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特岗教师《教育学》模拟预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教育目标理论基础是【B】
A.素质教育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方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
D.著名学者学说
2.构建学习化社会理想主要表现是【C】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D】
A.从课程制订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
B.从课程功效角度划分
C.从课程组织关键角度划分
D.从课程任务角度划分
4.班级组员在服从班集体正确决定和负担责任前提下,参加班级管理方式叫作【C】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5.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好期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C】
A.次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为适应科学知识加速增加和人连续发展要求而逐步形成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
A.终生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7.当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根本区分在于【B】
A.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培养
8.上好课先决条件是【D】
A.了解学生
B.融洽师生关系
C.先进教学设备
D.备课
9.把道德情感培养置于中心地位德育模式是【B】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10.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B】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索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11.教师职业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A】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高尚化
12.受测验长度影响测验质量指标是【A】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C】
A.年纪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14.决定教育领导权是【D】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15.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是【C】
A.布鲁纳
B.康德
C.杜威
D.卢梭
16.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校舍和其余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不然就是违反了学生【C】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陷私权
17.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觉真理。”这表现了教学【B】
A.直观性标准
B.启发性标准
C.巩固性标准
D.因村施教标准
18.德育过程基本矛盾是【D】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与学生已经有品德水平之间矛盾
1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表现是德育【D】
A.导向性标准
B.疏导标准
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标准
D.因析施教标准
20.学校进行全方面发展教育基本路径是【D】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思想政治教育
C.课外活动
D.教学
二、填空题
21.教育目标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总_____________和总_____________,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照总方针。(质量标准、规格要求)
22.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教学上组成______________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_____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_____关系。(授受、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23.正规教育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____________为关键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学校系统)
24.我国最早采取班级讲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置______________。(京师同文馆)
25.未成年学生享受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人身权、受教育权)
26.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含学习辅导、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生活辅导、择业指导)
27.一门规范独立学科建立,从教育学诞生角度说,通常以德国_______为标志。(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28.讲授法可分为讲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四种方式。(讲解 、讲读、讲演)
29.我国德育基本路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与其余学科教学)
3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一体。(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31.教学纲领通常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说明部分、本文部分)
三、简答题
32.素质教育内涵是什么?
【答案关键点】
(1) 素质教育以提升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育;
(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育。
33.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特点。
【答案关键点】
(1)教育终生化;
(2)教育全民化;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多元化;
(5)教育技术当代化。
34.什么样课是一堂好课?
【答案关键点】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 )方法得当;
(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35.当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怎样影响?
【答案关键点】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观念;
(3)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36.简述我国德育过程规律。
【答案关键点】
(1)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主动转化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久性和重复性逐步提升过程。
四、阐述题
37.林老师今年接了一个新班,他应该怎样率领同学们组建这个班集体?
【答案关键点】
(1)确定班集体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共同目标,才能使班级组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进班集体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关键队伍。一个良好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主动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关键。所以,建立一支关键队伍是培养班集体一项主要工作。
(3)建立班集体正常秩序。班集体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主要确保。
(4)组织形式多样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经常性工作之一。
(5)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组员意愿反应。正确班集体舆论是一个巨大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组员都有约 束、感染、同化、激励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组员主要伎俩。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 力把舆论中心引至正确方向。
一、单项选择题
1.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方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提出素质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C】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2.班主任领导方式通常能够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C】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3.教师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备先进教育理念,良好教育能力,还要求具备一定【A】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4.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C】
A.有差异性认识
B.有个性认识
C.有领导认识
D.有基本认识
5.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不然就侵犯了学生【B】
A.声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6.《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表现了教学【C】
A.直观性标准
B.巩固性标准
C.启发性标准
D.循序渐进标准
7.20世纪以后教育特点有:教育终生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B】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当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平等化
8.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统一体?【B】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9.个体在不一样年纪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一样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一样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D】
A.次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10.学业评价是指依照测验分数、观察和汇报,对被测验者行为、作业优点或价值作出【A】
A.判断
B.诊疗
C.评定
D.评分
11.教学工作中心步骤是【B】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12.教育目标选择确立根本问题是【A】
A.价值取向问题
B.社会发展问题
C.个人发展问题
D.思想方法问题
13.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是【D】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14.教师要具备符合时代特征学生观。这就要讨教师正确了解学生全方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关系以及【B】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剪发展关系
15.从课程功效角度,能够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D】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16.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D】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7.班主任工作中心步骤是【D】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8.教师按照一定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经过回答形式来引导学生取得或巩固知识方法叫做【B】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试验法
19.教育目标对整个教育工作具备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A】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20.把道德情感培养置于中心地位德育模式是【B】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二、填空题
21.主张“有教无类”古代教育家是___________。(孔子)
22.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全部队 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停向主动方面改变过程,称之为_____________。(个体身心发展)
23.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影响较大教学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个别教学制、班级讲课制)
2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__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__关系。(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25.在德育模式中,同时包括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情境或问题叫做______________。(道德两难)
26.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含使学生________教材和_________教材。(感知、了解)
27.发展个性是教育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_________和真谛。(本质)
28.决定教育性质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政治经济制度)
29.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______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马克思主义)
30.班级管理主要模式有:_____________、平行管理、__________和目标管理。(常规管理、民主管理)
3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设计者,是班组组织领导者,又是班组人际关系_______。(艺术家 )
32.组成思想品德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________。(行)
33.教师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品质等统称为教师___________。(人格特征)
34.古希腊提出问答法哲学家和思想家是______________。(苏格拉底)
35.学生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_______________。(基础 )
36.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时期发生在_____________阶段。(青少年)
三、简答题
37.教学主要作用有哪些?
【答案关键点】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一个主要伎俩;
(2)教学为个人全方面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组成主体部分,又是教育基本路径。
38.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什么?
【答案关键点】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排除学生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发生,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39.学校教育在影响人发展上具备哪些独特功效?
【答案关键点】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备加速个体发展特殊功效;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影响不但具备即时价值,而且具备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备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功效。
40.班集体对学生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关键点】
(1)有利于形成学生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41.简述我国中学德育基本标准。
【答案关键点】
(1)导向性标准;
(2)疏导标准;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标准;
(4)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标准;
(5)因材施教标准。
四、阐述题
42.联络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怎样落实理论联络实际标准。
【答案关键点】
理论联络实际标准定义: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联络上去了解知识,注意利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达成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理论联络实际标准基本要求是:
(1)书本知识教学要重视联络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利用知识确实良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关系。
(4)补充必要乡土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