜癌
发病年纪
任何年纪
小于20岁和大于40岁多见
病变性质
良性病变
恶性肿瘤
与妊娠关系
异常妊娠
葡萄胎、 流产、 正常妊娠后
滋养层细胞
不一样程度增生, 异型性很小
异常增生, 异常性显著
绒毛结构
水泡状绒毛不侵入肌层
无绒毛结构
绒毛间质
有绒毛, 间质高度水肿
无绒毛、 无间质
间质血管
间质血管消失或少许
无血管
出血坏死
少见
极常见
转移灶
无
肺、 脑、 阴道壁
临床表现
子宫增大, 无胎心、 胎动
子宫增大、 阴道连续性不规则流血
诊疗
手术
化疗为主
预后
绝大所数能治愈, 有可能转为侵蚀性葡萄胎, 还有可能转为绒癌
差
8. 早期食管癌、 早期胃癌、 早期肝癌、 慢性胃炎概念。Barret食管概念, 食管癌。多种常见癌前病变。
早期食管癌: 指侵犯粘膜和粘膜下层癌, 未侵犯肌层, 无淋巴结转移者。
早期胃癌: 局限在粘膜或粘膜下层癌, 而不管有没有淋巴结转移。
早期肝癌: 指单个癌结节<3cm或两个癌结节累计最大直径<3cm原发性肝癌
慢性胃炎: 由多种原因引发胃粘膜慢性炎症, 分成非萎缩性、 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
Barrett食管: 为了应对长久胃内容物反流, 食管正常鳞状上皮被含有杯状细胞柱状上皮替换(为粘膜柱状上皮化生)。肉眼表现: 红色天鹅绒样粘膜出现在胃食管交界处: 不规则环形带、 线性条纹、 孤立岛状。结局: 溃疡、 狭窄、 癌变
食管癌: 是原发于食管恶性肿瘤, 以鳞状上皮癌多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其最经典症状。
胃癌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息肉、 胃溃疡伴异型增生、 胃粘膜大肠型肠上皮化生。
食管癌癌前病变: Barrett食管、 食管炎症、 食管上皮增生、 食管溃疡、 食管粘膜白斑、 食管瘢狭窄。
9. 胃肠间质瘤。
良恶性诊疗标准: 肯定恶性标准: 1.转移2.浸润到临近器官3.肠道间质瘤侵犯肌层; 潜在恶性标准: 1. 肿瘤长径: 在胃部>5.5cm, 在肠道>4cm 2. 核分裂像: 在胃部>5/50HPE, 在肠道> 1/50HPE 3. 肿瘤坏死4. 核异型性显著5. 瘤细胞丰富, 生长活跃6. 上皮样细胞呈细胞巢或腺泡样排列。良性间质瘤: 无任何恶性及潜在恶性指标。潜在恶性或低度恶性: 仅含有一项潜在恶性指标。恶性间质瘤: 含有一项肯定恶性指标或含有二项潜在恶性指标。
分类: GIST组织细胞学形态改变较大, 从梭形细胞到显著上皮样细胞, 不一样细胞形态可出现在同一肿瘤内。所以, 可分为梭形细胞型、 上皮样细胞型、 梭形和上皮样细胞混合型
免疫组化: GIST最含有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标识物是c-kit(CD117), 大部分GIST还可表示CD34; 正常胃肠道肌层内Cajal细胞和肥大细胞CD117阳性, 而平滑肌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神经纤维不表示CD117; NSE, S-100, SMA可局灶阳性, 有多向分化。
10. 肺腺癌分类
腺癌诊疗依据是癌组织有腺样分化特征。腺癌能够向支气管和细支气管肺泡所含有全部细胞类型分化, 表现为癌细胞分化为成熟腺管状、 腺泡状、 或有柱状细胞内衬乳头状结构, 或有黏液分泌。
分型: 混合性亚型 (最多见)、 腺泡性腺癌 、 乳头状腺癌 、 细支气管肺泡癌
非粘液性、 粘液性
混合性非粘液性及粘液性或未定性
实性腺癌伴粘液分泌
Variants胎儿型腺癌 、 粘液性(胶样)腺癌、 粘液性囊腺癌、 印戒细胞腺癌、 透明细胞腺癌
腺癌组织学生长模式
周围型肿瘤、 中央型或支气管内肿瘤、 弥漫性肺炎样生长、 弥漫性双侧肺部病变、 假间皮瘤样癌、 在纤维化背景中, 能够存在不足疤痕, 或是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11.颈部包块可能考虑疾病有哪些?
答: 1、 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腺结节2、 鳃裂囊肿3、 急、 慢性颈淋巴结炎4、 颈淋巴结核5、 艾滋病性颈淋巴结肿大6、 甲状腺腺瘤7、 涎腺混合瘤8、 神经源性肿瘤9、 颈动脉体瘤10、 恶性淋巴瘤11、 转移性恶性肿瘤。
12.肿瘤良、 恶性判别, 生物学行为, 异型性。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生长速度
缓慢
较快
生长方法
外生性生长, 膨胀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关键方法)外生性生长、 膨胀性生长
特征
有包膜, 不侵犯周围组织, 可推进
无包膜, 浸润破坏周围组织, 境界不清, 活动受限
转移
不转移
可转移
继发改变
少见
常见, 如出血、 坏死、 溃疡形成等
全身影响
较小, 关键为局部压迫或阻塞
较大, 破坏原发部位和转移部位组织坏死、 出血、 合并感染; 恶病质
复发
不复发或极少复发
易复发
镜下表现
分化好, 异型性下, 核分裂像无或少, 不见病理性核分裂像
分化不好, 异型性大, 核分裂像多, 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
组织结构
与原来正常组织相同
不规则, 与正常组织不一样
13.引发肠道溃疡疾病有哪些?其病理改变特点
答: 引发肠道溃疡疾病关键有以下多个:
溃疡性肠结核:(1) 环形溃疡, 与肠腔长轴垂直; (2) 溃疡浅, 边缘不整齐, 底部为干酪样坏死,其下为结核性肉芽组织; (3) 溃疡愈合引发肠窄。
伤寒:多发性溃疡, 圆形、 卵圆形, 长轴与肠长轴平行, 重者穿孔/出血。
肠阿米巴病:好发于盲肠、 升结肠, 为变质性炎, 溃疡较深, 多呈“烧瓶状”。
肠血吸虫病:肉眼可见肠粘膜充血水肿及灰黄色细颗粒状扁平隆起病灶, 直径约0.5~1.0cm左右。继之, 病灶中央可发生坏死脱落形成大小不一、 边缘不规则浅表溃疡。
细菌性痢疾:以大肠黏膜大量纤维素渗出形成假膜及浅表溃疡, 多表现为“地图状溃疡”。
真菌性肠炎:肉眼: 肠道粘膜充血、 水肿、 糜烂、 溃疡; 镜下: 粘膜坏死脱落形成溃疡。
克罗恩病:肠壁全层炎症改变, 粘膜下层增厚, 水肿伴显著淋巴管扩张, 溃疡多呈裂隙状。
溃疡性结肠炎:肉眼观见黏膜弥漫性充血、 水肿, 表面呈细颗粒状, 脆性增加, 糜烂及溃疡。溃疡通常位于黏膜或黏膜下层, 为表浅性溃疡。
肠道肿瘤——肿瘤表面形成较深溃疡或呈火山口状。
14.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
答: 脂纹(fatty streak) 是AS肉眼可见最早病变。为点状或条纹状黄色不隆起或微隆起于内膜病灶, 常见于主动脉后壁及其分支开口处。
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 是由脂纹发展而来。内膜面散在不规则表面隆起斑块, 颜色从浅黄或灰黄色变为瓷白色。
粥样斑块:是纤维斑块深层细胞坏死发展而来。内膜面可见灰黄色斑块既向内膜表面隆起又向深部压迫中膜。
复合性改变 是指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基础上继发病变: ①斑块内出血②斑块破裂③血栓形成④钙化⑤动脉瘤形成⑥血管腔狭窄。
15.骨肉瘤分类
答: 中心性(髓性)骨肉瘤1)一般型中心性骨肉瘤: 最多见, 发生于骨内, 破坏骨皮质并侵犯周围组织。好发于长骨干骺端。2)骨内分化好低恶度骨肉瘤: 少见 占骨肉瘤1%, 关键由纤维及骨组织组成, 细胞轻度异型, 预后好。3)圆形细胞骨肉瘤: 少见, 占骨肉瘤1%, 是含有Ewing肉瘤和骨肉瘤特征一个类型, 对放疗和化疗反应敏感。4)血管扩张型骨肉瘤: 少见.
表面性骨肉瘤: 发生于骨表面, 通常预后好。1) 骨旁骨肉瘤(皮质旁骨肉瘤)年纪较大, 病程长(可达十年, 发生在骨外表面, X线为骨表面蘑菇状肿块, 预后好。2)骨膜骨肉瘤 来自于骨膜或皮质浅部; 依据名称定义不累及髓腔, 体积较小, 低度或中度恶性, 好发股骨与胫骨骨干(85%见于膝部) 3) 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 表面骨肉瘤, 与髓内经典高度恶性骨肉瘤相同
16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概念
是一类含有独特形态学、 超微结构、 免疫组化和分子特征肿瘤, 但在WHO分类中将它们归类于不一样形态学类型
类型小细胞癌(SCLC)、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 经典类癌(TC)、 不经典类癌(AC) 、 含有神经内分泌分化非小细胞癌: 部分肺癌在光镜下并不表现神经内分泌形态特征, 但可经过免疫组化和/或超微结构证实神经内分泌分化存在。, 最常见是腺癌。这些肿瘤总称为含有神经内分泌分化非小细胞癌(NSCLC-ND。
17.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分类。
答: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ex cord–stromal tumors)为从卵巢颗粒细胞、 卵泡膜细胞、 支持细胞、 间质细胞和间质纤维母细胞起源肿瘤, 其可为单一性也可为混合性。很多性索间质肿瘤能分泌类固醇, 所以产生内分泌症状。以颗粒细胞瘤和泡膜细胞瘤多见, 此两种肿瘤常混合存在, 可分泌雌激素。
新版WHO将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分为4大型: 1、 颗粒-间质细胞瘤, 2、 支持-间质细胞肿瘤, 3、 混合性或未分化细胞型性索-间质肿瘤, 4、 类固醇细胞肿瘤。
18.子宫内膜增生症分类及病理改变。
答: 子宫内膜增生症(endometrial hyperplasia)临床表现为功效性子宫出血, 关键症状为月经不规则、 经期延长和月经量过多。大部分病人发生于更年期或青春期。其发生与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而孕酮缺乏相关。
依据增生腺体结构和有没有细胞不经典将子宫内膜增生症分为4类。①单纯性增生:腺体数目增多、 腺外形不规则和轻度拥挤,但未达成背靠背拥挤程度,部分腺腔扩张,形成大小不等囊性变;无细胞不经典改变。②复杂性增生:增生腺体外形不规则,有显著结构复杂性和背靠背拥挤;无细胞不经典。不经典增生:腺体增生伴细胞不经典和极向消失。细胞不经典依据程度分为:轻度:核增大变圆,染色质细,分布均匀;中度:核大,核多形性,核仁显著,染色质不规则,分散凝块状。不经典增生再依据腺体结构分为2类:③单纯性不经典增生:单纯性增生病变伴有细胞不经典;④复杂性不经典增生:复杂性背靠背拥挤腺体伴有细胞不经典。
19.胃肠道上皮肿瘤WHO分类
答: 1. 无肿瘤
2. 不确定肿瘤
3. 黏膜低等级瘤变 3.1低等级腺瘤 3.2低等级异型增生
4. 黏膜高等级瘤变4. 1高等级腺瘤/异型增生4. 2非浸润性癌(原位癌) 4. 3可疑浸润癌4. 4 黏膜内癌
5. 黏膜下浸润癌
20.肺鳞癌分类
答: 鳞状细胞癌(SCC)是起源于支气管上皮一个恶性上皮性肿瘤, 可表现角化和/或细胞间桥特征。
乳头型 癌细胞呈乳头状生长。
透明细胞型 癌组织关键或全部由透明细胞组成, 但也含有鳞癌分化特征少许癌组织。与透明细胞癌判别是后者分化更差, 核异型显著, 且无鳞癌分化特征。
小细胞型 癌细胞小, 但仍保持非小细胞癌形态特征。神经内分泌标识阴性。
基底样型 特点是癌组织含有基底样癌特征, 即癌细胞巢周围细胞呈显著栅栏状, 胞质较少, 核深染, 癌巢中心细胞则含有较丰富胞质, 并有显著角化现象。如无鳞分化特征, 则称为基底样癌。
21早期肺癌概念
答: 中央型早期肺癌 指发生在次段支气管以上大支气管癌。诊疗标准: 1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2癌组织局限在支气管内生长, 甚至侵至支气管外膜, 不过不侵及临近肺实质。
外周型早期肺癌 大多由小支气管上皮癌变而来, 少见,。以鳞状细胞癌为多见。通常在肺实质内生长, 呈结节状。诊疗标准: 癌结节直径不超出2CM, 局部淋巴结无转移。
22 中晚期肺癌概念
答: 概念: 依据TNM分期, 除了原位癌及其她类型早期肺癌外, 1期和2期属中期肺癌, 3期和4期属于晚期肺癌。
分类: 中央型: 关键是鳞癌、 小细胞癌、 大细胞癌、 类癌, 少部分腺癌也可是中央型。
外周型: 关键是腺癌。少部分鳞癌、 小细胞癌、 大细胞癌和类癌
23按肿瘤大致形态, 肺癌能够分为4种类型:
1)支气管内息肉样型
2)结节型: 结节直径小于5CM;
3)巨块型: 结节直径大于5CM;
4)弥漫型: 癌组织在肺实质内弥漫性生长, 可累及一叶大部或两叶。
24. 肺癌前病变
1)基底细胞增生: 基底细胞数量增多, 层次增加, 伴有细胞异型性。
2)鳞状上皮异型增生.
3)细支气管肺泡上皮不经典腺瘤样增生
4)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
25大细胞肺癌
定义: 又称为大细胞未分化癌, 没有任何腺癌或者鳞癌分化特征。
亚型: 1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占肺癌总数3%,
2透明细胞亚型
3基底样亚型
4淋巴上皮样亚型
26 肺小细胞癌(SLCL)
是一个由小细胞组成恶性上皮肿瘤, 肿瘤细胞胞浆稀少, 细胞边界不清, 核染色质细颗粒状, 无核仁或不显著, 细胞呈圆形、 卵圆形或梭形, 核切迹显著, 坏死经典呈广泛性, 核分裂计数高。
Variant 与另一个成份即任何一个非小细胞癌成份相混合小细胞癌, 通常为腺癌、 鳞状细胞癌或大细胞癌, 梭形细胞或巨细胞癌较少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