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民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导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65583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民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导语解析】 1、 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形态:①小农个体经营;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①农民的负担沉重;②土地私有制为主 3、 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①手工业以官营为主,管理严格; ②商业被看做“末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导学案 【课标解读】 1、 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难点: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历来是中国经济问题之核心,目前,我们还经常提及三农问题。那么,古代中国是如何解决农业问题的呢?古代中国农业有何特点呢? 【知识导学】 知识点一:农业的起源和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神农”(农业的始祖)的传说 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 和 的国家之一。 2、长期以来, 作为最基本的 ,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 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知识点二: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演进——从“刀耕火种”到“以农耕” 耕作方式:涉及农具、技术、制度及经营方式等。 完成下表,认识中国古代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 时 期 主要耕作方式 主要生产工具 原始社会 商周 石器锄耕 石、骨、木;青铜农具很少 春秋战国 、 汉代 普及全国, 数量大量超过前代 、 、 东汉 铁犁牛耕 、 唐代 铁犁牛耕 (特点: ) 知识点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演进——“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严重) 1、完成下表,认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进 历史时期 主要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商周时期 国有土地所有制(国王、贵族土地所有制) 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 鲁国:客观承认土地 ,加速 瓦解 战国时期 各国变法,从法律上确立起 战国以来 以 制度为主体,多种土地所有制度并存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 国有(均田制)、君主、地主、自耕农 ★土地兼并问题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1、产生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频繁 2、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 a.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B.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知识点四: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1、 是古代国家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 的主要手段。 2、秦始皇时代,曾经征收“ ”,农民要将收成的 上缴国家。 3、“ ”、 “ ”的赋税征收,使得农民承受着沉重的负担。农民缴纳的 ,是专制王朝 的主要来源。 知识点五:中国古代水利技术的进步——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变化 阶段 水利工程 灌溉工具 名称或措施 意义或概况 原始社会后期 治水 防洪、灌溉 战国 都江堰、郑国渠 秦 灵渠 沟通湘水和漓水 汉代 “ ” 关中农民创造,适合干旱地区灌溉 (王景) 三国 翻车 隋唐五代 大运河(隋) 沟通南北 立井水车、筒车(唐) 宋代 水转翻车 明清 风力水车 ★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有利因素:耕作方式的转变;农用工具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兴修;统治者的重视;劳动者辛勤劳动。 不利因素:土地兼并;赋税徭役的沉重;战争频繁;自然灾害。 ★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组织方式: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经营方法:精耕细作,小农户个体经营; 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经济类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