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楼板混凝土裂纹处理方案
1 混凝土开裂关键形式
1、 混凝土板开裂形式 混凝土板早期裂缝(二十四小时以内)是在失水和塑性沉降共同作用下而形成。以失水为主裂缝通常是不规则龟裂; 以塑性沉降为主混凝土裂缝多与钢筋走向一致, 但规律性不强。
2、 混凝土墙体开裂形式 由收缩造成混凝土墙体开裂以竖向开裂为主, 开裂比较有规律性, 裂缝走向多与竖向钢筋位置基础一致。
2裂缝成因
混凝土早期失水收缩裂缝是混凝土开裂关键形式之一。在混凝土大量施工季节通常气温较高, 混凝土失水较快, 再加上相对湿度较低, 使混凝土失水深入加剧。因为施工需要, 混凝土凝结时间往往较长, 这无疑延长了混凝土失水时间, 在气温高、 湿度小、 风速大情况下, 即使有覆盖方法, 但在对混凝土实施覆盖之前, 裂纹就已经产生了。
碳纤维布施工工艺方法和要求
一、 应依据施工现场和被加固构件混凝土实际情况, 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所用机具及准备工作。
(一)表面处理:
1、 应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剥落、 疏松、 蜂窝、 腐蚀等劣化混凝土, 露出混凝土结构层, 并用修复材料将表面修复平整。
2、 应按设计要求对裂缝进行灌缝或封闭处理。
一、 砼裂缝灌浆修补
0.2mm以下混凝土裂缝存在, 依据规范处理要求能够用环氧树脂灌缝封闭处理。
二、 灌浆前对缝隙进行处理
对于混凝土构件上较细(小于0.2mm)缝隙, 可采取毛刷或钢丝刷等工具清扫砼表面尘土, 并清除去裂缝周围易脱落浮皮、 空鼓抹灰等, 然后用棉丝醮乙醇沿裂缝方向两侧20~30mm处擦洗洁净并保持干燥。
三、 灌浆嘴(盒、 泵)设置
1、 采取表面处理裂缝, 可用灌浆盒或灌浆嘴, 凿“V”形槽裂缝宜用灌浆嘴, 钻孔内使用灌浆泵。
2、 在裂缝交叉处、 较宽处、 端部以及裂缝贯穿处, 当缝隙小于1mm时埋设灌浆泵间距为350~500mm, 当缝隙大于1mm时, 为500~
1000mm。3、 埋设时, 先在灌浆嘴(盒、 泵)底盘上抹一层厚约1mm环
氧胶泥将灌浆进浆口骑缝粘贴在预定位置上。
4、 封缝采取环氧树脂胶泥, 先在裂缝两侧(宽20~30mm)涂一层环氧树脂基夜, 后抹一层厚1mm左右、 宽20~30mm环氧树脂胶泥。抹胶泥时应预防产生小孔和气泡, 要挂平整, 确保封闭可靠。
3、 被粘贴混凝土表面应打磨平整, 除去表层浮浆、 油污等杂质, 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导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 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0㎜。
4、 混凝土表面应清理洁净并保持干燥。
(二)涂刷底层树脂:
1、 按产品供给商提供材料配比进行配制; 甲、 乙两组胶按配比装入容器桶内, 采取电锤及扩大头钻头, 转速在600转/分搅拌, 拌时间约8分钟; 使胶无色差。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
2、 应用滚筒刷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应在树脂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刻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三)找平处理:
1、 应按产品供给商提供工艺要求配制找平材料或者在混凝土表面打磨平整。
2、 应对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 且不应有楞角。
3、 转角处应用找平材料修复为光滑圆弧, 半径应大于20㎜。
4、 应在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刻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四)粘贴碳纤维片材:
1、 粘贴碳纤维布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设计要求尺寸裁剪碳纤维布;
(2)应按产品供给商提供工艺要求配制浸渍树脂并均匀涂抹于所要粘贴位;
(3)用专用滚筒顺纤维方向数次滚压, 挤除气泡, 使浸渍树脂充足浸透碳纤维布。滚压时不得操作碳纤维布;
(4)多层粘贴反复上述步骤, 应在纤维表面浸渍树脂指触干燥后立刻进行下一层粘贴;
(5)在最终一层碳纤维布表面均匀涂抹浸渍树脂。
2、 应按下列步骤粘贴碳纤维板:
(1)应按设计要求尺寸裁剪碳纤维板, 按产品供给商提供工艺要求配制粘结树脂;
(2)将碳纤维板表面擦拭洁净至无粉尘。如需粘贴两层时, 对底层碳纤维板两面均应擦拭洁净;
(3)擦拭洁净碳纤维板应立刻涂刷粘结树脂, 胶层应呈突起状, 平均厚度小于2㎜;
(4)将涂有粘结树脂碳纤维板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位置。用橡皮滚筒顺纤维方向均匀平稳压实, 使树脂从两边溢出, 确保密实无空洞。当平行粘贴多条碳纤维板时, 两板之间空隙应大于5㎜;
(5)恢复腻子面层
5.3 注意事项
须涂抹部位要清扫洁净, 门窗封闭完好, 确定须施工环境空间灰尘及毛絮含量应较少, 施工人员须穿着洁净无尘服装及鞋子, 方便确保人员在作业时不能产生较多灰尘, 降低对面漆表面光泽影响, 配比好面漆反应时间为15 分钟, 有效使用时间为一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