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探究课文-合作学习.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66808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课文-合作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探究课文-合作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探究课文 合作学习F 探究课文 合作学习 ①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 之间的关系的? 明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明确: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③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④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明确:其真不知马也。 ⑤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明确: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   本文写作意图并不在于论证论点,而是在论证过程中突出了“食马者”的“不知马”,作者的真意在于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了极大地愤慨。 韩愈就是一匹千里马,他有“日行千里之能”,但在封建社会,他怀才不遇,屡遭贬斥。他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有强烈的愤慨与不满,可又不能直接表示出来,所以,他就托物寓意,借写千里马的遭遇,来写封建社会人才的遭遇。 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