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单元---第二课--需要多少钱-张丽.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67163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单元---第二课--需要多少钱-张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单元---第二课--需要多少钱-张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四单元 乘与除 《需要多少钱》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 第32--33页) 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三年级 学生 课时: 第二课 提供者:张丽 单位: 大庆庆风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需要多少钱》是北师大4版教材第四单元《乘与除》中第32页、33页中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能否正确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每个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探索口算方法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能否提出自己的想法,是否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数学思考 结合具体情境,有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解决问题 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班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本市,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教育都很重视。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我们时刻以“成功从这里开始”为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主动学习的愿望也增强了,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由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先利用教材“买泳圈”的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用学到的乘法知识解决身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面对同一道口算题,学生往往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比较中体会各种算法的不同特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在探索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交流过程,并正确计算。 难点: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入语: 星期天,淘气、笑笑还有他们的好朋友一起到海边玩,在海边的附近商店里,他们买了好多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情境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分析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之间交流。 (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 2、师:这节课我们先解决“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其他问题先存入“问题银行”。(板书课题:需要多少钱) 生1:3个小朋友每人买1个泳圈要多少元? 生2:买5个泳圈和1个球一共需要多少钱? 生3:买3个球需要多少元? 生4:用100元钱可以买几个泳圈、几个球? 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进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引出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解决问题: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1)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12×3或3×12,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然后汇报。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小组交流。 (3)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交流中教师鼓励算法不同的同学。 (4)对于带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应引导学生予于关注。 2.解决问题:小皮艇的价钱是皮球的4倍,一个小皮艇多少元? 师:你能算出来吗? (1) 用已经找到的方法独立完成,进行巩固。 (2)学生探索进位口算方法,独立列出算式,尝试解决。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4)先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汇报。 生1:12×3就是3个12相加, 12+12+12=36(元)。 生2:如果每个泳圈是10元,3个泳圈是 10×3=30(元)。每个泳圈少算了2元,3个泳圈共少算2×3=6(元),一共要30+6=36(元)。 生3:12×3就是3个10再加上3个2,10×3=30,2×3=6,30+6=36(元)。 生1:18×4就是4个18相加,18+18+18=72(元)。 生2:18×4就是4个10再加上4个8,10×4=40,8×4=32,40+32=72(元)。 生3:2×4=8 8×9=72(元)。 通过这种互问答的学生交流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巩固新知,应用反馈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一共有多少块饼干?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2.“兰德小学”的师生,下个月要来我们这里参观,我们给小伙伴们准备了一些礼物。 磁力板显示图片:笔记本4元 、铅笔盒21元、书包56元 、字典42元 、故事书13元 。 教师说明:每个同学只能选购一种东西,想一想你要送哪件礼物?要送多少个?需要多少钱? 生1:15×4就是4个15相加,15×4=60。 生2:22×3就是3个20再加上3个2,20×3=60,2×3=6,60+6=66。 生3:15×5就是5个15相加,15×5=75(块)。 生:小组活动,情景模拟购物。 注意数学与生活联系,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内容,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此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此也渗透了德育教育。 四、拓展思维,梳理总结 1.情景模拟:桌子上摆放两种胶卷,教师和一名同学买胶卷,师故意引发矛盾,在买的过程中出现争议,谁买的胶卷合算,谁买的胶卷拍的照片多的问题? 2.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怎样?哪些地方还需要提高?   学生小组内解决。 学生结合实际从不同角度出发,只要结论具有合理性,就要给予充分肯定。 通过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同时改进教师的教学,更关注了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课堂上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在评价学生计算速度时,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在评价学生用乘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时,要结合实际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八、板书设计 需要多少钱 10×3=30 2×3=6 30+6=36 12×3=( ) 12+12+12=36 × 10 2 3 30 6 18×4=( )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再用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最后把它们相起。 九、课后反思 教学《需要多少钱》一课,我结合教材创设了“买泳圈”的情境,鼓励学生看图提出问题,再尝试列式解决问题,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使学生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1.创设情境这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观察图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我原来认为学生可能会结合教材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可没想到,在这一情境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了自己的知识范围,而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告诉大家可先存入“问题银行”,在适当的时候探索解决。 2.在探索口算方法这一环节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交流和探讨不同的算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环节,旨在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这一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的活动面还不够广,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有效地安排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