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
课程编码:B0521072
适用专业及层次:社会工作;本科
课程总学时:48
课程总学分:3
理论学时:48
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性学科,该课程主要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培养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以及考察社会的基本角度,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并用于改造社会和完善自我,并为今后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该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基础性课程,其目的和任务是重在传授社会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认知目标上让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大致内容体系,掌握社会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理解西方社会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思想;在能力运用上,让学生学会初步运用社会学基本原理和知识去认识、理解、分析一些具体社会现象;在德育教育上,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最终使学生掌握社会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以及考察社会的基本角度,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并用于改造社会合完善自我,并使学生形成一个较广阔的视野、较深刻的洞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一)理论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 概述
【教学内容】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知识结构、学科地位、社会学的功能。
【教学要求】
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知识结构、社会学的学科地位、认识学习社会学这门课程的意义,理解社会学与其它相近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初步掌握本课程的内容与教学目的,引导初学者认识社会学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位置,引起初学者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知识结构和这门学科的功能。
第二章 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内容】
西方社会学的历史和现状,各社会学家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流派;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教学要求】
了解社会学史上诸位著名的社会学家及其学术思想,理解社会学上社会学家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流派,掌握现代社会学时期富有影响的几种主要理论流派及其对社会学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西方社会学的历史和现状,各社会学家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流派;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第三章 社会及其构成
【教学内容】
社会的起源与演进、考察社会的角度、社会的特点、社会构成要素、社会类型与功能
【教学要求】
了解社会的起源与演进、考察社会的角度、社会的特点、社会构成要素;理解社会类型与功能等;掌握对社会、考察社会的角度、社会构成要素。
【教学重难点】
社会概念及其构成要素、特点、社会类型与功能,考察社会角度。
第四章 文化
【教学内容】
文化的概念、文化的特性,文化的结构与功能,文化一体化和文化交流
【教学要求】
了解和理解文化的概念、文化的特性,文化一体化和文化交流;掌握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重难点】
文化的概念、文化的结构与功能,文化一体化和文化交流,文化特性
和文化堕距。
第五章 社会化
【教学内容】
社会化的定义、研究社会化的角度,分析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的内容与过程、我国社会中人的社会化环境的若干问题
【教学要求】
了解和理解社会化的定义、研究社会化的角度,掌握分析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的内容与过程、我国社会中人的社会化环境的若干问题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研究社会化的角度,分析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的内容与过程、我国社会中人的社会化环境的若干问题。
第六章 社会角色
【教学内容】
社会角色的内涵、社会角色的类型及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角色失调的类型。
【教学要求】
了解和理解社会角色的内涵,熟悉和掌握社会角色的类型及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角色失调的类型等,并对社会角色理论有所了解,了解社会冲突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社会角色的内涵、社会角色的类型及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角色失调的类型。
第七章 社会互动
【教学内容】
社会互动的含义、类型、考察社会互动的理论与角度,对社会互动的过程与情景最后“集合行为”。
【教学要求】
了解和理解社会互动的含义、类型、考察社会互动的理论与角度,掌握对社会互动的过程与情景作简单分析,最后对“集合行为”作出分析。
【教学重难点】
社会互动的内涵、社会互动的类型及社会互动的过程。
第八章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教学内容】
社会网络、社会群体的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分类
【教学要求】
了解和理解关于社会网络、社会群体的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分类;掌握几种主要的社会群体类型,包括家庭、邻里和同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社会群体的内涵、社会群体的类型及基本特征,几种主要的社会群体类型分析。
第九章 社会组织
【教学内容】
社会组织特征、结构、管理、中国社会组织。
【教学要求】
掌握社会组织特征、结构、管理、中国社会组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科层制的特点及其功能,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第十章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教学内容】
社会分层概念,理论,机制,社会流动概念、内涵等。
【教学要求】
了解和理解社会阶级及其社会的阶级结构,什么是社会分层及其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什么是社会流动及其社会流动的原因,掌握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内涵、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及社会分层理论。
【教学重难点】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与资产阶级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根本区别。
第十一章 社区与社会变迁
【教学内容】
社区概念,理论,要素与发展,社区建设与协调发展,虚拟社区;社区变迁;现代化。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和理解社区的含义、要素、主要特征和分类,掌握城乡社区的特点、演变和格局,了解农村城市化特别使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必然性、具体模式、实现途径等问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主要解决措施。
【教学重难点】
社区概念,理论,要素与发展,社区建设与协调发展,社区变迁;现代化。
第十二章 社会问题
【教学内容】
社会问题的涵义,相关理论;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
【教学要求】
掌握社会问题的涵义,了解和理解在认定社会问题方面的两种观点;了解社会问题的相关理论;理解和认识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的实质,掌握我国社会问题的成因及状况,以及影响。
【教学重难点】
社会问题的含义和相关理论。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
第十三章 社会制度与社会控制
【教学内容】
社会制度、社会控制、社会越轨的含义、社会控制的功能与意义。
【教学要求】
使学生在把握社会制度的含义、构成和种类;了解社会制度的功能。同时学习社会控制章节,了解掌握社会控制的定义和社会控制的类型。了解社会控制的意义,认识法律、道德、社会舆论的社会控制作用。 理解越轨行为,对社会学关于越轨行为的解释能切实掌握。 能分析我国实行改革以来所出现的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无序现象。
【教学重难点】
社会制度、社会控制、社会越轨的含义、社会控制的功能与意义。
(二)单项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无
三、教学章节及学时分配
(一)总体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环节
总学时
其 中
备注
理论学时
实践(验)学时
1
第一章 概述
4
4
0
无
2
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历史
4
4
0
无
3
第三章社会及其构成
4
4
0
无
4
第四章 文化
4
4
0
无
5
第五章社会化
4
4
0
无
6
第六章社会角色
2
2
0
无
7
第七章社会互动
2
2
0
无
8
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4
4
0
无
9
第九章社会组织
2
2
0
无
10
第十章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4
4
0
无
11
第十一章社区和社会变迁
4
4
0
无
12
第十二章社会问题
4
4
0
无
13
第十三章社会制度和社会控制
4
4
0
无
14
复习
2
2
总计
48
48
0
无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无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结合案例。
五、考核方式
考核类型:考试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六、使用说明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讲课内容和顺序安排根据教学大纲开展。
七、主要参考资料
(一)推荐教材: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简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二)主要参考资料:
1.王思斌. 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 [美]戴维·波谱诺. 社会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大纲编写人(签字): 教研室主任(审核):
教学单位负责人(审核):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