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65170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对“文明的冲撞与交融”的要求是: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等基本史实。 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根据课标本课主要内容包括: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古代东西方区域文明之间的冲撞和交融。各区域文明的交流与发展既有血与火的暴力冲撞,也有田园牧歌式的和平交往。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突出表现为古代区域文明之间的冲撞;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和马可•波罗来华等史实,则是田园式的和平交往,和平交往有利于世界文明和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作为一节理性思考为主的课,本课探讨的是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理论性很强。教学中通过使用比较法、讨论法、地图法、故事法等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文明交往的典型事例总结规律性认识,从古代文明扩展中认识文明交往的方式、规律和意义。使学生逐步由感性向理性过渡,认识人类社会的历史。教学中应把握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文明自产生以来,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明;世界各个区域文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平衡性造就了多元性,多元性要求有共容性。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是各区域文明之间冲撞和交流的过程;暴力冲撞与和平交流是古代文明交往的两种方式;它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始终,相互交织建构了不同文明交往的乐章。其中,和平交流是世界文明交往中永恒的主题。三是文明交往的结果是文明的整合,其基本规律是由分散到整体,由区域到全球。 通过文明的冲撞与交融,认识世界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多元性和共容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化传统;树立学习异族文明的观念,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感悟现代文明的整合,需要在世界多元文明之间进行平等和耐心的对话。 较强的理论性,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把众多的故事贯穿于教学中,如马拉松比赛的来历,巴比伦的空中花园,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波罗在中国等,这些故事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地图的充分使用,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形象直观地感受不同区域的文化差异。比较法、讨论法的巧妙应用,便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 过程设计 课堂导入: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的各个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各个文明之间的交流既有田园牧歌式的和平交往,也有血与火的暴力冲突。在这两种方式的交往中,先进文明得以扩展,优秀文化得到传播,历史得到进步。 〔设计意图〕开明宗义,文明的发展需要交流,交流的途径则有战争与和平两种方式。简明扼要的开场白是知识变得容易接受。 一、血与火的暴力冲撞 暴力冲突往往造成无数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带来民族区域间的仇恨,但同时,暴力冲撞也是区域间文明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有时战争反而打开了彼此交融的大门,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交融和发展。 (1)耕田人与牧羊人之间的冲突——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冲突 教师: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是人类最初两种并立的文明,这是由客观的物质环境决定的。请同学们结合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战与和,说一说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差异,二者之间的交往会采取哪些方式? 学生:讨论后回答,农业文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而游牧文明自然条件恶劣,人口较少,发展相对缓慢。巨大的吸引力,使牧羊人不断抢掠农耕世界,而农耕大国一旦富强,便会对游牧民族不断征服。这一方面表现为暴力冲突。 教师:大家能否从中国历史中找一找耕田人与牧羊人交往的具体实例。 学生:两汉时期的匈奴族与中原、宋元时期的蒙古与中原 。 〔设计意图〕关于耕田人与牧羊人的冲突,书中以小字形式出现,学生以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引导学生结合中国古代“和战”等典型的史实,分析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导致二者之间所采取的交往方式,体会为什么他们之间会发生冲撞与交融,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古代文明之间的交往方式的整体认识,即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方式主要有和平交流与暴力冲突两种。这样,学生对这节课内容首先有了一个理性的、概括的了解和明确的认识。 (二)东西方之间的暴力冲撞——区域文明间的暴力冲撞 过渡:古代社会中除了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往以外,古代历史中文明之间的关系更多表现为一个区域的文明与另一个区域的文明之间冲突。 1.希波战争——波斯帝国侵略希腊城邦的战争。 教师:波斯帝国兴起于西亚,在大流士统治时期通过征服,波斯成为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它所控制的地域曾建立过埃及和巴比伦王国等文明古国。 呈现希波战争形势示意图 教师:波斯向爱琴海地区扩张,威胁到希腊城邦的安全,希腊城邦中最强大的雅典和斯巴达奋起反抗。从公元前492年到公元前449年,波斯向希腊发动了三次进攻,最终,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取得了胜利。 教师:波战争中有不少动人的小故事,下面请学生们讲一讲搜集到的故事,特别是希波战争中马拉松战役、萨拉米斯湾战役等。 学生:讲述马拉松比赛的来历和萨拉米斯湾战役等。 教师:希波战争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第一次大规模的冲突。希腊的胜利,希腊文明得以保存和发扬使希腊站在了“西方世界的门槛上面”(富勒语),成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基础;希腊的军事思想,影响了整个欧洲;波斯从此一蹶不振,后来被亚历山大帝国所灭。 过渡:公元前4世纪,希腊两个著名的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在争夺希腊霸主的过程中,长期内战,力量遭到了严重削弱,希腊走向衰落。而希腊北部一个落后的城邦马其顿迅速兴起。 2.亚历山大东征 呈现亚历山大帝国示意图 教师:亚历山大是一位了不起的帝王,他用了10年时间,向后征服了埃及、巴比伦和波斯帝国,将领土扩张到印度河流,建立一个地跨亚、欧、非的庞大帝国。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和征服了哪些地区,试着用笔在地图中标记出来。 教师:想一想帝国内包括了哪几个古老的文明帝国或区域,分析探讨亚历山大东征有什么影响。 学生:讲述关于亚历山大的逸闻趣事,如亚历山大灯塔、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等与亚历山大名字有关的事迹,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等。 教师:通过上面的故事,同学们知道了造就了很多奇迹。下面我们展开一场课堂小辩论。辩题是: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请正反两方的同学阐述各自的理由。 学生:展开辩论。 在辩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亚历山大东征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的巨大灾难;但也导致了一个未曾预料的后果——开启了希腊化时代;东西方的经济文化相互生辉,自然科学领域成就突出,出现了欧几里得、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等著名科学家。 战争其本身是需要谴责和反对的,因为暴力冲撞往往造成生灵涂炭和无数财产的损失,在一般情况下是人们所不愿看到和不能忍受的。但是在当时各个独立文明之间相对闭塞的时候,战争反而打开了彼此交融的大门,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交融和发展;我们都不愿意看到暴力冲突这种文明交往的方式 。 〔设计意图〕教学中结合地图的标记和学生讲故事,学生对亚历山大东征有了感性的了解,然后结合问题的思考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东西方文明第一次大规模暴力冲突给人类带来的后果。特别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问题,学习全面地理解分析问题,学生们在动眼、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分析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问题和读图、识图等能力。尤其小辩论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辨力。 二、田园牧歌式的和平交往。 过渡:那么还有哪种方式可以同样达到文明交融的目的,又不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呢? 学生:和平交往 教师:如果说暴力冲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经历,是在阵痛中迎接新生事物,那么和平交往则是历史的永恒主题。 1. 一场历史的误会---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 教师:阿拉伯数字正是和平交流中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下面同学们观察下列数字。 罗马数字: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 中国数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阿拉伯数字: 1、2、3、4、5、6、7、8、9、0 教师:同学们试着用各种数字来写一个电话号码,看看那个最简便。 学生:讲述搜集到的有关阿拉伯数字的故事,阿拉伯数字书写简便,不易涂改,迅速得以推广。 教师:“将错就错”的阿拉伯数字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马可•波罗来华。 教师:在13世纪的欧洲,一本叫《东方见闻录》书,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广为流传。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后,出示“马可·波罗东行”图。 设计活动:跟随马可波罗游历中国。根据马可波罗游历的路线,教师让学生讲他所经过的地区曾有过的文明。在学生回答后失声总结:他的足迹踏遍了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国文明和印度文明,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汇,所以他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以及查阅的相关资料讲一讲他的故事。 教师:《马可·波罗行纪》第一次把东方的富庶向西方人做了详细的介绍,有助于西方人对东方文明的了。正是这本书,更激起了西方人对东方黄金财宝的渴求,促进了海上新航路的开辟。 合作探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人类文明交往的不同形式,你认为暴力冲撞与和平交往,那种方式对文明的发展更有利,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和平是人类的一种基于本能的精神向往,是人类在自身实践过程建立起来的为大多数人所普遍接受的价值取向。血腥的暴力冲突带来的是伤亡、痛苦、和仇恨。而 和平往来则带来了物质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更新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平交往永远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设计意图〕阿拉伯数字传播和马可•波罗来华成为东西方和平交往的典范,教学中通过设计讲故事,比较各种数字的优劣,跟随马可波罗游历中国活动使学生了解上述和平交往的史实。在师生观点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使学生感悟和平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理解与暴力冲突相比,和平交往的方式从古到今为什么备受人类的喜爱。学生在比较中得到深刻的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更好地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课堂小结: 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古代文明的交往主要表现为暴力冲撞与和平交流。其中,和平交流是文明之间相互交往的主要方式。在这两种方式的交往中,先进文明得以扩展,优秀文化得到传播,历史得到进步。 世界古代历史上产生的辉煌科学文化成就,与人类文明之间的不断交流密切相关。人类的科学与文化正是在文明的交往过程中不断发展。我们今天的科学与文学艺术都是古代科学文化的延续和升华。文明间的交往应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共存,这样才能消除文明间的隔阂和误解,达成文明交融的共识。 〔设计意图〕小结与导入新课内容前后呼应,人类的辉煌文化成就,离不开文明的交流。和平往来不仅是历史上文明交往的重要方式,同时逐渐成为现代文明之间相互交往的主要方式。让学生体会和平的珍贵,珍惜今天的和平年代。从而树立和平的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