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双语吴国欣寒假作品系列之三】
外教朱丽的故事
说起63岁的加拿大籍教师朱丽,双语学校的老师都觉得特别亲切,因为朱丽的祖籍是香港,说的一口很流利的汉语。她是第一次来南山,却是第五次来中国了。
去年9月,朱丽来到双语。刚来的第一天,就问我:“我的课怎么安排呀?得给我课表呀。”我对她说,您刚下飞机,是不是休息两天,时差还没有倒过来呢。“我是来工作的,把我的课尽快安排好吧。”一周后,我在教学楼巡查课堂,透过三(2)的窗玻璃,见朱丽站在教室后边,一会儿看看这个学生,一会儿看看那个孩子,时不时地把本子放到窗台上做着笔记。下课铃响了,朱丽和教英语的于老师在教室里交流着什么。我走进教室,于老师说,“这节本来是朱丽老师的课,她非要拉着我听她的课,她上了前20分钟,说上得不好,让我给她示范。” 朱丽告诉我,她在中国的凉山只给中学的孩子上过课,面对这些小孩子还有点不适应。其实,英语组的老师都说孩子们很喜欢这位外教的课呢,朱丽老师的好学精神值得中国老师学习呀。
今年“十一”前,朱丽来向我请假,说是要到凉山。“就是发射卫星的西昌那里呀!”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凉山”这个名字呢。朱丽告诉我,她是加拿大福慧教育基金会的一名助学者。这个基金会是由加拿大海外华人、华侨以及港澳台同胞共同发起,基金会的宗旨是帮助生活在中国偏远而贫乏地区的孩子得以良好的教育。她是2008年加入这个组织,这几年每年都到四川贫困地区助学,在中国他有“五个孩子”呢。我对这个老太太刮目相看了。“十一”早晨,学校派车送她到黄城车站,光大包就好几个呢。她神秘地告诉我,给五个孩子每人买了过冬穿的羽绒服,买了学习文具,还要给他们每人1000块钱呢。假期后,朱丽把“凉山之行”的照片拿给我看,“这个是我们福慧教育基金会的副会长李惠贞女士,这就是我的大孩子,这是我的小孩子。这是孩子们的教室,看多破旧呀,相比起来,南山的孩子真是幸福,像南山这样的好地方在加拿大也很少呀。”
前天,我陪着朱丽去看孩子们的庆新年演出,看到自己任教的班级孩子上台,她兴奋地拿起照相机,一个劲儿地拍照。“我要把这些照片带回加拿大去,告诉我们那里的人,南山的学生很聪明,学生都很优秀,在这里教书我感到特别愉快。”第五次来中国了,看着中国这些年的变化和发展,朱丽也跟着高兴。新年后,她要离开中国了。她说明年10月她还要来中国助学,也一定再回南山看看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