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非计划再次手术分析汇报
非计划再次手术是引发医疗纠纷常见原因, 同时增加了患者痛苦和医疗费用开支。创建一个安全有效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降低医疗风险是医院致力达成目标。“非计划再手术”能充足反应医院安全与质量管理, 医院要求手术科室对非计划再次手术进行统计并上报医务科汇总, 并据此评价科室及医师手术能力, 经过探索“非计划再次手术”原因, 致力于提升医院手术病人医疗质量、 降低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
一、 全院非计划再次手术分布图
二、 原因分析
(1)与手术等级相关, 手术操作难度大、 复杂性强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高;
(2)与手术医生操作相关, 手术医生手术操作不谨慎、 大意、 疏忽造成相连脏器受损或止血不根本造成术后再出血;
(3)围手术期管理未落实, 术前准备不充足、 术后针对防范方法处理不到位等;
手术等级
医师操作
围术期管理
患者本身
非计划再次手术原因分析
操作难度大
复杂性强
操作不谨慎
责任心不强
术前诊疗不充足
防范处理不到位
年纪大
病情重
并发症
感染
伤口裂开
(4)与患者本身情况相关, 患者年纪大、 病情重、 体质差、 既往病史较严重者其发生率高。
三、 整改方法
1. 为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 预防这类医疗纠纷发生, 手术科室术前应严格实施三级查房、 术前讨论等关键制度, 术前对患者病情、 生理、 心理耐受及特殊情况等进行系统和完整性评定, 在正确评定基础上, 制订手术方案, 认清并尽可能掌控多种手术风险原因
2. 加强手术者安全意识, 如术中妥善止血, 术中止血时对创面结扎缝扎比电凝止血要牢靠; 缝合切口前要再次检验术野。
3. 加强科室间沟通, 如甲状腺、 乳腺以及术中探查包块高度怀疑肿瘤者, 应联络病理科, 行术中冰冻病理诊疗。
4. 加强手术室管理, 如手术消毒管理, 尤其是重大、 无菌条件高手术, 做到手术室消毒达标。
5. 加强术者手卫生、 防范感染意识, 严格实施无菌操作技术和手术规程, 不停提升手术技巧, 保持有效止血、 最小组织损失和异物存留以及消除手术部位死腔, 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换药应遵照“先清洁切口、 再污染切口、 最终感染切口”次序,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标准。
6. 加强体内植入物消毒、 采购管理。
7. 需用抗菌药品预防感染者, 在术前 0.5 ~2 小时内给药, 或麻醉开始时给药。手术时间超出 3 小时, 或失血量大 (>1500 ml) , 可手术中给予第 2 剂。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品选择品种和注意事项参考 《抗菌药品临床应用指导标准》 实施。
8. 科室依据本科室疾病特点, 加强总结与培训, 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 对当事医师进行培训, 引发医疗纠纷或重大医疗事故者给予处罚。
9. 医院激励科室主动上报, 对漏报科室给予批评及处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