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无锡市东林中学 孙华导语:生活在江南的我们对沙漠比较陌生,这里老师有几幅沙漠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对沙漠的感受。(情境导入,幻灯出示) (学生欣赏,交流) 黄沙狂舞,骄阳如火,草木不生,鸟兽难觅,干旱荒凉,人迹罕至,这大概是沙漠给人留下的突出印象。不仅如此,在沙漠这种特殊地貌下,还会产生一些奇怪的现象,这就更增加了沙漠的恐怖和神秘。那么沙漠里有哪些奇怪现象,这些奇怪现象又是怎样产生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这篇课文会给我们揭开谜底的。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著有物候学竺可桢文集等。(幻灯出示)字词检测:
2、读准下列字音。 竺可桢 玄奘 戈壁 戳穿 万顷 海市蜃楼(幻灯出示)内容新授:1、齐读课文,思考:课文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你能用简洁的语言给大家描述一下吗?这些奇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分析交流)2、这些现象的产生还是与温度,光线的折射以及外力的摩擦引起的,用科学就可以来解释的,那么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这些现象人们认为是谁弄出来的呢?(沙漠里的魔鬼弄出来的)3.找出古人眼里沙漠里的样子,书上划出来。(第一节)4、古人眼里的沙漠有什么特点?(荒凉 可怕 恐惧)5、我们的作者怕沙漠吗?现代人怕沙漠吗?在书上找出证据。(第二节)6、比较一下古人和现代人对沙漠不同的认知原因在哪里?(原因:一
3、是人少,二是支援及设备)7、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的?(作比较)8、全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作者在问中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逻辑顺序,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所以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9、再读课文,品味语言。提问:为什么这篇说明问读来不让人觉得枯燥?(一是作者善于运用设问的方式一步步引导读者探秘这些奇怪现象的原因。二是文章带有一定的文艺色彩:多种表达方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运用,用了不少生动形象的词语。)(学生交流讨论)10、拓展延伸提问:你还了解哪些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能不能用科学道理对这些奇怪现象作一些说明?讲给同学们听听.(学生交流)11.提问:我们在改造沙漠的同时也在利用沙漠,说说人们怎么利用沙漠的?(学生交流)12、小结:本文寓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细细品读,既让人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又从中受到优美语言的熏陶,趣味盎然。我们不仅要学习本文巧妙的说明顺序,生动有趣的语言,多样的说明方法,更要明白本文所要阐述的深刻的道理,从中受到启迪。13、作业: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我们知道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对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充满疑惑和惊恐,请结合课文,以“写给二僧的一封信”为题从科学的角度向他们解释沙漠现象的真正原因。