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上交.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67219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上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上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王应红 汝州市尚庄乡中心小学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三日《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 教 学 设 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大家一起读课题。(板书)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的生字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帮帮小女孩来把奶奶留住。(出示课件) 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初读了课文,了解了内容,谁来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明确目标及重难点 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从小女孩看到的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及作者想象的合理。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件展示) (三)指导学生学习小女孩看到的第一种幻象。 1.提问: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什么?结果怎样? 2.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什么?后来结果呢? 3.指导感情朗读。 4.总结学习方法:带着问题默读思考,回答问题谈体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学生自学第6到第11自然段。(结合课件) 1.同学们就按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第6到第11自然段。 2.出示思考题:小女孩后几次擦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了什么?结果怎样? 3.分小组自学,老师巡视。 4.汇报自学成果。 5.出示重点句,理解其含义。 “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是什么意思? 6.体会作者的合理想象。 提问: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都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吗?为什么? (六)学习第三段。 1.自学第三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2.学生质疑。 3.师生讨论提出的问题,理解重点句。 (1)小女孩冻死了,为什么描写她“两腮通红”、“带着微笑”? (2)为什么要特别写明她是在“大年夜”冻死的? (3)“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 4.指导朗读:小女孩死了,我们也对她寄寓了无限的同情。请同学们用同情怜惜的感情来朗读这一段。 (七)课外拓展。 1、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的中间,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2、安徒生写过很多童话故事,《丑小鸭》、《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等,课外可以去读一读吧!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